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平的開聲,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包括李青雲,也同樣有些訝異。


    他的目光不自覺的瞥向魯東平,卻根本看不出魯書記眼神中有什麽異樣。


    就好像他剛剛沒有說任何話一樣。


    然而魯東平的這句話,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


    在他的輕飄飄的一句話之後,徐仁剛想利用司法公正這一點來打壓李青雲,就已經不可能了。


    畢竟,魯東平作為市委常委,在自己轄下的寧海新區黨工委委員出了事情的情況下,是完全有權利去給下麵的長河縣委打電話垂詢一二的。


    這事兒,就算是到了董書記這兒,也不好指摘他什麽。


    徐仁剛作為市政府的一把手,就更不好在這上麵發難了。


    停滯了片刻,徐仁剛也隻能是從其他方麵著手了。


    他甕聲甕氣的說道:“東平部長既然開了聲,這事兒自然就沒問題了。”


    “但是對李青雲同誌剛剛的不以為然,我還是有不同看法……”


    隨後,徐仁剛就著重講了講新時期輿論的重要性。


    對於“盛京民生簡報”的影響力,他更是加油添醋的說了不少。


    末了,他麵向四周,貌似公平公正的說道:“卞玉蘭同誌的這件事情,不管誰對誰錯。首先我覺得咱們市委要做的,就是平息輿論,不能讓影響再擴大了!”


    “咱們濱州市是副省級城市,是全省的經濟中心,省裏不知道多少雙眼睛都盯著我們呢。在眾目睽睽之下,咱們濱州市隻要出一點兒問題,就是大問題,容不得我們不重視啊,同誌們!”


    徐仁剛痛心疾首的一番話,顯然是在批評李青雲的輕浮了。


    確實,在部分市委委員看來,李青雲剛剛對這家“盛京民生簡報”的不待見,雖然可以理解,卻也有些太盲目了。


    畢竟,這家報社在省城來說,都是頗具規模的。


    徐仁剛說完之後,吳耀祖也立刻發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出意外的,這位常務副市長當然是跟著市長的步子走的。


    看著台下麵色凝重的李青雲,吳耀祖心裏就有些暢快。


    他咳嗽了一聲,眯著眼睛說道:“我完全同意徐市長的意見,咱們有些幹部雖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處理一些突發狀況的時候,經驗還是太缺乏了一些。”


    “這件事情如果咱們一早就引起重視,恐怕就不會落得現在這個被動的境地了吧?”


    吳耀祖這話多多少少有一些幸災樂禍,聽得魯東平是一陣皺眉。


    確實,吳副市長這番話雖說是針對李青雲而去的,但是魯東平作為寧海新區的一把手、卞玉蘭的直接領導,這事兒真鬧大了的話,他的責任肯定是要比李青雲這個區長大的。


    當然了,魯東平也知道,自己剛剛已經發過聲了,再多說的話,就不大好了。


    魯東平這個宣傳部長不說話,其餘常委就算是陳明光這樣向著李青雲的,就更沒有說話的立場了。


    畢竟,他們對這件事情的了解,都隻是通過道聽途說。


    就算想要幫李青雲開聲,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看看吳耀祖說完之後,大家都沒有說話的想法,董慶陽就再次將目光落在了李青雲身上。


    “李青雲同誌,對於徐市長和耀祖市長剛剛的批評,你還有什麽想要辯解的嗎?”


    董書記的這句話,讓台下的一種市委委員們就有些心驚膽戰。


    捫心自問,換了他們自己的話,麵對市長、常務副市長這兩位大佬的批評,隻有虛心接受的份兒,是怎麽也不敢出言辯解的。


    隻是,這位看上去一副淡然模樣的李區長,會是這樣的反應嗎?


    就在大家暗暗揣測著李青雲會有什麽反應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區長已經再次站了起來。


    “董書記,對於我自己剛剛的講述,我沒有什麽要補充的。”


    “徐市長、吳副市長說的有一定的道理,輿論的力量,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太過在意輿論的傾向,卻放棄了實事求是的準則,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假如輿論是正確的,那我們自然要予以改正;可要是這個輿論是錯誤的,是失實的,我們就要引導它,而不是盲目的順應民意,這是很不科學、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因為在我看來,我們基層幹部處理問題的唯一準則,永遠是實事求是這四個字……”


    李青雲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說完之後,全場就是鴉雀無聲。


    市委常委之中,幾個和李青雲交好的常委,臉上都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中立的一部分常委,臉上也都有讚賞之色。


    就連一向支持市長的市委統戰部長田麗,臉上也有驚詫之色。


    隻有剛剛發言過的徐仁剛、吳耀祖二人,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顯然是被李青雲這番話嗆得厲害。


    隻是,李青雲的這段發言說的實在太到位了,這兩位大佬就算是想要反駁,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看著二人受窘的樣子,台下的市委委員們就是一陣麵麵相覷。


    今天在參加這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之外,所有人可都沒想過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大家神色各異,內心翻騰不已之際,李青雲就平心靜氣的向董慶陽書記請示道:“董書記,我要解釋的就這麽多!”


    在董慶陽書記雙手下按之後,李青雲就平靜的坐了下來。


    對於今天的這場唇槍舌戰,他是有一定的準備的。


    說起來,在上午和小雪通過電話之後,李青雲的思維已經是異常的清明了。


    在參加下午這個市委常委會之前,他也做過了充足的準備,將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實際上,李青雲並不怎麽擔心自己在會上被徐仁剛、吳耀祖這幾位不待見自己的領導詢問。


    他更擔心的是,卞玉蘭因為這件事情,就一蹶不振,甚至成為市委平息這起事件的犧牲品,那對她來說就太不公平了。


    也正因為如此,李青雲剛剛在反駁徐仁剛、吳耀祖的時候,才說的那麽堅定。


    他就是想在這個常委會上,就將卞玉蘭本人給摘出去。


    隻要事情變成了驗證“盛京民生簡報”報道的真實性,那就好處理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雲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杉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杉公子並收藏青雲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