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姥姥?”, 在顧安安的印象中, 唐蘭芝是當年的下鄉知青,這麽多年, 可從來沒和娘家人聯係過,這都要快過年了, 突然說去姥姥家過年,還隻帶著顧婉婉一個人, 怎麽看怎麽詭異。
“對, 媽帶我去姥姥家看看,說不定就在省城上學了。”,顧婉婉滿臉得意, 到底是十五歲的小姑娘, 在怎麽有心計, 在同齡的姐姐麵前, 如此有優待的好事, 自然要顯擺顯擺。
顧安安絲毫沒注意到顧婉婉臉上的神色,倒是在思量, 她們若是去了, 還能在回來這山溝溝嗎?她試探,“還會回來嗎?”, 她問的時候, 死死的盯著唐蘭芝, 不錯過她臉上的任何表情, 自從接受了原身的記憶, 她就知道,原身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唐蘭芝要回城裏麵了,這兩年,政策慢慢放鬆起來,下鄉知青可以返城了,這個消息簡直就像久旱的天氣裏麵的及時雨,讓所有的下鄉知青內心都蠢蠢欲動。
他們顧家村已經走了好幾個知青了,不要家庭,不要孩子,隻為了回到城市裏麵,過上好日子。
顧安安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尤其是那清澈了然的眼睛,讓唐蘭芝有幾分不自在,更有幾分心虛,畢竟,她能回城的證明,就趁著孩子她爸去跑長途不在家的空擋,許了利益私下找孩子她二伯拿到的,顧安安的二伯,叫顧衛富,是顧家老爺子最疼愛的兒子,也是顧家村的大隊長,開個證明自然不在話下。
唐蘭芝的沉默,讓屋內的氣氛,更加難過起來。
顧安安難過的不是這個女人要離開了,而是她根本不在乎這個家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還有八歲的兒子,唐蘭芝卻不管不顧。
她慘白著臉色,閉了閉眼睛,“冬冬呢?冬冬你不要了?”,這可是唐蘭芝肚子裏麵掉下來的一塊肉,還是帶把的肉。
唐蘭芝有些慌亂,手上的布袋子也下意識的捏的緊緊的,囁嚅著,“我……我會回來的。”,這話,說的她自己都不信,唐蘭芝娘家在省城,是鋼鐵廠的職工,父母的職位都不低,隻是當年為了保住兩個弟弟不下鄉,她被家裏人給放棄了,後來,就跟這廠裏麵的分配,來到了最偏遠的顧家村。
說起來,她對家裏人是有怨的,十幾年來,都未回去過一趟,以前是沒條件,後來是有條件了,孩子也大了,她就沒了這個心。
但是這次顧衛強的警告,徹底傷了唐蘭芝的心,在她看來,家裏所有最好的東西,都應該是給小女兒的。
她家男人要顧這個大家,行!
她陪著。
但是!
如今去城裏麵上學的名額,隻能給大女兒,不能給小女兒,這不是在她心尖尖上剜肉嗎?
唐蘭芝這才動了心思,下鄉知青回城,可以有一個家屬名額,她思來想去,這個名額,就給了小女兒,她雖然也疼小兒子,但是小兒子顧冬冬,是顧家四房的命根子,家裏的老太太是不可能讓她帶走的。
倒是帶走了小女兒,老太太反正也不待見,反而會睜隻眼睛,閉隻眼睛。
至於顧衛強,這個男人,在私下警告她不要亂打安安上學名額的時候,在一次次把工資上交給老太太的時候,在委屈她小女兒的時候,兩人的緣分便盡了。
顧安安睜開眼睛,眼裏一片清明,身體猛的一震,語氣堅定,“走可以,把票留下,我明年要去城裏上學,冬冬要上小學,這些都要花錢。”,若是,她沒看錯的話,唐蘭芝,把他們四房所有的票子全部裝到了她手上的布兜裏麵。
唐蘭芝有些猶豫,顧婉婉卻警惕的瞪著顧安安,覺得她獅子大開口。
顧安安趁熱打鐵,“我們沒了媽,已經是全村的人恥笑的對象,若是連最後傍身的錢和票也沒了,就隻能輟學了。”
沒了媽,三個字,成了唐蘭芝身上最後的一根稻草,把她壓的喘不過氣來。
她在怎麽疼愛小女兒,卻否認不了,顧安安和顧冬冬兩人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眼見著唐蘭芝要答應了。
顧婉婉立馬,“可以給你,但是你要送我們去村口。”
“行,沒問題。”,安安顧不得軟綿綿的身體,從炕上拿著棉襖,往身上一裹,就往外走去。
出來了,她才發現,整個顧家都是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動靜,連向來鬧騰的顧冬冬都不在家,她瞅著緊閉的門,問,“冬冬他們去哪了?”
許是要離開這個家了,顧婉婉有些興奮,她翻了個白眼,難得好心情回答,“顧二麻子今天娶媳婦,奶他們去幫忙,冬冬也去了。”
聽到這,顧安安緊了緊身上的襖子,似笑非笑,“難怪……”,難怪挑這個時候離家,想必她奶和冬冬,就是想著,家裏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妹妹看著,這才出門的吧!
顧婉婉頓時惱了,難怪什麽?
她恨恨的瞪了一眼顧安安。
腳下的步子,也跟著唐蘭芝快了一些。
顧家的房子位置很好,因為顧老爺子是村長,輪到顧家老二,又是顧家村的大隊長,故而,房子的位置在村子的正中間,但是唐蘭芝母女兩人心虛啊!
怕遇見熟人,萬一走不成了,可怎麽辦?
於是繞了一個偏路,本就下雪了,路上又滑,頗為不好走,顧安安從來沒走過這種泥濘的小路,一路上滑倒了好幾次。
倒是脾氣硬,也沒吭一聲,她是打定主意,跟著唐蘭芝,去村口後,就把票子和錢都要到,那是他們姐弟兩人以後,安身立命的根本。
兜兜轉轉,終於到了村口,一路上沒吭聲的顧安安,虎軀一震,手一伸,哼哼道,“給錢。”
唐蘭芝低頭就要解布兜。
顧婉婉一把按著布兜,她回頭,商量,“姐,我們這一路去省城,還挺遠,要花錢的地方還蠻多的。”
“所以呢?”
顧婉婉跺了跺腳,她這木頭大姐,越來越油鹽不進了,她繼續,“你和冬冬在家有爸管著,不用花錢的,倒是我和媽媽去了省城,萬一外婆不喜歡我們,到時候這些錢和票,可是活命的本錢了。”
唐蘭芝一聽,是這理兒。
她爸媽本來就偏心兩個弟弟,如今她領著閨女回去,自然要好好算計一番。
這樣一想,她解布兜的手也鬆了幾分,顯然不想給了。
顧安安可不吃她們這一套,什麽歪理,“你們去城裏麵享福,卻讓我和冬冬在村子裏麵吃苦,就這,還要把家裏家當全部帶走,一點都不給我們留著,這算哪門子道理。”
“就說給不給,不給的話,我就要吼了。”,說著,她的手,直接伸到了唐蘭芝身上掛著的布兜上。
果然,顧安安一說要吼了,唐蘭芝和顧婉婉兩人頓時蔫了,她們是偷偷的背著顧家的人走的,若是安安這一嗓子下去,很有可能就走不了。
唐蘭芝這次倒是爽快,直接把布兜一解,從裏麵抽出了五六張票子,還有不少零散錢。
顧安安也不嫌棄,直接接了過來,撰在手上,吐出兩個字,“少了。”
顧婉婉瞧著唐蘭芝把錢和票遞給顧安安,她心都是痛的,沒想到,顧安安竟然得寸進尺,她張嘴就道,“你別太過分了。”
“我過分?拋夫棄子就不過分了?”,按理說,她原本是要去通知顧家人的,攔著唐蘭芝和顧婉婉不讓走的,但是老實說,她對唐蘭芝和顧婉婉的印象不好,她們的心也不在這個家了,留在顧家村幹嘛?
早晚都是要走的,反而少了這兩顆老鼠屎,家裏說不定會安生一些。
顧安安這樣一說,唐蘭芝的態度又軟化了幾分,從布兜裏麵又拿出了一些,顧安安接的毫不手軟。
“安安?”
身後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讓顧安安臉色身子一僵,她回頭,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吧嗒吧嗒往下掉,語氣委屈極了,“爸!” ,說著,如同乳燕投林一般,往顧衛強懷裏撲去,抽抽搭搭,“爸,媽不要我們了。”
顧衛強身子有些僵硬,安安的性格向來木訥,很少會這樣掉眼淚,哪怕是當初她要讓名額給婉婉時,也選擇了一個最笨的辦法去院子裏麵跪著,也未服過軟。
越是這樣,顧衛強心裏越是難受,這孩子,得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還別說,顧衛強生的不錯,是標準的國字臉,又常年在外麵跑車,帶著一股村裏人身上沒有的威嚴,他抬眼看向唐蘭芝,果然,她身上背著包袱。
連小女兒身上,也提著一個大袋子,裝的鼓包包的。
他沉聲,“這是要去哪?”
這會,唐蘭芝也回過神來了,結巴,“衛強,你……你怎麽回來了?”,不是去跑長途了嗎?
這句話到底是沒問出來。
顧衛強又重複了一遍,“這是要去哪?”
顧婉婉扯了扯唐蘭芝的胳膊,她小聲,“媽,想姥姥了,打算去姥姥家看看。”
顧衛強安慰好了懷裏的安安,他這才抬頭,看向唐蘭芝,“蘭芝,你來說,還回來嗎?”
農村裏麵生活艱難,回到城裏麵的知青,沒有一個在願意回到農村的。
哪怕是唐蘭芝也不例外,她之前沒走,是舍不得孩子,如今,心腸硬了起來,都說平賤夫妻百事哀,她和顧衛強的感情早都在這大山裏麵,被菜米油鹽,一大家子的彎彎繞給耗沒了。
唐蘭芝沉默。
卻是最好的答案。
安安眼眶一紅,她牽著冬冬的手輕輕掐了一下,冬冬的眼淚,瞬間吧嗒吧嗒掉了下來。
顧華子可驚著了,頓時把簸箕往籬笆院上一放,引著安安往屋裏進,邊走邊問,“這是咋的了?誰欺負你們了?跟華子叔說,華子叔幫你揍死那狗娘養的。”
安安紅著眼,“我二伯娘說我們是白吃飽,不讓我們吃飯。”
冬冬的肚子也恰巧咕嚕了一下,他癟了癟嘴兒,“華子叔,我餓!”
這姐弟倆可憐的小模樣,讓顧華子看的心都碎了,他和顧衛強光著屁股一塊長大,看著安安姐弟出生,安安又跟半夏玩的好,他可是把安安當做自己閨女來看的。
他回頭一吆喝,“婆娘,多攤幾張煎餅出來,把前段時間衛強拿過來的紫菜,做個湯,我去一趟老顧家。”
說完,他摸了摸冬冬的小腦袋,“來華子叔家,管飽,你二伯娘那邊我來收拾,定給你們出口惡氣。”
冬冬滿眼崇拜,“謝謝華子叔。”
安安則有些擔憂,她來華子叔家,就是為了蹭場飯的,在加上,在她的印象中,華子叔和她爸關係好著呢。
她原本預計的是,最多讓華子叔在自家老爸麵前上上眼藥的,沒成想,華子叔不上眼藥,竟然要親自上陣。
她擔心,“華子叔,這樣對你不好。”,畢竟不是親叔叔,若是教訓起來,多少有些讓人說閑話。
顧華子大手一揮,“沒啥好不好的,你們被欺負的了,當叔叔咋能置之不理??”,說完,連他那半簸箕藥材也不要了,直接衝到了顧家。
他去的一路上,就發現村裏麵已經風言風語傳開了,他也聽了個大概。
心想,這王大英可真不是東西。
對待兩個孩子,都能這麽刻薄。
他到顧家門口的時候,剛好遇見從外麵回來的顧衛強,顧衛強手上還提著半隻蹄髈,還有不少桃酥,這都是他從縣城回來的時候,特意帶給倆孩子的。
以往他出去跑貨一跑就是半個月,現在家裏沒了婆娘,他擔心兩個孩子過的不好,故而,昨天去運輸隊的時候,他選的是去隔壁縣拉煤,近一點,回家方便,這天氣,又是下大雪,城裏麵不比農村,燒不了炕,隻能靠著煤爐子取暖。
剛進村子,就聽見三五成群的鄰居在討論,自家一對兒女受到刻薄的事情。
顧衛強牙齒咬的砸吧響,他不在家的時候,王大英,就是這樣對他孩子的?
走到顧家院子門口時,剛好撞到顧華子,他臉色陰沉消散了幾分,“華子,你怎麽在這裏?”
顧華子把腰間的斧頭往外一掏,霸氣的往籬笆院上一擱,“幫我幹兒子和幹女兒出氣呢!那倆孩子餓著肚子,在我家哭的慘兮兮的,我當叔叔的能不管嗎?”
顧衛強原本好看了幾分的神色,頓時又陰沉了下去,他進了屋,一覺踹開了廚房門。
他走在村口的時候,看的真真切切,顧家的煙囪在冒煙,從村口到顧家也沒多遠,他不信,就這十多分鍾,家裏的飯菜就做好了,煙囪連煙都不冒了。
果然,他踹開廚房的那一刻,王大英正慌慌張張的把鍋裏烙的餅急忙往麵缸裏麵丟,嘴裏也還塞的滿滿的,還沒來得及咽下去。
看到這,顧衛強的頭上青筋暴起,他一把提起了王大英的衣領子,把她整個人都給提溜了起來,他強壓著怒火,咬著後牙槽,“你在家裏開小灶,我顧衛強的閨女和兒子,就活該餓肚子???”
王大英把嘴裏麵的食物胡亂的咽了下去,尖叫著否認,“我沒有……我沒有……是安安和冬冬那倆孩子不聽話,一大早要跑出去的。”
“沒有,把你嘴邊的烙餅擦幹淨,再說沒有!!!”,他一把把王大英丟到了灶台上,那用石頭砌起來的灶台砸在身上,砰的一聲。
把屋外的顧書和顧單,還有顧雙嚇的一跳。
顧書的腦子轉的靈活,連忙指著顧雙去喊大人,顧雙哭著跑出去。
顧單則抱著顧衛強的腰,不讓他在動手。
顧衛強看了下自己幾個侄兒子,他冷笑,“現在來管我了?你媽欺負你弟弟妹妹的時候,怎麽沒見你們吭聲?”
顧單臉上臊的紅紅的,但是仍然不鬆手,他解釋,“四叔,我媽不是故意的,您繞了她這一回。”
王大英連忙道,“對對對,我不是故意的,顧衛強,你看看,哪家小叔子會打嫂子的,你會遭天打雷劈的。”
王大英不說還好,她一說。
可不就熱炸了炸...藥包。
顧衛強的火氣蹭蹭的往上冒,他拳頭捏的哢吧作響,掙開了顧單,往王大英那走去,“我遭天打雷劈?你王大英磋磨我孩子的時候,怎麽沒想過要遭天打雷劈??”
“啊?你說啊?”,顧衛強一拳頭砸在王大英的眼睛上,不過好在,王大英的頭往外偏了一點,沒砸到要害,在剛那一刻,她真真切切的在小叔子眼中看到了殺意。
不得不承認,她是怕顧衛強的。
“老四,你幹嗎在??”,顧衛富跑掉了一隻鞋子,把頭上的破氈帽給取了下來,往顧衛強身上扔去。
不過破氈帽輕飄飄的,還沒落到顧衛強身上,就落到了地上。
顧衛強收回了拳頭,他轉過身,看向顧衛富,自然沒錯過神色躲閃的顧書。
他冷哼一聲,“我幹嗎?你路上還沒聽到嗎?就準你顧衛富的婆娘欺負我閨女和兒子,還不準我這當爹的為孩子們出氣了?”
畢竟是自己理虧,顧衛富也就是那一瞬間吼了出來,他這會也回過神來了,老四是顧家的金母雞,不能把他給得罪了。
他語氣軟化了幾分,“長輩教訓晚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咱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了,別讓外人看熱鬧。”
“長輩教訓晚輩,好啊!王大英都做得出來不給我閨女兒子吃飯,自己卻躲在廚房開小灶,還嫌棄我閨女是白吃飽,我自然也有理由嫌棄,顧書是個廢物,讀書成績不好,就指望著留級,讓家裏人給錢去請老師私下補課。”,你傷了我閨女,我詆毀你兒子,在顧衛強心裏,一報還一報,哪怕是上次,顧衛富私下給唐蘭芝給證明回城,他都沒這麽生氣。
孩子是顧衛強的逆鱗,他在外麵奔波辛苦,就是為了家裏的孩子日子過的好一些,卻不成想,他努力顧著的家人,竟然是如此對待他兒子和閨女的。
被稱為廢物的顧書猛的抬頭,不可置信的望著自家四叔,眼裏深處還帶著怨毒。
顧衛強既然把這臉給撕開了,他索性把最後一層遮羞布扯開,“顧書,你一個月在縣城花十八塊,你老實說,真的是全部拿去補課了嗎?”,周圍的人一陣驚訝,要知道,在農村,一個勞動力,一個月最多也才七八塊的工資,那就都是頂破天了。
沒成想到,顧家的大孫子,竟然在縣城花這麽多錢,讀書,這哪是讀書啊,這明明是讀金子。
顧書的臉白了青,青了白的,不能承認,死都不能承認,“四叔,我沒有。”
顧衛強盯著顧書的眼睛深深的看著,倒是小看了大侄子的不要臉程度,半晌後,他轉頭向躺在地上的王大英,擲地有聲,“二房大兒子顧書,不算小學,自從上初中後,便一直呆在縣城,初中的生活費一個月十塊,算上書本和學費,一年最少兩百塊,我供了他三年。
自打他上高中後,生活費就翻倍了,加上私下補課費,學費,書本費,請同學吃飯等等亂七八糟的,他在縣城的這一年半,我前後給了接近七百多,就這,不算我給家裏的公中,我們家新起的五間紅磚瓦房,也是我出的大頭,王大英,你來說,我給的這麽多錢,讓我閨女和兒子,在家吃頓熱乎飯,都吃不上,眾位叔叔伯伯來評評理,我這兩年花的錢,到底是值還是不值??”
“不值,一點都不值得。”
“大外甥,你若是把這一千多塊給我,我頓頓讓安安和冬冬吃肉都沒問題。”,這是顧家村的一個族老,隔房的親戚,算是顧衛強的長輩。
眾人都看著顧書,他穿著一身立領的白襯衣,腳上是最新款的牛皮鞋,頭發攏的高高的,仔細看下去,若說這孩子是城裏孩子也是信的,就瞧著這一身打扮,哪裏像是鄉下出來的。
周圍人的目光,像是要把顧書給抽筋扒皮了一樣,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一時之間,有些怨恨自己母親,做事忒不地道了,不然四叔怎麽會揭他的短,他哪裏會丟這麽大的人。
顧衛強卻沒打算這麽輕易的就放過王大英和侄兒子,“我的好二嫂,好侄兒,這錢,你們打算什麽時候還給我?”
王大英原本是趴在地上裝死的,越聽到後麵,越是心驚,她竟然不知道,老大去縣城讀書花了這麽多錢,聽到自家小叔子問自己要錢,她索性撒潑起來,“好啊!給自家人花錢,還要回去的,沒見過這種摳門的小叔子。”
“要!怎麽不要,從你開始不給我閨女和兒子吃飯的時候,咱們這一筆賬一筆賬都要算清楚。”
一直沉默的顧衛富吸了一口氣,他不可置信,“老四,行了別鬧了,咱們一家親兄弟,何必算的這麽清楚。”
他的好二哥,這是打算準備和稀泥的???
顧衛強抬頭望著天,語氣堅決,“要不還錢,要不分家!”,這八個字,如同驚雷一樣,把人群中的顧老爺子,給炸了出來,他脫掉自己的千層底布鞋,就往顧衛強頭上砸,“你個不孝子,要打算氣死我啊,分家!老子還活著,你看哪家分家了?”
她衝著顧安安感激的笑了笑,摸了摸自己平安的大腦門,“吃吧。”
周愛菊這一雙眼睛,正是清亮,顧安安這小動作,哪裏逃的過老太太的法眼,她看著安安這副模樣,搖了搖頭,“這孩子……”
倒是不是她不對顧平安好,而是這孩子打小不愛說話,又怕她,有了吃的東西,雖然不會漏掉顧平安,但到底是十歲的孩子,長身體,分到手上的那點,孩子三兩口就謔謔沒了,哪裏夠啊!
吃完了飯,按照往常來說,顧安安會主動把洗碗的活給攬過去的,但是今天安安吃完了,抹了抹嘴,“奶,我回屋了,要準備準備複習入學考試了。”
周愛菊點了點頭,指著顧書,“去問你哥把複習資料要過去,多少能省不少事情。”,顧書已經在縣城一年高中了,因為今年出來新政策,可以高考了,於是他便回家央求著,老爺子,讓他在讀一年,到時候考高好有把握考個好學校,對於老顧家能出個大學生這件事,全家人都是高興的。
再加上顧書又是老顧家的孫子輩的老大,聽話,讀書又好,長的也最像老爺子年輕的時候,討老人家歡心,顧老爺子手一拍,“去讀吧。”,讀書的錢誰出?當然老四和老三兩人負責了。
顧安安眯著眼睛,“哥,我去你屋拿書,把你現在用不上的都借我。”
顧書吞吞吐吐,卻礙於老太太發話了,隻能領著顧安安了南炕,因為顧書要考大學,家裏特意給顧書單獨安排了一間屋子,不同於其他孫子輩,擠在一塊,顧書這個屋子雖然隻有十多平,但是書桌和衣櫃都擺的整整齊齊的,不用看,這都是顧單的做的。
顧書磨磨唧唧的從書櫃裏麵抽了一本出來,垮著臉,“安安,這都是老貴的書了,你可要仔細點。”,在顧書的眼裏,家裏隻要他一個大學生就夠了,不需要顧安安在來逞強,更何況還是個女娃子,但不得不說,顧書對於顧安安有些忌憚,不同於安安的紮實基礎,顧書能去上高中,全指望著私下老師補課,才勉強考上縣城高中的。
安安看著麵前一本算數課本,她笑的意味深長,“這不是學校發的書嗎?”,明明是免費的,卻還要說老貴,若是以前的顧安安,還真會把老貴的書還回去,不敢借了。
但是現在的安安不會。
被戳破的顧書有些惱羞成怒,“學費不是錢啊?”
顧安安奇怪的看了一眼顧書,小聲,“哥的學費也是我爸出的。”,說完,砰的一下關上門,一溜煙跑不見了。
氣的顧書半晌沒回過勁來。
拿到書的顧安安,正準備去老太太屋裏問一問,自家老爸去哪裏,經過廚房的時候,就聽見王大英在咧咧,“安安個死丫頭,平常的碗都是她洗的,今天倒是跑的快,大嫂你說,一個丫頭片子讀什麽書,還不如多幫襯家裏做點活,早早的嫁人,夫家還能幫襯下家裏幾個兄弟,免得送去學校,真真是浪費錢。”
趙君雁在收拾灶台,順便把晚上要吃的酸菜給拿出來泡在水裏,好化冰,聽到王大英的話,她原本不打算開腔的,想了下桌上的半塊魚,她小聲,“安安以前做的活還少?再說,安安上學,那是老四自己出錢,這有啥浪費?”,敢情給隔房侄兒子念書就不叫浪費了,給自家閨女念書叫浪費?這算哪門子道理。
趙君雁平時很少開口,但若是開口,便一針見血,到底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更何況,他們家平安,能在村裏麵讀書,一年到都的作業本,筆啊,這些費用,也全部是老四一個人包圓了,就衝著這點,她趙君雁就該謝謝小叔子。
王大英還要打算反駁,但是想著別這話傳出去,到時候,小叔子不負責大兒子的學費可怎麽辦了?
到底是把剩下的話給咽了下去。
顧安安聽了一耳朵,嗤笑了一聲,轉身進了周愛菊的屋內。
問了下自家老爸,又從老太太的箱子內,拿了一支筆和一個本子,家裏的這類開銷,全部都是顧衛強在外跑車的時候,買回來,由老太太保管,畢竟家裏孩子多,全部給分下去,就怕孩子們給謔謔了。
畢竟,本子和筆可是金貴的玩意。
這年頭,能讀書的家庭,可不多。
而老顧家一下子出了兩個高中生,也算是村裏麵的一個大大的體麵。
顧安安咕噥,“連奶都不知道爸去哪了,吃飯都不回家。”,轉身就回到了西屋。
被顧安安念叨的顧衛強,這會在顧家村最裏麵的一戶人家那裏,說起來是一戶人家,不過是用茅草搭起來的一個窩棚,可以說,外麵的豬圈都是用鵝卵石堆起來的,若是論做工,那豬圈都要比茅草屋看起來硬氣幾分。
能分到茅草屋住著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犯了錯,被批..鬥的城裏人,流放在顧家村。
因為位置隔的遠,村裏麵的人都流傳,這裏住著的人是黑..五類,壞..分子,大家都把茅草屋這邊當做瘟神,誰都不敢和這邊的人打交道,就怕惹禍上身。
要說,這茅草屋住著三人,一對父子倆,和一個老頭子。
老頭子叫郎永齡,今年六十有三,京城皇城根兒上的人,郎家若是往上算三代,算是滿清的貴族,又稱為鈕鈷祿氏,若說名人的話,清朝的和珅便是出自這個姓氏,不過後來建國以後,便改成了郎姓。
而郎永齡若是細算起來,便是和珅這一嫡支的,家裏當年就算是抄家,但好歹也算是富貴人兒,仍然留了不少家底,古玩瓷器,名人字畫,更是數不勝數,這潑天的財富,在往日會讓讓人羨慕,在今朝那可是要命的毒..藥,郎永齡會被冠上壞分子,流放到顧家村,便是遭了這些古玩的禍,而郎永齡早些年又被稱為郎一眼,外麵流傳,但凡被郎一眼掌過眼的文物,必定是真貨。
可惜!
時代不對,原本應該為國家發光發熱,保留曆史文化的郎永齡被打上壞分子的稱號,家裏也被抄了,還是他早年收養的一個兒子,費了大功夫,才被流放到顧家村。
“對, 媽帶我去姥姥家看看,說不定就在省城上學了。”,顧婉婉滿臉得意, 到底是十五歲的小姑娘, 在怎麽有心計, 在同齡的姐姐麵前, 如此有優待的好事, 自然要顯擺顯擺。
顧安安絲毫沒注意到顧婉婉臉上的神色,倒是在思量, 她們若是去了, 還能在回來這山溝溝嗎?她試探,“還會回來嗎?”, 她問的時候, 死死的盯著唐蘭芝, 不錯過她臉上的任何表情, 自從接受了原身的記憶, 她就知道,原身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唐蘭芝要回城裏麵了,這兩年,政策慢慢放鬆起來,下鄉知青可以返城了,這個消息簡直就像久旱的天氣裏麵的及時雨,讓所有的下鄉知青內心都蠢蠢欲動。
他們顧家村已經走了好幾個知青了,不要家庭,不要孩子,隻為了回到城市裏麵,過上好日子。
顧安安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尤其是那清澈了然的眼睛,讓唐蘭芝有幾分不自在,更有幾分心虛,畢竟,她能回城的證明,就趁著孩子她爸去跑長途不在家的空擋,許了利益私下找孩子她二伯拿到的,顧安安的二伯,叫顧衛富,是顧家老爺子最疼愛的兒子,也是顧家村的大隊長,開個證明自然不在話下。
唐蘭芝的沉默,讓屋內的氣氛,更加難過起來。
顧安安難過的不是這個女人要離開了,而是她根本不在乎這個家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還有八歲的兒子,唐蘭芝卻不管不顧。
她慘白著臉色,閉了閉眼睛,“冬冬呢?冬冬你不要了?”,這可是唐蘭芝肚子裏麵掉下來的一塊肉,還是帶把的肉。
唐蘭芝有些慌亂,手上的布袋子也下意識的捏的緊緊的,囁嚅著,“我……我會回來的。”,這話,說的她自己都不信,唐蘭芝娘家在省城,是鋼鐵廠的職工,父母的職位都不低,隻是當年為了保住兩個弟弟不下鄉,她被家裏人給放棄了,後來,就跟這廠裏麵的分配,來到了最偏遠的顧家村。
說起來,她對家裏人是有怨的,十幾年來,都未回去過一趟,以前是沒條件,後來是有條件了,孩子也大了,她就沒了這個心。
但是這次顧衛強的警告,徹底傷了唐蘭芝的心,在她看來,家裏所有最好的東西,都應該是給小女兒的。
她家男人要顧這個大家,行!
她陪著。
但是!
如今去城裏麵上學的名額,隻能給大女兒,不能給小女兒,這不是在她心尖尖上剜肉嗎?
唐蘭芝這才動了心思,下鄉知青回城,可以有一個家屬名額,她思來想去,這個名額,就給了小女兒,她雖然也疼小兒子,但是小兒子顧冬冬,是顧家四房的命根子,家裏的老太太是不可能讓她帶走的。
倒是帶走了小女兒,老太太反正也不待見,反而會睜隻眼睛,閉隻眼睛。
至於顧衛強,這個男人,在私下警告她不要亂打安安上學名額的時候,在一次次把工資上交給老太太的時候,在委屈她小女兒的時候,兩人的緣分便盡了。
顧安安睜開眼睛,眼裏一片清明,身體猛的一震,語氣堅定,“走可以,把票留下,我明年要去城裏上學,冬冬要上小學,這些都要花錢。”,若是,她沒看錯的話,唐蘭芝,把他們四房所有的票子全部裝到了她手上的布兜裏麵。
唐蘭芝有些猶豫,顧婉婉卻警惕的瞪著顧安安,覺得她獅子大開口。
顧安安趁熱打鐵,“我們沒了媽,已經是全村的人恥笑的對象,若是連最後傍身的錢和票也沒了,就隻能輟學了。”
沒了媽,三個字,成了唐蘭芝身上最後的一根稻草,把她壓的喘不過氣來。
她在怎麽疼愛小女兒,卻否認不了,顧安安和顧冬冬兩人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眼見著唐蘭芝要答應了。
顧婉婉立馬,“可以給你,但是你要送我們去村口。”
“行,沒問題。”,安安顧不得軟綿綿的身體,從炕上拿著棉襖,往身上一裹,就往外走去。
出來了,她才發現,整個顧家都是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動靜,連向來鬧騰的顧冬冬都不在家,她瞅著緊閉的門,問,“冬冬他們去哪了?”
許是要離開這個家了,顧婉婉有些興奮,她翻了個白眼,難得好心情回答,“顧二麻子今天娶媳婦,奶他們去幫忙,冬冬也去了。”
聽到這,顧安安緊了緊身上的襖子,似笑非笑,“難怪……”,難怪挑這個時候離家,想必她奶和冬冬,就是想著,家裏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妹妹看著,這才出門的吧!
顧婉婉頓時惱了,難怪什麽?
她恨恨的瞪了一眼顧安安。
腳下的步子,也跟著唐蘭芝快了一些。
顧家的房子位置很好,因為顧老爺子是村長,輪到顧家老二,又是顧家村的大隊長,故而,房子的位置在村子的正中間,但是唐蘭芝母女兩人心虛啊!
怕遇見熟人,萬一走不成了,可怎麽辦?
於是繞了一個偏路,本就下雪了,路上又滑,頗為不好走,顧安安從來沒走過這種泥濘的小路,一路上滑倒了好幾次。
倒是脾氣硬,也沒吭一聲,她是打定主意,跟著唐蘭芝,去村口後,就把票子和錢都要到,那是他們姐弟兩人以後,安身立命的根本。
兜兜轉轉,終於到了村口,一路上沒吭聲的顧安安,虎軀一震,手一伸,哼哼道,“給錢。”
唐蘭芝低頭就要解布兜。
顧婉婉一把按著布兜,她回頭,商量,“姐,我們這一路去省城,還挺遠,要花錢的地方還蠻多的。”
“所以呢?”
顧婉婉跺了跺腳,她這木頭大姐,越來越油鹽不進了,她繼續,“你和冬冬在家有爸管著,不用花錢的,倒是我和媽媽去了省城,萬一外婆不喜歡我們,到時候這些錢和票,可是活命的本錢了。”
唐蘭芝一聽,是這理兒。
她爸媽本來就偏心兩個弟弟,如今她領著閨女回去,自然要好好算計一番。
這樣一想,她解布兜的手也鬆了幾分,顯然不想給了。
顧安安可不吃她們這一套,什麽歪理,“你們去城裏麵享福,卻讓我和冬冬在村子裏麵吃苦,就這,還要把家裏家當全部帶走,一點都不給我們留著,這算哪門子道理。”
“就說給不給,不給的話,我就要吼了。”,說著,她的手,直接伸到了唐蘭芝身上掛著的布兜上。
果然,顧安安一說要吼了,唐蘭芝和顧婉婉兩人頓時蔫了,她們是偷偷的背著顧家的人走的,若是安安這一嗓子下去,很有可能就走不了。
唐蘭芝這次倒是爽快,直接把布兜一解,從裏麵抽出了五六張票子,還有不少零散錢。
顧安安也不嫌棄,直接接了過來,撰在手上,吐出兩個字,“少了。”
顧婉婉瞧著唐蘭芝把錢和票遞給顧安安,她心都是痛的,沒想到,顧安安竟然得寸進尺,她張嘴就道,“你別太過分了。”
“我過分?拋夫棄子就不過分了?”,按理說,她原本是要去通知顧家人的,攔著唐蘭芝和顧婉婉不讓走的,但是老實說,她對唐蘭芝和顧婉婉的印象不好,她們的心也不在這個家了,留在顧家村幹嘛?
早晚都是要走的,反而少了這兩顆老鼠屎,家裏說不定會安生一些。
顧安安這樣一說,唐蘭芝的態度又軟化了幾分,從布兜裏麵又拿出了一些,顧安安接的毫不手軟。
“安安?”
身後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讓顧安安臉色身子一僵,她回頭,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吧嗒吧嗒往下掉,語氣委屈極了,“爸!” ,說著,如同乳燕投林一般,往顧衛強懷裏撲去,抽抽搭搭,“爸,媽不要我們了。”
顧衛強身子有些僵硬,安安的性格向來木訥,很少會這樣掉眼淚,哪怕是當初她要讓名額給婉婉時,也選擇了一個最笨的辦法去院子裏麵跪著,也未服過軟。
越是這樣,顧衛強心裏越是難受,這孩子,得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還別說,顧衛強生的不錯,是標準的國字臉,又常年在外麵跑車,帶著一股村裏人身上沒有的威嚴,他抬眼看向唐蘭芝,果然,她身上背著包袱。
連小女兒身上,也提著一個大袋子,裝的鼓包包的。
他沉聲,“這是要去哪?”
這會,唐蘭芝也回過神來了,結巴,“衛強,你……你怎麽回來了?”,不是去跑長途了嗎?
這句話到底是沒問出來。
顧衛強又重複了一遍,“這是要去哪?”
顧婉婉扯了扯唐蘭芝的胳膊,她小聲,“媽,想姥姥了,打算去姥姥家看看。”
顧衛強安慰好了懷裏的安安,他這才抬頭,看向唐蘭芝,“蘭芝,你來說,還回來嗎?”
農村裏麵生活艱難,回到城裏麵的知青,沒有一個在願意回到農村的。
哪怕是唐蘭芝也不例外,她之前沒走,是舍不得孩子,如今,心腸硬了起來,都說平賤夫妻百事哀,她和顧衛強的感情早都在這大山裏麵,被菜米油鹽,一大家子的彎彎繞給耗沒了。
唐蘭芝沉默。
卻是最好的答案。
安安眼眶一紅,她牽著冬冬的手輕輕掐了一下,冬冬的眼淚,瞬間吧嗒吧嗒掉了下來。
顧華子可驚著了,頓時把簸箕往籬笆院上一放,引著安安往屋裏進,邊走邊問,“這是咋的了?誰欺負你們了?跟華子叔說,華子叔幫你揍死那狗娘養的。”
安安紅著眼,“我二伯娘說我們是白吃飽,不讓我們吃飯。”
冬冬的肚子也恰巧咕嚕了一下,他癟了癟嘴兒,“華子叔,我餓!”
這姐弟倆可憐的小模樣,讓顧華子看的心都碎了,他和顧衛強光著屁股一塊長大,看著安安姐弟出生,安安又跟半夏玩的好,他可是把安安當做自己閨女來看的。
他回頭一吆喝,“婆娘,多攤幾張煎餅出來,把前段時間衛強拿過來的紫菜,做個湯,我去一趟老顧家。”
說完,他摸了摸冬冬的小腦袋,“來華子叔家,管飽,你二伯娘那邊我來收拾,定給你們出口惡氣。”
冬冬滿眼崇拜,“謝謝華子叔。”
安安則有些擔憂,她來華子叔家,就是為了蹭場飯的,在加上,在她的印象中,華子叔和她爸關係好著呢。
她原本預計的是,最多讓華子叔在自家老爸麵前上上眼藥的,沒成想,華子叔不上眼藥,竟然要親自上陣。
她擔心,“華子叔,這樣對你不好。”,畢竟不是親叔叔,若是教訓起來,多少有些讓人說閑話。
顧華子大手一揮,“沒啥好不好的,你們被欺負的了,當叔叔咋能置之不理??”,說完,連他那半簸箕藥材也不要了,直接衝到了顧家。
他去的一路上,就發現村裏麵已經風言風語傳開了,他也聽了個大概。
心想,這王大英可真不是東西。
對待兩個孩子,都能這麽刻薄。
他到顧家門口的時候,剛好遇見從外麵回來的顧衛強,顧衛強手上還提著半隻蹄髈,還有不少桃酥,這都是他從縣城回來的時候,特意帶給倆孩子的。
以往他出去跑貨一跑就是半個月,現在家裏沒了婆娘,他擔心兩個孩子過的不好,故而,昨天去運輸隊的時候,他選的是去隔壁縣拉煤,近一點,回家方便,這天氣,又是下大雪,城裏麵不比農村,燒不了炕,隻能靠著煤爐子取暖。
剛進村子,就聽見三五成群的鄰居在討論,自家一對兒女受到刻薄的事情。
顧衛強牙齒咬的砸吧響,他不在家的時候,王大英,就是這樣對他孩子的?
走到顧家院子門口時,剛好撞到顧華子,他臉色陰沉消散了幾分,“華子,你怎麽在這裏?”
顧華子把腰間的斧頭往外一掏,霸氣的往籬笆院上一擱,“幫我幹兒子和幹女兒出氣呢!那倆孩子餓著肚子,在我家哭的慘兮兮的,我當叔叔的能不管嗎?”
顧衛強原本好看了幾分的神色,頓時又陰沉了下去,他進了屋,一覺踹開了廚房門。
他走在村口的時候,看的真真切切,顧家的煙囪在冒煙,從村口到顧家也沒多遠,他不信,就這十多分鍾,家裏的飯菜就做好了,煙囪連煙都不冒了。
果然,他踹開廚房的那一刻,王大英正慌慌張張的把鍋裏烙的餅急忙往麵缸裏麵丟,嘴裏也還塞的滿滿的,還沒來得及咽下去。
看到這,顧衛強的頭上青筋暴起,他一把提起了王大英的衣領子,把她整個人都給提溜了起來,他強壓著怒火,咬著後牙槽,“你在家裏開小灶,我顧衛強的閨女和兒子,就活該餓肚子???”
王大英把嘴裏麵的食物胡亂的咽了下去,尖叫著否認,“我沒有……我沒有……是安安和冬冬那倆孩子不聽話,一大早要跑出去的。”
“沒有,把你嘴邊的烙餅擦幹淨,再說沒有!!!”,他一把把王大英丟到了灶台上,那用石頭砌起來的灶台砸在身上,砰的一聲。
把屋外的顧書和顧單,還有顧雙嚇的一跳。
顧書的腦子轉的靈活,連忙指著顧雙去喊大人,顧雙哭著跑出去。
顧單則抱著顧衛強的腰,不讓他在動手。
顧衛強看了下自己幾個侄兒子,他冷笑,“現在來管我了?你媽欺負你弟弟妹妹的時候,怎麽沒見你們吭聲?”
顧單臉上臊的紅紅的,但是仍然不鬆手,他解釋,“四叔,我媽不是故意的,您繞了她這一回。”
王大英連忙道,“對對對,我不是故意的,顧衛強,你看看,哪家小叔子會打嫂子的,你會遭天打雷劈的。”
王大英不說還好,她一說。
可不就熱炸了炸...藥包。
顧衛強的火氣蹭蹭的往上冒,他拳頭捏的哢吧作響,掙開了顧單,往王大英那走去,“我遭天打雷劈?你王大英磋磨我孩子的時候,怎麽沒想過要遭天打雷劈??”
“啊?你說啊?”,顧衛強一拳頭砸在王大英的眼睛上,不過好在,王大英的頭往外偏了一點,沒砸到要害,在剛那一刻,她真真切切的在小叔子眼中看到了殺意。
不得不承認,她是怕顧衛強的。
“老四,你幹嗎在??”,顧衛富跑掉了一隻鞋子,把頭上的破氈帽給取了下來,往顧衛強身上扔去。
不過破氈帽輕飄飄的,還沒落到顧衛強身上,就落到了地上。
顧衛強收回了拳頭,他轉過身,看向顧衛富,自然沒錯過神色躲閃的顧書。
他冷哼一聲,“我幹嗎?你路上還沒聽到嗎?就準你顧衛富的婆娘欺負我閨女和兒子,還不準我這當爹的為孩子們出氣了?”
畢竟是自己理虧,顧衛富也就是那一瞬間吼了出來,他這會也回過神來了,老四是顧家的金母雞,不能把他給得罪了。
他語氣軟化了幾分,“長輩教訓晚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咱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了,別讓外人看熱鬧。”
“長輩教訓晚輩,好啊!王大英都做得出來不給我閨女兒子吃飯,自己卻躲在廚房開小灶,還嫌棄我閨女是白吃飽,我自然也有理由嫌棄,顧書是個廢物,讀書成績不好,就指望著留級,讓家裏人給錢去請老師私下補課。”,你傷了我閨女,我詆毀你兒子,在顧衛強心裏,一報還一報,哪怕是上次,顧衛富私下給唐蘭芝給證明回城,他都沒這麽生氣。
孩子是顧衛強的逆鱗,他在外麵奔波辛苦,就是為了家裏的孩子日子過的好一些,卻不成想,他努力顧著的家人,竟然是如此對待他兒子和閨女的。
被稱為廢物的顧書猛的抬頭,不可置信的望著自家四叔,眼裏深處還帶著怨毒。
顧衛強既然把這臉給撕開了,他索性把最後一層遮羞布扯開,“顧書,你一個月在縣城花十八塊,你老實說,真的是全部拿去補課了嗎?”,周圍的人一陣驚訝,要知道,在農村,一個勞動力,一個月最多也才七八塊的工資,那就都是頂破天了。
沒成想到,顧家的大孫子,竟然在縣城花這麽多錢,讀書,這哪是讀書啊,這明明是讀金子。
顧書的臉白了青,青了白的,不能承認,死都不能承認,“四叔,我沒有。”
顧衛強盯著顧書的眼睛深深的看著,倒是小看了大侄子的不要臉程度,半晌後,他轉頭向躺在地上的王大英,擲地有聲,“二房大兒子顧書,不算小學,自從上初中後,便一直呆在縣城,初中的生活費一個月十塊,算上書本和學費,一年最少兩百塊,我供了他三年。
自打他上高中後,生活費就翻倍了,加上私下補課費,學費,書本費,請同學吃飯等等亂七八糟的,他在縣城的這一年半,我前後給了接近七百多,就這,不算我給家裏的公中,我們家新起的五間紅磚瓦房,也是我出的大頭,王大英,你來說,我給的這麽多錢,讓我閨女和兒子,在家吃頓熱乎飯,都吃不上,眾位叔叔伯伯來評評理,我這兩年花的錢,到底是值還是不值??”
“不值,一點都不值得。”
“大外甥,你若是把這一千多塊給我,我頓頓讓安安和冬冬吃肉都沒問題。”,這是顧家村的一個族老,隔房的親戚,算是顧衛強的長輩。
眾人都看著顧書,他穿著一身立領的白襯衣,腳上是最新款的牛皮鞋,頭發攏的高高的,仔細看下去,若說這孩子是城裏孩子也是信的,就瞧著這一身打扮,哪裏像是鄉下出來的。
周圍人的目光,像是要把顧書給抽筋扒皮了一樣,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一時之間,有些怨恨自己母親,做事忒不地道了,不然四叔怎麽會揭他的短,他哪裏會丟這麽大的人。
顧衛強卻沒打算這麽輕易的就放過王大英和侄兒子,“我的好二嫂,好侄兒,這錢,你們打算什麽時候還給我?”
王大英原本是趴在地上裝死的,越聽到後麵,越是心驚,她竟然不知道,老大去縣城讀書花了這麽多錢,聽到自家小叔子問自己要錢,她索性撒潑起來,“好啊!給自家人花錢,還要回去的,沒見過這種摳門的小叔子。”
“要!怎麽不要,從你開始不給我閨女和兒子吃飯的時候,咱們這一筆賬一筆賬都要算清楚。”
一直沉默的顧衛富吸了一口氣,他不可置信,“老四,行了別鬧了,咱們一家親兄弟,何必算的這麽清楚。”
他的好二哥,這是打算準備和稀泥的???
顧衛強抬頭望著天,語氣堅決,“要不還錢,要不分家!”,這八個字,如同驚雷一樣,把人群中的顧老爺子,給炸了出來,他脫掉自己的千層底布鞋,就往顧衛強頭上砸,“你個不孝子,要打算氣死我啊,分家!老子還活著,你看哪家分家了?”
她衝著顧安安感激的笑了笑,摸了摸自己平安的大腦門,“吃吧。”
周愛菊這一雙眼睛,正是清亮,顧安安這小動作,哪裏逃的過老太太的法眼,她看著安安這副模樣,搖了搖頭,“這孩子……”
倒是不是她不對顧平安好,而是這孩子打小不愛說話,又怕她,有了吃的東西,雖然不會漏掉顧平安,但到底是十歲的孩子,長身體,分到手上的那點,孩子三兩口就謔謔沒了,哪裏夠啊!
吃完了飯,按照往常來說,顧安安會主動把洗碗的活給攬過去的,但是今天安安吃完了,抹了抹嘴,“奶,我回屋了,要準備準備複習入學考試了。”
周愛菊點了點頭,指著顧書,“去問你哥把複習資料要過去,多少能省不少事情。”,顧書已經在縣城一年高中了,因為今年出來新政策,可以高考了,於是他便回家央求著,老爺子,讓他在讀一年,到時候考高好有把握考個好學校,對於老顧家能出個大學生這件事,全家人都是高興的。
再加上顧書又是老顧家的孫子輩的老大,聽話,讀書又好,長的也最像老爺子年輕的時候,討老人家歡心,顧老爺子手一拍,“去讀吧。”,讀書的錢誰出?當然老四和老三兩人負責了。
顧安安眯著眼睛,“哥,我去你屋拿書,把你現在用不上的都借我。”
顧書吞吞吐吐,卻礙於老太太發話了,隻能領著顧安安了南炕,因為顧書要考大學,家裏特意給顧書單獨安排了一間屋子,不同於其他孫子輩,擠在一塊,顧書這個屋子雖然隻有十多平,但是書桌和衣櫃都擺的整整齊齊的,不用看,這都是顧單的做的。
顧書磨磨唧唧的從書櫃裏麵抽了一本出來,垮著臉,“安安,這都是老貴的書了,你可要仔細點。”,在顧書的眼裏,家裏隻要他一個大學生就夠了,不需要顧安安在來逞強,更何況還是個女娃子,但不得不說,顧書對於顧安安有些忌憚,不同於安安的紮實基礎,顧書能去上高中,全指望著私下老師補課,才勉強考上縣城高中的。
安安看著麵前一本算數課本,她笑的意味深長,“這不是學校發的書嗎?”,明明是免費的,卻還要說老貴,若是以前的顧安安,還真會把老貴的書還回去,不敢借了。
但是現在的安安不會。
被戳破的顧書有些惱羞成怒,“學費不是錢啊?”
顧安安奇怪的看了一眼顧書,小聲,“哥的學費也是我爸出的。”,說完,砰的一下關上門,一溜煙跑不見了。
氣的顧書半晌沒回過勁來。
拿到書的顧安安,正準備去老太太屋裏問一問,自家老爸去哪裏,經過廚房的時候,就聽見王大英在咧咧,“安安個死丫頭,平常的碗都是她洗的,今天倒是跑的快,大嫂你說,一個丫頭片子讀什麽書,還不如多幫襯家裏做點活,早早的嫁人,夫家還能幫襯下家裏幾個兄弟,免得送去學校,真真是浪費錢。”
趙君雁在收拾灶台,順便把晚上要吃的酸菜給拿出來泡在水裏,好化冰,聽到王大英的話,她原本不打算開腔的,想了下桌上的半塊魚,她小聲,“安安以前做的活還少?再說,安安上學,那是老四自己出錢,這有啥浪費?”,敢情給隔房侄兒子念書就不叫浪費了,給自家閨女念書叫浪費?這算哪門子道理。
趙君雁平時很少開口,但若是開口,便一針見血,到底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更何況,他們家平安,能在村裏麵讀書,一年到都的作業本,筆啊,這些費用,也全部是老四一個人包圓了,就衝著這點,她趙君雁就該謝謝小叔子。
王大英還要打算反駁,但是想著別這話傳出去,到時候,小叔子不負責大兒子的學費可怎麽辦了?
到底是把剩下的話給咽了下去。
顧安安聽了一耳朵,嗤笑了一聲,轉身進了周愛菊的屋內。
問了下自家老爸,又從老太太的箱子內,拿了一支筆和一個本子,家裏的這類開銷,全部都是顧衛強在外跑車的時候,買回來,由老太太保管,畢竟家裏孩子多,全部給分下去,就怕孩子們給謔謔了。
畢竟,本子和筆可是金貴的玩意。
這年頭,能讀書的家庭,可不多。
而老顧家一下子出了兩個高中生,也算是村裏麵的一個大大的體麵。
顧安安咕噥,“連奶都不知道爸去哪了,吃飯都不回家。”,轉身就回到了西屋。
被顧安安念叨的顧衛強,這會在顧家村最裏麵的一戶人家那裏,說起來是一戶人家,不過是用茅草搭起來的一個窩棚,可以說,外麵的豬圈都是用鵝卵石堆起來的,若是論做工,那豬圈都要比茅草屋看起來硬氣幾分。
能分到茅草屋住著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犯了錯,被批..鬥的城裏人,流放在顧家村。
因為位置隔的遠,村裏麵的人都流傳,這裏住著的人是黑..五類,壞..分子,大家都把茅草屋這邊當做瘟神,誰都不敢和這邊的人打交道,就怕惹禍上身。
要說,這茅草屋住著三人,一對父子倆,和一個老頭子。
老頭子叫郎永齡,今年六十有三,京城皇城根兒上的人,郎家若是往上算三代,算是滿清的貴族,又稱為鈕鈷祿氏,若說名人的話,清朝的和珅便是出自這個姓氏,不過後來建國以後,便改成了郎姓。
而郎永齡若是細算起來,便是和珅這一嫡支的,家裏當年就算是抄家,但好歹也算是富貴人兒,仍然留了不少家底,古玩瓷器,名人字畫,更是數不勝數,這潑天的財富,在往日會讓讓人羨慕,在今朝那可是要命的毒..藥,郎永齡會被冠上壞分子,流放到顧家村,便是遭了這些古玩的禍,而郎永齡早些年又被稱為郎一眼,外麵流傳,但凡被郎一眼掌過眼的文物,必定是真貨。
可惜!
時代不對,原本應該為國家發光發熱,保留曆史文化的郎永齡被打上壞分子的稱號,家裏也被抄了,還是他早年收養的一個兒子,費了大功夫,才被流放到顧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