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如意派伍餘年到禮村收豬肉,王海全程跟著,一切非常順利。


    近百頭豬要殺,收拾也要花功夫。伍餘年中午就在王海家吃的飯。


    別看伍餘年隻是李家的奴仆,王海還是李家的親家。王海跟伍餘年一個桌上吃飯。


    豐氏做了四個菜,兩個有肉,還有一盤炒雞蛋,一盤豆腐。


    王海說要喝酒,伍餘年堅決不同意,這才沒有喝。


    王族的兩個老頭仗著是王海的長輩,特意過來跟伍餘年打聽。


    “伍管家,你們家明年還收不收豬肉?”


    “這事得等開春。到時,我們家會給王族長話。”


    “伍管家,我們家的豬棚還有一頭母豬,明年開春肯定能下小豬崽,我就想著一窩小豬崽少了些,還想從外麵買十幾頭小公豬,現在就養著,你看行不?”


    “你先別急,等開春聽我們家的口信。”伍餘年當了管家之後,這幾個月跟村裏人打交道,聽得恭維的話多了,但是人沒飄,不會吹牛,有啥說啥。這也是李如意為什麽選他當管家的原因。


    豐氏帶著王四妞在廚房裏吃飯。


    王燕出嫁後,王四妞天天往豐氏跟前湊,她比較勤快,有點小聰明,但是沒有王三妞那麽毒,心也沒有那麽狠,豐氏正好一個人做不了豆腐買賣,就帶著她一起。


    這般處著就有了感情。豐氏待王四妞比以前好些。


    “奶,我們家的八頭公豬都殺了?”


    “你眼又沒瞎,沒瞧見啊?”


    “沒瞧見豬血、豬骨頭什麽的。”


    “你還惦記著吃豬血、豬骨呢,那得等著伍管家把豬肉收完。”豬血、豬骨不值錢,豐氏心裏惦記的是家裏的八頭公豬豬肉能賣多少錢。


    “奶,我吃完了,我去幫忙收拾豬。”


    “去吧。我洗完碗也過去。”鍋裏有熱水洗碗不會涼著水。洗碗可比洗又髒又臭的豬下水輕鬆多了。


    王族的殺豬場在村頭,建了幾個很大的土灶,把李家雞棚的幾口大鐵鍋借來了。


    李家的一個佃農過來指導王族的人殺豬收拾豬肉。


    王族的豬殺完就輪到許、金幾家殺豬收拾豬肉。


    就這樣從清早一直忙碌到黃昏,禮村的公豬全部殺完收拾完。


    李家不要豬頭、皮、骨、下水等,隻要去皮去骨的豬肉,一共收了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七斤豬肉。


    江家、張家的豬肉合起來都沒有這麽多。


    一斤豬肉二十四個銅錢。


    禮村的人舍不得吃,隻留了一、兩斤肉嚐嚐,餘下的全部賣給李家。


    伍餘年想到這些豬肉做出香腸大賣大賺,心裏那個高興。付錢的時候咧著嘴笑。


    “我家五頭豬,出了七百二十四斤豬肉,得了十七兩銀子三百七十六個銅錢。哈哈。我買豬崽才花了一兩多銀子,搭豬棚、麥麩、玉米葉玉米棒子什麽的頂多八百個銅錢,兩樣合起來二兩多銀子,就算三兩銀子,這一下子就賺了十四兩多銀子。”


    “除了白花花的銀子,還有豬頭、皮、骨、尾巴、下水,我那媳婦隻顧著傻樂,都不曉得把豬頭收拾了晚上吃豬頭肉!”


    “我要養十五頭豬,我家老婆子眼皮子淺,非攔著我,我家隻養了七頭豬,還有一頭是母豬!”


    “我要送我兒子去學堂讀書!”


    “早該養豬!”


    “哎呀,我們要是早養豬就好了,早就富了。”


    有那會算的道:“我們的豬吃的是李家白送的豆渣。”


    “以前養豬誰曉得公豬得騸長肉才快?”


    “以前養豬,要給豬吃糧食,一年多後才能長到一百多斤。”


    “以前不敢養豬是怕豬生豬瘟。”


    “要不是李家在前麵領著,還白送豆渣,我們這回也不敢養豬。”


    不知道是誰在人群裏喊了一聲,“養豬比賣豆腐賺的多!”


    禮村的人這才反應過來,養豬賺錢真的比賣豆腐多多了,並且養豬不用像賣豆腐那樣要出去冒著風雨頂著日頭走街串巷。


    賣豆腐比養豬辛苦的多。


    “這是因為我們把豬賣給了李家,李家收豬的價格高。我們才賺得多。”


    “李家太厚道了,收我們的豬肉,每斤比縣城肉鋪賣的豬肉多十個銅錢。”


    “李家明年要是還收豬肉那可就好了。”


    “明年能有這好事嗎?”


    “族長,你可得跟李家好好說說,明年還讓我們跟著養豬。”


    “伍管家,你在李老爺麵前可得替我們家族說說好話。”


    禮村的男人推著裝滿豬肉的板車,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跟著伍餘年往李家去。


    送豬肉的隊伍浩浩蕩蕩,眾人一路走一路說笑,人人喜氣洋洋,熱鬧的很。


    至此,今年李家的香腸所用騸過的公豬豬肉全部收完。


    張屠夫家賣豬給李家,每斤二十四個銅錢,禮村也是如此。一夜之間,十裏八鄉的人都知道了。


    張屠夫家跟李家是姻親,倒說得過去,禮村隻有王海家跟李家是姻親,怎麽村裏其餘人家賣給李家的豬肉也這麽貴?


    有人跑去禮村打聽,得知他們禮村是跟著李家養豬,除了把公豬騸了,還要吃李家的豆渣,這下子方圓幾十裏村子的人們都心動得不行。


    幾個村的裏正相約去拜訪李山。


    “李大人,小的全村共有三十八家,家家戶戶都願意跟著大人養豬。”


    “小的村子上上下下盼星星盼月亮養豬。”


    “小的跟大人見過幾麵,大人可還記得小的?小的這回是為民請願,全村的人都想求大人幫扶一把,讓小的全村跟著養豬。”


    幾個裏正七嘴八舌,挨個表態之後就跪下來磕頭。


    之前賣豆腐、山貨什麽的都遠遠沒有養豬的利潤大,並且養豬可以在自家養,不用去外麵奔波。


    李家收豬的價錢那麽高,隻要不把豬養死了,橫豎都能賺到很多的錢。


    為了賺到錢,改變貧窮,這一跪很是值得。再說,李山是官,他們是老百姓,跪下磕頭也是應該的


    “使不得。你們快起來。”李山很想告訴他們,養豬的事,我也做不了主,可是不能把這事推給閨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香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香憶並收藏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