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會上,張光磊書記在一陣開場白之後,就表態道:“今天咱們這個會議的議題,大家已經清楚了。下麵,請大家暢所欲言……”
張書記講完話之後,會議室沉默了足有兩三分鍾。
看得出來,在這種敏感的問題上,大家都不想先發聲,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看看沒有人願意舉手發言,張光磊的眉毛就動了動。
轉頭看向副省長趙昌盛,張光磊就點名道:“昌盛省長,你是分管工業和省內開發區這一塊工作的。這件事情,你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你先來說說?”
被張書記在這種情況下點了名,趙昌盛就有些無奈。
說起來,他的內心深處確實是比較支持濱州市、寧海新區來申請這個“國家級新區”。
這不僅僅是因為夏冰清給他的說情,更多的還是因為現實的情況。
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省內經濟部門就曾經對盛北新區,寧海新區進行過一些數據的分析。
分析的結果是,無論從經濟總量、發展前景,還是從輻射能力來說,都是寧海新區這邊占據更大的優勢。
而且,這個優勢還體現得比較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本著自己的原則出發,趙昌盛也不會去支持盛北新區。
假如去年年底的時候,省委常委會提出這麽個議案的話,趙昌盛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寧海新區。
但是,這僅僅過了三四個月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在王立發省長到任之後,其對盛京市,對盛北新區的推崇,大家都看在眼裏。
包括這一次兩地的“國家級新區”之爭,王省長也是完全一個力挺盛京市的態度。
趙昌盛這剛剛上任省委常委不久,實在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得罪王省長太狠了。
是,他可以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稍微支持一下寧海新區,將它也提個名;
可要是在這省委常委會上,自己依舊是力挺寧海新區的一個表現,王省長心裏會有想法的。
一番斟酌之後,趙昌盛就平靜的闡述起自己的觀點道:“張書記、各位常委,對於這個‘國家級新區’的問題,我是這麽看的……”
“首先,我覺得咱們遼東省是絕對需要一個‘國家級新區’,來帶動全省、甚至整個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的;”
“其次,我是覺得,盛北新區和寧海新區,都是有足夠的實力和底蘊,來申報這個‘國家級新區’的;”
“最後我認為,即使咱們省委這一次在兩者之間必須要做出抉擇的話,也並不會影響另外一家以後的申報……”
說到這裏,趙昌盛知道自己不能再往下說了,就看向張光磊道:“張書記,我要說的就這麽多!”
趙昌盛的這番話,多少有避重就輕的意思。
他並沒有明說自己是支持哪一家,但是他話語之中,二選一的意思還是很明確的。
也就是說,趙昌盛是支持這一次省委隻選擇一家“國家級新區”,來上報國家部委獲批的。
至於到底是省委推薦盛北新區,還是寧海新區,趙昌盛就沒有往下說。
張光磊當然知道趙昌盛的意思,深深看了他一眼,卻也並沒有指摘對方。
“昌盛省長的意見還是很中肯的,咱們今天這個會議不論好壞,隻論先後!大家是怎麽個想法,也都討論討論吧!”
聽了張書記的講話,一眾常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省長王立發,並沒有和自己身邊常務副省長楊蓉討論。
他默默觀察了大家一會兒,然後就將目光看向了張光磊。
“張書記,我想說幾句!”
對這位新到任的王省長,張光磊還是很客氣的。
他“唔”了一聲,點了點頭,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道:“王省長之前一直在鬆江市工作,對經濟方麵的工作有很深的見解,說的那一定是真知灼見的了。請……”
王立發微微頷首,算是謝過了張光磊的抬舉,然後才慢條斯理的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他本身是南方人,說話的口音之中,多少帶有一些南方的韻味。
“同誌們,對於盛北新區和寧海新區,誰更適合先升格成‘國家級新區’,我是這麽看的。”
“正如昌盛同誌剛剛說的那樣,這兩者之間的實力差距,其實並不明顯。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考慮的,難道不應該是地理位置的因素嗎?”
聽到這裏,坐在王立發對麵的濱州市委書記董慶陽眼神就是一凝。
他有些搞不明白,明明自家的寧海新區,在地理位置上占據了明顯的優勢,為什麽這王省長卻“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難道說,在這幾天的反思之後,他改變了主意,轉而支持自家濱州市了?
就在董慶陽狐疑不已之際,王立發就繼續說道:“我想提醒大家一點的是,盛北新區所在的盛京市,可是我們遼東省的省會。”
“假如盛北新區升格成為‘國家級新區’的話,坐落在省會城市的它,無疑更方便我們省委來考察和監督。在新區班子的選擇上,也會更多一些!”
“真要是後期盛北新區在政策上出現了一些偏倚,我們省委也能及時叫停不是?”
說完了這一大通,王立發最後就將目光落在了臉色鐵青的董慶陽身上。
“慶陽同誌,我承認,寧海新區的區位優勢,是要優於盛北新區的。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我還是得說,盛北新區是更好的選擇!”
王立發說完這最後一通話之後,就對張光磊書記點了點頭,好整以暇的拿起茶杯喝茶。
看他鎮定自若的樣子,仿佛剛剛給了董慶陽一刀子的不是他一樣。
對王省長的表態,所有常委都沒什麽意外,大家也都知道王省長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但是他在抬舉盛京市的時候,還不忘刺激一下董書記,這在不少常委看來,就多少有些不厚道了。
當然了,搞政治不是光看人品,即使對王省長的做法不大認可,大部分人也不可能因為這事兒就跳出來指摘這位省裏的二號人物。
張書記講完話之後,會議室沉默了足有兩三分鍾。
看得出來,在這種敏感的問題上,大家都不想先發聲,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看看沒有人願意舉手發言,張光磊的眉毛就動了動。
轉頭看向副省長趙昌盛,張光磊就點名道:“昌盛省長,你是分管工業和省內開發區這一塊工作的。這件事情,你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你先來說說?”
被張書記在這種情況下點了名,趙昌盛就有些無奈。
說起來,他的內心深處確實是比較支持濱州市、寧海新區來申請這個“國家級新區”。
這不僅僅是因為夏冰清給他的說情,更多的還是因為現實的情況。
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省內經濟部門就曾經對盛北新區,寧海新區進行過一些數據的分析。
分析的結果是,無論從經濟總量、發展前景,還是從輻射能力來說,都是寧海新區這邊占據更大的優勢。
而且,這個優勢還體現得比較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本著自己的原則出發,趙昌盛也不會去支持盛北新區。
假如去年年底的時候,省委常委會提出這麽個議案的話,趙昌盛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寧海新區。
但是,這僅僅過了三四個月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在王立發省長到任之後,其對盛京市,對盛北新區的推崇,大家都看在眼裏。
包括這一次兩地的“國家級新區”之爭,王省長也是完全一個力挺盛京市的態度。
趙昌盛這剛剛上任省委常委不久,實在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得罪王省長太狠了。
是,他可以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稍微支持一下寧海新區,將它也提個名;
可要是在這省委常委會上,自己依舊是力挺寧海新區的一個表現,王省長心裏會有想法的。
一番斟酌之後,趙昌盛就平靜的闡述起自己的觀點道:“張書記、各位常委,對於這個‘國家級新區’的問題,我是這麽看的……”
“首先,我覺得咱們遼東省是絕對需要一個‘國家級新區’,來帶動全省、甚至整個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的;”
“其次,我是覺得,盛北新區和寧海新區,都是有足夠的實力和底蘊,來申報這個‘國家級新區’的;”
“最後我認為,即使咱們省委這一次在兩者之間必須要做出抉擇的話,也並不會影響另外一家以後的申報……”
說到這裏,趙昌盛知道自己不能再往下說了,就看向張光磊道:“張書記,我要說的就這麽多!”
趙昌盛的這番話,多少有避重就輕的意思。
他並沒有明說自己是支持哪一家,但是他話語之中,二選一的意思還是很明確的。
也就是說,趙昌盛是支持這一次省委隻選擇一家“國家級新區”,來上報國家部委獲批的。
至於到底是省委推薦盛北新區,還是寧海新區,趙昌盛就沒有往下說。
張光磊當然知道趙昌盛的意思,深深看了他一眼,卻也並沒有指摘對方。
“昌盛省長的意見還是很中肯的,咱們今天這個會議不論好壞,隻論先後!大家是怎麽個想法,也都討論討論吧!”
聽了張書記的講話,一眾常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省長王立發,並沒有和自己身邊常務副省長楊蓉討論。
他默默觀察了大家一會兒,然後就將目光看向了張光磊。
“張書記,我想說幾句!”
對這位新到任的王省長,張光磊還是很客氣的。
他“唔”了一聲,點了點頭,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道:“王省長之前一直在鬆江市工作,對經濟方麵的工作有很深的見解,說的那一定是真知灼見的了。請……”
王立發微微頷首,算是謝過了張光磊的抬舉,然後才慢條斯理的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他本身是南方人,說話的口音之中,多少帶有一些南方的韻味。
“同誌們,對於盛北新區和寧海新區,誰更適合先升格成‘國家級新區’,我是這麽看的。”
“正如昌盛同誌剛剛說的那樣,這兩者之間的實力差距,其實並不明顯。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考慮的,難道不應該是地理位置的因素嗎?”
聽到這裏,坐在王立發對麵的濱州市委書記董慶陽眼神就是一凝。
他有些搞不明白,明明自家的寧海新區,在地理位置上占據了明顯的優勢,為什麽這王省長卻“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難道說,在這幾天的反思之後,他改變了主意,轉而支持自家濱州市了?
就在董慶陽狐疑不已之際,王立發就繼續說道:“我想提醒大家一點的是,盛北新區所在的盛京市,可是我們遼東省的省會。”
“假如盛北新區升格成為‘國家級新區’的話,坐落在省會城市的它,無疑更方便我們省委來考察和監督。在新區班子的選擇上,也會更多一些!”
“真要是後期盛北新區在政策上出現了一些偏倚,我們省委也能及時叫停不是?”
說完了這一大通,王立發最後就將目光落在了臉色鐵青的董慶陽身上。
“慶陽同誌,我承認,寧海新區的區位優勢,是要優於盛北新區的。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我還是得說,盛北新區是更好的選擇!”
王立發說完這最後一通話之後,就對張光磊書記點了點頭,好整以暇的拿起茶杯喝茶。
看他鎮定自若的樣子,仿佛剛剛給了董慶陽一刀子的不是他一樣。
對王省長的表態,所有常委都沒什麽意外,大家也都知道王省長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但是他在抬舉盛京市的時候,還不忘刺激一下董書記,這在不少常委看來,就多少有些不厚道了。
當然了,搞政治不是光看人品,即使對王省長的做法不大認可,大部分人也不可能因為這事兒就跳出來指摘這位省裏的二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