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次張偉的心靈雞湯口味正好,回到教室的程小妹,果然就沒那麽緊張了。
看到三個學生的心態調整過來,張偉也放心不少,這才把注意力放在即將開始的第二關考核上。
在第二關的考核上麵,emmm......節目組果然又玩花樣了!
第二關有ab兩個考核項目,選手們按照上一輪考核的名次,依次從兩個考核項目中選擇一項進行考核,每個項目有且隻有五十名選手可以選擇。也就是說,如果a或者b項目的五十個名額被選完之後,剩餘的人就隻能被動選手b或者a項目了。
兩個考核項目,此時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考核內容,但現場大屏幕上給了兩個智力雷達圖,分別標注了兩個項目對智力要素的能力要求,其中:a項目對空間想象力的要求最高,能力值高達5分;b項目對觀察能力的要求最高,能力值要求同樣是最高的5分。
從智力的性別差異上看,一般來說,男生會更擅長空間想象,而女生的觀察能力則更強。所以對張偉和他的三個學生來說,最理想的分配方式是,他和羅一鳴選a項目,程小妹和苗小苗選b項目。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作為上一輪排名第九十九的程小妹,有極大的可能隻能被動選擇、而不是自己決定選擇哪個項目——如果屆時剩下的是考察觀察能力的b項目還好,而如果到時剩下的是考察選手空間思維能力的a項目,那對於程小妹就相當不利了!
規則宣布完畢後,選手們依次上前選擇自己要挑戰的項目。
第一個上前選擇的,自然是在“數字迷宮”中成績排名no.1的蔡清逸,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拍下了“a”按鈕。
第二個上前的,是張偉的老相識程青鋒,他同樣也選擇了a項目。
連續兩個人選擇a項目,張偉稍稍鬆了口氣,想著大家應該都知道“男性空間思維能力較強”這件事,然而接下來幾位選手的選擇,卻讓他剛放下的心又懸起來了:
第三名周銳選擇b項目、第四名承宇輝選擇b項目、第五名周敏選擇b項目、第六名周澤坤選擇b項目、第七名方洪亮選擇b項目!
連續五個人——而且都是男生——選擇了b項目!
原來,張偉隻考慮了男生空間思維能力更強這件事,卻忽略了“人”的因素:“強”是個相對的概念,在第一第二名都選擇了a房間的情況下,剩下的選手再作出選擇的時候,會有意識的避開這兩個最強的對手!
第八名,該輪到張偉選擇了!
張偉站起來,卻沒有上前去選擇項目,而是看著主持人說到:“主持人,我可以把我的選擇的機會讓給別人嗎?”
主持人看著張偉——他已經猜到了張偉想說什麽——回答到:“你有權利不作出選擇,這樣你將會在其餘九十九名選手都選擇完畢後,自動被分配到最後剩下的那一項考核中;但你不能把自己的選擇權讓給指定的某個人,因為這樣對其他的選手不公平。”
自己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堵死,張偉有些生悶氣,心裏想著:“你們設計第一關考核方式的時候不想著公平,現在卻跟我叨叨公平了!”但這話不能說出口,張偉隻能鬱悶的走上前,拍下了“a”按鈕。
張偉想得很簡單,自己選了a項目,那留給程小妹進入b房間的概率就大了1%——反正張偉自己對選哪個項目是無所謂的,所以能給程小妹增加哪怕1%的勝算,他也願意去做。
選了a按鈕後,張偉就走進了a項目考核的房間。
選擇項目的流程還在繼續,後麵又陸陸續續的有選手走進a房間,清一色的都是男的——直到苗小苗走進來。
看到苗小苗走進a房間的時候,張偉先是楞了一下,然後他就鬱悶了。
“你怎麽也選a了!我上課的時候不是教過你們,女生的觀察力比男生強嗎——你應該選b項目啊!”看到走到自己身邊的苗小苗,張偉氣不打一處來。
“我想跟老師在一起......”苗小苗低著頭,像個犯了錯了小孩子。
張偉還能說什麽?他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高興呢?
“a就a吧,正常發揮,你不會比任何人差!”張偉的口氣軟了下來。
“我會努力的,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苗小苗漲紅了臉,握緊了拳頭看著張偉。
張偉欣慰的點點頭。
房間選擇還在繼續,沒過多久羅一鳴也走進了a房間,這樣一來,師生四個就剩程小妹了——以目前選手們選擇a項目的頻率來看,程小妹可以說基本已經“被確定”了a項目的名額。
果不其然的,在第92名選手選擇了最後一個b項目名額後,包括程小妹在內的剩餘八名選手,根據規則被自動分配到a房間。
師生四個一個不少,張偉除了歎氣也,不知道說什麽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三個學生似乎都沒那麽緊張了。
房間分配完畢之後,接下來就是介紹比賽項目和規則了。
a房間考核項目:層疊消融。
每名選手麵前都有一個手機,考核開始後,手機上會出現三個目標圖形,目標圖形根據難度,分別對應著1分、2分和3分的分值;目標圖形下方會有若幹個考核圖形,要求參賽者們根據“偶數疊加消融、奇數疊加保留”的規則,將若幹考核圖形拚接成目標圖形,拚接正確得到相應分值;一共會給出六組圖形,要求選手們至少完成10分值的拚接,即算完成任務;最終成績按完成任務的速度來排名。
規則聽起來挺複雜,但如果簡單一點的理解,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場投籃比賽:投中三分球的算3分,投中兩分球的算2分,投中一份球的算1分,每個選手有六次投籃機會,率先得到10分的人獲勝。
另外,這一關會有一個直通30強的名額,給予第一個完成任務的選手;剩餘的選手則按成績高低再取30名通關,剩餘的19人全部淘汰。
a房間是這樣的通關規則,b房間那裏張偉不知道,但想來跟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節目組也不至於搞差別對待。
了解了“層疊消融”的規則之後,張偉對這一題還算滿意——無他,比起第一關的那什麽“數字迷宮”,這個“層疊消融”才是真的需要用腦子的!
“有點意思了......”輕聲嘀咕了一句,張偉也終於打起了幾分精神。
看到三個學生的心態調整過來,張偉也放心不少,這才把注意力放在即將開始的第二關考核上。
在第二關的考核上麵,emmm......節目組果然又玩花樣了!
第二關有ab兩個考核項目,選手們按照上一輪考核的名次,依次從兩個考核項目中選擇一項進行考核,每個項目有且隻有五十名選手可以選擇。也就是說,如果a或者b項目的五十個名額被選完之後,剩餘的人就隻能被動選手b或者a項目了。
兩個考核項目,此時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考核內容,但現場大屏幕上給了兩個智力雷達圖,分別標注了兩個項目對智力要素的能力要求,其中:a項目對空間想象力的要求最高,能力值高達5分;b項目對觀察能力的要求最高,能力值要求同樣是最高的5分。
從智力的性別差異上看,一般來說,男生會更擅長空間想象,而女生的觀察能力則更強。所以對張偉和他的三個學生來說,最理想的分配方式是,他和羅一鳴選a項目,程小妹和苗小苗選b項目。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作為上一輪排名第九十九的程小妹,有極大的可能隻能被動選擇、而不是自己決定選擇哪個項目——如果屆時剩下的是考察觀察能力的b項目還好,而如果到時剩下的是考察選手空間思維能力的a項目,那對於程小妹就相當不利了!
規則宣布完畢後,選手們依次上前選擇自己要挑戰的項目。
第一個上前選擇的,自然是在“數字迷宮”中成績排名no.1的蔡清逸,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拍下了“a”按鈕。
第二個上前的,是張偉的老相識程青鋒,他同樣也選擇了a項目。
連續兩個人選擇a項目,張偉稍稍鬆了口氣,想著大家應該都知道“男性空間思維能力較強”這件事,然而接下來幾位選手的選擇,卻讓他剛放下的心又懸起來了:
第三名周銳選擇b項目、第四名承宇輝選擇b項目、第五名周敏選擇b項目、第六名周澤坤選擇b項目、第七名方洪亮選擇b項目!
連續五個人——而且都是男生——選擇了b項目!
原來,張偉隻考慮了男生空間思維能力更強這件事,卻忽略了“人”的因素:“強”是個相對的概念,在第一第二名都選擇了a房間的情況下,剩下的選手再作出選擇的時候,會有意識的避開這兩個最強的對手!
第八名,該輪到張偉選擇了!
張偉站起來,卻沒有上前去選擇項目,而是看著主持人說到:“主持人,我可以把我的選擇的機會讓給別人嗎?”
主持人看著張偉——他已經猜到了張偉想說什麽——回答到:“你有權利不作出選擇,這樣你將會在其餘九十九名選手都選擇完畢後,自動被分配到最後剩下的那一項考核中;但你不能把自己的選擇權讓給指定的某個人,因為這樣對其他的選手不公平。”
自己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堵死,張偉有些生悶氣,心裏想著:“你們設計第一關考核方式的時候不想著公平,現在卻跟我叨叨公平了!”但這話不能說出口,張偉隻能鬱悶的走上前,拍下了“a”按鈕。
張偉想得很簡單,自己選了a項目,那留給程小妹進入b房間的概率就大了1%——反正張偉自己對選哪個項目是無所謂的,所以能給程小妹增加哪怕1%的勝算,他也願意去做。
選了a按鈕後,張偉就走進了a項目考核的房間。
選擇項目的流程還在繼續,後麵又陸陸續續的有選手走進a房間,清一色的都是男的——直到苗小苗走進來。
看到苗小苗走進a房間的時候,張偉先是楞了一下,然後他就鬱悶了。
“你怎麽也選a了!我上課的時候不是教過你們,女生的觀察力比男生強嗎——你應該選b項目啊!”看到走到自己身邊的苗小苗,張偉氣不打一處來。
“我想跟老師在一起......”苗小苗低著頭,像個犯了錯了小孩子。
張偉還能說什麽?他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高興呢?
“a就a吧,正常發揮,你不會比任何人差!”張偉的口氣軟了下來。
“我會努力的,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苗小苗漲紅了臉,握緊了拳頭看著張偉。
張偉欣慰的點點頭。
房間選擇還在繼續,沒過多久羅一鳴也走進了a房間,這樣一來,師生四個就剩程小妹了——以目前選手們選擇a項目的頻率來看,程小妹可以說基本已經“被確定”了a項目的名額。
果不其然的,在第92名選手選擇了最後一個b項目名額後,包括程小妹在內的剩餘八名選手,根據規則被自動分配到a房間。
師生四個一個不少,張偉除了歎氣也,不知道說什麽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三個學生似乎都沒那麽緊張了。
房間分配完畢之後,接下來就是介紹比賽項目和規則了。
a房間考核項目:層疊消融。
每名選手麵前都有一個手機,考核開始後,手機上會出現三個目標圖形,目標圖形根據難度,分別對應著1分、2分和3分的分值;目標圖形下方會有若幹個考核圖形,要求參賽者們根據“偶數疊加消融、奇數疊加保留”的規則,將若幹考核圖形拚接成目標圖形,拚接正確得到相應分值;一共會給出六組圖形,要求選手們至少完成10分值的拚接,即算完成任務;最終成績按完成任務的速度來排名。
規則聽起來挺複雜,但如果簡單一點的理解,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場投籃比賽:投中三分球的算3分,投中兩分球的算2分,投中一份球的算1分,每個選手有六次投籃機會,率先得到10分的人獲勝。
另外,這一關會有一個直通30強的名額,給予第一個完成任務的選手;剩餘的選手則按成績高低再取30名通關,剩餘的19人全部淘汰。
a房間是這樣的通關規則,b房間那裏張偉不知道,但想來跟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節目組也不至於搞差別對待。
了解了“層疊消融”的規則之後,張偉對這一題還算滿意——無他,比起第一關的那什麽“數字迷宮”,這個“層疊消融”才是真的需要用腦子的!
“有點意思了......”輕聲嘀咕了一句,張偉也終於打起了幾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