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四爺這才明白,侄兒早有打算。
“陛下仁厚,對太祖所封的公侯之家都厚待有加,再加之北地偏遠,這些世家各自都有牽絆,互相包庇,蒙蔽聖聽,以至於這些蒙蔭先祖的世家越發猖橫。”
安國公是武人,不喜朝堂謀算那一套,但不代表他就沒半點政治敏感度。常年駐守北地,對這些個世家的本質多少也了解幾分。
“大燕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基業,斷不能被這些隻會享樂的世家蛀蟲給毀了。我已看在先祖的情分上放過他一馬,他若非要給他兒子討公道,我陸家也無需再手下留情。”
“正是這個道理。”
其實依著陸非離的意思,早就該一腳把風博那個花花公子給踢出軍營,但老爹念著祖輩們的交情,願意給風博改過的機會。他身為人子,也不好再說什麽。這次,風博不怕死的撞到他刀口上,那就不能怪他不客氣了。
幾人正說著,這時外頭傳來侍衛的聲音,說是有國公府有家書到。
安國公兄弟倆都心照不宣的笑,隻以為是小夫妻倆以信傳情,便找了個借口出去了。
陸非離看了信,倒是沒多少意外,不過他未曾將此事告訴父親和四叔,而是招來陸明。
“你親自去趟延城,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回國公府和齊府。”
他將剛寫好的信件交給陸明。
“是。”
陸明接了信,轉身出去了。
陸非離負手而立,目光深深。
這次,他要將風家和岑家,徹底連根拔起。
**
北地這邊暫時休戰,太寧那邊卻打得如火如荼。太寧易守難攻,與禁軍交戰數次,互有輸贏,可繼續這麽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
二皇子在峪城駐紮,正招來文武官員商議軍情以及後續作戰方針。
“這幾戰下來,我軍連連失利,軍中士氣大減,極為不利。依我看,殿下不如就此稱帝,以振軍威。”
“不可。”一個文官站出來,“殿下打著的是清君側的旗號,才收攬了人心。若直接稱帝,就等於向全天下人宣告謀反,屆時必定人心不穩。”
武官們對此不屑一顧。
說的再好聽,不也是謀反麽?等打到京城,登上大寶,天下臣民,誰不俯首?文人就是膽小,胸中徒有墨水,卻隻會逞嘴皮子之能。真打起來,還不是得靠他們這些將士浴血奮戰?
這些個什麽都不懂的老匹夫,到時隻會享清福。
“那依譚大人之見,應當如何退敵?”
“暫停休戰,以靜製動。如今內憂外患,軍需有限,北狄那邊氣勢洶洶,為保證邊境防線,軍需必定先送往北地。為減少軍資耗用,陛下必定降職令給禁軍施壓。禁軍強攻不下,必定焦躁。屆時我們再設計誘敵深入,在城中設下埋伏,隻要捉拿對方將領,敵軍不攻自破…”
“你放屁!”譚大人還未說完,就被噴了一臉唾沫星子,“你當禁軍都跟你一樣都隻是一群隻會紙上談兵的庸碌之輩?禁軍統領以及副統領,哪個不是身經百戰?況且禁軍三路,你能全都引進來?而城中百姓無數,到時候打起來,必定傷亡慘重,傳出去,必定致使太寧其他州縣城池百姓離心,屆時不戰自敗。”
“我們消耗禁軍軍糧的同時,又何嚐不是在消耗城中軍需?”
“咱們的敵人不止禁軍,西南溫家怕是很快就會派兵增援,到時強行攻城,咱們腹背受敵。”
“譚大人,你有空還是多想法子怎麽讓其他州縣的軍糧躲過禁軍順利送達峪城吧。行軍打仗這等事,還是莫插手了,省得濺一身血,辱了你們文人金貴的手。”
白胡子老譚大人被一群武將或淩厲或嘲諷的罵了個狗血噴頭,又羞又怒,臉紅到了脖子根,還想繼續分辨。
“夠了!”
二皇子眉頭一皺,道:“諸位都是本王的能臣愛將,眼下敵軍虎視眈眈,正是我軍生死存亡之際。眾卿當團結一心,共同抗敵,方可成大業。”
吵吵嚷嚷的眾人立時收起了利爪,齊聲道:“是。”
“這些日子大家都累了,今日暫且到這裏吧,明日再議。”
“臣等告退。”
文武臣將一一離去後,二皇子臉上的輕鬆之色也蕩然無存。
為了讓他離開皇陵,舅舅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原本隻需再等一年,舅舅就可為他籌謀更多,兵馬、武器、糧食…到那時,就可在朝廷禁軍抵達之前,迅速控製中南部。屆時禁軍無阻畏懼。而密道也會銷毀,蕭時即便能逃得死罪,也會被撤職。沒了蕭時,他們安插在皇營的探子就會發揮一定的作用。
陸家在前線抵抗北狄,遠水救不了近火。
到時他帶著大軍直接攻入京城,殺了太子,逼宮讓位。
隻要他一登基,這天下就是他的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等北狄退兵,再召陸家父子回京,自有千萬種方法處置。
多麽天衣無縫的計劃,卻不知被誰走漏了消息,生生逼得他提前逃出皇陵,在太守舉兵造反。姚家上下,一個也沒逃脫。
到現在二皇子都不知道城外那片村莊是怎麽被發現私藏兵器的。若是讓他知道是誰壞他大事,必定食其肉飲其血啃其骨,方可泄心頭之恨。
如今……
糾太寧所有駐軍勉強能與禁軍相抗,待溫家派兵支援,怕是情勢不妙。
二皇子皺著眉頭,看向身後的軍事輿圖,卻找不到任何破敵之法。正值焦頭爛額之際,他的親信走了進來。
“殿下,延城武陽伯派人送來信件,說可助殿下一臂之力。”
二皇子挑眉,回頭看他。
“你說誰?”
“延城武陽伯風祿。”親信道:“他的兒子在陸家父子手下投軍,前些日子被陸非離斬殺。”
原來是來投誠的。
二皇子了悟,“拿過來。”
匆匆看了信後,他便笑了起來。
“這個風祿,別的本事沒有,倒是一肚子的花花腸子。”他臉上烏雲轉晴,“讓那傳信之人進來,我有話要問他。”
“陛下仁厚,對太祖所封的公侯之家都厚待有加,再加之北地偏遠,這些世家各自都有牽絆,互相包庇,蒙蔽聖聽,以至於這些蒙蔭先祖的世家越發猖橫。”
安國公是武人,不喜朝堂謀算那一套,但不代表他就沒半點政治敏感度。常年駐守北地,對這些個世家的本質多少也了解幾分。
“大燕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基業,斷不能被這些隻會享樂的世家蛀蟲給毀了。我已看在先祖的情分上放過他一馬,他若非要給他兒子討公道,我陸家也無需再手下留情。”
“正是這個道理。”
其實依著陸非離的意思,早就該一腳把風博那個花花公子給踢出軍營,但老爹念著祖輩們的交情,願意給風博改過的機會。他身為人子,也不好再說什麽。這次,風博不怕死的撞到他刀口上,那就不能怪他不客氣了。
幾人正說著,這時外頭傳來侍衛的聲音,說是有國公府有家書到。
安國公兄弟倆都心照不宣的笑,隻以為是小夫妻倆以信傳情,便找了個借口出去了。
陸非離看了信,倒是沒多少意外,不過他未曾將此事告訴父親和四叔,而是招來陸明。
“你親自去趟延城,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回國公府和齊府。”
他將剛寫好的信件交給陸明。
“是。”
陸明接了信,轉身出去了。
陸非離負手而立,目光深深。
這次,他要將風家和岑家,徹底連根拔起。
**
北地這邊暫時休戰,太寧那邊卻打得如火如荼。太寧易守難攻,與禁軍交戰數次,互有輸贏,可繼續這麽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
二皇子在峪城駐紮,正招來文武官員商議軍情以及後續作戰方針。
“這幾戰下來,我軍連連失利,軍中士氣大減,極為不利。依我看,殿下不如就此稱帝,以振軍威。”
“不可。”一個文官站出來,“殿下打著的是清君側的旗號,才收攬了人心。若直接稱帝,就等於向全天下人宣告謀反,屆時必定人心不穩。”
武官們對此不屑一顧。
說的再好聽,不也是謀反麽?等打到京城,登上大寶,天下臣民,誰不俯首?文人就是膽小,胸中徒有墨水,卻隻會逞嘴皮子之能。真打起來,還不是得靠他們這些將士浴血奮戰?
這些個什麽都不懂的老匹夫,到時隻會享清福。
“那依譚大人之見,應當如何退敵?”
“暫停休戰,以靜製動。如今內憂外患,軍需有限,北狄那邊氣勢洶洶,為保證邊境防線,軍需必定先送往北地。為減少軍資耗用,陛下必定降職令給禁軍施壓。禁軍強攻不下,必定焦躁。屆時我們再設計誘敵深入,在城中設下埋伏,隻要捉拿對方將領,敵軍不攻自破…”
“你放屁!”譚大人還未說完,就被噴了一臉唾沫星子,“你當禁軍都跟你一樣都隻是一群隻會紙上談兵的庸碌之輩?禁軍統領以及副統領,哪個不是身經百戰?況且禁軍三路,你能全都引進來?而城中百姓無數,到時候打起來,必定傷亡慘重,傳出去,必定致使太寧其他州縣城池百姓離心,屆時不戰自敗。”
“我們消耗禁軍軍糧的同時,又何嚐不是在消耗城中軍需?”
“咱們的敵人不止禁軍,西南溫家怕是很快就會派兵增援,到時強行攻城,咱們腹背受敵。”
“譚大人,你有空還是多想法子怎麽讓其他州縣的軍糧躲過禁軍順利送達峪城吧。行軍打仗這等事,還是莫插手了,省得濺一身血,辱了你們文人金貴的手。”
白胡子老譚大人被一群武將或淩厲或嘲諷的罵了個狗血噴頭,又羞又怒,臉紅到了脖子根,還想繼續分辨。
“夠了!”
二皇子眉頭一皺,道:“諸位都是本王的能臣愛將,眼下敵軍虎視眈眈,正是我軍生死存亡之際。眾卿當團結一心,共同抗敵,方可成大業。”
吵吵嚷嚷的眾人立時收起了利爪,齊聲道:“是。”
“這些日子大家都累了,今日暫且到這裏吧,明日再議。”
“臣等告退。”
文武臣將一一離去後,二皇子臉上的輕鬆之色也蕩然無存。
為了讓他離開皇陵,舅舅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原本隻需再等一年,舅舅就可為他籌謀更多,兵馬、武器、糧食…到那時,就可在朝廷禁軍抵達之前,迅速控製中南部。屆時禁軍無阻畏懼。而密道也會銷毀,蕭時即便能逃得死罪,也會被撤職。沒了蕭時,他們安插在皇營的探子就會發揮一定的作用。
陸家在前線抵抗北狄,遠水救不了近火。
到時他帶著大軍直接攻入京城,殺了太子,逼宮讓位。
隻要他一登基,這天下就是他的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等北狄退兵,再召陸家父子回京,自有千萬種方法處置。
多麽天衣無縫的計劃,卻不知被誰走漏了消息,生生逼得他提前逃出皇陵,在太守舉兵造反。姚家上下,一個也沒逃脫。
到現在二皇子都不知道城外那片村莊是怎麽被發現私藏兵器的。若是讓他知道是誰壞他大事,必定食其肉飲其血啃其骨,方可泄心頭之恨。
如今……
糾太寧所有駐軍勉強能與禁軍相抗,待溫家派兵支援,怕是情勢不妙。
二皇子皺著眉頭,看向身後的軍事輿圖,卻找不到任何破敵之法。正值焦頭爛額之際,他的親信走了進來。
“殿下,延城武陽伯派人送來信件,說可助殿下一臂之力。”
二皇子挑眉,回頭看他。
“你說誰?”
“延城武陽伯風祿。”親信道:“他的兒子在陸家父子手下投軍,前些日子被陸非離斬殺。”
原來是來投誠的。
二皇子了悟,“拿過來。”
匆匆看了信後,他便笑了起來。
“這個風祿,別的本事沒有,倒是一肚子的花花腸子。”他臉上烏雲轉晴,“讓那傳信之人進來,我有話要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