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雖然說好了兩邊分別開夥,可時間充足的袁珊珊還是將鄭大奶奶祖孫倆的早飯,一起帶著煮了。
鄭大奶奶不可能煮好了不吃,浪費糧食對她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是要遭天譴的,等袁珊珊他們上工家裏隻剩下她一人後,拿了鑰匙開了存放糧食的倉庫清點糧食,吃了的她必須用糧食還回去,她一個老太婆沒什麽,可唯一的孫子卻必須活得堂堂正正,不能讓人說閑話。
到了上工地點,袁珊珊被安排了去拔秧,袁衛彬則跟著鄭學軍一起,經過一天的相處,袁珊珊對鄭學軍挺放心,肯定能照顧好彬彬。對於袁衛彬,袁珊珊並不在乎能記多少工分,年底掙多少糧食,能在農村得到鍛煉,心胸變得開闊一起,便是得到了最大的收獲。
“你就是新來的知青袁珊珊?”一個登記的小姑娘,拿著小本本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打量著袁珊珊。
袁珊珊看這小姑娘雖然皮膚偏黑,卻生得濃眉大眼看上去很疏闊,這樣的人性子往往也開朗,她看著有些眼熟:“是,我就是袁珊珊,你是?”
這姑娘正是羅曉桐,她以為擁有天生神力的袁珊珊,不說長相魁梧肌肉結實,但至少也不應該是這般弱不禁風的嬌小姐模樣吧,看旁邊村婦和其他姑娘在打趣,羅曉桐很自來熟地湊近,比劃了個刀掌的手勢,低聲說:“你真能徒手劈磚頭?還能上山打獵?哦對了,我是羅長樹同誌家的閨女羅曉桐,你叫我曉桐,我叫你珊珊姐吧,我爸昨晚還跟我誇你呢。”
“原來是你,”袁珊珊失笑,接二連三被人懷疑,她也不覺得是不能接受的事,誰讓現在的自己看上去挺弱的,“親自試試就知道了。”
袁珊珊伸手握了一下羅曉桐的手,羅曉桐是農村長大的,去年初中畢業後就暫且回來務農了,因為識字所以還兼著記工分的任務,要換成普通城裏人,力氣不可能比得過常做農活的羅曉桐,可等到袁珊珊稍稍用了點力氣時,羅曉桐明明覺得自己握著的是軟綿綿的手,卻偏偏一點使不上力氣。
“我信了,我信了,珊珊姐,你這叫真人不露相。”羅曉桐吃驚又佩服地看著袁珊珊。
“曉桐,你們在說什麽呢。”邊上的年輕媳婦早按捺不住對袁珊珊的好奇了,一見羅曉桐跟她搭上話,就上趕著過來了,“這就是新來咱們村的知青吧,長得可真俊,把我們一個村子的姑娘都比下去了,就是這雙手,嘖嘖,怎麽看都不像是下地幹活的。”
這話得到了好幾個小媳婦和姑娘的附和。
羅曉桐捂嘴直樂,誰看到袁珊珊第一印象都是如此,可這回大家都看走眼了,就是她明明知道實情,不還是懷疑來著。
“你們一早上就閑聊啊,地裏活不幹了?田裏放了水就等著這些秧苗下地呢,誰來給挑過去。”看這邊擠成一堆,那邊在地裏忙活的人有意見了。
羅曉桐把袁珊珊從人群裏拽出來,喊道:“嬸子,我們來挑吧,珊珊姐,沒意見吧?”
“沒有,趕緊幹活吧。”
秧苗用草捆成了一紮紮的,堆放在一個個簸箕上,袁珊珊走過去,二話不說挑起其中一擔份量最重的,羅曉桐還是忍不住驚訝了一下,趕緊挑起另一擔跟上,讓之前催促她們的嬸子想把人叫回來都來不及了。
“曉桐這丫頭,怎叫剛來的知青幹這麽重的活?小姑娘的肩頭哪裏吃得消。”嬸子在後麵叫道。
“嬸子放心吧,珊珊姐力氣大著呢,哈哈……”留下一串笑聲。
“呀,我想起來了,昨天不是說新來的一個女知青,連著挑了三趟水都沒歇一下,不會就是這姑娘吧,那肯定沒問題,這小姑娘倒是個能幹的。”
羅曉桐從後麵追上來,跟袁珊珊邊走邊介紹村裏情況,這時節,村裏留了部分地用來種晚稻,用山裏的泉水澆灌出來的水稻,收獲的稻米特別香,不過這些稻米基本是用來交給公社的,剩下的地就用來種隊裏的口糧,比如不挑地的玉米紅薯之類的。
水田那邊幹活的男人們,看到袁珊珊的出現也不由多看了幾眼,第一眼的感覺也跟之前的姑娘小媳婦們差不多,沒想到這回來的女知青長得這麽俊,成了家的男人看上幾眼也就罷了,有幾個沒成家的大小夥,冷不丁的看到袁珊珊走過來,臉就突然紅了,趕緊移開眼睛,可忍不住又悄悄轉回去,被有些年紀的人看到了笑著打趣,還讓羅曉桐給他們介紹介紹。
“呸!誰給你們介紹,趕緊幹活,珊珊姐,別理他們,越理越起勁。”羅曉桐性子有些潑,將秧苗搬下來拉著袁珊珊就走,後麵還傳來笑鬧聲。
“沒什麽,他們也就是看個稀奇而已,新麵孔嘛。”袁珊珊心大道。
羅曉桐轉頭看著袁珊珊,她年紀雖比袁珊珊小了一歲,可已經有人上她家給她說親去了,懂得不見得比袁珊珊少,看她一副不自覺的模樣,忍不住笑道:“我覺得珊珊姐你應該當著他們的麵,表演一下用手劈磚頭的動作,保準他們下一回不敢這麽開玩笑了。”
袁珊珊笑笑,她聽得出那些村人並沒有惡意,她也沒有刻意表現的想法,一切順其自然。
從這一天起,袁珊珊慢慢地開始融入了坡頭村,起初不是沒少人以貌取人,覺得她就是來混工分幹不了活的,可一天到晚,她幹的活不比那些能幹的年輕媳婦幹得少,收拾坡地種玉米和紅薯的時候,揮起鋤頭也不比男人差勁多少,所以不少人放下了最初的偏見,將她接納了進來。
偶爾鄭大奶奶出來給孫子送水喝,也會多繞些路給袁珊珊送過來,就算住到了一起,可以前也沒見鄭大奶奶和鄭學軍對哪個知青露出過好臉,說上一句話的,這也讓一些村人將她和其他知青分開來看。
有袁珊珊這個能幹的姐姐照應著,另一個有些笨手笨腳不太能幹的袁衛彬,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寬容,真有人計較起來,那可以啊,跟人家的姐姐比比去。何況活雖累,袁衛彬也沒叫苦連天,比起同來的另一位女知青,年紀更小的他反而算表現尚可的。
羅長樹騎了自行車從秦石公社裏回來,把在地裏跟大家夥兒一起幹活的大隊長鄭常有,叫回了大隊辦公室。
鄭常有幹得滿頭大汗,一邊將草帽當扇子呼呼地扇風,一邊還沒進門就大嗓門地問:“公社裏有什麽事,這麽急將你叫過去?”
羅長樹喝了口放桌上的涼茶,消消曬了一路的火氣:“還是關於這回知青的事,你看看這份文件,跟咱們大隊有關的。”羅長樹從包裏掏出一份文件推過去。
鄭常有擦了擦手上的汗和泥灰,才接過看起來:“啊,這是跟小袁姐弟倆有關的啊,難道是咱們隊裏的那位小王同誌上去反應了?”
看清是革委會與知青辦發下來的文件,鄭常有第一反應就是出事了,誰讓之前那位王知青也跑到他這兒來抗議。
羅長樹走過來指著文件說:“你先看清內容再下定論,要我說,這應該不是要審查批、鬥袁家姐弟,隻不過要他們定期寫份思想匯報送到知青辦去,我聽上麵的意思,其餘時間就正常地在我們隊裏上工,跟其他知青待遇一樣,沒什麽變化,你看看,這可是革委會和知青辦都蓋了公章的。”
鄭常有摸著下巴說:“這麽說就沒什麽事了?小袁高中畢業,寫份思想匯報難不倒她吧,不是那位小王同誌鬧的,那上麵怎會突然下達這樣一份文件?”
羅長樹笑笑:“你沒去公社,所以不知道,這次會上還提了那位許言森小許同誌,不過聽公社領導的語氣,小許同誌這些年的工作表現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已經取消了工農兵大學名額,小許在農村建設中又積極熱誠,所以不作任何處分,組織上會繼續考察他,這也是為其他同誌樹立一個好榜樣。”
鄭常有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小許同誌……”他用兩個手指頭比劃了個動作,意即在後麵走了門路才有了這個結果?這不是要辦小袁姐弟倆,而是變相地將他們保護起來了?
羅長樹笑笑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等下工了,我們把知青們集中起來開個會,傳達一下公社裏的精神,也好讓剛來的知青同誌安安心。”
雖然說好了兩邊分別開夥,可時間充足的袁珊珊還是將鄭大奶奶祖孫倆的早飯,一起帶著煮了。
鄭大奶奶不可能煮好了不吃,浪費糧食對她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是要遭天譴的,等袁珊珊他們上工家裏隻剩下她一人後,拿了鑰匙開了存放糧食的倉庫清點糧食,吃了的她必須用糧食還回去,她一個老太婆沒什麽,可唯一的孫子卻必須活得堂堂正正,不能讓人說閑話。
到了上工地點,袁珊珊被安排了去拔秧,袁衛彬則跟著鄭學軍一起,經過一天的相處,袁珊珊對鄭學軍挺放心,肯定能照顧好彬彬。對於袁衛彬,袁珊珊並不在乎能記多少工分,年底掙多少糧食,能在農村得到鍛煉,心胸變得開闊一起,便是得到了最大的收獲。
“你就是新來的知青袁珊珊?”一個登記的小姑娘,拿著小本本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打量著袁珊珊。
袁珊珊看這小姑娘雖然皮膚偏黑,卻生得濃眉大眼看上去很疏闊,這樣的人性子往往也開朗,她看著有些眼熟:“是,我就是袁珊珊,你是?”
這姑娘正是羅曉桐,她以為擁有天生神力的袁珊珊,不說長相魁梧肌肉結實,但至少也不應該是這般弱不禁風的嬌小姐模樣吧,看旁邊村婦和其他姑娘在打趣,羅曉桐很自來熟地湊近,比劃了個刀掌的手勢,低聲說:“你真能徒手劈磚頭?還能上山打獵?哦對了,我是羅長樹同誌家的閨女羅曉桐,你叫我曉桐,我叫你珊珊姐吧,我爸昨晚還跟我誇你呢。”
“原來是你,”袁珊珊失笑,接二連三被人懷疑,她也不覺得是不能接受的事,誰讓現在的自己看上去挺弱的,“親自試試就知道了。”
袁珊珊伸手握了一下羅曉桐的手,羅曉桐是農村長大的,去年初中畢業後就暫且回來務農了,因為識字所以還兼著記工分的任務,要換成普通城裏人,力氣不可能比得過常做農活的羅曉桐,可等到袁珊珊稍稍用了點力氣時,羅曉桐明明覺得自己握著的是軟綿綿的手,卻偏偏一點使不上力氣。
“我信了,我信了,珊珊姐,你這叫真人不露相。”羅曉桐吃驚又佩服地看著袁珊珊。
“曉桐,你們在說什麽呢。”邊上的年輕媳婦早按捺不住對袁珊珊的好奇了,一見羅曉桐跟她搭上話,就上趕著過來了,“這就是新來咱們村的知青吧,長得可真俊,把我們一個村子的姑娘都比下去了,就是這雙手,嘖嘖,怎麽看都不像是下地幹活的。”
這話得到了好幾個小媳婦和姑娘的附和。
羅曉桐捂嘴直樂,誰看到袁珊珊第一印象都是如此,可這回大家都看走眼了,就是她明明知道實情,不還是懷疑來著。
“你們一早上就閑聊啊,地裏活不幹了?田裏放了水就等著這些秧苗下地呢,誰來給挑過去。”看這邊擠成一堆,那邊在地裏忙活的人有意見了。
羅曉桐把袁珊珊從人群裏拽出來,喊道:“嬸子,我們來挑吧,珊珊姐,沒意見吧?”
“沒有,趕緊幹活吧。”
秧苗用草捆成了一紮紮的,堆放在一個個簸箕上,袁珊珊走過去,二話不說挑起其中一擔份量最重的,羅曉桐還是忍不住驚訝了一下,趕緊挑起另一擔跟上,讓之前催促她們的嬸子想把人叫回來都來不及了。
“曉桐這丫頭,怎叫剛來的知青幹這麽重的活?小姑娘的肩頭哪裏吃得消。”嬸子在後麵叫道。
“嬸子放心吧,珊珊姐力氣大著呢,哈哈……”留下一串笑聲。
“呀,我想起來了,昨天不是說新來的一個女知青,連著挑了三趟水都沒歇一下,不會就是這姑娘吧,那肯定沒問題,這小姑娘倒是個能幹的。”
羅曉桐從後麵追上來,跟袁珊珊邊走邊介紹村裏情況,這時節,村裏留了部分地用來種晚稻,用山裏的泉水澆灌出來的水稻,收獲的稻米特別香,不過這些稻米基本是用來交給公社的,剩下的地就用來種隊裏的口糧,比如不挑地的玉米紅薯之類的。
水田那邊幹活的男人們,看到袁珊珊的出現也不由多看了幾眼,第一眼的感覺也跟之前的姑娘小媳婦們差不多,沒想到這回來的女知青長得這麽俊,成了家的男人看上幾眼也就罷了,有幾個沒成家的大小夥,冷不丁的看到袁珊珊走過來,臉就突然紅了,趕緊移開眼睛,可忍不住又悄悄轉回去,被有些年紀的人看到了笑著打趣,還讓羅曉桐給他們介紹介紹。
“呸!誰給你們介紹,趕緊幹活,珊珊姐,別理他們,越理越起勁。”羅曉桐性子有些潑,將秧苗搬下來拉著袁珊珊就走,後麵還傳來笑鬧聲。
“沒什麽,他們也就是看個稀奇而已,新麵孔嘛。”袁珊珊心大道。
羅曉桐轉頭看著袁珊珊,她年紀雖比袁珊珊小了一歲,可已經有人上她家給她說親去了,懂得不見得比袁珊珊少,看她一副不自覺的模樣,忍不住笑道:“我覺得珊珊姐你應該當著他們的麵,表演一下用手劈磚頭的動作,保準他們下一回不敢這麽開玩笑了。”
袁珊珊笑笑,她聽得出那些村人並沒有惡意,她也沒有刻意表現的想法,一切順其自然。
從這一天起,袁珊珊慢慢地開始融入了坡頭村,起初不是沒少人以貌取人,覺得她就是來混工分幹不了活的,可一天到晚,她幹的活不比那些能幹的年輕媳婦幹得少,收拾坡地種玉米和紅薯的時候,揮起鋤頭也不比男人差勁多少,所以不少人放下了最初的偏見,將她接納了進來。
偶爾鄭大奶奶出來給孫子送水喝,也會多繞些路給袁珊珊送過來,就算住到了一起,可以前也沒見鄭大奶奶和鄭學軍對哪個知青露出過好臉,說上一句話的,這也讓一些村人將她和其他知青分開來看。
有袁珊珊這個能幹的姐姐照應著,另一個有些笨手笨腳不太能幹的袁衛彬,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寬容,真有人計較起來,那可以啊,跟人家的姐姐比比去。何況活雖累,袁衛彬也沒叫苦連天,比起同來的另一位女知青,年紀更小的他反而算表現尚可的。
羅長樹騎了自行車從秦石公社裏回來,把在地裏跟大家夥兒一起幹活的大隊長鄭常有,叫回了大隊辦公室。
鄭常有幹得滿頭大汗,一邊將草帽當扇子呼呼地扇風,一邊還沒進門就大嗓門地問:“公社裏有什麽事,這麽急將你叫過去?”
羅長樹喝了口放桌上的涼茶,消消曬了一路的火氣:“還是關於這回知青的事,你看看這份文件,跟咱們大隊有關的。”羅長樹從包裏掏出一份文件推過去。
鄭常有擦了擦手上的汗和泥灰,才接過看起來:“啊,這是跟小袁姐弟倆有關的啊,難道是咱們隊裏的那位小王同誌上去反應了?”
看清是革委會與知青辦發下來的文件,鄭常有第一反應就是出事了,誰讓之前那位王知青也跑到他這兒來抗議。
羅長樹走過來指著文件說:“你先看清內容再下定論,要我說,這應該不是要審查批、鬥袁家姐弟,隻不過要他們定期寫份思想匯報送到知青辦去,我聽上麵的意思,其餘時間就正常地在我們隊裏上工,跟其他知青待遇一樣,沒什麽變化,你看看,這可是革委會和知青辦都蓋了公章的。”
鄭常有摸著下巴說:“這麽說就沒什麽事了?小袁高中畢業,寫份思想匯報難不倒她吧,不是那位小王同誌鬧的,那上麵怎會突然下達這樣一份文件?”
羅長樹笑笑:“你沒去公社,所以不知道,這次會上還提了那位許言森小許同誌,不過聽公社領導的語氣,小許同誌這些年的工作表現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已經取消了工農兵大學名額,小許在農村建設中又積極熱誠,所以不作任何處分,組織上會繼續考察他,這也是為其他同誌樹立一個好榜樣。”
鄭常有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小許同誌……”他用兩個手指頭比劃了個動作,意即在後麵走了門路才有了這個結果?這不是要辦小袁姐弟倆,而是變相地將他們保護起來了?
羅長樹笑笑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等下工了,我們把知青們集中起來開個會,傳達一下公社裏的精神,也好讓剛來的知青同誌安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