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沒事,隻是覺得沒什麽意思。”自從上次和沈嘉月說人閑話被抓包之後,她再也不在人背後議論了。
“別撒謊,我知道不是這樣。是在為親事發愁吧,你真的那麽怕嫁人?”沈嘉月那日雖然醉了,但她把最關鍵的話牢記下了。
成靖寧確定屋內隻有她和自己,才開口說:“是啊,就是覺著怕得很,一想起就好像有刀架在脖子上。唉,你別告訴別人,我娘都不知道。”有共同的秘密之後,兩人更親近了幾分。
“害怕有什麽用,你終歸是要嫁人的。不過還早嘛,我想姑祖母和表嬸不會那麽早把你嫁出去,至少得留你到十六,還有兩年光陰可逍遙,到時候再想再怕也不遲。”沈嘉月和成靖寧不同,她向往婚姻,對成靖寧這份恐懼無法感同身受,隻得不痛不癢的勸她。
“你說得也是,還早呢。”成靖寧抱著可可,依舊一臉愁容。
把沈珵要的屏風樣式畫好之後,成靖寧就再也沒出過永寧侯府的大門,找借口推脫了許多走街串巷的年初聚會。剛回京城時巴不得出門,現在是能不出就不出,她果然變成了當年討厭的樣子。
過了年之後,京城逐漸熱鬧起來,因春帷的關係,遠地方的學子提前趕了來,到二月初八,成永安也回來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同窗好友顏修明。
顏家是齊州當地的大族,耕讀傳家,家底豐厚,門風清明。顏修明生得儀表堂堂,白白淨淨的有些纖瘦,他麵如冠玉,舉止大方,氣度高華,站在侯府公子成永安身邊,絲毫沒有被比下去。向侯府的幾位行禮問安時,不卑不亢,進退有度,很招幾位長輩喜歡。
“眼下外邊客棧差不多滿員了,修明若不嫌棄就暫住在府上。在齊州你對永安多有照顧,到京城來也別見外,就當是自己家。”沈老夫人對顏修明說,對知上進的孩子她總是親祖母一樣慈祥。
顏修明推辭不過,抱拳道謝說:“如此多謝老夫人了。”
“修明就住永安的院子,在一塊兒你們兩個也好一起溫習功課。”沈老夫人說著,吩咐白媽媽去把軒廷院的客房收拾出來給顏修明住,又對他們兩個道:“弛州今年也和你們一塊兒下場,開考前多走動交流著。”
“是,祖母。”成永安去齊州求學之前,便在顧家家學讀書,和顧家子弟十分熟悉,尤其年紀相仿的顧弛州。
“趕了半個月的路也累了,先去歇著吧。”沈老夫人見著孫子,越發的滿意,在他回來之,已開始和顧子衿商議他的婚事了,等春帷過後,就開始相看。
經曆年初的恐懼之後,這段日子下來成靖寧總算恢複了些許,平常和成芙寧一起學琴弄曲譜,做針線畫畫。傅老夫人的生辰在四月,她準備的禮已經完成,交給沈老夫人裝裱,暫時放在瓊華院那邊。
沈嘉月和成芙寧看過之後,都央求著她幫著畫一副畫像,索性閑著無事,成靖寧就幫著畫了。畫板擺在行雲院的花圃前,二月早春華發,正值杏花盛開,難得沈嘉月老實,坐在凳子上安安靜靜的聽成靖寧擺弄。
成靖寧先畫了一叢粉色的花樹,有粉色的飛花和粉色的蝴蝶,樹下是一個明媚陽光的少女,頭發掩映在花樹中,人物的衣著也是前幾日畫好的,皆是粉嫩的顏色,此刻專心畫臉,不住的叮囑沈嘉月不要亂動。
沈嘉月僵著臉,不停地問:“好了沒有?”
“才開始畫眼睛,為了你完美的畫像,再忍一忍,畫好了我叫你。”成靖寧看了看畫,又看了看沈嘉月。
成芙寧抱著雪兒在一旁觀看,不住的點頭,最近兩年,成靖寧的畫技越發的高超了。而她為沈嘉月畫的畫像,也不似尋常的那般是全身像或站或坐的,畫裏的沈嘉月,更像一個花仙精靈。
過了一個時辰,終於畫完沈嘉月的畫像。得到解脫後,沈嘉月站起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說:“終於好了,我快憋死了。快給我看看!”
迫不及待的走到成靖寧身邊,欣賞著自己的畫像,說:“我果然是這麽的與眾不同,靖寧謝謝了。”工筆畫逼真,與真人神似,成靖寧把沈嘉月畫了十成像,再加一些浪漫手法,瞧著便覺新奇好看。
“等三月春遊踏青,我們一塊兒去。芙寧,你眼下沒問題吧?”沈嘉月常到永寧侯府來,和成靖寧熟悉的同時,也和成芙寧熟悉了。
成芙寧還記著大覺寺發生的事,猶豫片刻後說:“我眼下還不能出門玩樂。”到十二月,三年孝期才滿,現在出門會引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真是掃興。”沈嘉月拿著畫,又問成靖寧:“你準備幫芙寧畫什麽樣的?”
“畫芙姐抱琴的樣子,然後把雪兒也畫上去。”成靖寧早想好了,不過準備歇一歇,下午再繼續。
水袖和花月收拾了畫具,雲岫便進院子來稟說成永安回來了。成靖寧很喜歡這個二哥,喜道:“怎麽不早告訴我?”
“二公子回來之後就到老夫人和夫人那邊去了,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姓顏的公子,這會兒還在說話,姑娘現在過去見二公子還來得及。”水袖說道。
“明天再畫吧,我們去見二哥。”成靖寧說道,忙換了一身幹淨衣裳去瓊華院。
有長輩在場,尋常見麵也不用避嫌,丫鬟通傳後,三人便到瓊華院的花廳見沈老夫人及成永安。
這時候正好說完話,二人準備離開,聽丫鬟稟告說成靖寧來了,便留下多待了一陣。成靖寧和成永安親近一些,關懷問候了一陣後,才和顏修明見了禮,到沈老夫人身邊站好。
成永安為他介紹自家妹妹,成靖寧好認,一母同胞,相貌上有幾分相似。見成靖寧時,隻禮貌的點了點頭,世家嫡女的氣質,嫻雅高華,容顏光豔逼人,讓人不敢直視。
見到成芙寧時,卻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和前一個鮮妍明媚的相比,或許在容貌上稍有不足,卻溫婉嫻靜,皎若秋月,舉手投足間如嫡女一般頗有大家風範,有一股子書卷氣息,似一朵出水芙蓉,清麗淡雅。見過禮之後,她也跟著前邊那位站在老夫人身邊,像一朵並蒂花,一朵濃烈,一朵清豔。
心神恍惚間,被成永安的聲音從遙遠的虛無拉了回來:“這是沈家的六表妹嘉月。”
沈嘉月不如成靖寧成芙寧安靜矜持,衝顏修明一笑,說:“顏公子。”
“好了人也見過了,永安你領修明先回軒廷院歇著。靖寧,你們也回去,這段日子京裏人多,暫時別出門遊玩。”沈老夫人對三個孫女說道。
“我明白祖母。”成靖寧道。
沈嘉月告辭說:“我也該回去了,姑祖母,表嬸,表哥,嘉月告辭。”同尋常時候那個有些跳脫的沈嘉月比起來,現在她嫻靜得像個淑女。成靖寧覺察到這種微妙的變化,感歎著春天到了,少女長大了。
春帷的日子越來越近,成永安無心出門交際,閉門和顏修明一起苦讀,做著最後的準備。顧家參加過科考的人多,經驗經過世代累積,有用的很多,加上在文官中人脈廣,認識的名師多,押題很準,考試訣竅隻多不少,是以顧弛州最近一段日子也常到侯府來,和永寧侯府的兩位一通探討,或是一起到顧家,說著考試的事。
新婚不久的成永皓閑適了兩個月,見著弟弟這般上進,也不敢整日和媳婦兒膩歪,更用功的跟著沈家和自家長輩辦差。殷沅徽得了空,也到行雲院走動,或是看成靖寧作畫,或是聽她們姐妹彈琴,或是一起做針線,看賬本理家。
沈嘉月因著少女心事,常往永寧侯府跑,不過卻安靜了許多,不複往日的嬉鬧愛笑。成靖寧瞧著她這幅懷春的模樣,忍不住跟著殷沅徽一起打趣她。沈嘉月難得害羞,就躲到成芙寧身邊,縮短脖子反駁道:“好你個靖寧,等你以後也遇到了看我怎麽笑話你。”
“遲早會被笑話,不過我還是先笑為敬。”兩人有隻有相互之間才知道的秘密,所以很是親近,這時候笑起來也不客氣,“你別到軒廷院那邊去晃喲,顏公子現在在備考,萬一被你一攪和考砸了,你的期許就要落空了。”
“表嫂你看看她!”沈嘉月猶如被人捉住小辮子,說不過成靖寧就找殷沅徽告狀。
殷沅徽這時候卻幫著自家小姑子說話,道:“靖寧說得極是,你呐就等到放榜之後再說,現在先耐心些。”
沈嘉月被她們兩個一唱一和的氣得跺腳,說:“不跟你們好了!”每每見此,成芙寧總要笑著去把人勸回來,讓她別往心裏去。
日子過得很快,二月消逝三月趕來,全國各地的學子齊聚京城,開始了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成永安、顏修明和顧弛州一同進場,進行為期三天的密封考試。
這期間,沈老夫人帶著顧子衿以及顧府的傅老夫人和大夫人陳氏一同到大覺寺進香。知道顧弛州極有可能是自己將來那口子,所以成靖寧現在就變作一隻鴕鳥,把頭埋進沙子裏,企圖逃避著,沒跟著去大覺寺,留在府裏和成芙寧以及殷沅徽搗弄曲譜。
三天後,春帷結束,成永皓和顏修明被府上的下人從考場接回來,均未表現出體力衰竭或是走不動路的狀況,看得出二人平日裏除了刻苦用功之外,也很注重鍛煉身體。
侯府上下都關心二人考得如何,但又為了不給他們壓力,隻得按捺住,問候了少許,一切還得等放榜之後。這期間成振清帶著成永安和顏修明到顧家,和顧家長輩議論著這次科舉的事,看成永安和顏修明成竹在胸的模樣,想來是穩了。
成永安的親事還沒著落,是以春帷之後有門第相當的夫人陸續上門,不厭其煩的推銷著自家或是親朋好友家的閨女侄女,還有京中的官媒也幫忙牽紅線,不過沈老夫人和顧子衿暫時推拒了。
因後來兩位問起成永安對終身大事的看法,他並不避諱,直言心有所屬,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心上之人是山長的外孫女,叫薑清漪,父親是沂州知州。
薑清漪生母早逝,父親續娶,下頭有幾個弟弟妹,在家中繼母苛待,生父不重視,一年中有大半時間在外祖家,人便是成永安在書院時遇到的。因成永安到齊州求學時隱瞞了身份,除了他的恩師之外,連山長也不得知,是以排除了山長家刻意接近的可能。
雖說有八不娶,尤其還是喪婦長女,不過能入成永安的眼,沈老夫人和顧子衿還是決定看一看那丫頭。若真是個好的,娶進門也未嚐不可。
說起來還是成永安自己孟浪,在書院一處院落外聽到錚錚的琵琶聲,便循聲而去,就見到在庭院中彈奏的薑清漪。她生的如花似玉,柔婉中帶著傲氣和剛烈,初見之時,成永安便驚為天人。
薑清漪的生母出身書香世家孟家,她受外祖家的熏陶,是個頗有才華的女子,精於詩書,擅彈琵琶。因生母早逝,繼母刻薄的緣故,她聰明早慧,即便是喪婦長女,在薑家的地位也不見影響。不止如此,她在十歲之時接手生母的嫁妝,五年下來打理得有聲有色,私下積蓄頗豐,在書院時也會幫著管理書院事物。
兩人相識之後,也隻是君子之交,平日裏就談詩論書,並未做越禮之事,而薑清漪到現在也不知成永安的真是身份。
成靖寧聽顧子衿說起成永安的這番奇遇,也不由嘖嘖稱奇,自由戀愛還是蠻不錯的。能被成永安這內斂又話少的人誇讚,想必薑家姑娘的確是個妙人,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又能辦喜事了。
“老大媳婦門第高,永安將來的媳婦就不那麽挑,要真娶兩個貴女回來,日後還不見天的鬥雞眼。”顧子衿相信成永安的眼光,書香門第家的姑娘,正合了她的意。
成靖寧原以為沈老夫人和顧子衿看不上薑清漪,現在看來是她狹隘了,永寧侯府現已是高門,門第便沒那麽重要,娶妻娶賢,難得的是成永安喜歡。
春帷發榜,成永安考了二甲第九,顏修明是二甲傳臚。顧弛州考得最好,一甲第三,殿試後還點了探花,之後成永安和顏修明也不負眾望的考中庶吉士,進入翰林院。
喜訊傳來,永寧侯府和顧家皆是歡喜,尤其顧家,總算不負眾望,到永寧侯府說親底氣便更足了些。成家世代從武,出了個二甲進士,還是頭幾名,無論如何也不會再低調下去,是以沈老夫人和成振清都決定大辦,舉辦謝師宴,宴請親朋好友。
顏修明暫住在侯府,不日也即將搬出去,喜報傳回齊州,顏家的族親出發往進城趕,準備在京城置宅子。
謝師宴辦在三月二十八,正好在成靖寧十四生辰那日,沈家顧家的親戚都早早的到了,恭賀著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夫妻。
“還是你家永安有出息,不像我那幾個孫兒,都不是讀書的料子。”衛老夫人坐在沈老夫人身邊,姑嫂兩個一邊埋汰自家孫兒,一邊誇著對方府上的孩子有出息。
戴老夫人調笑道:“你這日子選得不好,又是謝師宴又是靖寧的生日,侯府金庫那麽充裕,還怕人上門來多吃你一頓?”
沈老夫人嗬嗬笑道:“堂嫂子說笑了,正好趕上,就湊巧一起辦了。那孩子不是整生,也不必大辦。”
“說起來靖寧明年就及笄了,也該許人家了。隻是不知親家選好了沒?”傅夫人笑問道,因是兩家早商量好的,此刻也可說到明麵上了。
衛老夫人正襟危坐,側耳傾聽,隻聽沈老夫人道:“還沒呢,還有一年,慢慢給她選,不著急的。”
“你看我家弛州如何?”傅老夫人道。
“噯這親事好,弛州剛中探花,顧家又是子衿的娘家,靖寧若嫁回去,這又是舅媽就是婆婆的,可不掉進蜜罐子裏了?”戴老夫人拍手笑道,“我說堂弟妹,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我也正有此意,隻怕靖寧配不上弛州。”沈老夫人有些為難地道。
“哪裏,誰不知道親家最會教孩子?你呐就別謙虛了。”傅老夫人握著沈老夫人的手笑道。
老夫人們談笑之間,兩家的親事就這麽口頭商量下來。成靖寧此刻和成芙寧就站在門外,聽到裏邊的說笑聲,笑容立刻褪了下去,神色黯然地對成芙寧說:“芙姐姐,你去吧,就說我身體不太舒服。”
成芙寧還不知成靖寧恐婚之事,但看她神色,便知她抗拒著這事,說:“你回去吧,我知道怎麽應付。”
“謝謝你了。”成靖寧道了謝,失魂落魄的離開。不想回房待著,就轉到碧湖和花園那邊。現在府上的海棠盛開,不過卻許久不舉辦海棠宴了,是以這邊很是清靜。
走在花間的小道上,覺著一園子春色比凜冬還蕭瑟幾分,想回到原來的世界的願望更加強烈,想回去做一個自在瀟灑的閑人。
揪著幾朵海棠,煩躁的揉碎仍了,正想去碧湖那邊,轉角就遇到蕭雲旌。成靖寧欲趁著他還沒看到她的空閑退回去,哪知他偏不入她的意。就站在門口看著她,成靖寧也不好失禮,隻好上前問好。
“你怎麽在這裏?”這會兒不是正陪著幾個老夫人說話?
“我……”成靖寧焉壞如茄子,說:“心裏煩得很,謊報了身體不舒服,到這邊來走走。”
他倒是聽說了永寧侯府欲和顧家親上加親的事,不想過去是在為這事煩心?“看不出來你也會陽奉陰違。”
“宴會要開始了,蕭伯爺該去昊暉堂那邊了。”成靖寧行了禮,準備告辭。
蕭雲旌叫住她,遞了個盒子出去,說:“給你的生辰禮物。”
成靖寧猶豫著要不要收,蕭雲旌已把盒子塞到她手上,說:“隻是個小玩意,不會有人說閑話。明年就及笄了吧?”及笄後就能嫁人了。
“謝謝。”收到禮物,成靖寧仍是懨懨的模樣。道了謝,回了行雲院。蕭雲旌見她失魂落魄,心下奇怪,到底是怎麽了?
回到屋子裏之後,成靖寧打開之後,盒子裏是一塊玉佩,紫色的,很罕見。這時候墨竹進屋來問道:“姑娘好些了嗎?要不請家醫過來看看。”
“沒事,讓我緩一緩就好。”成靖寧收好了玉佩,將其裝回盒子裏,放到盛首飾的匣子裏放好了。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出席宴會,否則傳出去真不好說了。
用冷水洗過臉,重新理好發髻到瓊華院,這時候老夫人們已沒再說兩家的親事,都談論著京中的新鮮事。成靖寧向各位長輩請過安之後,坐到一堆女孩兒中間去。沈嘉月現在知道成家把成靖寧許了顧弛州,也開始打趣她來。
“哎你放心,姑祖母不會那麽早把你嫁出去的。”沈嘉月剛才聽得仔細,顧家說顧弛州年輕,須晚一兩年再成家,正好成家也舍不得成靖寧,都等著過一年之後再議。
“你別往我傷口上撒鹽了。”成靖寧很小聲地說道。在長輩們麵前,她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滿來,畢竟的確是門好親事,除了她自己有些小疙瘩之外。
“好吧。”沈嘉月識趣,不再打趣成靖寧。
侯府熱鬧了一天,賓客才散去。今天沈珵也來了,這時候見到衛老夫人,巴巴的跟上去。衛老夫人眼看著沈老夫人和傅老夫人相談甚歡,商議著兩家孩子的婚事,心裏有些堵,對著孫兒也有幾分怒氣,說:“回去後再跟你說。”
這個時候,傅老夫人和陳氏都在行雲院看成靖寧的畫。瞧這她這座雅致的院落,便知她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心裏更肯定了幾分,直到日頭偏西兩位才離開。出了行雲院大門,顧弛州便在外邊等候。
“我沒事,隻是覺得沒什麽意思。”自從上次和沈嘉月說人閑話被抓包之後,她再也不在人背後議論了。
“別撒謊,我知道不是這樣。是在為親事發愁吧,你真的那麽怕嫁人?”沈嘉月那日雖然醉了,但她把最關鍵的話牢記下了。
成靖寧確定屋內隻有她和自己,才開口說:“是啊,就是覺著怕得很,一想起就好像有刀架在脖子上。唉,你別告訴別人,我娘都不知道。”有共同的秘密之後,兩人更親近了幾分。
“害怕有什麽用,你終歸是要嫁人的。不過還早嘛,我想姑祖母和表嬸不會那麽早把你嫁出去,至少得留你到十六,還有兩年光陰可逍遙,到時候再想再怕也不遲。”沈嘉月和成靖寧不同,她向往婚姻,對成靖寧這份恐懼無法感同身受,隻得不痛不癢的勸她。
“你說得也是,還早呢。”成靖寧抱著可可,依舊一臉愁容。
把沈珵要的屏風樣式畫好之後,成靖寧就再也沒出過永寧侯府的大門,找借口推脫了許多走街串巷的年初聚會。剛回京城時巴不得出門,現在是能不出就不出,她果然變成了當年討厭的樣子。
過了年之後,京城逐漸熱鬧起來,因春帷的關係,遠地方的學子提前趕了來,到二月初八,成永安也回來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同窗好友顏修明。
顏家是齊州當地的大族,耕讀傳家,家底豐厚,門風清明。顏修明生得儀表堂堂,白白淨淨的有些纖瘦,他麵如冠玉,舉止大方,氣度高華,站在侯府公子成永安身邊,絲毫沒有被比下去。向侯府的幾位行禮問安時,不卑不亢,進退有度,很招幾位長輩喜歡。
“眼下外邊客棧差不多滿員了,修明若不嫌棄就暫住在府上。在齊州你對永安多有照顧,到京城來也別見外,就當是自己家。”沈老夫人對顏修明說,對知上進的孩子她總是親祖母一樣慈祥。
顏修明推辭不過,抱拳道謝說:“如此多謝老夫人了。”
“修明就住永安的院子,在一塊兒你們兩個也好一起溫習功課。”沈老夫人說著,吩咐白媽媽去把軒廷院的客房收拾出來給顏修明住,又對他們兩個道:“弛州今年也和你們一塊兒下場,開考前多走動交流著。”
“是,祖母。”成永安去齊州求學之前,便在顧家家學讀書,和顧家子弟十分熟悉,尤其年紀相仿的顧弛州。
“趕了半個月的路也累了,先去歇著吧。”沈老夫人見著孫子,越發的滿意,在他回來之,已開始和顧子衿商議他的婚事了,等春帷過後,就開始相看。
經曆年初的恐懼之後,這段日子下來成靖寧總算恢複了些許,平常和成芙寧一起學琴弄曲譜,做針線畫畫。傅老夫人的生辰在四月,她準備的禮已經完成,交給沈老夫人裝裱,暫時放在瓊華院那邊。
沈嘉月和成芙寧看過之後,都央求著她幫著畫一副畫像,索性閑著無事,成靖寧就幫著畫了。畫板擺在行雲院的花圃前,二月早春華發,正值杏花盛開,難得沈嘉月老實,坐在凳子上安安靜靜的聽成靖寧擺弄。
成靖寧先畫了一叢粉色的花樹,有粉色的飛花和粉色的蝴蝶,樹下是一個明媚陽光的少女,頭發掩映在花樹中,人物的衣著也是前幾日畫好的,皆是粉嫩的顏色,此刻專心畫臉,不住的叮囑沈嘉月不要亂動。
沈嘉月僵著臉,不停地問:“好了沒有?”
“才開始畫眼睛,為了你完美的畫像,再忍一忍,畫好了我叫你。”成靖寧看了看畫,又看了看沈嘉月。
成芙寧抱著雪兒在一旁觀看,不住的點頭,最近兩年,成靖寧的畫技越發的高超了。而她為沈嘉月畫的畫像,也不似尋常的那般是全身像或站或坐的,畫裏的沈嘉月,更像一個花仙精靈。
過了一個時辰,終於畫完沈嘉月的畫像。得到解脫後,沈嘉月站起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說:“終於好了,我快憋死了。快給我看看!”
迫不及待的走到成靖寧身邊,欣賞著自己的畫像,說:“我果然是這麽的與眾不同,靖寧謝謝了。”工筆畫逼真,與真人神似,成靖寧把沈嘉月畫了十成像,再加一些浪漫手法,瞧著便覺新奇好看。
“等三月春遊踏青,我們一塊兒去。芙寧,你眼下沒問題吧?”沈嘉月常到永寧侯府來,和成靖寧熟悉的同時,也和成芙寧熟悉了。
成芙寧還記著大覺寺發生的事,猶豫片刻後說:“我眼下還不能出門玩樂。”到十二月,三年孝期才滿,現在出門會引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真是掃興。”沈嘉月拿著畫,又問成靖寧:“你準備幫芙寧畫什麽樣的?”
“畫芙姐抱琴的樣子,然後把雪兒也畫上去。”成靖寧早想好了,不過準備歇一歇,下午再繼續。
水袖和花月收拾了畫具,雲岫便進院子來稟說成永安回來了。成靖寧很喜歡這個二哥,喜道:“怎麽不早告訴我?”
“二公子回來之後就到老夫人和夫人那邊去了,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姓顏的公子,這會兒還在說話,姑娘現在過去見二公子還來得及。”水袖說道。
“明天再畫吧,我們去見二哥。”成靖寧說道,忙換了一身幹淨衣裳去瓊華院。
有長輩在場,尋常見麵也不用避嫌,丫鬟通傳後,三人便到瓊華院的花廳見沈老夫人及成永安。
這時候正好說完話,二人準備離開,聽丫鬟稟告說成靖寧來了,便留下多待了一陣。成靖寧和成永安親近一些,關懷問候了一陣後,才和顏修明見了禮,到沈老夫人身邊站好。
成永安為他介紹自家妹妹,成靖寧好認,一母同胞,相貌上有幾分相似。見成靖寧時,隻禮貌的點了點頭,世家嫡女的氣質,嫻雅高華,容顏光豔逼人,讓人不敢直視。
見到成芙寧時,卻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和前一個鮮妍明媚的相比,或許在容貌上稍有不足,卻溫婉嫻靜,皎若秋月,舉手投足間如嫡女一般頗有大家風範,有一股子書卷氣息,似一朵出水芙蓉,清麗淡雅。見過禮之後,她也跟著前邊那位站在老夫人身邊,像一朵並蒂花,一朵濃烈,一朵清豔。
心神恍惚間,被成永安的聲音從遙遠的虛無拉了回來:“這是沈家的六表妹嘉月。”
沈嘉月不如成靖寧成芙寧安靜矜持,衝顏修明一笑,說:“顏公子。”
“好了人也見過了,永安你領修明先回軒廷院歇著。靖寧,你們也回去,這段日子京裏人多,暫時別出門遊玩。”沈老夫人對三個孫女說道。
“我明白祖母。”成靖寧道。
沈嘉月告辭說:“我也該回去了,姑祖母,表嬸,表哥,嘉月告辭。”同尋常時候那個有些跳脫的沈嘉月比起來,現在她嫻靜得像個淑女。成靖寧覺察到這種微妙的變化,感歎著春天到了,少女長大了。
春帷的日子越來越近,成永安無心出門交際,閉門和顏修明一起苦讀,做著最後的準備。顧家參加過科考的人多,經驗經過世代累積,有用的很多,加上在文官中人脈廣,認識的名師多,押題很準,考試訣竅隻多不少,是以顧弛州最近一段日子也常到侯府來,和永寧侯府的兩位一通探討,或是一起到顧家,說著考試的事。
新婚不久的成永皓閑適了兩個月,見著弟弟這般上進,也不敢整日和媳婦兒膩歪,更用功的跟著沈家和自家長輩辦差。殷沅徽得了空,也到行雲院走動,或是看成靖寧作畫,或是聽她們姐妹彈琴,或是一起做針線,看賬本理家。
沈嘉月因著少女心事,常往永寧侯府跑,不過卻安靜了許多,不複往日的嬉鬧愛笑。成靖寧瞧著她這幅懷春的模樣,忍不住跟著殷沅徽一起打趣她。沈嘉月難得害羞,就躲到成芙寧身邊,縮短脖子反駁道:“好你個靖寧,等你以後也遇到了看我怎麽笑話你。”
“遲早會被笑話,不過我還是先笑為敬。”兩人有隻有相互之間才知道的秘密,所以很是親近,這時候笑起來也不客氣,“你別到軒廷院那邊去晃喲,顏公子現在在備考,萬一被你一攪和考砸了,你的期許就要落空了。”
“表嫂你看看她!”沈嘉月猶如被人捉住小辮子,說不過成靖寧就找殷沅徽告狀。
殷沅徽這時候卻幫著自家小姑子說話,道:“靖寧說得極是,你呐就等到放榜之後再說,現在先耐心些。”
沈嘉月被她們兩個一唱一和的氣得跺腳,說:“不跟你們好了!”每每見此,成芙寧總要笑著去把人勸回來,讓她別往心裏去。
日子過得很快,二月消逝三月趕來,全國各地的學子齊聚京城,開始了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成永安、顏修明和顧弛州一同進場,進行為期三天的密封考試。
這期間,沈老夫人帶著顧子衿以及顧府的傅老夫人和大夫人陳氏一同到大覺寺進香。知道顧弛州極有可能是自己將來那口子,所以成靖寧現在就變作一隻鴕鳥,把頭埋進沙子裏,企圖逃避著,沒跟著去大覺寺,留在府裏和成芙寧以及殷沅徽搗弄曲譜。
三天後,春帷結束,成永皓和顏修明被府上的下人從考場接回來,均未表現出體力衰竭或是走不動路的狀況,看得出二人平日裏除了刻苦用功之外,也很注重鍛煉身體。
侯府上下都關心二人考得如何,但又為了不給他們壓力,隻得按捺住,問候了少許,一切還得等放榜之後。這期間成振清帶著成永安和顏修明到顧家,和顧家長輩議論著這次科舉的事,看成永安和顏修明成竹在胸的模樣,想來是穩了。
成永安的親事還沒著落,是以春帷之後有門第相當的夫人陸續上門,不厭其煩的推銷著自家或是親朋好友家的閨女侄女,還有京中的官媒也幫忙牽紅線,不過沈老夫人和顧子衿暫時推拒了。
因後來兩位問起成永安對終身大事的看法,他並不避諱,直言心有所屬,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心上之人是山長的外孫女,叫薑清漪,父親是沂州知州。
薑清漪生母早逝,父親續娶,下頭有幾個弟弟妹,在家中繼母苛待,生父不重視,一年中有大半時間在外祖家,人便是成永安在書院時遇到的。因成永安到齊州求學時隱瞞了身份,除了他的恩師之外,連山長也不得知,是以排除了山長家刻意接近的可能。
雖說有八不娶,尤其還是喪婦長女,不過能入成永安的眼,沈老夫人和顧子衿還是決定看一看那丫頭。若真是個好的,娶進門也未嚐不可。
說起來還是成永安自己孟浪,在書院一處院落外聽到錚錚的琵琶聲,便循聲而去,就見到在庭院中彈奏的薑清漪。她生的如花似玉,柔婉中帶著傲氣和剛烈,初見之時,成永安便驚為天人。
薑清漪的生母出身書香世家孟家,她受外祖家的熏陶,是個頗有才華的女子,精於詩書,擅彈琵琶。因生母早逝,繼母刻薄的緣故,她聰明早慧,即便是喪婦長女,在薑家的地位也不見影響。不止如此,她在十歲之時接手生母的嫁妝,五年下來打理得有聲有色,私下積蓄頗豐,在書院時也會幫著管理書院事物。
兩人相識之後,也隻是君子之交,平日裏就談詩論書,並未做越禮之事,而薑清漪到現在也不知成永安的真是身份。
成靖寧聽顧子衿說起成永安的這番奇遇,也不由嘖嘖稱奇,自由戀愛還是蠻不錯的。能被成永安這內斂又話少的人誇讚,想必薑家姑娘的確是個妙人,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又能辦喜事了。
“老大媳婦門第高,永安將來的媳婦就不那麽挑,要真娶兩個貴女回來,日後還不見天的鬥雞眼。”顧子衿相信成永安的眼光,書香門第家的姑娘,正合了她的意。
成靖寧原以為沈老夫人和顧子衿看不上薑清漪,現在看來是她狹隘了,永寧侯府現已是高門,門第便沒那麽重要,娶妻娶賢,難得的是成永安喜歡。
春帷發榜,成永安考了二甲第九,顏修明是二甲傳臚。顧弛州考得最好,一甲第三,殿試後還點了探花,之後成永安和顏修明也不負眾望的考中庶吉士,進入翰林院。
喜訊傳來,永寧侯府和顧家皆是歡喜,尤其顧家,總算不負眾望,到永寧侯府說親底氣便更足了些。成家世代從武,出了個二甲進士,還是頭幾名,無論如何也不會再低調下去,是以沈老夫人和成振清都決定大辦,舉辦謝師宴,宴請親朋好友。
顏修明暫住在侯府,不日也即將搬出去,喜報傳回齊州,顏家的族親出發往進城趕,準備在京城置宅子。
謝師宴辦在三月二十八,正好在成靖寧十四生辰那日,沈家顧家的親戚都早早的到了,恭賀著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夫妻。
“還是你家永安有出息,不像我那幾個孫兒,都不是讀書的料子。”衛老夫人坐在沈老夫人身邊,姑嫂兩個一邊埋汰自家孫兒,一邊誇著對方府上的孩子有出息。
戴老夫人調笑道:“你這日子選得不好,又是謝師宴又是靖寧的生日,侯府金庫那麽充裕,還怕人上門來多吃你一頓?”
沈老夫人嗬嗬笑道:“堂嫂子說笑了,正好趕上,就湊巧一起辦了。那孩子不是整生,也不必大辦。”
“說起來靖寧明年就及笄了,也該許人家了。隻是不知親家選好了沒?”傅夫人笑問道,因是兩家早商量好的,此刻也可說到明麵上了。
衛老夫人正襟危坐,側耳傾聽,隻聽沈老夫人道:“還沒呢,還有一年,慢慢給她選,不著急的。”
“你看我家弛州如何?”傅老夫人道。
“噯這親事好,弛州剛中探花,顧家又是子衿的娘家,靖寧若嫁回去,這又是舅媽就是婆婆的,可不掉進蜜罐子裏了?”戴老夫人拍手笑道,“我說堂弟妹,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我也正有此意,隻怕靖寧配不上弛州。”沈老夫人有些為難地道。
“哪裏,誰不知道親家最會教孩子?你呐就別謙虛了。”傅老夫人握著沈老夫人的手笑道。
老夫人們談笑之間,兩家的親事就這麽口頭商量下來。成靖寧此刻和成芙寧就站在門外,聽到裏邊的說笑聲,笑容立刻褪了下去,神色黯然地對成芙寧說:“芙姐姐,你去吧,就說我身體不太舒服。”
成芙寧還不知成靖寧恐婚之事,但看她神色,便知她抗拒著這事,說:“你回去吧,我知道怎麽應付。”
“謝謝你了。”成靖寧道了謝,失魂落魄的離開。不想回房待著,就轉到碧湖和花園那邊。現在府上的海棠盛開,不過卻許久不舉辦海棠宴了,是以這邊很是清靜。
走在花間的小道上,覺著一園子春色比凜冬還蕭瑟幾分,想回到原來的世界的願望更加強烈,想回去做一個自在瀟灑的閑人。
揪著幾朵海棠,煩躁的揉碎仍了,正想去碧湖那邊,轉角就遇到蕭雲旌。成靖寧欲趁著他還沒看到她的空閑退回去,哪知他偏不入她的意。就站在門口看著她,成靖寧也不好失禮,隻好上前問好。
“你怎麽在這裏?”這會兒不是正陪著幾個老夫人說話?
“我……”成靖寧焉壞如茄子,說:“心裏煩得很,謊報了身體不舒服,到這邊來走走。”
他倒是聽說了永寧侯府欲和顧家親上加親的事,不想過去是在為這事煩心?“看不出來你也會陽奉陰違。”
“宴會要開始了,蕭伯爺該去昊暉堂那邊了。”成靖寧行了禮,準備告辭。
蕭雲旌叫住她,遞了個盒子出去,說:“給你的生辰禮物。”
成靖寧猶豫著要不要收,蕭雲旌已把盒子塞到她手上,說:“隻是個小玩意,不會有人說閑話。明年就及笄了吧?”及笄後就能嫁人了。
“謝謝。”收到禮物,成靖寧仍是懨懨的模樣。道了謝,回了行雲院。蕭雲旌見她失魂落魄,心下奇怪,到底是怎麽了?
回到屋子裏之後,成靖寧打開之後,盒子裏是一塊玉佩,紫色的,很罕見。這時候墨竹進屋來問道:“姑娘好些了嗎?要不請家醫過來看看。”
“沒事,讓我緩一緩就好。”成靖寧收好了玉佩,將其裝回盒子裏,放到盛首飾的匣子裏放好了。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出席宴會,否則傳出去真不好說了。
用冷水洗過臉,重新理好發髻到瓊華院,這時候老夫人們已沒再說兩家的親事,都談論著京中的新鮮事。成靖寧向各位長輩請過安之後,坐到一堆女孩兒中間去。沈嘉月現在知道成家把成靖寧許了顧弛州,也開始打趣她來。
“哎你放心,姑祖母不會那麽早把你嫁出去的。”沈嘉月剛才聽得仔細,顧家說顧弛州年輕,須晚一兩年再成家,正好成家也舍不得成靖寧,都等著過一年之後再議。
“你別往我傷口上撒鹽了。”成靖寧很小聲地說道。在長輩們麵前,她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滿來,畢竟的確是門好親事,除了她自己有些小疙瘩之外。
“好吧。”沈嘉月識趣,不再打趣成靖寧。
侯府熱鬧了一天,賓客才散去。今天沈珵也來了,這時候見到衛老夫人,巴巴的跟上去。衛老夫人眼看著沈老夫人和傅老夫人相談甚歡,商議著兩家孩子的婚事,心裏有些堵,對著孫兒也有幾分怒氣,說:“回去後再跟你說。”
這個時候,傅老夫人和陳氏都在行雲院看成靖寧的畫。瞧這她這座雅致的院落,便知她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心裏更肯定了幾分,直到日頭偏西兩位才離開。出了行雲院大門,顧弛州便在外邊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