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在丁瑤的住處一直逗留到天黑才離開。
正打算離開皇宮回家,一個聲音叫住了他:“長兄稍等片刻。”
回過頭,曹恒見到一位少年正往這邊走來。
走過來的是曹鑠的二兒子,也是曹恒的二弟曹毅。
來到曹恒麵前,曹毅躬身行了個大禮:“剛才在祖母那裏,我有好些話想與長兄說,卻始終找不到機會。不知長兄現在有沒有閑暇?”
曹毅是甄宓所生,平日裏隻是讀書,並沒有像曹恒那樣從小就被母親逼著文武均修。
雖然不懂武藝,曹毅卻十分聰慧,往往看到事情也是能夠一眼看穿。
他僅僅隻比曹恒小了一歲,倆人身高也是想差無幾,就連相貌也有幾分相像。
“你我又不是外人,還有什麽話說不出口?”曹恒對曹毅說道:“想說什麽隻管說就是。”
“我是想問長兄,出征關外能不能把我也給帶上?”曹毅有些尷尬的說道:“我雖然不像長兄一樣勇武過人,可我卻可以給長兄寫寫文書或者端茶倒水。長兄領軍在外,兄弟們可都是羨慕的很,無論如何也不該毫無表示……”
“你想有什麽表示?”曹恒說道:“我也不是不知道你,從小就不被允許習練武藝,智略倒是不錯,可身體卻羸弱的很。關外異族一個個的壯實的如同小牛,遇見他們,我可不一定有空閑護著你。”
“隻要長兄肯帶著我出關就好。”曹毅說道:“遇見胡人,我也有法子自保。絕對不會給長兄帶來麻煩就是。”
“有沒有問過甄家母親?”曹恒說道:“要知道,你根本不懂武藝。留在後方做個智囊或許還成,帶你上陣……”
說到這裏,他搖了搖頭:“別和我搗亂,父親和甄家母親都不會答應。”
“我去懇求父親,倘若他答應,長兄就帶我去,怎樣?”曹毅向曹恒問了一句。
“要是父親答應,我當然可以帶你去。”曹恒說道:“隻不過你也別想的太好,我覺著父親答應的可能不是很大。”
“父親不答應,我不去就是。”曹毅回道:“我雖然沒什麽能耐,卻也是曹家兒郎。倘若要我整天在家中閑著,總覺得自己沒什麽用處。如今我也長大成人,能為父親和長兄分憂,才是我應該去做的事情。”
“此時父親應該還沒有睡下。”曹恒問道:“要不要我陪你一道過去?”
“長兄成全,當然再好不過。”曹恒願意陪他過去,曹毅趕忙行了個大禮。
“現在謝我還是太早。”曹恒說道:“等到父親答應了,你再謝我不遲。”
雖然沒有明確說已經答應了,可曹恒的做法卻讓曹毅感覺到他是願意的。
曹毅說道:“長兄隻管放心,我要是去了關外,絕對不會惹麻煩也就是了。”
“你是我兄弟。”曹恒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胳膊,微微一笑:“兄弟要跟著我一同出征,我又怎麽可能不照應著你?”
“要是哪天長兄覺著我耽誤了事情,隻管打發我離開就是。”曹毅回道:“我去關外是要給長兄分憂,絕對不是為了讓長兄分心。”
“等到關外好好立功就是。”曹恒說道:“你和其他兄弟不立些功勞,將來封王難免會有人閑話,說你們隻是因為生長在曹家,才有了那些好處。我是希望每一個兄弟都能為我分憂,也希望你們能有所成就。可我更希望的是,我們兄弟這一生都能力同心,千萬不要整出什麽幺蛾子來。”
“誰要是敢整什麽幺蛾子出來,不用長兄費心,我也不饒他們!”曹毅當即回了一句。
“我倆別在這裏說話,再過一會父親要是歇下,就隻能等明天了。”曹恒招呼了一聲,帶著曹毅往曹鑠書房走去。
“長兄不問一下父親這會在什麽地方?”發覺他是直奔曹鑠的書房,曹毅疑惑的問了一句。
“問什麽?”曹恒說道:“最近大魏事務繁多,父親這會肯定還沒有睡下,我倆去了書房一定可以見著,又何必多問。”
曹恒說的果斷,曹毅雖然不太敢相信,卻有不敢多問,隻好跟在他身後。
來到曹鑠書房附近,他們果然看見書房裏還亮著燈光,鄧展和祝奧正守在門外。
見曹恒和曹毅來了,倆人迎上。
鄧展問了一句:“兩位公子怎麽這會來了?”
“鄧將軍。”曹恒拱手回禮:“敢問父親在不在?”
“主公正在裏麵。”鄧展問道:“兩位公子現在要求見?”
“正是。”曹恒說道:“還請鄧將軍代為通稟。”
“請兩位公子稍等。”鄧展答應了一聲,轉身走到書房門口。
他對書房米麵說道:“啟稟主公,長公子和二公子求見。”
書房裏傳出曹鑠的聲音:“讓他倆進來。”
得到曹鑠的回應,鄧展回到倆人麵前,對他們說道:“主公請兩位公子進裏麵說話。”
“多謝鄧將軍。”曹恒和曹毅一同謝了,進了房間。
曹鑠坐在房間裏,正在翻看著什麽,聽見有人進屋,他抬起頭,看到曹恒領著曹毅來到。
“你倆怎麽一道來了?”曹鑠向倆人問道。
“回稟父親。”曹恒說道:“剛才我從祖母那裏出來,二弟追上我,說是想和我一同出征討伐胡人。我不敢擅自決斷,特意來問父親的意思。”
看向曹毅,曹鑠問道:“你為什麽要跟隨長兄出征?”
“回父親話,我已長大成人。長兄可以為父親分憂,我應當也可以為父親和長兄分憂。”曹毅回道:“孩兒一片孝悌之心,還望父親成全!”
“你和你兄長不同。”曹鑠說道:“從小就沒習練過武藝,上了戰場又能有什麽用處?”
“運籌帷幄者不一定需要親自上陣廝殺。”曹毅回道:“我願為長兄分擔,可以負責做些探查敵軍情況,從而謀劃出更好策略的事情。長兄身邊多一個人,總要好過少一個人。”
看向曹恒,曹鑠問道:“你怎麽認為?”
曹恒回道:“二弟有心為父親分憂,我也沒有道理回絕,剛才已經說了,倘若父親答應,我可以帶他到關外曆練。”
“好!很好!”曹鑠說道:“你們兄弟能有這樣的心思,我也很是欣慰。隻不過你倆出征在外,恒兒可得照應周全你家兄弟。”
“父親放心,有我在,絕對不會讓二弟受半分傷害。”曹恒當即答應了。
“你也不要總是給兄長找些麻煩。”目光又落到曹毅的臉上,曹鑠說道:“到了關外,你要做的是多聽多看,對那裏不是太了解的時候,不用急於向你兄長獻策。他屢次討伐胡人,屢戰屢勝,對胡人的了解是你需要學很長時間才能擁有的。我允許你去,絕對不是為了給他找麻煩。”
“我絕對不會給兄長找半點麻煩。”曹毅當即應了。
“問問你母親,要是她也答應,過些日子你兄長出征,你就跟著好了。”曹鑠擺了擺手:“我這邊還有些事情,你倆先退下吧。”
兄弟倆領命退下。
離開曹鑠的書房,曹毅對曹恒說道:“還是長兄了解父親,知道他這會還沒歇下。”
“為君者,每天要處置的事務數不勝數。父親身為魏王,雖然還沒有稱帝,可天下卻已經是我們大魏的了。”曹恒回道:“他需要處置的事務,是我倆根本無法想象到的?”
“長兄能為父親分憂,實在是孝順的很。”曹毅說道:“我能追隨長兄出關討伐胡人,也是為大魏盡了綿薄之力。出關以後,隻要長兄讓我做的,我必定竭盡所能。倘若長兄不讓我做的,我也絕對不會給長兄找來麻煩。”
“其實你能有這樣的心思,父親和我都是十分欣然了。”曹恒問道:“甄家母親那裏,還要不要我陪著你一道過去?”
“母親那裏我會說服,不用勞煩長兄。”曹毅回道:“天色不早,不敢耽擱長兄歇息。”
“既然你能說服,我就不陪你去了。”曹恒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臂,對他說道:“我先走了,說服甄家母親以後,明天告訴我一聲,我也知道該不該帶著你一同出征。”
“我送長兄。”曹毅答應了一聲。
曹恒說道:“你也不用送我,趁著甄家母親此時應該還沒睡下,先去求見好了。”
“恭送長兄。”曹毅躬身應了。
目送曹恒離開,曹毅才往甄宓住處走去。
丁瑤擺設酒宴,中午和晚上,甄宓以及其他夫人都飲了些酒。
回到住處,甄宓正打算睡下,侍女來報:“啟稟夫人,二公子求見。”
“他真個時候來見我做什麽?”甄宓眉頭微微一皺,來的是她親生兒子,又不能說不見,於是吩咐侍女:“讓他進來把。”
侍女答應了一聲,走到屋外,對等在那裏的曹毅說道:“二公子,夫人有請。”
“多謝姐姐。”甄宓身邊的侍女,曹毅當然不敢造次,道了聲謝,跟在她身後進了房間。
來到甄宓麵前,侍女說道:“啟稟夫人,二公子來了。”
有著兩三分醉意的甄宓抬眼看了看來到麵前的曹毅,語氣極其平淡的問了一句:“天色這麽晚了,你來這裏做什麽?”
“回母親話。”曹毅回道:“我來這裏是想懇請母親答應一件事。”
“有什麽事情在你祖母那裏不說,卻偏偏來我這裏說。”甄宓說道:“說吧,什麽事?”
“我想懇請母親,允許隨同長兄出征關外。”曹毅說道:“長兄能為父親分憂,我也想為曹家做些什麽……”
“你?”甄宓眉頭微微皺了皺:“恒兒能在沙場智商建功立業,你卻是連捉隻雞的力氣都沒有,即便上了戰場,又能做什麽?”
她擺了擺手說道:“自你小時候,我就不許你習練武藝,到如今你已過了習武的最佳年紀。不讓你習武,為的就是不想要你去戰場。作為大魏二公子,難道你覺著隻能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我雖然不懂武藝,上不了戰場殺了不敵,可我看待事情應該還有一些見解。”曹毅說道:“剛才我已問過長兄和父親,他們也都同意……”
“既然已經問過他們,你還來我這裏做什麽?”甄宓臉色頓時愣了下來:“難道你是前來知會我,讓我明白,即便不許你去,你還是會去。”
“母親明鑒。”曹毅回道:“孩兒向來認為,百善孝為大。所以才會懇請父親允許前往關外,為父親和長兄分憂。倘若母親不許我去,我當然不會再去。隻是母親應當知道,不讓我去關外,我心中始終會存留著芥蒂,人在關內心在關外,這種痛苦,還請母親體諒!”
曹毅話說的堅決,甄宓眉頭微微皺著。
她思索了片刻,對曹毅說道:“你要是肯答應我一件事,我就許你前往關外。”
“還請母親明示!”曹毅聞言,趕緊向甄宓問了一句。
“到了關外,不得與將軍們私下有任何接觸。”甄宓說道:“但凡提起意見,必定要在私下與恒兒說。所有功勞歸他,至於你的功勞,母親記著就好。”
“母親擔心的是什麽,我都明白。”曹毅說道:“母親隻是不想當年父親經曆過的那些事情,再次出現在我和長兄的身上。孩兒前往關外,為的並不是這些,當然會把母親的話都記下來。”
“天下之憂一個主人,恒兒才是大魏的長公子,等到你父親登基,他將是大魏太子。”甄宓說道:“你們這些做兄弟的,隻要能記住協同長兄把事情辦好也就夠了。不該想的不要去想,不該做的也不要去做。”
“母親教誨我都記下了。”曹毅當即應下,隨後向甄宓問道:“敢問母親……”
“去吧。”甄宓歎了一聲說道:“同為大魏公子,恒兒領軍上陣,你卻隻在家中,想想也是可憐。記得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沙場之上再多幾分小心,我也就沒什麽好交代的了。”2k閱讀網
正打算離開皇宮回家,一個聲音叫住了他:“長兄稍等片刻。”
回過頭,曹恒見到一位少年正往這邊走來。
走過來的是曹鑠的二兒子,也是曹恒的二弟曹毅。
來到曹恒麵前,曹毅躬身行了個大禮:“剛才在祖母那裏,我有好些話想與長兄說,卻始終找不到機會。不知長兄現在有沒有閑暇?”
曹毅是甄宓所生,平日裏隻是讀書,並沒有像曹恒那樣從小就被母親逼著文武均修。
雖然不懂武藝,曹毅卻十分聰慧,往往看到事情也是能夠一眼看穿。
他僅僅隻比曹恒小了一歲,倆人身高也是想差無幾,就連相貌也有幾分相像。
“你我又不是外人,還有什麽話說不出口?”曹恒對曹毅說道:“想說什麽隻管說就是。”
“我是想問長兄,出征關外能不能把我也給帶上?”曹毅有些尷尬的說道:“我雖然不像長兄一樣勇武過人,可我卻可以給長兄寫寫文書或者端茶倒水。長兄領軍在外,兄弟們可都是羨慕的很,無論如何也不該毫無表示……”
“你想有什麽表示?”曹恒說道:“我也不是不知道你,從小就不被允許習練武藝,智略倒是不錯,可身體卻羸弱的很。關外異族一個個的壯實的如同小牛,遇見他們,我可不一定有空閑護著你。”
“隻要長兄肯帶著我出關就好。”曹毅說道:“遇見胡人,我也有法子自保。絕對不會給長兄帶來麻煩就是。”
“有沒有問過甄家母親?”曹恒說道:“要知道,你根本不懂武藝。留在後方做個智囊或許還成,帶你上陣……”
說到這裏,他搖了搖頭:“別和我搗亂,父親和甄家母親都不會答應。”
“我去懇求父親,倘若他答應,長兄就帶我去,怎樣?”曹毅向曹恒問了一句。
“要是父親答應,我當然可以帶你去。”曹恒說道:“隻不過你也別想的太好,我覺著父親答應的可能不是很大。”
“父親不答應,我不去就是。”曹毅回道:“我雖然沒什麽能耐,卻也是曹家兒郎。倘若要我整天在家中閑著,總覺得自己沒什麽用處。如今我也長大成人,能為父親和長兄分憂,才是我應該去做的事情。”
“此時父親應該還沒有睡下。”曹恒問道:“要不要我陪你一道過去?”
“長兄成全,當然再好不過。”曹恒願意陪他過去,曹毅趕忙行了個大禮。
“現在謝我還是太早。”曹恒說道:“等到父親答應了,你再謝我不遲。”
雖然沒有明確說已經答應了,可曹恒的做法卻讓曹毅感覺到他是願意的。
曹毅說道:“長兄隻管放心,我要是去了關外,絕對不會惹麻煩也就是了。”
“你是我兄弟。”曹恒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胳膊,微微一笑:“兄弟要跟著我一同出征,我又怎麽可能不照應著你?”
“要是哪天長兄覺著我耽誤了事情,隻管打發我離開就是。”曹毅回道:“我去關外是要給長兄分憂,絕對不是為了讓長兄分心。”
“等到關外好好立功就是。”曹恒說道:“你和其他兄弟不立些功勞,將來封王難免會有人閑話,說你們隻是因為生長在曹家,才有了那些好處。我是希望每一個兄弟都能為我分憂,也希望你們能有所成就。可我更希望的是,我們兄弟這一生都能力同心,千萬不要整出什麽幺蛾子來。”
“誰要是敢整什麽幺蛾子出來,不用長兄費心,我也不饒他們!”曹毅當即回了一句。
“我倆別在這裏說話,再過一會父親要是歇下,就隻能等明天了。”曹恒招呼了一聲,帶著曹毅往曹鑠書房走去。
“長兄不問一下父親這會在什麽地方?”發覺他是直奔曹鑠的書房,曹毅疑惑的問了一句。
“問什麽?”曹恒說道:“最近大魏事務繁多,父親這會肯定還沒有睡下,我倆去了書房一定可以見著,又何必多問。”
曹恒說的果斷,曹毅雖然不太敢相信,卻有不敢多問,隻好跟在他身後。
來到曹鑠書房附近,他們果然看見書房裏還亮著燈光,鄧展和祝奧正守在門外。
見曹恒和曹毅來了,倆人迎上。
鄧展問了一句:“兩位公子怎麽這會來了?”
“鄧將軍。”曹恒拱手回禮:“敢問父親在不在?”
“主公正在裏麵。”鄧展問道:“兩位公子現在要求見?”
“正是。”曹恒說道:“還請鄧將軍代為通稟。”
“請兩位公子稍等。”鄧展答應了一聲,轉身走到書房門口。
他對書房米麵說道:“啟稟主公,長公子和二公子求見。”
書房裏傳出曹鑠的聲音:“讓他倆進來。”
得到曹鑠的回應,鄧展回到倆人麵前,對他們說道:“主公請兩位公子進裏麵說話。”
“多謝鄧將軍。”曹恒和曹毅一同謝了,進了房間。
曹鑠坐在房間裏,正在翻看著什麽,聽見有人進屋,他抬起頭,看到曹恒領著曹毅來到。
“你倆怎麽一道來了?”曹鑠向倆人問道。
“回稟父親。”曹恒說道:“剛才我從祖母那裏出來,二弟追上我,說是想和我一同出征討伐胡人。我不敢擅自決斷,特意來問父親的意思。”
看向曹毅,曹鑠問道:“你為什麽要跟隨長兄出征?”
“回父親話,我已長大成人。長兄可以為父親分憂,我應當也可以為父親和長兄分憂。”曹毅回道:“孩兒一片孝悌之心,還望父親成全!”
“你和你兄長不同。”曹鑠說道:“從小就沒習練過武藝,上了戰場又能有什麽用處?”
“運籌帷幄者不一定需要親自上陣廝殺。”曹毅回道:“我願為長兄分擔,可以負責做些探查敵軍情況,從而謀劃出更好策略的事情。長兄身邊多一個人,總要好過少一個人。”
看向曹恒,曹鑠問道:“你怎麽認為?”
曹恒回道:“二弟有心為父親分憂,我也沒有道理回絕,剛才已經說了,倘若父親答應,我可以帶他到關外曆練。”
“好!很好!”曹鑠說道:“你們兄弟能有這樣的心思,我也很是欣慰。隻不過你倆出征在外,恒兒可得照應周全你家兄弟。”
“父親放心,有我在,絕對不會讓二弟受半分傷害。”曹恒當即答應了。
“你也不要總是給兄長找些麻煩。”目光又落到曹毅的臉上,曹鑠說道:“到了關外,你要做的是多聽多看,對那裏不是太了解的時候,不用急於向你兄長獻策。他屢次討伐胡人,屢戰屢勝,對胡人的了解是你需要學很長時間才能擁有的。我允許你去,絕對不是為了給他找麻煩。”
“我絕對不會給兄長找半點麻煩。”曹毅當即應了。
“問問你母親,要是她也答應,過些日子你兄長出征,你就跟著好了。”曹鑠擺了擺手:“我這邊還有些事情,你倆先退下吧。”
兄弟倆領命退下。
離開曹鑠的書房,曹毅對曹恒說道:“還是長兄了解父親,知道他這會還沒歇下。”
“為君者,每天要處置的事務數不勝數。父親身為魏王,雖然還沒有稱帝,可天下卻已經是我們大魏的了。”曹恒回道:“他需要處置的事務,是我倆根本無法想象到的?”
“長兄能為父親分憂,實在是孝順的很。”曹毅說道:“我能追隨長兄出關討伐胡人,也是為大魏盡了綿薄之力。出關以後,隻要長兄讓我做的,我必定竭盡所能。倘若長兄不讓我做的,我也絕對不會給長兄找來麻煩。”
“其實你能有這樣的心思,父親和我都是十分欣然了。”曹恒問道:“甄家母親那裏,還要不要我陪著你一道過去?”
“母親那裏我會說服,不用勞煩長兄。”曹毅回道:“天色不早,不敢耽擱長兄歇息。”
“既然你能說服,我就不陪你去了。”曹恒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臂,對他說道:“我先走了,說服甄家母親以後,明天告訴我一聲,我也知道該不該帶著你一同出征。”
“我送長兄。”曹毅答應了一聲。
曹恒說道:“你也不用送我,趁著甄家母親此時應該還沒睡下,先去求見好了。”
“恭送長兄。”曹毅躬身應了。
目送曹恒離開,曹毅才往甄宓住處走去。
丁瑤擺設酒宴,中午和晚上,甄宓以及其他夫人都飲了些酒。
回到住處,甄宓正打算睡下,侍女來報:“啟稟夫人,二公子求見。”
“他真個時候來見我做什麽?”甄宓眉頭微微一皺,來的是她親生兒子,又不能說不見,於是吩咐侍女:“讓他進來把。”
侍女答應了一聲,走到屋外,對等在那裏的曹毅說道:“二公子,夫人有請。”
“多謝姐姐。”甄宓身邊的侍女,曹毅當然不敢造次,道了聲謝,跟在她身後進了房間。
來到甄宓麵前,侍女說道:“啟稟夫人,二公子來了。”
有著兩三分醉意的甄宓抬眼看了看來到麵前的曹毅,語氣極其平淡的問了一句:“天色這麽晚了,你來這裏做什麽?”
“回母親話。”曹毅回道:“我來這裏是想懇請母親答應一件事。”
“有什麽事情在你祖母那裏不說,卻偏偏來我這裏說。”甄宓說道:“說吧,什麽事?”
“我想懇請母親,允許隨同長兄出征關外。”曹毅說道:“長兄能為父親分憂,我也想為曹家做些什麽……”
“你?”甄宓眉頭微微皺了皺:“恒兒能在沙場智商建功立業,你卻是連捉隻雞的力氣都沒有,即便上了戰場,又能做什麽?”
她擺了擺手說道:“自你小時候,我就不許你習練武藝,到如今你已過了習武的最佳年紀。不讓你習武,為的就是不想要你去戰場。作為大魏二公子,難道你覺著隻能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我雖然不懂武藝,上不了戰場殺了不敵,可我看待事情應該還有一些見解。”曹毅說道:“剛才我已問過長兄和父親,他們也都同意……”
“既然已經問過他們,你還來我這裏做什麽?”甄宓臉色頓時愣了下來:“難道你是前來知會我,讓我明白,即便不許你去,你還是會去。”
“母親明鑒。”曹毅回道:“孩兒向來認為,百善孝為大。所以才會懇請父親允許前往關外,為父親和長兄分憂。倘若母親不許我去,我當然不會再去。隻是母親應當知道,不讓我去關外,我心中始終會存留著芥蒂,人在關內心在關外,這種痛苦,還請母親體諒!”
曹毅話說的堅決,甄宓眉頭微微皺著。
她思索了片刻,對曹毅說道:“你要是肯答應我一件事,我就許你前往關外。”
“還請母親明示!”曹毅聞言,趕緊向甄宓問了一句。
“到了關外,不得與將軍們私下有任何接觸。”甄宓說道:“但凡提起意見,必定要在私下與恒兒說。所有功勞歸他,至於你的功勞,母親記著就好。”
“母親擔心的是什麽,我都明白。”曹毅說道:“母親隻是不想當年父親經曆過的那些事情,再次出現在我和長兄的身上。孩兒前往關外,為的並不是這些,當然會把母親的話都記下來。”
“天下之憂一個主人,恒兒才是大魏的長公子,等到你父親登基,他將是大魏太子。”甄宓說道:“你們這些做兄弟的,隻要能記住協同長兄把事情辦好也就夠了。不該想的不要去想,不該做的也不要去做。”
“母親教誨我都記下了。”曹毅當即應下,隨後向甄宓問道:“敢問母親……”
“去吧。”甄宓歎了一聲說道:“同為大魏公子,恒兒領軍上陣,你卻隻在家中,想想也是可憐。記得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沙場之上再多幾分小心,我也就沒什麽好交代的了。”2k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