32.莫名猜想
[七五]軍娘帶夫破重圍 作者:冬日暖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見小太監的通報, 一時龐妃就要退下, 劉太後道:“左右也是跟你家有些關係的,八王是自家人,包卿品德正直,你留下也無妨。”
趙禎也說是, 於是龐妃便留下了。
八王爺和包拯進了殿中,給劉太後趙禎和龐妃見了禮,趙禎便安排二人坐了,開口打趣道:“包卿這案子審得的也真夠快的,若知道你審完了案子還有空來一趟,我就不勞煩八王叔了。”
趙德芳搖頭笑道:“皇上說的什麽話, 本也是我想要去湊熱鬧,借了皇上的名頭而已, 有什麽勞煩不勞煩的,何況希仁來也是有事情要請皇上成全的。”
“哦?莫不是案子出了什麽岔子?”趙禎詫異道。
包拯便立刻起身道:“回皇上, 案情明了, 臣已經審結了,隻是年關將近,狄家兄弟出門月餘, 臣判了那狄青竄名赤籍之罪,想請皇上開恩, 讓他去往西北方, 也好在路過汾州之時, 與他老母見上一麵。”
劉太後和趙禎皆是一愣, 不由相視一眼,趙禎吃驚道:“竄名赤籍?包卿這罪名,是不是有些重了?”
他是個仁厚的性子,本來也覺得此事沒什麽,打架麽,總少不了你傷我痛的,奈何丁謂及其黨羽太把這事兒當事兒,而且他聽這包拯的意思,也是丁定沒理,所以還以為狄家兄弟不會有什麽大罪呢,這怎麽就發配充軍了?
“皇上說的這是什麽話?”劉太後聞言卻責備道,“丁定是丁相的嫡親孫子,親孫子的斷腿,未來的境遇不可知,心裏頭不知道有多難受呢,若是因此耽誤了國家大事,那可是我大宋的損失,如何能輕饒了那對兄弟?”
因丁謂一向對劉太後奉承有加,幾乎是事事順意,所以劉太後對丁謂是十分欣賞和看中的。
朕早晚有一天會抄了丁家!
趙禎心中暗道,麵上卻對劉太後顯出恭敬之色:“是,母後,是朕輕率了。”
拍了拍他的手,劉太後笑道:“怨不得你,你還未做父親,待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明白了。”
見劉太後如此隻說,趙禎心中一動,便道:“那如此說來,包卿之請,朕怕是非準不可了,不然,那狄青的母親,可要傷透了心了。”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劉太後一噎,隻得道:“這是自然。”一邊龐妃低下頭,努力的將自己嘴角的笑容隱了去。
包拯連忙行禮謝恩。
吃了啞巴虧的劉太後自然不甘心,於是看向八王爺道:“說起來,王叔今日可是見到了那王家丫頭?樣貌如何?脾氣又是否果真如傳言一般剛硬火爆,動不動就要打人?”
八王爺忙回道:“臣弟今日確實見到了那丫頭,她身上雖帶著細鞭,但卻未曾使出過,昨日之事也未曾參與,想必並非是衝動之人,隻是這脾氣,也確實是剛硬了一些,不過到底是個孩子,王大人還是壓的住她,她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這樣貌麽……”
他的話停頓了一下,最後搖了搖頭道:“臣弟一時不敢說。”
趙禎詫異道:“為何?”劉太後更是直接道:“王叔但說無妨。”
她話音落下,未料八王爺卻是抬頭看了她一眼,低聲道:“臣弟初見那王家姑娘,隻覺她眉目間多有與其他女子不一樣的英武之氣,但後來,就越來越覺得麵善,仿佛哪裏見過似的,又一時想不起來。”
“英武之氣?”劉太後笑了笑,回頭看向龐妃道,“看來,大約是這不同之處吸引了安樂侯吧。”
龐妃笑著應和道:“正是呢,煜兒小時候就喜歡聽江湖故事,見江湖人,可惜他吃不得練武的苦,這一時見了英氣勃勃會些功夫的女子,自然是稀罕的緊。”
劉太後點頭:“也是,許是過些日子,這新鮮勁兒過去了,大概就沒有那麽喜歡了,安樂侯一向如此,不是麽?”
“娘娘說的是。”龐妃麵上附和,心中卻道,可我總覺得,煜兒這看著像是認定了一輩子啊。
想到這裏,不由得看了一眼趙禎,趙禎也正好看過來,夫妻倆會心一笑。
見龐妃識趣,劉太後滿意的又重新把目光轉向了八王爺道:“至於麵善,想是那丫頭頗似其祖父,但因為男女有別,文武有分,王叔一時沒反應過來吧?”
八王爺先是蹙眉想了想,後恍然大悟道:“經皇嫂這麽一說,似乎還真是這樣。”
他話中的模棱兩可沒有逃出劉太後的心思,於是她搖頭笑道:“待日後哀家抽時間見上那丫頭一麵,與你指出來,你就清楚了,不過麽……”
劉太後臉上的神色轉為嚴肅,開口吩咐道:“郭槐。”
太監郭槐立刻站了出來,行禮後躬身聽候吩咐。
“傳哀家懿旨,著王相大孫女在家習禮儀,學家事,等有些女兒家的樣子了,再見客出門吧。”
輕輕淡淡的一句吩咐,恰恰合了之前王欽若與龐煜的話,兩個人的用意卻不同,一個是要磨一磨秦無歌的性子,另一個卻是想通過這一些日子的冷淡,涼一涼龐煜的心思。
但兩個人卻都不知道,秦無歌兩輩子加起來三十多年的性子,和龐煜此次認定了秦無歌的心思,那可不是他們這種決定能夠磋磨和熄滅的。
反倒是後來龐夫人蛇打七寸的一番動作,差點兒毀了她自己的全盤計劃。
這是後話。
從宮中出來之後,包拯就覺得八王爺有些心事重重的,於是便在兩人出了宮門一段距離之後,讓王府的侍衛遠離了一些,低聲問:“王爺可是還再想為何那王家姑娘麵善之事?”
八王爺抬起頭,苦笑道:“還是希仁你慧眼如炬,的確如此,本王心裏,的確有些不安哪。”
能讓這位身受兩朝皇帝信任的王爺不安?包拯心中一凜,豎起一根指頭指了指天上道:“王爺,莫不是覺得,這個?”
點點頭,八王爺道:“眉目間確實是有些影子,但本王思量許久,卻是不曾記得以她那個年紀,她的母親會是誰,何況……”
何況那年發生的事,可是紛亂複雜啊。
包拯歎道:“下官倒是覺得,王爺怕是多慮了,俗話說,人有相似,那姑娘的身世之前大人也聽說了,並無什麽漏洞,若是王爺依舊懷疑,不如派人去查一查,左右不過費些功夫,能安王爺的心,也是好的。”
八王爺想想也是,因為他真的想不出來,那時候死了那麽多孩子的先帝,怎麽可能在策劃那件事的時候,還有空出去播種,這事兒可能性實在是太低了,不過查一查也好,或許那姑娘的哪個親戚,跟他們趙家有些關係呢。
“你說的是,也許真的是本王多想了。”
包拯眼中略帶同情的看著他離開,搖搖頭,心道,也難怪了,先帝那時的風流事,到現在還在民間謠傳呢,弄得這位見著一個有三分影子的就捕風捉影也不奇怪,但這世上之事無奇不有,毫無血緣關係的,還能長得一模一樣呢,何況隻是幾分影子。
不過,以防萬一,他回頭也跟展昭問上幾句吧。
想到這裏,包拯便也上了轎,往開封府而去了。
然而他不知道,其實,八王爺還是隱瞞了他一些事,他雖確實從秦無歌麵容中看出了幾分先帝的影子,但她卻更多幾分另外一個人的樣子。
而這個人,他若是說出來了,怕就是一樁大事了。
且說劉太後派了郭槐去了王府宣布懿旨時,秦無歌正在被王老夫人訓話。
也許是因為王欽若交代了什麽,所以王老夫人和丁氏等人並沒有對她有什麽責難,訓話其實也不過是語氣冷淡的跟她交代幾句,往後去的日子天氣冷,暫時不要出去,在家學些該學的,諸如禮儀,管家,女紅之類的。
還沒忍住嘲諷了她一句,難道不要你母親的嫁妝了麽?
而劉太後的懿旨剛好來到,也正和了王老夫人的吩咐,於是秦無歌便成了“奉旨在家”,其實也算得上再一次的軟禁了。
但一切,秦無歌都無所謂地承受了下來,她已經明白,如今她的力量和現今的環境,實在不適合她去實現她自己的想法,那麽她就隻能先適應這些,但她終歸還是會重新站起來的。
長輩們沒有說什麽,但小輩們的反應就不一樣了,王克寧逮到了機會就會小心翼翼的問她在食店裏發生的事,對狄家兄弟特別有興趣,王婉則是常告訴她一些近來家裏會做什麽,以及為什麽做這些,這對兄妹在秦無歌看來,也算是這王家最值得親近的忠厚之人了。
而最趾高氣昂的,莫過於丁氏的女兒王婕了。
大約是因為她的無所謂在王婕眼中變成了沉默和服軟,加上她母親丁氏要她教授無歌禮儀,自覺比秦無歌更有教養更出息的王婕可算是找到了出氣口,於是每日裏便跑到無歌的院子裏,向無歌展示她行走坐臥的禮儀,順便再炫耀一下她的衣服,她的首飾,她的大家閨秀朋友們,還有她的小白狗。
秦無歌見她來也不攔著,她要示範禮儀她就看著,心裏鄙視一下那禮儀不如她們大唐的禮儀大氣的同時;也吸取一些比較合當下時宜的改動之處,因為天策軍師朱劍秋說過,你永遠也不知道你今天知道的東西,會在哪一天會突然派上用場,並且會幫上你的大忙,所以,不要拒絕學習的機會。
但對看著她炫耀衣服首飾,並不覺得那些能管什麽用的秦無歌不但無動於衷,還隱隱有了想要重新做出天策軍服的心思,因為那衣服在她心裏,才是最漂亮最適合她的。
至於她那隻據說血統多麽高貴,長得多麽漂亮的小白狗?唔,阿實說最近那狗過來她的院子總是對睡覺的團子很感興趣,她已經預料到它的結局了。
果然,這一天,王婕正照常跟她炫耀自己的朋友們得了多麽多麽好的東西跟她分享的事時,她的丫頭著急忙慌地跑過來喊道:“大——二小姐,不好了,絨球,絨球的臉給那隻貓抓破啦!”
趙禎也說是, 於是龐妃便留下了。
八王爺和包拯進了殿中,給劉太後趙禎和龐妃見了禮,趙禎便安排二人坐了,開口打趣道:“包卿這案子審得的也真夠快的,若知道你審完了案子還有空來一趟,我就不勞煩八王叔了。”
趙德芳搖頭笑道:“皇上說的什麽話, 本也是我想要去湊熱鬧,借了皇上的名頭而已, 有什麽勞煩不勞煩的,何況希仁來也是有事情要請皇上成全的。”
“哦?莫不是案子出了什麽岔子?”趙禎詫異道。
包拯便立刻起身道:“回皇上, 案情明了, 臣已經審結了,隻是年關將近,狄家兄弟出門月餘, 臣判了那狄青竄名赤籍之罪,想請皇上開恩, 讓他去往西北方, 也好在路過汾州之時, 與他老母見上一麵。”
劉太後和趙禎皆是一愣, 不由相視一眼,趙禎吃驚道:“竄名赤籍?包卿這罪名,是不是有些重了?”
他是個仁厚的性子,本來也覺得此事沒什麽,打架麽,總少不了你傷我痛的,奈何丁謂及其黨羽太把這事兒當事兒,而且他聽這包拯的意思,也是丁定沒理,所以還以為狄家兄弟不會有什麽大罪呢,這怎麽就發配充軍了?
“皇上說的這是什麽話?”劉太後聞言卻責備道,“丁定是丁相的嫡親孫子,親孫子的斷腿,未來的境遇不可知,心裏頭不知道有多難受呢,若是因此耽誤了國家大事,那可是我大宋的損失,如何能輕饒了那對兄弟?”
因丁謂一向對劉太後奉承有加,幾乎是事事順意,所以劉太後對丁謂是十分欣賞和看中的。
朕早晚有一天會抄了丁家!
趙禎心中暗道,麵上卻對劉太後顯出恭敬之色:“是,母後,是朕輕率了。”
拍了拍他的手,劉太後笑道:“怨不得你,你還未做父親,待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明白了。”
見劉太後如此隻說,趙禎心中一動,便道:“那如此說來,包卿之請,朕怕是非準不可了,不然,那狄青的母親,可要傷透了心了。”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劉太後一噎,隻得道:“這是自然。”一邊龐妃低下頭,努力的將自己嘴角的笑容隱了去。
包拯連忙行禮謝恩。
吃了啞巴虧的劉太後自然不甘心,於是看向八王爺道:“說起來,王叔今日可是見到了那王家丫頭?樣貌如何?脾氣又是否果真如傳言一般剛硬火爆,動不動就要打人?”
八王爺忙回道:“臣弟今日確實見到了那丫頭,她身上雖帶著細鞭,但卻未曾使出過,昨日之事也未曾參與,想必並非是衝動之人,隻是這脾氣,也確實是剛硬了一些,不過到底是個孩子,王大人還是壓的住她,她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這樣貌麽……”
他的話停頓了一下,最後搖了搖頭道:“臣弟一時不敢說。”
趙禎詫異道:“為何?”劉太後更是直接道:“王叔但說無妨。”
她話音落下,未料八王爺卻是抬頭看了她一眼,低聲道:“臣弟初見那王家姑娘,隻覺她眉目間多有與其他女子不一樣的英武之氣,但後來,就越來越覺得麵善,仿佛哪裏見過似的,又一時想不起來。”
“英武之氣?”劉太後笑了笑,回頭看向龐妃道,“看來,大約是這不同之處吸引了安樂侯吧。”
龐妃笑著應和道:“正是呢,煜兒小時候就喜歡聽江湖故事,見江湖人,可惜他吃不得練武的苦,這一時見了英氣勃勃會些功夫的女子,自然是稀罕的緊。”
劉太後點頭:“也是,許是過些日子,這新鮮勁兒過去了,大概就沒有那麽喜歡了,安樂侯一向如此,不是麽?”
“娘娘說的是。”龐妃麵上附和,心中卻道,可我總覺得,煜兒這看著像是認定了一輩子啊。
想到這裏,不由得看了一眼趙禎,趙禎也正好看過來,夫妻倆會心一笑。
見龐妃識趣,劉太後滿意的又重新把目光轉向了八王爺道:“至於麵善,想是那丫頭頗似其祖父,但因為男女有別,文武有分,王叔一時沒反應過來吧?”
八王爺先是蹙眉想了想,後恍然大悟道:“經皇嫂這麽一說,似乎還真是這樣。”
他話中的模棱兩可沒有逃出劉太後的心思,於是她搖頭笑道:“待日後哀家抽時間見上那丫頭一麵,與你指出來,你就清楚了,不過麽……”
劉太後臉上的神色轉為嚴肅,開口吩咐道:“郭槐。”
太監郭槐立刻站了出來,行禮後躬身聽候吩咐。
“傳哀家懿旨,著王相大孫女在家習禮儀,學家事,等有些女兒家的樣子了,再見客出門吧。”
輕輕淡淡的一句吩咐,恰恰合了之前王欽若與龐煜的話,兩個人的用意卻不同,一個是要磨一磨秦無歌的性子,另一個卻是想通過這一些日子的冷淡,涼一涼龐煜的心思。
但兩個人卻都不知道,秦無歌兩輩子加起來三十多年的性子,和龐煜此次認定了秦無歌的心思,那可不是他們這種決定能夠磋磨和熄滅的。
反倒是後來龐夫人蛇打七寸的一番動作,差點兒毀了她自己的全盤計劃。
這是後話。
從宮中出來之後,包拯就覺得八王爺有些心事重重的,於是便在兩人出了宮門一段距離之後,讓王府的侍衛遠離了一些,低聲問:“王爺可是還再想為何那王家姑娘麵善之事?”
八王爺抬起頭,苦笑道:“還是希仁你慧眼如炬,的確如此,本王心裏,的確有些不安哪。”
能讓這位身受兩朝皇帝信任的王爺不安?包拯心中一凜,豎起一根指頭指了指天上道:“王爺,莫不是覺得,這個?”
點點頭,八王爺道:“眉目間確實是有些影子,但本王思量許久,卻是不曾記得以她那個年紀,她的母親會是誰,何況……”
何況那年發生的事,可是紛亂複雜啊。
包拯歎道:“下官倒是覺得,王爺怕是多慮了,俗話說,人有相似,那姑娘的身世之前大人也聽說了,並無什麽漏洞,若是王爺依舊懷疑,不如派人去查一查,左右不過費些功夫,能安王爺的心,也是好的。”
八王爺想想也是,因為他真的想不出來,那時候死了那麽多孩子的先帝,怎麽可能在策劃那件事的時候,還有空出去播種,這事兒可能性實在是太低了,不過查一查也好,或許那姑娘的哪個親戚,跟他們趙家有些關係呢。
“你說的是,也許真的是本王多想了。”
包拯眼中略帶同情的看著他離開,搖搖頭,心道,也難怪了,先帝那時的風流事,到現在還在民間謠傳呢,弄得這位見著一個有三分影子的就捕風捉影也不奇怪,但這世上之事無奇不有,毫無血緣關係的,還能長得一模一樣呢,何況隻是幾分影子。
不過,以防萬一,他回頭也跟展昭問上幾句吧。
想到這裏,包拯便也上了轎,往開封府而去了。
然而他不知道,其實,八王爺還是隱瞞了他一些事,他雖確實從秦無歌麵容中看出了幾分先帝的影子,但她卻更多幾分另外一個人的樣子。
而這個人,他若是說出來了,怕就是一樁大事了。
且說劉太後派了郭槐去了王府宣布懿旨時,秦無歌正在被王老夫人訓話。
也許是因為王欽若交代了什麽,所以王老夫人和丁氏等人並沒有對她有什麽責難,訓話其實也不過是語氣冷淡的跟她交代幾句,往後去的日子天氣冷,暫時不要出去,在家學些該學的,諸如禮儀,管家,女紅之類的。
還沒忍住嘲諷了她一句,難道不要你母親的嫁妝了麽?
而劉太後的懿旨剛好來到,也正和了王老夫人的吩咐,於是秦無歌便成了“奉旨在家”,其實也算得上再一次的軟禁了。
但一切,秦無歌都無所謂地承受了下來,她已經明白,如今她的力量和現今的環境,實在不適合她去實現她自己的想法,那麽她就隻能先適應這些,但她終歸還是會重新站起來的。
長輩們沒有說什麽,但小輩們的反應就不一樣了,王克寧逮到了機會就會小心翼翼的問她在食店裏發生的事,對狄家兄弟特別有興趣,王婉則是常告訴她一些近來家裏會做什麽,以及為什麽做這些,這對兄妹在秦無歌看來,也算是這王家最值得親近的忠厚之人了。
而最趾高氣昂的,莫過於丁氏的女兒王婕了。
大約是因為她的無所謂在王婕眼中變成了沉默和服軟,加上她母親丁氏要她教授無歌禮儀,自覺比秦無歌更有教養更出息的王婕可算是找到了出氣口,於是每日裏便跑到無歌的院子裏,向無歌展示她行走坐臥的禮儀,順便再炫耀一下她的衣服,她的首飾,她的大家閨秀朋友們,還有她的小白狗。
秦無歌見她來也不攔著,她要示範禮儀她就看著,心裏鄙視一下那禮儀不如她們大唐的禮儀大氣的同時;也吸取一些比較合當下時宜的改動之處,因為天策軍師朱劍秋說過,你永遠也不知道你今天知道的東西,會在哪一天會突然派上用場,並且會幫上你的大忙,所以,不要拒絕學習的機會。
但對看著她炫耀衣服首飾,並不覺得那些能管什麽用的秦無歌不但無動於衷,還隱隱有了想要重新做出天策軍服的心思,因為那衣服在她心裏,才是最漂亮最適合她的。
至於她那隻據說血統多麽高貴,長得多麽漂亮的小白狗?唔,阿實說最近那狗過來她的院子總是對睡覺的團子很感興趣,她已經預料到它的結局了。
果然,這一天,王婕正照常跟她炫耀自己的朋友們得了多麽多麽好的東西跟她分享的事時,她的丫頭著急忙慌地跑過來喊道:“大——二小姐,不好了,絨球,絨球的臉給那隻貓抓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