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住地,躺在床上眯了幾分鍾。起床打開電腦,微信框彈了出來,在手機上確認登錄後,看到了峽光中學女教師應姍紅的微信。
“你怎麽又喝酒?”應老師問。
我有些吃驚,誰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到處亂說?
我問:“你怎麽知道我喝酒?”
“不告訴您。”
“怎麽‘漢奸’這麽多啊?”
“哪有什麽‘漢奸’,是我猜的。嘿嘿。”
我感覺上當了,就說:“你不好好備課,問我喝酒幹什麽?”
“不是跟您建議過嗎,酒少喝一點,菜多吃一點,湯多喝一點,水果多吃一點。這‘一少三多’您怎麽就是聽不進去呢?您怎麽就不能傾聽一下群眾的呼聲呢?您怎麽就是不願意接受群眾監督呢?”
“抓了礦老板,心裏高興,喝了一點點。”我說。
“我們都聽說了,您膽子真大啊,連礦老板也敢抓,您就不怕他們打擊報複嗎?我聽說他們非常凶狠呢?順他們者昌,逆他們者亡,是他們的口頭禪呢。”應老師說。
“我這不是好好的嗎?也沒見什麽打擊報複啊。”
“還是要小心一點啊,他們遲早會報複您的。”
“讓他們報複好了。”
“您怎麽這麽有勇氣啊?”
“什麽勇氣不勇氣的,連古人都說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古人都有那麽高的覺悟,我總不能連古人都不如吧。”
“說的也是啊。”
“你去過紅廟鄉嗎?”我問。
“去過啊。”
“你沒看見那裏烏煙瘴氣嗎?環境汙染厲害,青山秀水蕩然無存?。”
“看見了啊。紅廟鄉給人的印象就是亂糟糟的。”
“你是教師,看了就看了,頂多發點牢騷,向上麵建議一下。而我呢,我看了心疼,就不能安心睡覺。紅廟鄉不能總是這麽下去,得治理啊。”
“您怎麽治理啊?”
“怎麽治理?截斷汙染源啊。”
“怎麽截斷汙染源?”
“怎麽截斷汙染源?關停汙染源啊,修複生態啊,還老百姓青山秀水啊。”
“就這些啊?”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還要將那些無法無天,橫行鄉裏,魚肉百姓的人繩之以法啊。”
“就靠重婚罪繩之以法嗎?”應老師問。
“我不跟說了,跟你說你也不懂,你以後慢慢看吧。總之是,誰跟老百姓過不去,我就跟誰過不去。”
“那我跟您過不去,您是不是也跟我過不去呢?”
“你跟老百姓過不去,我就跟你過不去。與你跟我過不去沒關係,別偷換慨念。”
“我想跟您過不去。”
“你怎麽又煩我?”
“常書記,我對您有意見?”應老師說。
“你這個小丫頭,對我有什麽意見啊?”我問。
“每次怎麽總是我找您聊天,您怎麽不找我聊天啊?”
“不是忙嗎?事多嗎?靜不下心來嗎?”
“那您不忙的時候,怎麽也不找我聊天啊?”
“我不知道跟你聊什麽啊?”
“譬如,問我多大啊?有對象了嗎?何時成家啊?”
“我問你這幹什麽?”
“您還可以問我學習怎麽樣啊?工作怎麽樣啊?生活怎麽樣啊?”
“我吃飯沒事幹,問這幹什麽?”
“您可以問我心情怎麽樣啊?有什麽開心的事?有什麽不開心的事啊?”
“我閑著沒事幹啊?”
“您可以問我有什麽打算?有什麽想法?有什麽夢想啊?”
“這不是無聊嗎?”
“對了,您可以問我為什麽會到月光縣偏遠的峽光中學來啊?我一直等您問,您怎麽就不問呢?您怎麽就一點不關心群眾,關心人呢?”
“你一個大活人,一個網絡名人,關心你的人多著呢,還用得著我關心嗎?”
“我就要您關心,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不關心誰關心?我一無老公,二無男朋友,父母又不在身邊,您不關心誰關心?”
“你別煩我,我關心不了。”
“那我問您?您願不願意知道?我為什麽會到峽光中學來?”
“你想說就說嘛。”
“您想不想知道?”
“一個小丫頭,怎麽這麽婆婆媽媽的啊。”
“您不想知道,我不是白說了嗎?我告訴您,因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才想跟您說的。其他的人想知道,我也是不會說的。”
“你怎麽總是把救命恩人放在嘴上啊?這一頁不是早就翻過去了嗎?”
“您那麽勇敢地救我,還差一點被我害死。您能說翻過去就翻過去啊,我從內心裏一直對您非常感激呢。”
“把感激的心情,用在教書育人上,別總是像老太婆一樣,嘮嘮叨叨的。”我說。
“您知道《感恩的心》首歌嗎?我對您一直懷有感恩之心呢?”
“知道啊。”
“要不要我跟您唱一遍呢?”應老師問。
“深更半夜唱什麽?把歌詞發過來我看看。”我說。
歌詞發過來了,原文如下: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歌詞寫的好,誰寫的?”我問。
“台灣的陳樂融。”
“陳樂融是幹什麽的?”
“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應老師說。
“看來,還是要專業人做專業事啊。”我說。
“常書記,您會寫詩嗎?”
“學生時代寫過,後來,工作忙,就不怎麽寫了。”
“您寫的詩跟陳樂融比起來,您覺得,誰寫得好。”
“你怎麽不拿我跟李白、杜甫比啊?”
“好,算了。我不問您了,您什麽時候能跟我寫點詩呢?”
“你一個小丫頭,我跟你寫詩幹什麽?吃飽了撐的?”“您想不想知道我是怎麽到月光縣來的啊?”應老師問。
“你願意告訴我,就告訴。不願意就算了,我又不是特別想知道。”
“您越不想知道,我就是越要告訴您。”
“那你說吧。”
“我上大二的時候,就開始收到好多信件。好多是官二代,富二代呢”
“是約會,求愛的嗎?”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有沒有你特別動心的呢?”我問。
“沒有,那時,我很單純,一門心思專注學習,我喜歡唱歌跳舞,體育成績也不錯,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學校的每次中英文演講比賽,我都是一等獎。”
“學習成績不賴啊,幾乎都趕上我了。”
“趕上您?說不定您的成績還不如我好呢?”
“後來呢?”
“有個高我一年的同學對我非常好,我雖然沒有動心,但對他印象很好。我讀大三時,他畢業了。他要我等他,他說考完研,接到研究生入學通知書後,就來找我。結果,他研究生沒考上,就出國了。”
“他沒跟你說什麽嗎?”
“他跟我寫了一封信,說無臉見我,從此,就杳無音信了。”
“你傷心嗎?”我問。
“我不傷心,隻是有點惆悵。”
“那後來呢?”
“我快畢業的時候,鑒於我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們班的輔導員問我有什麽想法?我問輔導員有什麽建議,輔導員說我的條件完全夠留校標準,建議我留校,邊當教師邊進行學習深造。”
“這是好事啊。”
“是好事啊,我跟父母商量了以後,他們也同意我留校。”
“那怎麽不留校,跑到月光縣來了呢?”我問。
“輔導員把我的情況跟係裏做了匯報,係裏也同意我留校。”
“後來呢?”
“係裏對我進行了考核,認為我完全夠留校條件,就給院裏寫了書麵報告。一般來說,到了這一步,就基本上沒什麽問題了,院裏隻是例行公事,很快就可以批下來了。”
“後來呢?”
“院長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問了一下我的情況,說留校一點問題就沒有。”
“這很好啊。”
“院長說,家裏有一份英文資料,要我幫他翻譯一下。我就跟院長一起,到了院長家。院長家裏沒人,院長拿出一份英文資料給我看。我坐著正認真看資料時,院長突然從後麵抱住了我。”
“怎麽回事?”我問。
“我站了起來,院長對我動手動腳,還把我往他床上抱,要我陪他睡覺。”
“衣冠禽獸啊!後來呢?”
“我堅決不從,掙紮著從院長家裏跑了出來。結果,留校的事黃了,我也被推薦到最偏遠的月光縣峽光鄉峽光中學來了。”
“你後悔嗎?”我問。
“我一點也不後悔。”應老師說。
“你是不是有個表哥啊?”我問。
“是啊,他跟您過去工作的單位,省委政策研究室一處處長是同學。”應老師說。
“你表哥跟一處處長說了什麽啊?”
“縣一中要我,縣教育局不放。我表哥就找到了您的同事,請您出麵做做工作。”
“那你是怎麽想的呢?”
“我跟我表哥說,您剛救了我,又出麵把我往縣一中調,恐怕不太合適。事情都攤到一塊來了,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謝謝你啊,難得你這麽想。”
“那書記您是怎麽想的呢?”應老師問。
“我還不知道呢,還沒有認真想過呢。”我說。
“你怎麽又喝酒?”應老師問。
我有些吃驚,誰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到處亂說?
我問:“你怎麽知道我喝酒?”
“不告訴您。”
“怎麽‘漢奸’這麽多啊?”
“哪有什麽‘漢奸’,是我猜的。嘿嘿。”
我感覺上當了,就說:“你不好好備課,問我喝酒幹什麽?”
“不是跟您建議過嗎,酒少喝一點,菜多吃一點,湯多喝一點,水果多吃一點。這‘一少三多’您怎麽就是聽不進去呢?您怎麽就不能傾聽一下群眾的呼聲呢?您怎麽就是不願意接受群眾監督呢?”
“抓了礦老板,心裏高興,喝了一點點。”我說。
“我們都聽說了,您膽子真大啊,連礦老板也敢抓,您就不怕他們打擊報複嗎?我聽說他們非常凶狠呢?順他們者昌,逆他們者亡,是他們的口頭禪呢。”應老師說。
“我這不是好好的嗎?也沒見什麽打擊報複啊。”
“還是要小心一點啊,他們遲早會報複您的。”
“讓他們報複好了。”
“您怎麽這麽有勇氣啊?”
“什麽勇氣不勇氣的,連古人都說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古人都有那麽高的覺悟,我總不能連古人都不如吧。”
“說的也是啊。”
“你去過紅廟鄉嗎?”我問。
“去過啊。”
“你沒看見那裏烏煙瘴氣嗎?環境汙染厲害,青山秀水蕩然無存?。”
“看見了啊。紅廟鄉給人的印象就是亂糟糟的。”
“你是教師,看了就看了,頂多發點牢騷,向上麵建議一下。而我呢,我看了心疼,就不能安心睡覺。紅廟鄉不能總是這麽下去,得治理啊。”
“您怎麽治理啊?”
“怎麽治理?截斷汙染源啊。”
“怎麽截斷汙染源?”
“怎麽截斷汙染源?關停汙染源啊,修複生態啊,還老百姓青山秀水啊。”
“就這些啊?”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還要將那些無法無天,橫行鄉裏,魚肉百姓的人繩之以法啊。”
“就靠重婚罪繩之以法嗎?”應老師問。
“我不跟說了,跟你說你也不懂,你以後慢慢看吧。總之是,誰跟老百姓過不去,我就跟誰過不去。”
“那我跟您過不去,您是不是也跟我過不去呢?”
“你跟老百姓過不去,我就跟你過不去。與你跟我過不去沒關係,別偷換慨念。”
“我想跟您過不去。”
“你怎麽又煩我?”
“常書記,我對您有意見?”應老師說。
“你這個小丫頭,對我有什麽意見啊?”我問。
“每次怎麽總是我找您聊天,您怎麽不找我聊天啊?”
“不是忙嗎?事多嗎?靜不下心來嗎?”
“那您不忙的時候,怎麽也不找我聊天啊?”
“我不知道跟你聊什麽啊?”
“譬如,問我多大啊?有對象了嗎?何時成家啊?”
“我問你這幹什麽?”
“您還可以問我學習怎麽樣啊?工作怎麽樣啊?生活怎麽樣啊?”
“我吃飯沒事幹,問這幹什麽?”
“您可以問我心情怎麽樣啊?有什麽開心的事?有什麽不開心的事啊?”
“我閑著沒事幹啊?”
“您可以問我有什麽打算?有什麽想法?有什麽夢想啊?”
“這不是無聊嗎?”
“對了,您可以問我為什麽會到月光縣偏遠的峽光中學來啊?我一直等您問,您怎麽就不問呢?您怎麽就一點不關心群眾,關心人呢?”
“你一個大活人,一個網絡名人,關心你的人多著呢,還用得著我關心嗎?”
“我就要您關心,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不關心誰關心?我一無老公,二無男朋友,父母又不在身邊,您不關心誰關心?”
“你別煩我,我關心不了。”
“那我問您?您願不願意知道?我為什麽會到峽光中學來?”
“你想說就說嘛。”
“您想不想知道?”
“一個小丫頭,怎麽這麽婆婆媽媽的啊。”
“您不想知道,我不是白說了嗎?我告訴您,因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才想跟您說的。其他的人想知道,我也是不會說的。”
“你怎麽總是把救命恩人放在嘴上啊?這一頁不是早就翻過去了嗎?”
“您那麽勇敢地救我,還差一點被我害死。您能說翻過去就翻過去啊,我從內心裏一直對您非常感激呢。”
“把感激的心情,用在教書育人上,別總是像老太婆一樣,嘮嘮叨叨的。”我說。
“您知道《感恩的心》首歌嗎?我對您一直懷有感恩之心呢?”
“知道啊。”
“要不要我跟您唱一遍呢?”應老師問。
“深更半夜唱什麽?把歌詞發過來我看看。”我說。
歌詞發過來了,原文如下: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歌詞寫的好,誰寫的?”我問。
“台灣的陳樂融。”
“陳樂融是幹什麽的?”
“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應老師說。
“看來,還是要專業人做專業事啊。”我說。
“常書記,您會寫詩嗎?”
“學生時代寫過,後來,工作忙,就不怎麽寫了。”
“您寫的詩跟陳樂融比起來,您覺得,誰寫得好。”
“你怎麽不拿我跟李白、杜甫比啊?”
“好,算了。我不問您了,您什麽時候能跟我寫點詩呢?”
“你一個小丫頭,我跟你寫詩幹什麽?吃飽了撐的?”“您想不想知道我是怎麽到月光縣來的啊?”應老師問。
“你願意告訴我,就告訴。不願意就算了,我又不是特別想知道。”
“您越不想知道,我就是越要告訴您。”
“那你說吧。”
“我上大二的時候,就開始收到好多信件。好多是官二代,富二代呢”
“是約會,求愛的嗎?”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有沒有你特別動心的呢?”我問。
“沒有,那時,我很單純,一門心思專注學習,我喜歡唱歌跳舞,體育成績也不錯,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學校的每次中英文演講比賽,我都是一等獎。”
“學習成績不賴啊,幾乎都趕上我了。”
“趕上您?說不定您的成績還不如我好呢?”
“後來呢?”
“有個高我一年的同學對我非常好,我雖然沒有動心,但對他印象很好。我讀大三時,他畢業了。他要我等他,他說考完研,接到研究生入學通知書後,就來找我。結果,他研究生沒考上,就出國了。”
“他沒跟你說什麽嗎?”
“他跟我寫了一封信,說無臉見我,從此,就杳無音信了。”
“你傷心嗎?”我問。
“我不傷心,隻是有點惆悵。”
“那後來呢?”
“我快畢業的時候,鑒於我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們班的輔導員問我有什麽想法?我問輔導員有什麽建議,輔導員說我的條件完全夠留校標準,建議我留校,邊當教師邊進行學習深造。”
“這是好事啊。”
“是好事啊,我跟父母商量了以後,他們也同意我留校。”
“那怎麽不留校,跑到月光縣來了呢?”我問。
“輔導員把我的情況跟係裏做了匯報,係裏也同意我留校。”
“後來呢?”
“係裏對我進行了考核,認為我完全夠留校條件,就給院裏寫了書麵報告。一般來說,到了這一步,就基本上沒什麽問題了,院裏隻是例行公事,很快就可以批下來了。”
“後來呢?”
“院長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問了一下我的情況,說留校一點問題就沒有。”
“這很好啊。”
“院長說,家裏有一份英文資料,要我幫他翻譯一下。我就跟院長一起,到了院長家。院長家裏沒人,院長拿出一份英文資料給我看。我坐著正認真看資料時,院長突然從後麵抱住了我。”
“怎麽回事?”我問。
“我站了起來,院長對我動手動腳,還把我往他床上抱,要我陪他睡覺。”
“衣冠禽獸啊!後來呢?”
“我堅決不從,掙紮著從院長家裏跑了出來。結果,留校的事黃了,我也被推薦到最偏遠的月光縣峽光鄉峽光中學來了。”
“你後悔嗎?”我問。
“我一點也不後悔。”應老師說。
“你是不是有個表哥啊?”我問。
“是啊,他跟您過去工作的單位,省委政策研究室一處處長是同學。”應老師說。
“你表哥跟一處處長說了什麽啊?”
“縣一中要我,縣教育局不放。我表哥就找到了您的同事,請您出麵做做工作。”
“那你是怎麽想的呢?”
“我跟我表哥說,您剛救了我,又出麵把我往縣一中調,恐怕不太合適。事情都攤到一塊來了,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謝謝你啊,難得你這麽想。”
“那書記您是怎麽想的呢?”應老師問。
“我還不知道呢,還沒有認真想過呢。”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