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保住電器工業的高端製造能力,蒙建業其實想了很多辦法,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用錢去砸。


    問題是他沒那麽多錢,所以也就沒法簡單粗暴。


    所以隻能走精準化路線,那就是將科研成果市場化,以產品效益反補科研投入。


    這個思路在後世可謂司空見慣,可在八十年代卻是極為新潮的概念,不但沒檢驗,而且實行起來還顧慮重重。


    更何況產品的方向該怎麽做,目標定位是什麽,完全兩眼一抹黑,正因為如此,當蒙建業提出自己的建議後,胡衝說實話整個人都是懵的。


    難道要跟日本的消費電子正麵競爭?那不是找虐嘛。


    蒙建業心裏的確又跟本子的電子行業正麵剛一下的衝動,可惜八十年代就是日本電子行業的黃金時期,特別是民用消費電子領域,別說中國,就是大佬級的美國也被日本虐得不要不要的。


    可剛不過日本就沒出路嘛?當然有,民用不行,咱們就玩兒軍用嘛,雖說軍用的電子產品在性能上普遍比民用要求得高。


    但在基本架構上不見得就比民用強到那裏去,唯一的就是在可靠性、功率、可維護性上要求變~~態點兒,其餘的跟民用的技術都有很強的通用性。


    甚至在某些方麵,為了突出一、兩項性能優勢,還會犧牲部分性能,這也導致不少軍用電子產品並非是人所想的科技前沿。


    至於技術,胡衝的團隊幾年前就已經研製出3微米的光刻機,一年多前,規格為2微米的光刻機也試製成功。


    與其配套的淩華廠早年就用光刻機生產過衛星用的通信芯片和光譜成像芯片,雖說經過一番折騰,廠子有些虛弱,但好在工人隊伍和大體架構還在,隻要稍加整頓完全可以重新生產。


    再加上國家的政策調整沒多久,不少原料配套廠還沒徹底消失,零部件兒和主要原材料的供應還能找到,以此為基礎完全可以組成一套完整高端芯片的製造產業鏈。


    隻要產品對陸,抓準市場,就能慢慢的運轉起來。


    而蒙建業要做的就是找定位,抓市場,起初他看上的是作戰指揮係統,畢竟這東西是純電子產品,跟芯片什麽的正對路,正因為如此,他在伊拉克的037特供版裏硬是加了這個東西。


    以便能夠在日後的係統升級時換換芯片什麽的,不但能賺錢,還能幫著光刻機和芯片產業鏈運轉起來。


    然而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在一次羅馬尼亞代表團訪問中國的時候,專門詢問了c—801導彈紅外末製導升級的事,當時負責接待的軍方領導盡管含糊過去,但時候還是尷尬的表示,幸好羅馬尼亞方麵沒繼續追問,否則他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當時蒙建業全程在場,頓時便意識到國內可能在紅外末製導方麵遇到了瓶頸,之後他專門詢問了幾個研究所的朋友,大體清楚了不少科研單位卡在軍d上,這才導致紅外成像領域遲遲無法有新的突破。


    蒙建業本來還想著怎麽搞作戰係統升級呢d的事就突然擺到他的麵前,簡直就是瞌睡遇枕頭,立馬就給胡衝打了個電話,詢問他能不能做軍d。


    結果這一問卻發現自己還真問對人了,胡衝早年從秘密戰線出來後就一直從事軍用電子和光學研究,特別是紅外探測器方麵,更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


    雖說特殊時期他從純軍用領域轉到光刻機方麵,但老底子擺在那兒呢。


    若是其他人或許還會犯難,可胡衝卻不會,隻是這位老教授這麽多年沒找準方向,所以有些默默無聞,可一旦確定了,那潛力……


    於是一款不亞於歐洲水準的軍用d芯片就這麽誕生了,前前後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隻要蒙建業能把這款芯片推銷出去,回籠資金,配套的淩華廠就可以改造生產車間,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款芯片投產。


    而蒙建業找的推銷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海防導彈研究所。


    隻是沒想到柏守晨的砍價功底實在太過逆天,加之不太要臉,硬生生把五萬美元的單價,砍掉一半兒。


    不夠這話又說回來,這也是蒙建業沒開大招,否則怎麽可能讓柏守晨占了便宜,不過柏守晨的海防導彈研究所也還算良心,把樣品拿走後不到三天就向淩華廠下了第一份訂單,五百塊3微d芯片。


    一塊兒價格是兩萬五千美元,兩百塊兒就是五百萬美元。


    這還不算,其他研製單位獲知淩華廠能夠生產軍用d後,也紛紛猛下訂單,尤其是馬振江領導的艦空導彈研究所,這幾年通過軍貿腰包鼓了,出手更是出奇的豪,一次性就訂購一千塊兒,總價值達到兩千五百萬美元。


    如此林林總總加在一起,淩華廠的訂單總價值超過了五千萬美元。


    胡衝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塊小小的芯片竟然會產生如此大的經濟價值,五千萬美元,他這麽多年的科研經費加在一起乘以十也達不到這個數。


    以至於幾天的時間裏,胡衝都跟做夢一樣,覺得這個世界有些不真實。


    不過他很快心態就調整過來,因為蒙建業給他提了一個新的項目,那就是研製新的運算處理芯片,以便提升艦載作戰指揮係統性能。


    於是胡衝立馬把到手的資金全都撒了出去,除了一部分用於淩華廠的芯片車間改造外,絕大部分投入到光榮光學儀器廠,因為他正在研製的小於1微米規格光刻機上的光學探頭要求極高,因此不得不加大投入。


    ……


    “小蒙,我這邊的經費有點兒緊張,你可要上點兒心呀!”


    川東廠辦公室裏,蒙建業一臉黑線的掛了馬振江的電話沒多久,另一旁的電話就響了,接起來一聽是鄭國林打來的,連寒暄都省了,直接張口就是這個月的外匯怎麽還不到賬。


    蒙建業很想問問這老頭自己是財政部還是小金庫,怎麽一個個都找他要錢?他長得像像錢嘛?


    放下電話,助理小鍾就拿著幾封電報進來,打眼兒一看,胡衝、柏守晨、薑懷民還有龔雙勤一個都不少,挨個打開一看,好家夥,全都是要錢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旗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溪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溪柚並收藏大國旗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