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在路上應該用什麽樣的表情呢?
穀裕華仔細的想了又想,但是終究無法找到答案。
是應該行色匆匆,故作穩重,還是像小孩子一樣的匆匆忙忙的奔向不知名的地方。
而那地方又應該是哪裏呢?
家?或是自己願意去的地方?
但是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又在哪裏呢?
穀裕華忽然之間明白了,為什麽自己總是順著這一條路那一條路的一直不停歇的走下去。
就好像是阿甘正傳裏麵的阿甘一樣,一直不停的跑啊跑,從綠蔭鎮到猶他州163公路,又到聖莫妮卡海灘。
穀裕華並沒有像他那樣橫穿整個美國的勇氣。
但是穀裕華還是想走。
每當想不明白的時候,走一走終歸是好的,因為人終究是想要尋找一個終點。
但是這個終點,往往又不是能夠尋找到的。
穀裕華的心很亂,他不由得質問許晴:“林夕的事情,你怎麽知道的?”
許晴把頭偏向一邊,好像是不願意麵對穀裕華一樣的。
穀裕華知道自己不好追問,但是也不得不追問。
自從認識了許晴開始,她好像什麽都知道一樣的。
不管什麽事情,隻要和自己有關係,她都會知道。
穀裕華的記憶慢慢的填充到了他那劇烈疼痛的大腦中,就好像宿醉一樣的暈乎乎的。
他依舊是像從前一樣,一想到那些記憶裏缺失的事情,他便是會頭痛欲裂。
但是當林夕那天提到韓雪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管他願不願意,記憶就一下子湧了進來。
就好像決堤的河岸。
這種感覺並不好,充滿了痛苦的記憶填充進來並不好。
穀裕華還記得那一天,他在工業園區見到韓雪的時候,她的鼻孔已經沒有了氣息。
她的身子也已經看不到任何的完整之處。
古時候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哪怕是死,也都要保持身軀的完整。
但是韓雪,韓雪可能並沒有,如果真的有輪回的話,穀裕華想,在輪回的路上,韓雪也應該走得很艱難吧。
而活著的人,則是比她更加的艱難。
穀裕華現在不得不接受林夕與韓雪的死,也不得不接受身邊的許晴曾經做過點什麽的事實。
方永澤對他提起的那個故事,穀裕華到現在都還記得。
“你什麽都想起來了嗎?”許晴忽然冷不丁的說道。
穀裕華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於是許晴那原本懷有希望的眼神,霎時間又化作了頹然,她好像並不希望穀裕華知道什麽,也不希望自己有什麽被他知道。
“你會討厭我嗎?會恨我嗎?裕華?”許晴低著頭,揉著衣角,用力的把掌心捏出了白痕,她好像有很多話要說,又好像什麽話的說不出來一樣。
穀裕華沒有回答她,隻是一直走著。
穿過北信村看似無邊無際的田埂,又走到柏油馬路延生進去的城郊。
從滿是水泥的國道走到了瀝青路上,又從都市的鬧騰街道中踏入無人小巷。
穀裕華沒有抬頭看任何一個人,路上不止一次的撞到別人,隻不過他卻忘記了說對不起,徑直的便走了。
但是也沒有人找他的麻煩,甚至於大部分的人,都連一句叫罵聲都沒有。
他們並不是不想,隻是發現穀裕華的樣子,實在是像個活生生的傻子。
雙眼無神,嘴角帶笑,跌跌撞撞且從不回頭,也不理會路上的行人。
於是大家都把他當做了傻子,並不想與他計較。
傻子嘛,誰和傻子計較,那不都是傻子嗎?
雖然眾生平等,但是眾生自己卻不認為,他們自己給自己劃下了等級,然後小心翼翼的根據自己占據的位置生活。
但是傻子不用,雖然穀裕華並不是傻子,但是今天他卻是一個傻子。
他發現,自己傻到是非不分,傻到愚蠢至極,傻到連自己是誰,都忘記得一幹二淨。
這種忽然之間被抽空的感覺,實在是叫人無法承受,以至於淚變作了笑,笑變作了荒唐,荒唐化作了一腔的悲憤,湧入心胸。
他發現,自己的心裏竟然除了痛苦之外,別無他物。
許晴就跟著他,似乎是等待他的回答。
可穀裕華沒有回答。
他一步步的走著,不知不覺,居然就走到了許晴家的舊屋。
他看著那雖然人去樓空,卻依舊是幹淨如洗的明亮窗戶。
想到了幾年前的時候,林夕從雪地裏慢慢的走過來,一步步的走過來。
許晴永遠能夠一眼看穿穀裕華的心思,她慢慢的推開了大門,然後走了進去。
這裏是她曾經的家,隻是,隻是她一個人的家,家裏沒有家人,隻有許晴一個人。
她有些恍惚,看著這個曾經隻有她一個人的家,覺得心裏莫名的填埋了什麽堅硬且銳利的東西,那東西一點點的刺痛她,讓她忍不住心疼。
穀裕華跟著走在許晴的後麵,一步步的走了過去,一點點的靠近窗戶。
曾幾何時,他記得,林夕也是這樣一步步的走到這裏,一步步的走進他的生活裏麵。
那種悸動,那種期待,那種喜愛。
他忽然間想到,原來自己曾經是那麽的喜歡過林夕。
原來自己遠比自己相信中的,更加喜歡林夕。
可究竟是為什麽呢?為什麽一切都消失不見了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屋子依舊是從前的屋子,可是人,卻不再是從前的人了。
就像受到驚嚇的鳥,四散而逃,有的被名為生存的獵人所獵殺,有的甚至於不願意做一隻鳥,咬斷了自己的翅膀,躲進了名為孤獨的山林中,不再狩獵名為選擇的生活,也不再追尋叫做明天的太陽。
痛苦從何而來呢?
因為分離嗎?不是,因為孤獨嗎?自然也不對。
那是一種名為世界的巨大鴻溝。
在這一禪那間,穀裕華忽然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一個人的世界永遠都不可能相互接觸。
他不懂林夕的痛苦,他說不出讓林夕繼續活下去的安慰的話,他也不明白許晴的痛苦,他也不能將她從療養院裏帶出來,從病痛裏麵帶出來。
他自己也是病人,病名為愛。
他愛上一個人,就不得不承受失去她的痛苦。
於是,穀裕華終於放聲大哭....
穀裕華仔細的想了又想,但是終究無法找到答案。
是應該行色匆匆,故作穩重,還是像小孩子一樣的匆匆忙忙的奔向不知名的地方。
而那地方又應該是哪裏呢?
家?或是自己願意去的地方?
但是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又在哪裏呢?
穀裕華忽然之間明白了,為什麽自己總是順著這一條路那一條路的一直不停歇的走下去。
就好像是阿甘正傳裏麵的阿甘一樣,一直不停的跑啊跑,從綠蔭鎮到猶他州163公路,又到聖莫妮卡海灘。
穀裕華並沒有像他那樣橫穿整個美國的勇氣。
但是穀裕華還是想走。
每當想不明白的時候,走一走終歸是好的,因為人終究是想要尋找一個終點。
但是這個終點,往往又不是能夠尋找到的。
穀裕華的心很亂,他不由得質問許晴:“林夕的事情,你怎麽知道的?”
許晴把頭偏向一邊,好像是不願意麵對穀裕華一樣的。
穀裕華知道自己不好追問,但是也不得不追問。
自從認識了許晴開始,她好像什麽都知道一樣的。
不管什麽事情,隻要和自己有關係,她都會知道。
穀裕華的記憶慢慢的填充到了他那劇烈疼痛的大腦中,就好像宿醉一樣的暈乎乎的。
他依舊是像從前一樣,一想到那些記憶裏缺失的事情,他便是會頭痛欲裂。
但是當林夕那天提到韓雪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管他願不願意,記憶就一下子湧了進來。
就好像決堤的河岸。
這種感覺並不好,充滿了痛苦的記憶填充進來並不好。
穀裕華還記得那一天,他在工業園區見到韓雪的時候,她的鼻孔已經沒有了氣息。
她的身子也已經看不到任何的完整之處。
古時候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哪怕是死,也都要保持身軀的完整。
但是韓雪,韓雪可能並沒有,如果真的有輪回的話,穀裕華想,在輪回的路上,韓雪也應該走得很艱難吧。
而活著的人,則是比她更加的艱難。
穀裕華現在不得不接受林夕與韓雪的死,也不得不接受身邊的許晴曾經做過點什麽的事實。
方永澤對他提起的那個故事,穀裕華到現在都還記得。
“你什麽都想起來了嗎?”許晴忽然冷不丁的說道。
穀裕華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於是許晴那原本懷有希望的眼神,霎時間又化作了頹然,她好像並不希望穀裕華知道什麽,也不希望自己有什麽被他知道。
“你會討厭我嗎?會恨我嗎?裕華?”許晴低著頭,揉著衣角,用力的把掌心捏出了白痕,她好像有很多話要說,又好像什麽話的說不出來一樣。
穀裕華沒有回答她,隻是一直走著。
穿過北信村看似無邊無際的田埂,又走到柏油馬路延生進去的城郊。
從滿是水泥的國道走到了瀝青路上,又從都市的鬧騰街道中踏入無人小巷。
穀裕華沒有抬頭看任何一個人,路上不止一次的撞到別人,隻不過他卻忘記了說對不起,徑直的便走了。
但是也沒有人找他的麻煩,甚至於大部分的人,都連一句叫罵聲都沒有。
他們並不是不想,隻是發現穀裕華的樣子,實在是像個活生生的傻子。
雙眼無神,嘴角帶笑,跌跌撞撞且從不回頭,也不理會路上的行人。
於是大家都把他當做了傻子,並不想與他計較。
傻子嘛,誰和傻子計較,那不都是傻子嗎?
雖然眾生平等,但是眾生自己卻不認為,他們自己給自己劃下了等級,然後小心翼翼的根據自己占據的位置生活。
但是傻子不用,雖然穀裕華並不是傻子,但是今天他卻是一個傻子。
他發現,自己傻到是非不分,傻到愚蠢至極,傻到連自己是誰,都忘記得一幹二淨。
這種忽然之間被抽空的感覺,實在是叫人無法承受,以至於淚變作了笑,笑變作了荒唐,荒唐化作了一腔的悲憤,湧入心胸。
他發現,自己的心裏竟然除了痛苦之外,別無他物。
許晴就跟著他,似乎是等待他的回答。
可穀裕華沒有回答。
他一步步的走著,不知不覺,居然就走到了許晴家的舊屋。
他看著那雖然人去樓空,卻依舊是幹淨如洗的明亮窗戶。
想到了幾年前的時候,林夕從雪地裏慢慢的走過來,一步步的走過來。
許晴永遠能夠一眼看穿穀裕華的心思,她慢慢的推開了大門,然後走了進去。
這裏是她曾經的家,隻是,隻是她一個人的家,家裏沒有家人,隻有許晴一個人。
她有些恍惚,看著這個曾經隻有她一個人的家,覺得心裏莫名的填埋了什麽堅硬且銳利的東西,那東西一點點的刺痛她,讓她忍不住心疼。
穀裕華跟著走在許晴的後麵,一步步的走了過去,一點點的靠近窗戶。
曾幾何時,他記得,林夕也是這樣一步步的走到這裏,一步步的走進他的生活裏麵。
那種悸動,那種期待,那種喜愛。
他忽然間想到,原來自己曾經是那麽的喜歡過林夕。
原來自己遠比自己相信中的,更加喜歡林夕。
可究竟是為什麽呢?為什麽一切都消失不見了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屋子依舊是從前的屋子,可是人,卻不再是從前的人了。
就像受到驚嚇的鳥,四散而逃,有的被名為生存的獵人所獵殺,有的甚至於不願意做一隻鳥,咬斷了自己的翅膀,躲進了名為孤獨的山林中,不再狩獵名為選擇的生活,也不再追尋叫做明天的太陽。
痛苦從何而來呢?
因為分離嗎?不是,因為孤獨嗎?自然也不對。
那是一種名為世界的巨大鴻溝。
在這一禪那間,穀裕華忽然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一個人的世界永遠都不可能相互接觸。
他不懂林夕的痛苦,他說不出讓林夕繼續活下去的安慰的話,他也不明白許晴的痛苦,他也不能將她從療養院裏帶出來,從病痛裏麵帶出來。
他自己也是病人,病名為愛。
他愛上一個人,就不得不承受失去她的痛苦。
於是,穀裕華終於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