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姨娘打得好算盤, 楊芷是自己懷胎十月生出來的,已經讓她在辛氏膝下侍奉了十年,現在楊芷漸漸大了,該不動聲色地把她的心慢慢攏過來。
否則, 她不是白白給辛氏生了個閨女?
她願意讓楊芷養在辛氏跟前,畢竟說起來在嫡母身邊長大更榮耀些,可孩子是她的,心可不能完全偏到辛氏身上。
這天見到楊芷, 王姨娘笑著問道:“怎麽不在太太跟前伺候, 又過來幹什麽?”
楊芷答道:“母親跟大舅母去黃華坊看宅子,沒在家。”
王姨娘輕輕歎口氣,“前天就出去過,宅子還沒定下來?”
“哪兒這麽容易?”楊芷微笑, “現在的宅子動輒就是幾千兩銀子,定然要多看看。前陣子母親去照明坊看過一處,院子很敞亮,屋子裏收拾得也齊整, 本來打算定下來, 誰知上次去看,隔壁鄰居是個混不吝的, 隻能作罷。”
王姨娘歎道:“這兩個月淨忙活宅子了, 你的親事怎麽辦?宅子事大, 可還有舅太太盯著, 而且總歸不是咱們自己的房子。可你的親事她要是撒手不管, 那誰能幫得上忙……到底不是自己親生的,不上心。”
四五月份,天氣不冷不熱,各種花草樹木都茂盛,正是舉辦花會宴會的好時節。有人緣廣或者喜歡做媒的人家就會出麵把家裏有適婚兒女的夫人太太請來聚聚,能成自然是美事一樁,不成也能結個善緣,多些人脈。
六月天氣熱了,主家懶得張羅,客人也懶得走動,更有些講究的人家會到田莊避上十天半個月的,幾乎沒有宴會。
而七月是鬼月不好出門做客,八月有個中秋節,前半個月都忙活節禮。等過完中秋節,可不就是九月了?
不趁著這個時候多跑一跑,一晃眼這一年就過去了。
楊芷沉默會兒,勉強擠出個笑容,“這種宴會不去也罷,我不想去。”
楊芷原本被王姨娘挑唆著,加上頭一次相看就被張家看中,對自己頗有信心,可跟著辛氏赴過五六次宴會之後,才真正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
首先楊家家世不顯,雖然祖上曾經貴為閣老,可幾十年過去,早就被人忘記了。如今楊修文在清流一屆頗有美名,可他官職不高、沒有實權、油水也不豐厚,真正的高門大戶根本看不上楊家。至於那些鑽營投機的小官員或者京外的地方官,辛氏先就給否了。
再次楊芷相貌隻是中人之姿,雖然耐看,但站在人堆裏並不出眾。那些夫人太太看一眼就略過去了,根本不曾打聽她是哪家姑娘。
還有一點,她在楊家不覺得,出了門才知道嫡庶之間確實有道鴻溝,有些姑娘知道她是庶出,連話都不願多說一句。
更令人尷尬的是,她是獨自跟著辛氏去的,若是楊萱和辛媛在,她總算有個說話的人。可現在,辛氏跟那些婦人們應酬,她隻能幹巴巴地站著,或者腆著臉到別人跟前湊趣。
有過那幾次經曆,楊芷對於單獨跟著辛氏赴宴從心裏感到抵觸。
王姨娘苦口婆心地勸,“這也是怪太太出門少,要是她經常帶著你們四處走動,何至於一個半個人都不認識?你別怕沒有熟人,去個三五趟,見的次數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要是帶上二姑娘跟表姑娘才叫傻。你不想想,有她們兩個在,還能顯出你來嗎?”
楊芷低著頭不作聲,半天嘟噥道:“我不想去。”
王姨娘恨鐵不成鋼地歎一聲,“你呀!該說你什麽好,你的心也真大,不著急不上火,也不替自己打算一下?不出門走動也就罷了,好歹也得給自己掙點好處。你找個合適的時候跟太太說,這陣子正好空閑,想做兩件衣裳搭配舅太太給你的釵簪。”
楊芷忙道:“我有衣裳搭配,去年和今年都做了好幾件。”
“衣裳還有嫌多的?”王姨娘不滿地說,“舅太太這次帶了不少箱籠過來,肯定也有布料。江南的布料比京都時興,即便你現在不做,留著以後裁衣裳也行。”
楊芷思來想去到底沒去辛氏跟前提做衣裳的事兒,反倒把自己先前做鞋剩下一丁點袼褙找出來,按照楊桂的尺寸納了兩隻鞋底。
可鞋麵吃不準用什麽布料,就挑了幾塊可用的布頭跟楊萱商量。
楊萱見那鞋底隻巴掌大,以靛藍色粗布包邊,裏麵卻是用了白色細棉布襯底,極為精致。
頓時愛不釋手,捧在手裏端詳一番,抱怨道:“姐真是偏心,應允我的鞋始終沒見影兒,卻給弟弟這麽費工夫……這鞋底真厚實。”
楊芷笑道:“弟弟肌膚細嫩,鞋底厚穿著舒服不硌腳。你說鞋麵用寶藍色還是鴉青色,會不會太老氣了?用大紅色行不行?”
楊萱想起前世給夏瑞做過的鞋子,提了建議,“用寶藍色吧,鞋麵繡上灰色小老鼠。”
楊芷苦笑,“你別難為我了,我又不是你,哪裏繡得出老鼠來?”
楊萱笑道:“那就繡兩條綠色的青蟲,這個好繡。”
兩人商議好,果真繡了條青蟲在鞋麵上。
辛氏把楊桂抱來試穿,楊桂不抬腳,卻伸出白嫩嫩的小手拚命摳那條青蟲,像是要把青蟲摳下來似的。
辛氏忍俊不禁,親昵地點著楊桂額頭,“傻小子,這是假的,拿不下來,快謝謝姐姐。”
楊桂雙手攏在一起,有模有樣地揖了下。
楊芷笑道:“弟弟試一下,要是好看姐再給你做一雙,還繡大青蟲。”
楊桂咧開嘴,把腳抬了起來。
鞋子稍有些大,走起來不跟腳。
辛氏道:“孩子長得快,興許過上半個月就能穿了。不過最好前麵最好加條襻帶,免得跑著跑著掉了。”
楊芷從善如流,在腳背處縫了兩條襻帶。
這一晃就到了六月。
老話說,冬天雪多,來年夏天的雨水就多。果然不錯,自打進了六月,隔兩天就下一場雨。好在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地上的雨水經過豔陽高照,很快就幹了。
大舅母終於選定了黃華坊的一處四進宅院,說是四進,可第四進正房後麵留著好大一塊空地,完全可以加蓋一進成為五進宅院。
主家是蘇州在京都行商的商人,因得罪了人生意不好做打算回鄉,宅子賣得便宜,共四千八百兩銀子。
楊萱咋舌不已,小五千兩銀子,這還叫便宜,而大舅母就這麽眼也不眨一下就扔出去了。
辛家果然有錢。
大舅母並不打算加蓋,而是跟辛氏商量著想挖一方池子種幾株蓮藕養幾尾魚,池邊種垂柳種修竹再蓋一座小亭。
辛氏連連稱好,“康哥兒必然要留在揚州,隻順哥兒跟到京都,四進院落綽綽有餘,修個花園是應該的,平常自己可以賞花賞景,來了客人也有個玩樂之處。”
大舅母得了辛氏應和,立刻吩咐管事找人挖池子,另一邊吩咐婆子帶著丫鬟把屋子各處都清掃一遍,該粉刷的地方叫匠人粉刷,該修整的地方修整,又叫人丈量尺寸打算添置家具。
正當大舅媽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這天又下了大雨。
雨水傾盆如注,瞬間在院子裏匯成小河,順著牆角暗溝流淌而去。大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轉天天色放晴,辛氏發現東廂房屋頂塌了半邊,地上積了好大一灘水。
所幸東廂房無人居住,平常隻是堆放些雜物,並沒有太大損失。
楊修文站在院子裏瞧著塌陷的屋頂,擔心地說:“不知道田莊老屋怎麽樣,這些年一直沒有修繕過,怕是要漏雨,還有田裏的莊稼,怕是受不住。”
辛氏道:“嫂子那邊有現成的工匠,今明兩天讓他們把屋頂修一修就沒事了,田莊那邊倒是要抽空去看看。”
楊修文沉吟片刻,“那我告兩天假,明兒就去。”
楊萱聽說去田莊,頓時想起在落楓山時候做的夢。
也不知靠北牆掛著的那副年畫還在不在?年畫底下是不是仍有機關?那兩隻箱子裏到底盛了什麽東西?
楊萱趕緊跑來跟辛氏道:“娘,我想跟爹爹去田莊。”
辛氏拒絕,“不行,你忘了上次怎麽淘氣落水了?要是再來這麽一次,娘就要被你嚇死了。”
楊萱噘著嘴撒嬌,“我那會兒還小,現在都長大了,肯定不會亂跑。娘也不想想,這兩年我何曾淘氣過?”
“那也不行,你就老老實實地在家幫我照看弟弟。”
“娘——”楊萱拉長尾音,搖著辛氏胳膊,“您讓我跟爹去唄,正好叫上李顯媳婦,讓她在河邊燒些紙錢。”
辛氏想起曆年在河裏淹死的孩子,心中微動,板起臉道:“你跟著去也行,但是一不去下河,在河邊也不成,二不許上山,連天下雨下得山石都鬆了,萬一不小心砸下來,你跑都跑不及。”
楊萱不迭聲地答應著,回到玉蘭院吩咐春桃收拾東西。
辛氏猶不放心,除了李顯媳婦之外,又吩咐文竹跟著一道。
辛媛也想跟著,大舅母勸道:“你姑父這次有事兒,住不了幾日就回來,等那邊房屋修繕好了,你要是想去,咱們可以多待幾天。否則屋裏漏了雨,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
好說歹說將辛媛勸住了。
轉天,楊萱一大早就出發,等到達大興,還不到午時。
田莊裏半個月前收割了小麥,現在大豆、蜀藜剛下種,田裏地白茫茫一片都是水,看不到莊稼,隻能看到幾根草在隨風搖擺。
進往田莊的路也泥濘不堪,到處坑坑窪窪的,積著雨水。
有佃戶愁眉苦臉地在田邊察看,幾個孩子倒是歡樂,劈裏啪啦踩著泥水玩,濺得滿身滿臉的泥點子。
看到楊修文,佃戶連忙圍上來道:“老爺,路不好,怕馬車打滑,不如解了馬,我們把車推進去。”
四五個人推著馬車,一直到主屋門口才鬆開。
楊萱踩著車凳扶了春桃的手下車,看到麵前半舊的黑漆木門,斑駁的粉白圍牆心裏感慨萬千……
否則, 她不是白白給辛氏生了個閨女?
她願意讓楊芷養在辛氏跟前,畢竟說起來在嫡母身邊長大更榮耀些,可孩子是她的,心可不能完全偏到辛氏身上。
這天見到楊芷, 王姨娘笑著問道:“怎麽不在太太跟前伺候, 又過來幹什麽?”
楊芷答道:“母親跟大舅母去黃華坊看宅子,沒在家。”
王姨娘輕輕歎口氣,“前天就出去過,宅子還沒定下來?”
“哪兒這麽容易?”楊芷微笑, “現在的宅子動輒就是幾千兩銀子,定然要多看看。前陣子母親去照明坊看過一處,院子很敞亮,屋子裏收拾得也齊整, 本來打算定下來, 誰知上次去看,隔壁鄰居是個混不吝的, 隻能作罷。”
王姨娘歎道:“這兩個月淨忙活宅子了, 你的親事怎麽辦?宅子事大, 可還有舅太太盯著, 而且總歸不是咱們自己的房子。可你的親事她要是撒手不管, 那誰能幫得上忙……到底不是自己親生的,不上心。”
四五月份,天氣不冷不熱,各種花草樹木都茂盛,正是舉辦花會宴會的好時節。有人緣廣或者喜歡做媒的人家就會出麵把家裏有適婚兒女的夫人太太請來聚聚,能成自然是美事一樁,不成也能結個善緣,多些人脈。
六月天氣熱了,主家懶得張羅,客人也懶得走動,更有些講究的人家會到田莊避上十天半個月的,幾乎沒有宴會。
而七月是鬼月不好出門做客,八月有個中秋節,前半個月都忙活節禮。等過完中秋節,可不就是九月了?
不趁著這個時候多跑一跑,一晃眼這一年就過去了。
楊芷沉默會兒,勉強擠出個笑容,“這種宴會不去也罷,我不想去。”
楊芷原本被王姨娘挑唆著,加上頭一次相看就被張家看中,對自己頗有信心,可跟著辛氏赴過五六次宴會之後,才真正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
首先楊家家世不顯,雖然祖上曾經貴為閣老,可幾十年過去,早就被人忘記了。如今楊修文在清流一屆頗有美名,可他官職不高、沒有實權、油水也不豐厚,真正的高門大戶根本看不上楊家。至於那些鑽營投機的小官員或者京外的地方官,辛氏先就給否了。
再次楊芷相貌隻是中人之姿,雖然耐看,但站在人堆裏並不出眾。那些夫人太太看一眼就略過去了,根本不曾打聽她是哪家姑娘。
還有一點,她在楊家不覺得,出了門才知道嫡庶之間確實有道鴻溝,有些姑娘知道她是庶出,連話都不願多說一句。
更令人尷尬的是,她是獨自跟著辛氏去的,若是楊萱和辛媛在,她總算有個說話的人。可現在,辛氏跟那些婦人們應酬,她隻能幹巴巴地站著,或者腆著臉到別人跟前湊趣。
有過那幾次經曆,楊芷對於單獨跟著辛氏赴宴從心裏感到抵觸。
王姨娘苦口婆心地勸,“這也是怪太太出門少,要是她經常帶著你們四處走動,何至於一個半個人都不認識?你別怕沒有熟人,去個三五趟,見的次數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要是帶上二姑娘跟表姑娘才叫傻。你不想想,有她們兩個在,還能顯出你來嗎?”
楊芷低著頭不作聲,半天嘟噥道:“我不想去。”
王姨娘恨鐵不成鋼地歎一聲,“你呀!該說你什麽好,你的心也真大,不著急不上火,也不替自己打算一下?不出門走動也就罷了,好歹也得給自己掙點好處。你找個合適的時候跟太太說,這陣子正好空閑,想做兩件衣裳搭配舅太太給你的釵簪。”
楊芷忙道:“我有衣裳搭配,去年和今年都做了好幾件。”
“衣裳還有嫌多的?”王姨娘不滿地說,“舅太太這次帶了不少箱籠過來,肯定也有布料。江南的布料比京都時興,即便你現在不做,留著以後裁衣裳也行。”
楊芷思來想去到底沒去辛氏跟前提做衣裳的事兒,反倒把自己先前做鞋剩下一丁點袼褙找出來,按照楊桂的尺寸納了兩隻鞋底。
可鞋麵吃不準用什麽布料,就挑了幾塊可用的布頭跟楊萱商量。
楊萱見那鞋底隻巴掌大,以靛藍色粗布包邊,裏麵卻是用了白色細棉布襯底,極為精致。
頓時愛不釋手,捧在手裏端詳一番,抱怨道:“姐真是偏心,應允我的鞋始終沒見影兒,卻給弟弟這麽費工夫……這鞋底真厚實。”
楊芷笑道:“弟弟肌膚細嫩,鞋底厚穿著舒服不硌腳。你說鞋麵用寶藍色還是鴉青色,會不會太老氣了?用大紅色行不行?”
楊萱想起前世給夏瑞做過的鞋子,提了建議,“用寶藍色吧,鞋麵繡上灰色小老鼠。”
楊芷苦笑,“你別難為我了,我又不是你,哪裏繡得出老鼠來?”
楊萱笑道:“那就繡兩條綠色的青蟲,這個好繡。”
兩人商議好,果真繡了條青蟲在鞋麵上。
辛氏把楊桂抱來試穿,楊桂不抬腳,卻伸出白嫩嫩的小手拚命摳那條青蟲,像是要把青蟲摳下來似的。
辛氏忍俊不禁,親昵地點著楊桂額頭,“傻小子,這是假的,拿不下來,快謝謝姐姐。”
楊桂雙手攏在一起,有模有樣地揖了下。
楊芷笑道:“弟弟試一下,要是好看姐再給你做一雙,還繡大青蟲。”
楊桂咧開嘴,把腳抬了起來。
鞋子稍有些大,走起來不跟腳。
辛氏道:“孩子長得快,興許過上半個月就能穿了。不過最好前麵最好加條襻帶,免得跑著跑著掉了。”
楊芷從善如流,在腳背處縫了兩條襻帶。
這一晃就到了六月。
老話說,冬天雪多,來年夏天的雨水就多。果然不錯,自打進了六月,隔兩天就下一場雨。好在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地上的雨水經過豔陽高照,很快就幹了。
大舅母終於選定了黃華坊的一處四進宅院,說是四進,可第四進正房後麵留著好大一塊空地,完全可以加蓋一進成為五進宅院。
主家是蘇州在京都行商的商人,因得罪了人生意不好做打算回鄉,宅子賣得便宜,共四千八百兩銀子。
楊萱咋舌不已,小五千兩銀子,這還叫便宜,而大舅母就這麽眼也不眨一下就扔出去了。
辛家果然有錢。
大舅母並不打算加蓋,而是跟辛氏商量著想挖一方池子種幾株蓮藕養幾尾魚,池邊種垂柳種修竹再蓋一座小亭。
辛氏連連稱好,“康哥兒必然要留在揚州,隻順哥兒跟到京都,四進院落綽綽有餘,修個花園是應該的,平常自己可以賞花賞景,來了客人也有個玩樂之處。”
大舅母得了辛氏應和,立刻吩咐管事找人挖池子,另一邊吩咐婆子帶著丫鬟把屋子各處都清掃一遍,該粉刷的地方叫匠人粉刷,該修整的地方修整,又叫人丈量尺寸打算添置家具。
正當大舅媽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這天又下了大雨。
雨水傾盆如注,瞬間在院子裏匯成小河,順著牆角暗溝流淌而去。大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轉天天色放晴,辛氏發現東廂房屋頂塌了半邊,地上積了好大一灘水。
所幸東廂房無人居住,平常隻是堆放些雜物,並沒有太大損失。
楊修文站在院子裏瞧著塌陷的屋頂,擔心地說:“不知道田莊老屋怎麽樣,這些年一直沒有修繕過,怕是要漏雨,還有田裏的莊稼,怕是受不住。”
辛氏道:“嫂子那邊有現成的工匠,今明兩天讓他們把屋頂修一修就沒事了,田莊那邊倒是要抽空去看看。”
楊修文沉吟片刻,“那我告兩天假,明兒就去。”
楊萱聽說去田莊,頓時想起在落楓山時候做的夢。
也不知靠北牆掛著的那副年畫還在不在?年畫底下是不是仍有機關?那兩隻箱子裏到底盛了什麽東西?
楊萱趕緊跑來跟辛氏道:“娘,我想跟爹爹去田莊。”
辛氏拒絕,“不行,你忘了上次怎麽淘氣落水了?要是再來這麽一次,娘就要被你嚇死了。”
楊萱噘著嘴撒嬌,“我那會兒還小,現在都長大了,肯定不會亂跑。娘也不想想,這兩年我何曾淘氣過?”
“那也不行,你就老老實實地在家幫我照看弟弟。”
“娘——”楊萱拉長尾音,搖著辛氏胳膊,“您讓我跟爹去唄,正好叫上李顯媳婦,讓她在河邊燒些紙錢。”
辛氏想起曆年在河裏淹死的孩子,心中微動,板起臉道:“你跟著去也行,但是一不去下河,在河邊也不成,二不許上山,連天下雨下得山石都鬆了,萬一不小心砸下來,你跑都跑不及。”
楊萱不迭聲地答應著,回到玉蘭院吩咐春桃收拾東西。
辛氏猶不放心,除了李顯媳婦之外,又吩咐文竹跟著一道。
辛媛也想跟著,大舅母勸道:“你姑父這次有事兒,住不了幾日就回來,等那邊房屋修繕好了,你要是想去,咱們可以多待幾天。否則屋裏漏了雨,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
好說歹說將辛媛勸住了。
轉天,楊萱一大早就出發,等到達大興,還不到午時。
田莊裏半個月前收割了小麥,現在大豆、蜀藜剛下種,田裏地白茫茫一片都是水,看不到莊稼,隻能看到幾根草在隨風搖擺。
進往田莊的路也泥濘不堪,到處坑坑窪窪的,積著雨水。
有佃戶愁眉苦臉地在田邊察看,幾個孩子倒是歡樂,劈裏啪啦踩著泥水玩,濺得滿身滿臉的泥點子。
看到楊修文,佃戶連忙圍上來道:“老爺,路不好,怕馬車打滑,不如解了馬,我們把車推進去。”
四五個人推著馬車,一直到主屋門口才鬆開。
楊萱踩著車凳扶了春桃的手下車,看到麵前半舊的黑漆木門,斑駁的粉白圍牆心裏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