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第二天早上一起來,安慶緒就忙著為周蕊兒打扮!
因為進宮不同於以往,要麵對的就是皇帝陛下,如果打扮過於妖豔,就會顯得喧賓奪主,而太過普通也會顯得不被矚目,所以這一天對安慶緒和周蕊兒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再經過了一個時辰的裝扮之後,周蕊兒換上了安慶緒準備的素色襦裙,又被下人們挽起了雙髻,再戴上白玉梳插與絹花,煥然成了一位俏色可人的美娘,雖然未施粉黛,但一股青春和自然的氣息渾然天成。
“嗯,這樣的裝扮甚好!”看到周蕊兒的打扮,安慶緒也不住的點頭,可一旁的使女們卻多有抱怨:“公子,你讓我們給小姐的打扮未免太過素淨了,臉上不施粉黛,連一支珠釵都不戴嗎?”
雖然安慶緒說要進宮,但周蕊兒這樣的裝扮恐怕連一個低級的宮女都不如!
可安慶緒聽到卻笑了:“這就是你們的不懂了,我要是讓小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那還得了,華清宮的那些嬪妃們豈不是要吃了我!何況我們進宮是幹大事的,又不是去選美!”這裏安慶緒直奔著一個目標而去,所以一些繁文瑣節的統統去掉!
而周蕊兒又何嚐不是,她進宮隻想著為周皓申冤,因此無論如何都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安公子說的是,我們去見陛下隻為著陛下開心,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論!”
“對,蕊兒說的是,如果蕊兒至始至終都是這樣那就最好不過了!”因為過往的周蕊兒與安慶緒之間都是苦大仇深的,而今天就像改了一個性子,難得見到周蕊兒一臉的微笑!
也許她真的是變了,為了周皓不得不聽從於自己的吩咐,雖然安慶緒對周蕊兒的變化不得其解,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替換人選,於是就這麽的進宮了。
但在前往華清宮的路上,安慶緒還是對周蕊兒說道:“蕊兒,你想好了沒有,見到皇帝陛下因該說些什麽?”這就是安慶緒最最擔心的,他害怕周蕊兒為了自己的私事惹惱了皇帝,那他希望就化為了泡影!
而周蕊兒卻波瀾不驚道:“蕊兒知道公子的意思,不該我說的我不會亂說的,但是之後我一定要為哥哥申冤的!”
“哎呀,你怎麽又是這個德行啊!”剛剛還沒好上一盞茶的功夫,周蕊兒又恢複了原樣,這也使得安慶緒見著直跺腳!可是馬車已經在前往華清宮的行進中,縱使安慶緒有一萬個不願意也無法停頓下來了,所以安慶緒隻得硬著頭皮坐了來!
之後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馬車就來到了華清宮外,安慶緒經人指引很快就來到玄宗最喜愛的殿宇外;而周蕊兒也緊跟在安慶緒的身後,至於那麵扇畫則用絹布袋包裹著,並由周蕊兒親手捧上,可見她對這麵扇畫的重視。
又經過了那些精雕細刻的回廊,兩人終於到了玄宗的歇息之地!
這裏是一座湖心小島,與小島相連接則是一條通往陸地的長廊,在這幽深的長廊中遍布了各種花卉與盆景,甚至各地與西域諸國的各類珍奇都羅列其中!而小島之上還有一眾的鼓樂戲班,這都與玄宗喜愛梨園有關。
因為玄宗和楊貴妃都愛看戲,所以宮中設置了梨園,並有專人的戲班、樂舞和吟唱等等,都是為了取悅皇帝陛下而設的,而周蕊兒和安慶緒都是外來之人,自然是分外新奇了!
“聖上,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前來拜見聖上!”經高力士的傳訊,安慶緒等人畢恭畢敬地跪在離玄宗不遠處的下首,等待著玄宗的覲見。
而玄宗聽到高力士的傳訊,連頭都未抬一下:“下麵的那人便是安慶緒嗎,不知你父親遠在塞外安好?”隻因為安祿山多次前來長安覲見玄宗,所以玄宗對安祿山的印象頗深,現在他的次子前來,卻是一個生麵孔!
“多謝聖上惦念,家父遠在邊塞一切安好,並時常掛念聖上的恩德,還托小的為聖上獻上禮物。”
說著,安慶緒將早就準備好的禮盒獻了上來!而這禮盒裏則是放著兩件用塞外上好的狐皮做成的狐裘,僅玄宗與貴妃一人一件。這狐裘毛色光亮,不僅柔順還十分耐寒,非一般人家可用。
但玄宗看到卻歎息了一聲:“賢侄,你來得可不巧啊。”因為楊貴妃已經被玄宗給驅回了楊府,故而玄宗才歎息道。
那安慶緒早就明了宮中的一切,見玄宗說起也故作不知道:“不知聖上為何歎息,怎就不見貴妃娘娘在此呢?”今日安慶緒為何而來,尚若他不提貴妃就不能達到自己的計劃了!
結果玄宗聽到就越發的愁容滿麵了,而一旁的高力士見到就趕緊地提醒道:“安公子,快住口!聖上最近都在為貴妃之事而憂煩,你就不要再說了!”
“原來是這樣,隻怪小的多口了,望聖上見諒!”聽到高力士的製止,安慶緒慌忙磕頭求饒,但接下來就是由他和周蕊兒出場了!
“聖上,您是一國之主,有何憂煩?如果聖上憂煩將是國之不幸,小人不才,於長安城中求得一物,特來化解聖上的憂煩。”安慶緒說著,終於將頭瞥向了周蕊兒!
而周蕊兒一聽到此話便會意,主動站起來將扇畫呈與了高力士,等高力士再將扇畫獻於玄宗時,玄宗卻不解了!
因為那物被絹布袋牢牢地包裹著,也不知是何物?於是高力士又上前,將絹布袋解開,將那包裹著的扇畫給拿了出來:“聖上,是一麵扇子。”
可當玄宗接過那扇子卻愣住了,這不是麵素白的團扇,而是麵有圖案的團扇!
但是看著看著玄宗的臉上就發生了變化,甚至流下了淚來:“這,這扇子是從何處尋來的?難道你去了貴妃那裏?!”
盡管扇畫上並沒有標注人的姓氏,但玄宗隻因為扇畫上的場景與人物太過寫實,再加上自己近來的所思所想,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畫上人是楊貴妃。
因為進宮不同於以往,要麵對的就是皇帝陛下,如果打扮過於妖豔,就會顯得喧賓奪主,而太過普通也會顯得不被矚目,所以這一天對安慶緒和周蕊兒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再經過了一個時辰的裝扮之後,周蕊兒換上了安慶緒準備的素色襦裙,又被下人們挽起了雙髻,再戴上白玉梳插與絹花,煥然成了一位俏色可人的美娘,雖然未施粉黛,但一股青春和自然的氣息渾然天成。
“嗯,這樣的裝扮甚好!”看到周蕊兒的打扮,安慶緒也不住的點頭,可一旁的使女們卻多有抱怨:“公子,你讓我們給小姐的打扮未免太過素淨了,臉上不施粉黛,連一支珠釵都不戴嗎?”
雖然安慶緒說要進宮,但周蕊兒這樣的裝扮恐怕連一個低級的宮女都不如!
可安慶緒聽到卻笑了:“這就是你們的不懂了,我要是讓小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那還得了,華清宮的那些嬪妃們豈不是要吃了我!何況我們進宮是幹大事的,又不是去選美!”這裏安慶緒直奔著一個目標而去,所以一些繁文瑣節的統統去掉!
而周蕊兒又何嚐不是,她進宮隻想著為周皓申冤,因此無論如何都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安公子說的是,我們去見陛下隻為著陛下開心,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論!”
“對,蕊兒說的是,如果蕊兒至始至終都是這樣那就最好不過了!”因為過往的周蕊兒與安慶緒之間都是苦大仇深的,而今天就像改了一個性子,難得見到周蕊兒一臉的微笑!
也許她真的是變了,為了周皓不得不聽從於自己的吩咐,雖然安慶緒對周蕊兒的變化不得其解,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替換人選,於是就這麽的進宮了。
但在前往華清宮的路上,安慶緒還是對周蕊兒說道:“蕊兒,你想好了沒有,見到皇帝陛下因該說些什麽?”這就是安慶緒最最擔心的,他害怕周蕊兒為了自己的私事惹惱了皇帝,那他希望就化為了泡影!
而周蕊兒卻波瀾不驚道:“蕊兒知道公子的意思,不該我說的我不會亂說的,但是之後我一定要為哥哥申冤的!”
“哎呀,你怎麽又是這個德行啊!”剛剛還沒好上一盞茶的功夫,周蕊兒又恢複了原樣,這也使得安慶緒見著直跺腳!可是馬車已經在前往華清宮的行進中,縱使安慶緒有一萬個不願意也無法停頓下來了,所以安慶緒隻得硬著頭皮坐了來!
之後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馬車就來到了華清宮外,安慶緒經人指引很快就來到玄宗最喜愛的殿宇外;而周蕊兒也緊跟在安慶緒的身後,至於那麵扇畫則用絹布袋包裹著,並由周蕊兒親手捧上,可見她對這麵扇畫的重視。
又經過了那些精雕細刻的回廊,兩人終於到了玄宗的歇息之地!
這裏是一座湖心小島,與小島相連接則是一條通往陸地的長廊,在這幽深的長廊中遍布了各種花卉與盆景,甚至各地與西域諸國的各類珍奇都羅列其中!而小島之上還有一眾的鼓樂戲班,這都與玄宗喜愛梨園有關。
因為玄宗和楊貴妃都愛看戲,所以宮中設置了梨園,並有專人的戲班、樂舞和吟唱等等,都是為了取悅皇帝陛下而設的,而周蕊兒和安慶緒都是外來之人,自然是分外新奇了!
“聖上,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前來拜見聖上!”經高力士的傳訊,安慶緒等人畢恭畢敬地跪在離玄宗不遠處的下首,等待著玄宗的覲見。
而玄宗聽到高力士的傳訊,連頭都未抬一下:“下麵的那人便是安慶緒嗎,不知你父親遠在塞外安好?”隻因為安祿山多次前來長安覲見玄宗,所以玄宗對安祿山的印象頗深,現在他的次子前來,卻是一個生麵孔!
“多謝聖上惦念,家父遠在邊塞一切安好,並時常掛念聖上的恩德,還托小的為聖上獻上禮物。”
說著,安慶緒將早就準備好的禮盒獻了上來!而這禮盒裏則是放著兩件用塞外上好的狐皮做成的狐裘,僅玄宗與貴妃一人一件。這狐裘毛色光亮,不僅柔順還十分耐寒,非一般人家可用。
但玄宗看到卻歎息了一聲:“賢侄,你來得可不巧啊。”因為楊貴妃已經被玄宗給驅回了楊府,故而玄宗才歎息道。
那安慶緒早就明了宮中的一切,見玄宗說起也故作不知道:“不知聖上為何歎息,怎就不見貴妃娘娘在此呢?”今日安慶緒為何而來,尚若他不提貴妃就不能達到自己的計劃了!
結果玄宗聽到就越發的愁容滿麵了,而一旁的高力士見到就趕緊地提醒道:“安公子,快住口!聖上最近都在為貴妃之事而憂煩,你就不要再說了!”
“原來是這樣,隻怪小的多口了,望聖上見諒!”聽到高力士的製止,安慶緒慌忙磕頭求饒,但接下來就是由他和周蕊兒出場了!
“聖上,您是一國之主,有何憂煩?如果聖上憂煩將是國之不幸,小人不才,於長安城中求得一物,特來化解聖上的憂煩。”安慶緒說著,終於將頭瞥向了周蕊兒!
而周蕊兒一聽到此話便會意,主動站起來將扇畫呈與了高力士,等高力士再將扇畫獻於玄宗時,玄宗卻不解了!
因為那物被絹布袋牢牢地包裹著,也不知是何物?於是高力士又上前,將絹布袋解開,將那包裹著的扇畫給拿了出來:“聖上,是一麵扇子。”
可當玄宗接過那扇子卻愣住了,這不是麵素白的團扇,而是麵有圖案的團扇!
但是看著看著玄宗的臉上就發生了變化,甚至流下了淚來:“這,這扇子是從何處尋來的?難道你去了貴妃那裏?!”
盡管扇畫上並沒有標注人的姓氏,但玄宗隻因為扇畫上的場景與人物太過寫實,再加上自己近來的所思所想,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畫上人是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