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齊聚首都
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軍嫂 作者:五女幺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眼前這破破爛爛的教室,窮嗖埋汰的學生們,韓明燕真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怎麽會這樣?自己怎麽就落到這般田地呢?她本應該舒舒服服的待在首都,當一個人人尊敬的重點中學教師的啊!
更讓韓明燕鬱悶的是,回到老家後,她爹娘就開始迫不及待的要給她找婆家,她今年都二十四了,馬上就要過年了,過了年就是二十五歲。
在這個年代,特別是在農村,一個姑娘家要是到了二十五歲還沒嫁人,那就是別人眼中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即便她是大學畢業生,即便是正式的人民教師,都無法改變老姑娘不值錢的這條真理,也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笑之資。
誰家要是有個老姑娘,那可是丟人現眼的事!
盡管韓明燕一再地跟她爹娘強調她現在還不想結婚,她對未來還有別的打算。但是,她爹娘卻不肯聽她的,仍舊緊鑼密鼓地四處張羅著給她找合適的人家。
他們之所以對韓明燕的婚事這麽上心,除了因為家裏有個老姑娘的名聲難聽外,另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他們想趁著閨女現在還不算太老,又是大學畢業生,還是有正式的工作,找個條件好的婆家,再多要點兒彩禮,也好給韓彪娶個媳婦!
韓彪今年都二十二歲了,可還沒有媳婦呢!
因為他們家窮,名聲也不大好,所以,沒有好人家的好姑娘願意嫁到他們家來。
偏偏韓彪的心又高,主要也是因為老韓家的姑娘長得都好。他有自己的這幫姐妹們做參照物,醜姑娘他當然相不中了。
就這樣,韓彪的婚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地吊著,直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韓龍現在還在監獄裏坐牢,估計出來也是廢了,韓誌德兩口子現在就全都指望著韓彪了。眼看著兒子二十二了,還沒娶上媳婦,老兩口子自然急得不得了,恨不得一下子給兒子娶上媳婦叫兒子成了家。
其實,他倆早就指望靠著閨女找婆家多要些彩禮,好給兒子娶媳婦了。隻是,這些年來韓明燕一直待在首都,從來不回來,也不給他們寫信,他們給她寫信她也不回。
首都離他們遙遠,他們就是想哢哧韓明燕也卡哧不著。所以即便是不甘心,也奈何不了她。
但是現在不同了,韓明燕回來了!
她是他們的閨女,婚姻大事自然得由他們說了算!
於是,韓誌德和胡慧芳倆就開始忙活起來,到處打聽鎮上條件好又肯花錢的人家,準備把韓明燕嫁出去……
韓明燕一氣之下,就從家裏搬出去了,搬到了學校的宿舍去住,隻是,學校的宿舍條件很差,低矮破舊的土坯房四下透風。晚上睡覺時都得把腦袋包上,不然第二天早上起來準得凍感冒。
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屋裏的水盆都結冰了,可以想象那屋裏有多冷了吧。
而且,宿舍裏並不是一個老師一個房間一張床,而是一鋪大炕,幾個老師擠在一張炕上睡。
晚上睡覺時,這幾個老師打呼嚕磨牙說夢話的都有,且她們的衛生習慣也不好,晚上睡覺前都不洗腳,脫吧脫吧上炕鑽進被窩就睡。
一到晚上的時候,屋裏就不光有炕洞子味,還彌漫著一股子濃濃的臭腳丫子味兒,讓愛幹淨的韓明燕苦不堪言。
夥食也差到了極致!
學校的食堂裏似乎還停留在困難時期的標準。平日裏連大米飯都不做,都是又黑又粗的高粱米飯,偶爾做一頓二米飯,就算是改善夥食了。
而且那二米飯裏也是一大半小米,一小半大米,米裏還有稻殼,小石子兒,蟲子,吃著吃著就能硌到牙,或者吃出隻小蟲子來。
菜也是清湯清水的,連個油腥都沒有。偶爾能做一頓肉菜,也隻是素菜裏加幾片薄薄的肉片而已,那肉片薄的,放在日頭底下都是透明的。
這樣的生活,跟她在首都的生活天差地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啊!
在首都,她住的是青堂瓦舍的磚瓦房。天天燒的是煤餅,把屋裏燒得暖烘烘的,跟春天似的。每頓飯都是葷素搭配,淨吃好吃的,沒有一頓飯是對付的。
看看現在,再想想從前,她連死的心都有了。
現在,韓明燕每天都度日如年,晚上時常躲在被窩裏哭。有時她甚至想不顧一切地離開這裏,大不了這份工作她不要了,然後跑到一個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反正她手裏有錢,有一萬八千多塊錢,還有那麽多值錢的東西呢!就算沒工作,也夠她花大半輩子的了……
可是,這種想法畢竟不成熟,現在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她不想這麽快就把工作給放棄了,隻能先慢慢地等著,尋找時機……
一轉眼,寒假到了。
剛放寒假,大姐一家就迫不及待地來到首都了。準備重操舊業,繼續賣海鮮和蘑菇。
去年他們一家子在這邊賺得缽滿盆盈的,嚐到了這個甜頭,他們當然會再接再厲,準備再來大幹一票了。
王文遠一家子也跟著來了,是因為章淑珍想念孫子孫女兒想得不行了,惦記著過來看看,加上大亂一直嚷嚷著要來。王文遠一看家裏邊已經秋收完畢,家禽也都賣出去了,一個漫長的大冬天,家裏也沒什麽活,在家呆著也是幹呆著。於是,兩家人就並做一路,一起來首都了。
一下子來了這麽多的親人,韓明秀自然是打心眼兒裏歡迎。
大舅一家和大姐一家都熱熱鬧鬧地住進了四合院。大舅和大舅媽住正房的東間,林宏偉兩口子領著幾個孩子住正房的中間那間,大亂一個人住正房的最西間。
高廣斌兩口子領著兩個小兒子住東廂房,妞妞領著三個妹妹住西廂房。
好在四合院夠寬敞,便是三家人合住在一起,還餘下前門房沒人住哩!
不過,前門房也馬上被派上用場了。
因為高廣斌一家子是來做買賣的,韓明秀為了方便,就沒再讓他們去角樓四合院拿貨,而是一氣兒在“朋友”那兒進了一萬斤大閘蟹和一萬斤鮮蘑,都放在了前門房裏。
他們賣的時候,每天在前門房拿貨就可以了……
到首都的第二天,高廣斌一家子就開始出去做生意去了。
大亂看他們做買賣,他也動了心思,就偷著說服了他爹娘,讓他爹娘跟韓明秀說,他們也要出去試試。
韓明秀本來不忍心讓大舅和大舅媽這麽大年紀的人,大冷天的還出去沿街叫賣去,但是大舅媽非要去,攔都攔不住。沒辦法,隻好給他們家也買了一輛三輪車,由著他們折騰去了……
還跟去年一樣,大姐夫領著幾個閨女出去賣貨,大姐在家裏看兩個小兒子。韓明秀也天天帶著窈窈和大雙小雙回四合院兒待上一會兒,跟兩個姐姐說說話。
姐妹們一年才能團聚一次,到了一起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韓明秀向大姐打聽起老家的情況。大姐告訴她,老家一切都好,就是二叔家有點鬧騰。
二叔家的韓明燕畢業分配回來了,在鎮中學當語文老師,二叔和二嬸正急著給她找婆家呢……
韓明秀聽到這個消息,冷笑說:“韓明燕心性那麽高,怎麽能甘心在農村找對象呢?隻怕她爹她娘是白費心思,她不可能同意的。”
韓明翠不以為然的說:“那可不一定,她要是還在首都的話,二叔和二嬸整不了她,但她現在不是回咱們老屯了嗎,你瞅著吧,二叔和二嬸指定得把她嫁出去,小燕兒她心性再高,她也是老韓家的閨女,她不能不聽她爹娘的話……”
韓明秀看了大姐一眼,心說:你還以為誰都像你這麽好捏咕呢,就韓明燕那樣的,她爹娘要是強迫她嫁人,她都能弄點耗子藥把她爹娘藥死……
“算了,別說她們了,說說孩子們吧,這幾個孩子都學咋樣呀?期末都考第幾呀?”韓明玉不樂意聽她們談論二叔家那些破事兒,就把這個話題給岔開了。
提起孩子們,韓明翠的臉上多了幾分糾結,“哎,她們姐幾個就妞妞學得好,小影是越來越差,小麗一般……”
韓明秀看到大姐失落的表情,就開口安慰了她一下,“大姐,我看小影和小麗倆都挺聽話的,想必學習也都挺認真的,隻是腦袋瓜不夠靈光,所以在學習方麵有點差,不過,衡量一個孩子的好賴可不能光看學習,還得看孩子的品行、能力、行為習慣等,我看這倆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其它的能力都不差,就算是學習不好,將來也不會差的。”
“但願吧。”韓明翠悶悶地說,“我也想開了,不是那裏邊的蟲鳥,咋逼她們都不行,我也幹脆不逼她們了,省得最後孩子上火大人著急的,還學不好,還不如順其自然呢!反正該供她們的錢我都花了,該鼓勵她們的話我也都說盡了,就是她們將來不成,我也不後悔了!”
“就是,咱們當父母的,該做的都做到了,將來她們好了賴了都賴不著咱們。”韓明玉附和道。
韓明秀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叫我看,大姐你不如仔細觀察一下,看看這倆孩子愛好啥,咱們因材施教,她們愛好啥咱們就往哪方麵培養她們,說不定將來她倆能在別的方麵有一番做為呢!”
大姐苦笑說,“別提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小影就喜歡做飯,你別說,飯做得還真好吃,連我做的都不趕她,小麗樂意養牲口,伺候雞鴨鵝啥的,可做飯養生口誰不會啊?這愛好咋培養啊?能有啥出息啊?”
韓明秀說,“你可別小看了做飯和養生口,要是真幹好了,幹精了,將來讓小影當個廚師或營養師,讓小麗當個獸醫師啥的,可一點都不比你這當老師的前途差呢!”
“哎,以後再說吧,反正現在離她們畢業還早著呢,不管讓她們以後幹啥,都得等她們高中畢業了再說。”
跟普通的農村婦女相比,韓明翠還是有點見識的。
在這個年代,一般的婦女同誌都不大認可讓閨女讀書,但韓明翠不同,她不但全力以赴的支持孩子念書,還要求孩子必須得念到高中畢業,要是能考上大學就更好了,隻要考上大學,她就是砸鍋賣鐵也供,但考不上的話,也至少得是個高中畢業生,免得將來吃文化少的虧。
至於孩子以後幹啥,都得等高中畢業以後再說,不管幹啥,首先肚子裏的文化水得夠用!
韓明秀很支持大姐的這個想法,雖然她心明鏡的小影小麗考不上啥學校,但是不管咋地,得讓她們多讀點書,多學點知識文化,也多開闊一下她們的思維和視野,以便於她們日後走向社會跟社會接軌。
“大姐,你說這倆丫頭的腦袋瓜是不是像她們老王家人了,咱們老韓家人的腦袋也不笨啊?”韓明玉納悶的問了一句。
她們都好久沒談論過大姐的前夫家了,如今乍然提起,韓明翠楞了一下,感覺二妹說的像是上輩子的事兒似的,她要是不提的話,她幾乎都忘了她曾嫁過一次人了!
怎麽會這樣?自己怎麽就落到這般田地呢?她本應該舒舒服服的待在首都,當一個人人尊敬的重點中學教師的啊!
更讓韓明燕鬱悶的是,回到老家後,她爹娘就開始迫不及待的要給她找婆家,她今年都二十四了,馬上就要過年了,過了年就是二十五歲。
在這個年代,特別是在農村,一個姑娘家要是到了二十五歲還沒嫁人,那就是別人眼中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即便她是大學畢業生,即便是正式的人民教師,都無法改變老姑娘不值錢的這條真理,也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笑之資。
誰家要是有個老姑娘,那可是丟人現眼的事!
盡管韓明燕一再地跟她爹娘強調她現在還不想結婚,她對未來還有別的打算。但是,她爹娘卻不肯聽她的,仍舊緊鑼密鼓地四處張羅著給她找合適的人家。
他們之所以對韓明燕的婚事這麽上心,除了因為家裏有個老姑娘的名聲難聽外,另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他們想趁著閨女現在還不算太老,又是大學畢業生,還是有正式的工作,找個條件好的婆家,再多要點兒彩禮,也好給韓彪娶個媳婦!
韓彪今年都二十二歲了,可還沒有媳婦呢!
因為他們家窮,名聲也不大好,所以,沒有好人家的好姑娘願意嫁到他們家來。
偏偏韓彪的心又高,主要也是因為老韓家的姑娘長得都好。他有自己的這幫姐妹們做參照物,醜姑娘他當然相不中了。
就這樣,韓彪的婚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地吊著,直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韓龍現在還在監獄裏坐牢,估計出來也是廢了,韓誌德兩口子現在就全都指望著韓彪了。眼看著兒子二十二了,還沒娶上媳婦,老兩口子自然急得不得了,恨不得一下子給兒子娶上媳婦叫兒子成了家。
其實,他倆早就指望靠著閨女找婆家多要些彩禮,好給兒子娶媳婦了。隻是,這些年來韓明燕一直待在首都,從來不回來,也不給他們寫信,他們給她寫信她也不回。
首都離他們遙遠,他們就是想哢哧韓明燕也卡哧不著。所以即便是不甘心,也奈何不了她。
但是現在不同了,韓明燕回來了!
她是他們的閨女,婚姻大事自然得由他們說了算!
於是,韓誌德和胡慧芳倆就開始忙活起來,到處打聽鎮上條件好又肯花錢的人家,準備把韓明燕嫁出去……
韓明燕一氣之下,就從家裏搬出去了,搬到了學校的宿舍去住,隻是,學校的宿舍條件很差,低矮破舊的土坯房四下透風。晚上睡覺時都得把腦袋包上,不然第二天早上起來準得凍感冒。
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屋裏的水盆都結冰了,可以想象那屋裏有多冷了吧。
而且,宿舍裏並不是一個老師一個房間一張床,而是一鋪大炕,幾個老師擠在一張炕上睡。
晚上睡覺時,這幾個老師打呼嚕磨牙說夢話的都有,且她們的衛生習慣也不好,晚上睡覺前都不洗腳,脫吧脫吧上炕鑽進被窩就睡。
一到晚上的時候,屋裏就不光有炕洞子味,還彌漫著一股子濃濃的臭腳丫子味兒,讓愛幹淨的韓明燕苦不堪言。
夥食也差到了極致!
學校的食堂裏似乎還停留在困難時期的標準。平日裏連大米飯都不做,都是又黑又粗的高粱米飯,偶爾做一頓二米飯,就算是改善夥食了。
而且那二米飯裏也是一大半小米,一小半大米,米裏還有稻殼,小石子兒,蟲子,吃著吃著就能硌到牙,或者吃出隻小蟲子來。
菜也是清湯清水的,連個油腥都沒有。偶爾能做一頓肉菜,也隻是素菜裏加幾片薄薄的肉片而已,那肉片薄的,放在日頭底下都是透明的。
這樣的生活,跟她在首都的生活天差地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啊!
在首都,她住的是青堂瓦舍的磚瓦房。天天燒的是煤餅,把屋裏燒得暖烘烘的,跟春天似的。每頓飯都是葷素搭配,淨吃好吃的,沒有一頓飯是對付的。
看看現在,再想想從前,她連死的心都有了。
現在,韓明燕每天都度日如年,晚上時常躲在被窩裏哭。有時她甚至想不顧一切地離開這裏,大不了這份工作她不要了,然後跑到一個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反正她手裏有錢,有一萬八千多塊錢,還有那麽多值錢的東西呢!就算沒工作,也夠她花大半輩子的了……
可是,這種想法畢竟不成熟,現在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她不想這麽快就把工作給放棄了,隻能先慢慢地等著,尋找時機……
一轉眼,寒假到了。
剛放寒假,大姐一家就迫不及待地來到首都了。準備重操舊業,繼續賣海鮮和蘑菇。
去年他們一家子在這邊賺得缽滿盆盈的,嚐到了這個甜頭,他們當然會再接再厲,準備再來大幹一票了。
王文遠一家子也跟著來了,是因為章淑珍想念孫子孫女兒想得不行了,惦記著過來看看,加上大亂一直嚷嚷著要來。王文遠一看家裏邊已經秋收完畢,家禽也都賣出去了,一個漫長的大冬天,家裏也沒什麽活,在家呆著也是幹呆著。於是,兩家人就並做一路,一起來首都了。
一下子來了這麽多的親人,韓明秀自然是打心眼兒裏歡迎。
大舅一家和大姐一家都熱熱鬧鬧地住進了四合院。大舅和大舅媽住正房的東間,林宏偉兩口子領著幾個孩子住正房的中間那間,大亂一個人住正房的最西間。
高廣斌兩口子領著兩個小兒子住東廂房,妞妞領著三個妹妹住西廂房。
好在四合院夠寬敞,便是三家人合住在一起,還餘下前門房沒人住哩!
不過,前門房也馬上被派上用場了。
因為高廣斌一家子是來做買賣的,韓明秀為了方便,就沒再讓他們去角樓四合院拿貨,而是一氣兒在“朋友”那兒進了一萬斤大閘蟹和一萬斤鮮蘑,都放在了前門房裏。
他們賣的時候,每天在前門房拿貨就可以了……
到首都的第二天,高廣斌一家子就開始出去做生意去了。
大亂看他們做買賣,他也動了心思,就偷著說服了他爹娘,讓他爹娘跟韓明秀說,他們也要出去試試。
韓明秀本來不忍心讓大舅和大舅媽這麽大年紀的人,大冷天的還出去沿街叫賣去,但是大舅媽非要去,攔都攔不住。沒辦法,隻好給他們家也買了一輛三輪車,由著他們折騰去了……
還跟去年一樣,大姐夫領著幾個閨女出去賣貨,大姐在家裏看兩個小兒子。韓明秀也天天帶著窈窈和大雙小雙回四合院兒待上一會兒,跟兩個姐姐說說話。
姐妹們一年才能團聚一次,到了一起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韓明秀向大姐打聽起老家的情況。大姐告訴她,老家一切都好,就是二叔家有點鬧騰。
二叔家的韓明燕畢業分配回來了,在鎮中學當語文老師,二叔和二嬸正急著給她找婆家呢……
韓明秀聽到這個消息,冷笑說:“韓明燕心性那麽高,怎麽能甘心在農村找對象呢?隻怕她爹她娘是白費心思,她不可能同意的。”
韓明翠不以為然的說:“那可不一定,她要是還在首都的話,二叔和二嬸整不了她,但她現在不是回咱們老屯了嗎,你瞅著吧,二叔和二嬸指定得把她嫁出去,小燕兒她心性再高,她也是老韓家的閨女,她不能不聽她爹娘的話……”
韓明秀看了大姐一眼,心說:你還以為誰都像你這麽好捏咕呢,就韓明燕那樣的,她爹娘要是強迫她嫁人,她都能弄點耗子藥把她爹娘藥死……
“算了,別說她們了,說說孩子們吧,這幾個孩子都學咋樣呀?期末都考第幾呀?”韓明玉不樂意聽她們談論二叔家那些破事兒,就把這個話題給岔開了。
提起孩子們,韓明翠的臉上多了幾分糾結,“哎,她們姐幾個就妞妞學得好,小影是越來越差,小麗一般……”
韓明秀看到大姐失落的表情,就開口安慰了她一下,“大姐,我看小影和小麗倆都挺聽話的,想必學習也都挺認真的,隻是腦袋瓜不夠靈光,所以在學習方麵有點差,不過,衡量一個孩子的好賴可不能光看學習,還得看孩子的品行、能力、行為習慣等,我看這倆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其它的能力都不差,就算是學習不好,將來也不會差的。”
“但願吧。”韓明翠悶悶地說,“我也想開了,不是那裏邊的蟲鳥,咋逼她們都不行,我也幹脆不逼她們了,省得最後孩子上火大人著急的,還學不好,還不如順其自然呢!反正該供她們的錢我都花了,該鼓勵她們的話我也都說盡了,就是她們將來不成,我也不後悔了!”
“就是,咱們當父母的,該做的都做到了,將來她們好了賴了都賴不著咱們。”韓明玉附和道。
韓明秀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叫我看,大姐你不如仔細觀察一下,看看這倆孩子愛好啥,咱們因材施教,她們愛好啥咱們就往哪方麵培養她們,說不定將來她倆能在別的方麵有一番做為呢!”
大姐苦笑說,“別提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小影就喜歡做飯,你別說,飯做得還真好吃,連我做的都不趕她,小麗樂意養牲口,伺候雞鴨鵝啥的,可做飯養生口誰不會啊?這愛好咋培養啊?能有啥出息啊?”
韓明秀說,“你可別小看了做飯和養生口,要是真幹好了,幹精了,將來讓小影當個廚師或營養師,讓小麗當個獸醫師啥的,可一點都不比你這當老師的前途差呢!”
“哎,以後再說吧,反正現在離她們畢業還早著呢,不管讓她們以後幹啥,都得等她們高中畢業了再說。”
跟普通的農村婦女相比,韓明翠還是有點見識的。
在這個年代,一般的婦女同誌都不大認可讓閨女讀書,但韓明翠不同,她不但全力以赴的支持孩子念書,還要求孩子必須得念到高中畢業,要是能考上大學就更好了,隻要考上大學,她就是砸鍋賣鐵也供,但考不上的話,也至少得是個高中畢業生,免得將來吃文化少的虧。
至於孩子以後幹啥,都得等高中畢業以後再說,不管幹啥,首先肚子裏的文化水得夠用!
韓明秀很支持大姐的這個想法,雖然她心明鏡的小影小麗考不上啥學校,但是不管咋地,得讓她們多讀點書,多學點知識文化,也多開闊一下她們的思維和視野,以便於她們日後走向社會跟社會接軌。
“大姐,你說這倆丫頭的腦袋瓜是不是像她們老王家人了,咱們老韓家人的腦袋也不笨啊?”韓明玉納悶的問了一句。
她們都好久沒談論過大姐的前夫家了,如今乍然提起,韓明翠楞了一下,感覺二妹說的像是上輩子的事兒似的,她要是不提的話,她幾乎都忘了她曾嫁過一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