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風怎麽可能不知道上麵那人的脾性,眼瞼低垂,輕聲應道:“是,微臣謹遵聖諭!”
“退朝!”
李瀾歌手搭著龍椅,撐著腦袋看著下首,被眼前搖晃的玉簾遮掩住視線,同時也阻礙下方那些人試圖通過眼神,揣摩聖意的打算。
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他隨意的擺了擺手,身邊候著的太監便極有眼色的走上前,揮了揮手中的拂塵,高聲喊道。
“微臣告退!”
群臣雙手交疊舉起玉如意,拱手屈身異口同聲道。
許風索性直接跪在地上作揖,等李瀾歌起身離開後,大臣也開始結伴離開,不過看著還跪在地上的許風,竊竊私語。
“還真是盛寵在身啊!”
“就是,從來沒有正二品以下的文臣跟去秋獵的。”
“反正皇上為他破例也不是一回兩回的了,快走快走。”
……
許風挺直了身板,對周圍的指指點點,恍若無聞。
元清秋見沒人注意他,不退反進,悄摸的走進大殿,走到他的旁邊,輕聲道:“許風,等午時休息時,你就別再回府了,跟我走,有個人想見見你!”
“何人?”他撩起衣擺慢慢起身,聞言,挑了挑劍眉,瞥了眼元清秋,詢問道。
會是什麽人想見他?!
還這般神神秘秘!
“哎呀,你去了就知道了,走吧。”
元清秋賣著關子,也沒直說,拽著許風便出了大雄寶殿,往宮外的方向走去。
兩人下朝後,出了宮門,許風本想請他一同坐馬車回府,卻被他婉拒,見他堅持,他這才罷休,獨自一人坐馬車回許府,換上官袍之後,便去了翰林院。
轉眼間,午休時間一到,元清秋就拉著許風離開翰林院,去了天下第一酒樓,且是二樓包廂。
許風站在包廂門口,不明所以的看著元清秋,倒想看看他賣的是什麽關子。
門開之後,他便看到包廂內的人,皮膚略微有些黝黑,雙手有老繭,顯然也是會些身手的人,年紀和元清秋差不多,應該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
短短時間內,許風便將裏麵那人打量了個遍,不免有些奇怪,元清秋特意帶他來這有什麽目的?!
“清秋!”
裏麵那人見到兩人,激動的從位置上站起身,一雙眼睛泛著光,甚至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許將軍!請坐。”
“這位是?”
許風進屋之後,元清秋將包廂門關上,解釋道:“這是我義兄元明秋,我們二人都是孤兒,一同長大,是家人亦是夫妻,他現今在城門做一個守城將。”
“我們二人都十分崇拜許兄,他得知我有幸結識了許兄,便也想來看看,許兄不好意思。”元清秋抓著身邊那人的手,臉頰微紅,輕聲道歉。
許風倒也不是講究這些的人,畢竟在邊境呆了兩年,他隨意的擺手道:“無事,許某也很樂意結識二位。”
“元明秋,見過許將軍!”
元明秋突然從位置上站起身,拱手屈身向他作揖,高聲道。
頓時許風和元清秋對視一眼,相視一笑,元清秋也將元明秋拉回位置上,三人把酒言歡,相見甚歡。
閑談之下,因為元清秋二人本就崇拜許風,對他自然沒什麽隱瞞,將兩人的身世全盤托出。
兩人倒也不簡單,本來是兩年前的文武狀元,可卻因為家世不好,沒有底蘊,在朝中無人撐腰,都被一酒囊飯袋頂替了下來。
結果一個來了這翰林院當差,平時沒事做,隻能整合書籍,一個去了城門口做一個小小的守城將,兩人一身才華無以報國,甚是遺憾。
“本以為當今聖上是明君,知人善用,好男兒誓死以當報效大梁。”
“可誰知,他竟是一個昏君!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昏君!”
“官場更是昏暗,官官相護,無錢無權的老百姓猶如牛馬!這樣的朝廷,還有何效忠的必要!”
元清秋本就是一介書生,激動之下,多喝了兩杯,頓時趴在桌上,拿著酒杯,臉頰微紅的開始胡言亂語起來。
“不!他不是這樣的人,他是一個好皇上!”許風也有些微醺,聽到有人說李瀾歌的不是,下意識的便想出聲反駁,替他辯解,可又不知道該怎麽說,隻能皺眉喃喃道。
“什麽好皇上!江南水患,死了多少人,他隻是派下去賑災糧食,可層層剝削,到了災民手中,隻剩下黴米,甚至連米都未見!山珍海味的皇上,他知道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京城四大家,皇上任由其做大,在京城不管不顧,其子弟為非作歹,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那坐在廟堂之高的皇上,他管嗎?!”
“每年科舉,無數學子期盼以此報效大梁,進入朝堂改變這現象,隻因無家世,無門路,便鬱鬱不得誌,最後眼看著比自己還無能的人金榜題名,失望歸鄉,坐在龍椅上的皇上,他又曉得幾分?!”
元清秋掙紮的從位置上站起身,手中拿著酒壺,眼神朦朧的看著許風,擲地有聲的質問,顯然這些早已被他留意心中,加上自己的經曆,這次借著酒醉訴出。
許風早就清醒過來,身上的酒意完全消失,冷臉盯著站在他麵前的元清秋,眉頭緊皺,神色晦暗不明,雙手握成拳搭在腿上,若有所思。
“許兄!不好意思,清秋酒量淺,他這是醉了,請你恕罪。”
元明秋趕忙站起身,環抱住身體踉蹌的元清秋,擔憂的看著他,代他道歉。
“無礙,看他這樣子,這些事想必也壓在他心上許久,說出來,可能也會好受些。”許風微擺手,心裏卻波濤洶湧,他一直身處邊境,隻以為替他肅清外敵,便能保他無憂,卻忽略了大梁朝廷上的危機四伏。
他在朝上也無親信,想來就算他想肅清官場,也無從下手。
大臣之間想必也是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是啊,他一心想為大梁做事,雄心壯誌的參加科舉,卻變成現在這個情況,所以心有不甘。”元明秋愛憐的看著懷裏的人,輕聲解釋道。
“退朝!”
李瀾歌手搭著龍椅,撐著腦袋看著下首,被眼前搖晃的玉簾遮掩住視線,同時也阻礙下方那些人試圖通過眼神,揣摩聖意的打算。
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他隨意的擺了擺手,身邊候著的太監便極有眼色的走上前,揮了揮手中的拂塵,高聲喊道。
“微臣告退!”
群臣雙手交疊舉起玉如意,拱手屈身異口同聲道。
許風索性直接跪在地上作揖,等李瀾歌起身離開後,大臣也開始結伴離開,不過看著還跪在地上的許風,竊竊私語。
“還真是盛寵在身啊!”
“就是,從來沒有正二品以下的文臣跟去秋獵的。”
“反正皇上為他破例也不是一回兩回的了,快走快走。”
……
許風挺直了身板,對周圍的指指點點,恍若無聞。
元清秋見沒人注意他,不退反進,悄摸的走進大殿,走到他的旁邊,輕聲道:“許風,等午時休息時,你就別再回府了,跟我走,有個人想見見你!”
“何人?”他撩起衣擺慢慢起身,聞言,挑了挑劍眉,瞥了眼元清秋,詢問道。
會是什麽人想見他?!
還這般神神秘秘!
“哎呀,你去了就知道了,走吧。”
元清秋賣著關子,也沒直說,拽著許風便出了大雄寶殿,往宮外的方向走去。
兩人下朝後,出了宮門,許風本想請他一同坐馬車回府,卻被他婉拒,見他堅持,他這才罷休,獨自一人坐馬車回許府,換上官袍之後,便去了翰林院。
轉眼間,午休時間一到,元清秋就拉著許風離開翰林院,去了天下第一酒樓,且是二樓包廂。
許風站在包廂門口,不明所以的看著元清秋,倒想看看他賣的是什麽關子。
門開之後,他便看到包廂內的人,皮膚略微有些黝黑,雙手有老繭,顯然也是會些身手的人,年紀和元清秋差不多,應該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
短短時間內,許風便將裏麵那人打量了個遍,不免有些奇怪,元清秋特意帶他來這有什麽目的?!
“清秋!”
裏麵那人見到兩人,激動的從位置上站起身,一雙眼睛泛著光,甚至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許將軍!請坐。”
“這位是?”
許風進屋之後,元清秋將包廂門關上,解釋道:“這是我義兄元明秋,我們二人都是孤兒,一同長大,是家人亦是夫妻,他現今在城門做一個守城將。”
“我們二人都十分崇拜許兄,他得知我有幸結識了許兄,便也想來看看,許兄不好意思。”元清秋抓著身邊那人的手,臉頰微紅,輕聲道歉。
許風倒也不是講究這些的人,畢竟在邊境呆了兩年,他隨意的擺手道:“無事,許某也很樂意結識二位。”
“元明秋,見過許將軍!”
元明秋突然從位置上站起身,拱手屈身向他作揖,高聲道。
頓時許風和元清秋對視一眼,相視一笑,元清秋也將元明秋拉回位置上,三人把酒言歡,相見甚歡。
閑談之下,因為元清秋二人本就崇拜許風,對他自然沒什麽隱瞞,將兩人的身世全盤托出。
兩人倒也不簡單,本來是兩年前的文武狀元,可卻因為家世不好,沒有底蘊,在朝中無人撐腰,都被一酒囊飯袋頂替了下來。
結果一個來了這翰林院當差,平時沒事做,隻能整合書籍,一個去了城門口做一個小小的守城將,兩人一身才華無以報國,甚是遺憾。
“本以為當今聖上是明君,知人善用,好男兒誓死以當報效大梁。”
“可誰知,他竟是一個昏君!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昏君!”
“官場更是昏暗,官官相護,無錢無權的老百姓猶如牛馬!這樣的朝廷,還有何效忠的必要!”
元清秋本就是一介書生,激動之下,多喝了兩杯,頓時趴在桌上,拿著酒杯,臉頰微紅的開始胡言亂語起來。
“不!他不是這樣的人,他是一個好皇上!”許風也有些微醺,聽到有人說李瀾歌的不是,下意識的便想出聲反駁,替他辯解,可又不知道該怎麽說,隻能皺眉喃喃道。
“什麽好皇上!江南水患,死了多少人,他隻是派下去賑災糧食,可層層剝削,到了災民手中,隻剩下黴米,甚至連米都未見!山珍海味的皇上,他知道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京城四大家,皇上任由其做大,在京城不管不顧,其子弟為非作歹,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那坐在廟堂之高的皇上,他管嗎?!”
“每年科舉,無數學子期盼以此報效大梁,進入朝堂改變這現象,隻因無家世,無門路,便鬱鬱不得誌,最後眼看著比自己還無能的人金榜題名,失望歸鄉,坐在龍椅上的皇上,他又曉得幾分?!”
元清秋掙紮的從位置上站起身,手中拿著酒壺,眼神朦朧的看著許風,擲地有聲的質問,顯然這些早已被他留意心中,加上自己的經曆,這次借著酒醉訴出。
許風早就清醒過來,身上的酒意完全消失,冷臉盯著站在他麵前的元清秋,眉頭緊皺,神色晦暗不明,雙手握成拳搭在腿上,若有所思。
“許兄!不好意思,清秋酒量淺,他這是醉了,請你恕罪。”
元明秋趕忙站起身,環抱住身體踉蹌的元清秋,擔憂的看著他,代他道歉。
“無礙,看他這樣子,這些事想必也壓在他心上許久,說出來,可能也會好受些。”許風微擺手,心裏卻波濤洶湧,他一直身處邊境,隻以為替他肅清外敵,便能保他無憂,卻忽略了大梁朝廷上的危機四伏。
他在朝上也無親信,想來就算他想肅清官場,也無從下手。
大臣之間想必也是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是啊,他一心想為大梁做事,雄心壯誌的參加科舉,卻變成現在這個情況,所以心有不甘。”元明秋愛憐的看著懷裏的人,輕聲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