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聽到聲音,扭頭看了過去,一眼就看到了鎮撫使,以及他身邊那個留著胡子,身材消瘦的威嚴男子。
雖然王博從來都沒有見過這個男人,不過聽到大家的呼喊,王博也知道對方是誰了。
錦衣衛最高長官,指揮使駱思恭。
曾經在天啟四年的“移宮案”中出了大力,可惜得罪了魏忠賢,被魏忠賢陷害,灰溜溜的交出了自己的指揮使大權。
他的繼任者,自然是魏忠賢的親信。
可惜,魏忠賢倒台了之後,繼承人也被處死。
接受錦衣衛指揮使的,則是這位的兒子駱養性。從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屬下沈煉,見過指揮使大人。”
聽到身邊的人都這麽喊了一句,王博也喊了一句。
駱思恭點了點頭,說道:“我早就聽說錦衣衛之中來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今日一見,果然令人大開眼界。”
“指揮使大人過獎了。”王博謙虛的說道,對於這種人,他不需要說太多的好話,隻要一個勁的謙虛即可。
果然,駱思恭也很滿意王博的態度,說道:“金鍾罩一事非同小可,關係著我大明江山,你收拾一下,馬上和我進攻,麵見聖上。”
王博眉頭一挑,不過很快就答應下來,“是,指揮使大人。”
雖然鎮撫使曾經跟王博提過這一茬,但王博沒有想到,竟然會這麽快。
他收拾了一番後,就跟著鎮撫使和駱思恭,坐著一輛馬車,前往皇宮。
路上,王博問道:“指揮使大人,不知麵見皇上有和講究,要做什麽,才不會衝撞了皇上,惹的皇上龍顏大怒。”
按理來說,王博是不會懼怕皇上的。
就算是得罪了皇上,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但問題是,王博還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獲得足夠的好處,不願意離開,所以多嘴的問一句,也算是有個準備。
至少目前為止,還不能得罪這位萬曆皇帝。
駱思恭微微一笑,也沒有隱瞞,將麵對皇上的規矩說了一番。
第一條規矩,自然是下跪。
在古代,大臣們有被稱之為臣子,是既為臣又為子,“臣之事君,猶如子之事父”,也就是說,臣子要把皇帝當老爹一樣敬和供著。所以,皇帝又稱“君父”,帝者既是君,亦為父。
所以見到皇上,一定要下跪的。
當然,王博是現代人,不會把區區一個皇帝當作是父親。
但如果要下跪,王博也不會太過矯情,說什麽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不跪皇上和他人。
在古代,見皇上下跪是禮儀。王博若是想要在古代獲得好處,就必須尊重這樣的禮儀。
隻要不是被人侮辱的必須下跪,王博就可以接受。
如果有人想要用下跪來侮辱王博,王博也不介意展現出自己的拳頭,讓敵人知道什麽叫做男人血性。
當然,若是事關生命,王博也不介意下跪。
在他看來,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小命大,他隻有活著才可以孝敬父母,才可以享受生活,才可以過的更加美好。
說到底,他雖然獲得了超凡之力,但終究不認為自己是什麽大人物。
駱思恭將禮儀大概的說了一遍後,王博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了下來。
不過多久,王博就抵達了皇宮。
但是見到皇上,已經是一個多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這一個多小時,他和駱思恭,以及鎮撫使就站在門外候著,一直等待皇上的召見。王博不得不感歎,皇上真他麽的業務繁忙。
等待的過程中,王博平心靜氣,就當做是磨練自己的性子。
若是連這一點時間都等不了,他也沒有多大的出息。
一個多小時後,王博總算是在皇帝的書房,見到了明朝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萬曆皇帝。
當然,萬曆隻不過是人家的年號。他真正的稱呼應該是明神宗朱翊鈞。
這位萬曆皇帝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皇帝了,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貪圖無限的享受而忘記了該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利,放著江山不管,一心隻想著怎麽享樂。
被稱為昏君懶皇上的不乏其人,白白荒廢了祖宗的基業。
但這位萬曆皇帝,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二十幾年不上朝也算是破了君王不早朝的記錄了。很多史書把他歸於明朝滅亡的原罪,覺得就是因為他的不理朝政才導致的國運衰敗,輪到崇禎手裏已經是回天乏術注定走上亡國之路。
雖然這是說法飽受爭議。
但不可否認的是,萬曆皇帝確實很懶,當然,人家也很神奇。
在他剛剛執政的初期,明朝正處在盛世時期,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由此可見他還是治國有方的明治之君。
他是明朝坐江山最久的皇上,但是也是不上朝管事最久的一位。
在位的前十年很勤奮,很用心的治理國家,到了中期就逐漸的不理朝政,到後來幹脆就連朝都不上了,不問政事,甚至在皇宮裏都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
這一點,和唐朝的那位唐玄宗李隆基很相似。
李隆基最初的時候,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麵采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
而且李隆基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兩人都是前期勤政,後期漸漸荒廢。
不過和李隆基不同的是,這位萬曆皇帝雖然懶,卻能讓天下太平無事,百姓不受到一點影響,這就是人家神奇的地方。
從這一點來說,他甩出了李隆基不止一條街。
尤其是他在位期間還有著名的三大戰役都打得非常漂亮,幾乎都是完勝的結局。啥也不幹還能治國有方真是神了。
而這三次勝仗在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
雖然王博從來都沒有見過這個男人,不過聽到大家的呼喊,王博也知道對方是誰了。
錦衣衛最高長官,指揮使駱思恭。
曾經在天啟四年的“移宮案”中出了大力,可惜得罪了魏忠賢,被魏忠賢陷害,灰溜溜的交出了自己的指揮使大權。
他的繼任者,自然是魏忠賢的親信。
可惜,魏忠賢倒台了之後,繼承人也被處死。
接受錦衣衛指揮使的,則是這位的兒子駱養性。從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屬下沈煉,見過指揮使大人。”
聽到身邊的人都這麽喊了一句,王博也喊了一句。
駱思恭點了點頭,說道:“我早就聽說錦衣衛之中來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今日一見,果然令人大開眼界。”
“指揮使大人過獎了。”王博謙虛的說道,對於這種人,他不需要說太多的好話,隻要一個勁的謙虛即可。
果然,駱思恭也很滿意王博的態度,說道:“金鍾罩一事非同小可,關係著我大明江山,你收拾一下,馬上和我進攻,麵見聖上。”
王博眉頭一挑,不過很快就答應下來,“是,指揮使大人。”
雖然鎮撫使曾經跟王博提過這一茬,但王博沒有想到,竟然會這麽快。
他收拾了一番後,就跟著鎮撫使和駱思恭,坐著一輛馬車,前往皇宮。
路上,王博問道:“指揮使大人,不知麵見皇上有和講究,要做什麽,才不會衝撞了皇上,惹的皇上龍顏大怒。”
按理來說,王博是不會懼怕皇上的。
就算是得罪了皇上,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但問題是,王博還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獲得足夠的好處,不願意離開,所以多嘴的問一句,也算是有個準備。
至少目前為止,還不能得罪這位萬曆皇帝。
駱思恭微微一笑,也沒有隱瞞,將麵對皇上的規矩說了一番。
第一條規矩,自然是下跪。
在古代,大臣們有被稱之為臣子,是既為臣又為子,“臣之事君,猶如子之事父”,也就是說,臣子要把皇帝當老爹一樣敬和供著。所以,皇帝又稱“君父”,帝者既是君,亦為父。
所以見到皇上,一定要下跪的。
當然,王博是現代人,不會把區區一個皇帝當作是父親。
但如果要下跪,王博也不會太過矯情,說什麽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不跪皇上和他人。
在古代,見皇上下跪是禮儀。王博若是想要在古代獲得好處,就必須尊重這樣的禮儀。
隻要不是被人侮辱的必須下跪,王博就可以接受。
如果有人想要用下跪來侮辱王博,王博也不介意展現出自己的拳頭,讓敵人知道什麽叫做男人血性。
當然,若是事關生命,王博也不介意下跪。
在他看來,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小命大,他隻有活著才可以孝敬父母,才可以享受生活,才可以過的更加美好。
說到底,他雖然獲得了超凡之力,但終究不認為自己是什麽大人物。
駱思恭將禮儀大概的說了一遍後,王博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了下來。
不過多久,王博就抵達了皇宮。
但是見到皇上,已經是一個多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這一個多小時,他和駱思恭,以及鎮撫使就站在門外候著,一直等待皇上的召見。王博不得不感歎,皇上真他麽的業務繁忙。
等待的過程中,王博平心靜氣,就當做是磨練自己的性子。
若是連這一點時間都等不了,他也沒有多大的出息。
一個多小時後,王博總算是在皇帝的書房,見到了明朝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萬曆皇帝。
當然,萬曆隻不過是人家的年號。他真正的稱呼應該是明神宗朱翊鈞。
這位萬曆皇帝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皇帝了,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貪圖無限的享受而忘記了該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利,放著江山不管,一心隻想著怎麽享樂。
被稱為昏君懶皇上的不乏其人,白白荒廢了祖宗的基業。
但這位萬曆皇帝,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二十幾年不上朝也算是破了君王不早朝的記錄了。很多史書把他歸於明朝滅亡的原罪,覺得就是因為他的不理朝政才導致的國運衰敗,輪到崇禎手裏已經是回天乏術注定走上亡國之路。
雖然這是說法飽受爭議。
但不可否認的是,萬曆皇帝確實很懶,當然,人家也很神奇。
在他剛剛執政的初期,明朝正處在盛世時期,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由此可見他還是治國有方的明治之君。
他是明朝坐江山最久的皇上,但是也是不上朝管事最久的一位。
在位的前十年很勤奮,很用心的治理國家,到了中期就逐漸的不理朝政,到後來幹脆就連朝都不上了,不問政事,甚至在皇宮裏都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
這一點,和唐朝的那位唐玄宗李隆基很相似。
李隆基最初的時候,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麵采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
而且李隆基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兩人都是前期勤政,後期漸漸荒廢。
不過和李隆基不同的是,這位萬曆皇帝雖然懶,卻能讓天下太平無事,百姓不受到一點影響,這就是人家神奇的地方。
從這一點來說,他甩出了李隆基不止一條街。
尤其是他在位期間還有著名的三大戰役都打得非常漂亮,幾乎都是完勝的結局。啥也不幹還能治國有方真是神了。
而這三次勝仗在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