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鳶和恭王的故事,要從十年前說起。
恭王比陸知鳶大六歲,他從冷宮裏出來那年,陸知鳶才十二。
那年恰逢陸知曦出嫁。
一個是落魄皇子,一個是世家貴女,並無交集。
兩人的相識,源自於陸知行的婚禮。
陸知行娶的是嫡公主,送嫁的除了太子皇子們,還有她同胞的小妹,十三歲的五公主。
五公主是陛下最小的女兒,也是陛下最寵愛的女兒。她性子跳脫有點像陸知曦,不愛琴棋書畫偏愛舞刀弄槍弓馬騎射。聽說陸家五姑娘自幼習武且精通機關暗道,當即找到了同盟。經常召她入宮,兩人一同研習。陸知鳶性子寡淡,朋友不多。對方是公主,她也不能忤逆。不過兩人年齡接近興趣相投,倒是很快熟絡起來,成為了好姐妹。
某次她照例入宮,快到宮門口的時候,遇見了恭王。
當時陛下要給他賜婚,秀女的名單和畫像都在皇後那,皇後召他入宮自己挑選。
於是這兩人,就很巧的,遇見了。
恭王再是境遇落魄,好歹是皇室子弟,陸知鳶自然要讓。車夫剛要將馬車移至旁側,後麵就傳來一個溫和清雅的嗓音。
“君子禮讓為先,不可後來居上,請陸五姑娘先行。”
陸知鳶當然不能先行,她直接下了車,退到一旁,道:“君子不與人為難,請王爺先行。”
車內恭王靜了靜,沒說話,馬車緩緩前行。
陸知鳶入宮,得先去拜見皇後,所以兩人的目的地相同。
男女不同行,這就有點尷尬了。
但陸知鳶天性寡言,陸家又不重繁文縟節,她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過湊巧而已。
恭王方從冷宮出來幾個月,這偌大京城,他連人都不認識幾個,更不可能與人交談了。
兩人就這麽沉默的走了一路。
皇後見到兩人一起來,倒是有些吃驚。
當年芙妃和陸家,可以說是有血海深仇的。雖說稚子無辜,可陷在皇權漩渦之中,恭王豈能獨善其身呢?還不是被囚了那麽多年。到得如今,陸家人隻怕都還記得當初芙妃和嶽家聯手,是如何針對陸家人的。
那時候,陸知鳶才剛滿周歲吧?
陳年舊怨,大底也是不清楚的。
陸知鳶拜見過皇後,便由宮人領著去找五公主了,恭王則挑好了自己的王妃。
這就是兩人初次見麵的全過程。
同年,陸知桓離家遠行,兩年後方歸。
那年恭王的未婚妻在婚前三月病逝。
那年陸知鳶十五及笄。
那年安國公夫人季菀四十壽誕。
陸知桓在母親壽誕前夕回京,這次他在家呆了半年多才走。也正是這半年多,讓他見證了姐姐和恭王的相戀過程。
兩年前繼自己離家外出後,五姐陸知鳶想要闖蕩江湖,被母親拒絕,關了兩次。興許是為了彌補,這兩年也沒提給五姐議親的事。但如今她已及笄,不小了,祖母便讓母親給五姐安排相親。
他姐繼承了當年大姑姑打擂台招親的氣魄,來一個打一個,打到沒人敢上門提親。
母親為此十分焦慮。
和祖母說起,祖母倒是看得開,“當初你長姐也是這樣,不妨事。那些個歪瓜裂棗,她瞧不上嫁了反而委屈。你看你長姐,自己做主,看上了薛家小子,如今不是挺好的麽?可見這種事,也是要看緣分的。阿鳶自小主意大,她不是個分不清輕重的人。咱們陸家的女兒,也不愁嫁不出去。”
季菀本來也是不著急的,她自個兒就是十六歲出嫁,小姑子十七才出閣。但她看小女兒這意思,是沒打算嫁了。對上戰場殺敵,和闖蕩江湖有非常深的執念。
所以她才著急。
再第十二次將相親對象打出去後,陸知鳶偷偷溜出府去了。眼看天色將晚還沒回來,季菀就差小兒子出去找。
陸知桓找到他姐的時候,他姐正和恭王並肩而行。見到他,陸知鳶神色淡定,側頭向恭王告辭,恭王輕輕頷首。
“五姐怎麽會和恭王在一起?”
回去的路上,陸知桓平靜問。
陸知鳶語氣更平靜,“今日是恭王生母的忌日,聽說當年他母妃獲罪被賜死,皇陵連個碑墓都沒有,而是送回了家鄉。他不敢明目張膽的祭拜,隻能偷偷對著他生母家鄉的方向祭奠香火,聊表孝心。我心情煩悶策馬出城,回來的時候剛好撞見。”
陸知桓皺眉。
上一輩的恩怨,他倒是聽兄長提過兩句,但畢竟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兄長也沒細說。他隻知道恭王的生母芙妃勾連當時的嶽侯作亂,和陸家也有恩怨,後嶽家滿門抄斬,芙妃自盡。一雙兒女,也被連累打入冷宮。恭王如今如此落魄,皆源於此。
於是他便道:“既是巧遇也就罷了,日後莫要再與恭王有任何往來。他生母和咱們家,曾有舊怨。”
陸知鳶倒是不知這些,“此話怎講?”
陸知桓道:“具體的我也不清楚,隻是聽大哥提過幾句。總之你莫要與他有什麽牽扯。恭王雖是被放了出來,但也不得聖寵。否則也不會連賜婚,都排除了世家之女。”
恭王的那個未婚妻,巧得很,是江沅的長女。
江沅二十出頭中了進士,四十歲就做了尚書,算得上十分上進了。但他出身太差,乃商賈之家,所以為士子們所棄。他的女兒,乃原配嫡妻所生,因自幼沒了生母,養在祖母身邊。偏偏這個祖母,也是改嫁的填房。氏族們,都是在意血統的。
所以盡管江沅本身有才,官職也高,但他家中成員實在太複雜,若是聯姻嘛,就難免許多顧慮。他女兒的婚事嘛,也就高不成低不就。
陛下卻將她放在恭王選妃的名單中,可見對恭王的不喜。
陸知鳶慣來對這些事是不大關心的,此時聽弟弟說起,倒是難得的問了兩句。
“宮妃自戕乃大罪,不都是一張草席裹了了事麽?怎麽芙妃得以送回鄉安葬?可見陛下對芙妃應是有情的。為何又對恭王,如此苛刻?”
陸知桓看了她一眼。
“那都是十多年前的舊事了,你回去後也別提,省得爹娘不悅。今日偶遇也就罷了,日後你入宮,莫要與恭王過多交談,避開些。”
陸知鳶哦了聲,沒再吭聲。
恭王比陸知鳶大六歲,他從冷宮裏出來那年,陸知鳶才十二。
那年恰逢陸知曦出嫁。
一個是落魄皇子,一個是世家貴女,並無交集。
兩人的相識,源自於陸知行的婚禮。
陸知行娶的是嫡公主,送嫁的除了太子皇子們,還有她同胞的小妹,十三歲的五公主。
五公主是陛下最小的女兒,也是陛下最寵愛的女兒。她性子跳脫有點像陸知曦,不愛琴棋書畫偏愛舞刀弄槍弓馬騎射。聽說陸家五姑娘自幼習武且精通機關暗道,當即找到了同盟。經常召她入宮,兩人一同研習。陸知鳶性子寡淡,朋友不多。對方是公主,她也不能忤逆。不過兩人年齡接近興趣相投,倒是很快熟絡起來,成為了好姐妹。
某次她照例入宮,快到宮門口的時候,遇見了恭王。
當時陛下要給他賜婚,秀女的名單和畫像都在皇後那,皇後召他入宮自己挑選。
於是這兩人,就很巧的,遇見了。
恭王再是境遇落魄,好歹是皇室子弟,陸知鳶自然要讓。車夫剛要將馬車移至旁側,後麵就傳來一個溫和清雅的嗓音。
“君子禮讓為先,不可後來居上,請陸五姑娘先行。”
陸知鳶當然不能先行,她直接下了車,退到一旁,道:“君子不與人為難,請王爺先行。”
車內恭王靜了靜,沒說話,馬車緩緩前行。
陸知鳶入宮,得先去拜見皇後,所以兩人的目的地相同。
男女不同行,這就有點尷尬了。
但陸知鳶天性寡言,陸家又不重繁文縟節,她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過湊巧而已。
恭王方從冷宮出來幾個月,這偌大京城,他連人都不認識幾個,更不可能與人交談了。
兩人就這麽沉默的走了一路。
皇後見到兩人一起來,倒是有些吃驚。
當年芙妃和陸家,可以說是有血海深仇的。雖說稚子無辜,可陷在皇權漩渦之中,恭王豈能獨善其身呢?還不是被囚了那麽多年。到得如今,陸家人隻怕都還記得當初芙妃和嶽家聯手,是如何針對陸家人的。
那時候,陸知鳶才剛滿周歲吧?
陳年舊怨,大底也是不清楚的。
陸知鳶拜見過皇後,便由宮人領著去找五公主了,恭王則挑好了自己的王妃。
這就是兩人初次見麵的全過程。
同年,陸知桓離家遠行,兩年後方歸。
那年恭王的未婚妻在婚前三月病逝。
那年陸知鳶十五及笄。
那年安國公夫人季菀四十壽誕。
陸知桓在母親壽誕前夕回京,這次他在家呆了半年多才走。也正是這半年多,讓他見證了姐姐和恭王的相戀過程。
兩年前繼自己離家外出後,五姐陸知鳶想要闖蕩江湖,被母親拒絕,關了兩次。興許是為了彌補,這兩年也沒提給五姐議親的事。但如今她已及笄,不小了,祖母便讓母親給五姐安排相親。
他姐繼承了當年大姑姑打擂台招親的氣魄,來一個打一個,打到沒人敢上門提親。
母親為此十分焦慮。
和祖母說起,祖母倒是看得開,“當初你長姐也是這樣,不妨事。那些個歪瓜裂棗,她瞧不上嫁了反而委屈。你看你長姐,自己做主,看上了薛家小子,如今不是挺好的麽?可見這種事,也是要看緣分的。阿鳶自小主意大,她不是個分不清輕重的人。咱們陸家的女兒,也不愁嫁不出去。”
季菀本來也是不著急的,她自個兒就是十六歲出嫁,小姑子十七才出閣。但她看小女兒這意思,是沒打算嫁了。對上戰場殺敵,和闖蕩江湖有非常深的執念。
所以她才著急。
再第十二次將相親對象打出去後,陸知鳶偷偷溜出府去了。眼看天色將晚還沒回來,季菀就差小兒子出去找。
陸知桓找到他姐的時候,他姐正和恭王並肩而行。見到他,陸知鳶神色淡定,側頭向恭王告辭,恭王輕輕頷首。
“五姐怎麽會和恭王在一起?”
回去的路上,陸知桓平靜問。
陸知鳶語氣更平靜,“今日是恭王生母的忌日,聽說當年他母妃獲罪被賜死,皇陵連個碑墓都沒有,而是送回了家鄉。他不敢明目張膽的祭拜,隻能偷偷對著他生母家鄉的方向祭奠香火,聊表孝心。我心情煩悶策馬出城,回來的時候剛好撞見。”
陸知桓皺眉。
上一輩的恩怨,他倒是聽兄長提過兩句,但畢竟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兄長也沒細說。他隻知道恭王的生母芙妃勾連當時的嶽侯作亂,和陸家也有恩怨,後嶽家滿門抄斬,芙妃自盡。一雙兒女,也被連累打入冷宮。恭王如今如此落魄,皆源於此。
於是他便道:“既是巧遇也就罷了,日後莫要再與恭王有任何往來。他生母和咱們家,曾有舊怨。”
陸知鳶倒是不知這些,“此話怎講?”
陸知桓道:“具體的我也不清楚,隻是聽大哥提過幾句。總之你莫要與他有什麽牽扯。恭王雖是被放了出來,但也不得聖寵。否則也不會連賜婚,都排除了世家之女。”
恭王的那個未婚妻,巧得很,是江沅的長女。
江沅二十出頭中了進士,四十歲就做了尚書,算得上十分上進了。但他出身太差,乃商賈之家,所以為士子們所棄。他的女兒,乃原配嫡妻所生,因自幼沒了生母,養在祖母身邊。偏偏這個祖母,也是改嫁的填房。氏族們,都是在意血統的。
所以盡管江沅本身有才,官職也高,但他家中成員實在太複雜,若是聯姻嘛,就難免許多顧慮。他女兒的婚事嘛,也就高不成低不就。
陛下卻將她放在恭王選妃的名單中,可見對恭王的不喜。
陸知鳶慣來對這些事是不大關心的,此時聽弟弟說起,倒是難得的問了兩句。
“宮妃自戕乃大罪,不都是一張草席裹了了事麽?怎麽芙妃得以送回鄉安葬?可見陛下對芙妃應是有情的。為何又對恭王,如此苛刻?”
陸知桓看了她一眼。
“那都是十多年前的舊事了,你回去後也別提,省得爹娘不悅。今日偶遇也就罷了,日後你入宮,莫要與恭王過多交談,避開些。”
陸知鳶哦了聲,沒再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