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回家,霍建峰連霍家的門都沒進。奶奶的死因,讓他對大爺也失望透頂,這個家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地方了……


    給老太太上了墳,他坐在墳前,陪老太太說了很久的話,一直到天黑後,才磕了頭,悄悄地離開了老太太的墳地,回到章淑珍家。


    這會兒,章淑珍兩口子吃完晚飯,正搖著蒲扇在院子裏乘涼呢!


    兒子突然回來了,兩口子樂得跟從天上掉下個大元寶似的。一個忙活著給兒子打水洗手洗臉,一個忙活著去給兒子做飯。


    “兒子,你咋回來了?秀兒呢?孩子呢?”章淑珍拿著毛巾站在兒子身邊,稀罕巴叉地看著兒子。


    霍建峰沒告訴他娘他這趟回來的真正目的,不然沒法解釋那兩隻手鐲的來曆。就隻告訴她,部隊裏派他出個任務,正好路過老家,就回來看一趟,明天一早就得走。


    章淑珍一聽兒子剛回來就要走,心裏這個舍不得呀。於是就一直陪在兒子身邊兒,一會兒都舍不得離開了。


    嘴裏還不停的問著窈窈,大雙,小雙以及韓明秀的情況。


    提到韓明秀和幾個孩子,霍建峰的心情終於好了點兒。就把韓明秀和幾個孩子的近況告訴了娘。


    章淑珍聽說兒媳婦和孫子孫女都很好,也就放心了,順便也把家裏的情況都告訴了霍建峰:


    家裏倒是挺好的,就是海杏不太好。


    上個月,海杏生了個丫頭,她婆家好像不樂意了,張羅著讓海杏再生一個呢。不過,最近好像聽說要計劃生育了,一對夫妻就讓生一個娃。要是那樣的話,第二個孩子能不能要還不一定呢……


    對於計劃生育這項政策,章淑珍十分不解,也十分不滿。


    人家自己生孩子,又不用國家幫著養,憑啥不讓人家生啊?要是一家就生一個孩子,等到老的時候,兩個孩子不就得養四個老人嗎?孩子能承擔得起嗎?上有老下有小的得多辛苦啊?


    再有,萬一有個天災人禍的,那根獨苗要是沒了,這還不要人的命啊?可叫那當爹娘的咋活啊?


    總之,國家就是不應該管人家生孩子的事兒,至少不應該就叫人家生一個,好歹也叫人家生倆,一旦有個意外啥的,或者到老的時候,好歹多點指望啊。


    可惜,上頭的政策可不聽她的。


    不管她是咋想的,計劃生育這件事情還是迅速地在全國普及開來了,連他們東北地區這種背旮旯的小山村也普及到了。


    韓明翠比較幸運,當計劃生育辦的人找到她的時候,她都已經八個多月了,眼看著就要臨盆了,都這節骨眼兒了,肯定是不能打胎的。


    打胎的話,都容易出人命。


    所以,韓明翠僥幸地逃過了這一劫。


    不過,別人就沒她這麽幸運了。


    韓明玉的小姑子林鳳玲就是受害者。


    林鳳玲前年的時候就結婚了,女婿是教育局人事科科長的兒子,在他們那個小縣城裏也算得上是個官二代,跟她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隻是,這個門當戶對的狀態沒沒持續多久,林站長和餘會計就陸續地退休了,原來的門當戶狀態就失衡了。


    那個女婿家因為林鳳玲的爹媽都下勢了,漸漸地就不那麽看重林鳳玲了。


    再加上林鳳玲又不會做人,賊拉能花錢,公公婆婆就越發地不待見她了。


    去年冬天的時候,林鳳玲生下了個丫頭,她公公婆婆一看是丫頭,非常地失望,就責令他們今年必須再生一個。


    照理說,女人家生孩子太頻繁不好,生過頭胎後,起碼得再等兩年之後再懷孕,身體才能恢複如初。


    可是,林鳳玲被她公公婆婆給管怕了,人家叫她懷,她也不敢不懷,春天的時候,果然就懷上了。


    懷孕的這幾個月,公公婆婆和她丈夫一直都對她很好,也對她這一胎報以了很大的期望。


    結果上個月,計劃生育的那股風兒忽然刮到了縣城來,而且來勢洶洶,勢不可擋。


    上頭有明文規定,凡是國家公職人員,要是違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律開除公職,並予以罰款的懲罰。


    林鳳玲的公公婆婆和他們兩口子都是有公職的人,總不能為了一個尚不知是男是女的胎兒把飯碗都砸了吧?


    萬般無奈之下,幾口人忍痛把林鳳玲帶到了醫院,做了引產。


    孩子打下來了,竟是個已經成了形的男胎,林鳳玲的公公婆婆和丈夫知道是個男孩,都心疼得抱頭痛哭,林鳳玲也心疼得又哭又喊。


    不過沒辦法,誰叫他們趕上這個政策了……


    霍建峰在聽到王海杏現在的處境後,冷著臉對章淑珍說:


    “娘,你去告訴海杏,叫她不用在婆家落威,生男生女這種事情原本在於男人,就是海杏生出了姑娘,也是她男人的事兒,跟海杏沒關係,要是她婆家不講理,不用讓著他們,咱們家的閨女嫁到他們家是跟他們過日子去的,不是去受氣的,他們要是給海杏氣受的話,你就寫信告訴我,我去找他們去。”


    章淑珍說:“他們家倒是沒敢真給海杏氣受,就是都存著重男輕女的心思,天天對著你小外甥女唉聲歎氣的,你妹子整天看著他們那出,對著那一張張大驢臉,能不憋屈嗎?”


    霍建峰說:“趕明兒我回去時好好問問秀兒,這生男生女到底是咋回事,到時候有科學根據了,看他們還有啥說的?”


    兒子千裏迢迢地回來了,王文遠非常重視,現宰了家裏一隻生蛋的老母雞,給霍建峰做了一個小雞燉粉條,又從園子裏摘了些新鮮的黃瓜,柿子,水蘿卜什麽的,拌了個涼菜,一葷一素地搭配著,讓霍建峰好好吃了一頓。


    吃飯時,他們又說起了大亂。


    大亂現在在首都的某白酒廠當臨時工,工作倒是不累,秀兒還給他找了住的地方,眼下在首都活得挺滋潤的,就是吃飯成問題。


    他自己不會做啥吃的,單位食堂又吃膩了,上外頭買的話還太貴,這幾天正哼哼唧唧地往回寫信,磨著章淑珍和王文元去首都陪他,給他做飯吃呢。


    “你說說這死孩子,這不是大白天說夢話呢嗎?我跟你王叔倆在老家待的好好地,跑首都去幹啥呀?他又不是掙多少錢,一月也就掙那十多塊錢,我們倆要是過去了,就靠他一個人一月那十多塊錢過日子,還不得把脖紮上啊……”


    一提起大亂,章淑珍是怨聲載道,滿肚子的怨氣。


    就連一向最寵大亂的王文遠,也連連搖頭說:“這孩子,竟瞎胡鬧,你說在老家好好地呆著種點地,養點牲口啥的多好,非得得嗖嗖地跑首都去幹啥?首都雖然掙得多,可花銷也大呀,他又一向大手大腳的,估摸著就是一月拿十多塊錢,到頭來也攢不下啥,還不如消停在家掙點工分,攢點兒錢娶媳婦呢……”


    在王文遠的眼裏,家裏目前最重要的事兒,就給攢錢給大亂去媳婦了。


    霍建峰說:“王叔,娘,人各有誌,大亂就是想出去闖蕩闖蕩,你們就由著他吧,我看那孩子腦袋瓜兒挺活的,說不定將來呀真能闖出點名堂呢。”


    “屁,就他那樣的,一瓶不滿半瓶亂逛的,他要是能闖出名堂來,公雞都能下蛋了。”章淑珍對小兒子是半點信心都沒有,一提起他來也是各種打擊和貶低,恨不得罵死他。


    王文遠雖說也不讚同兒子在外頭闖蕩,也想要兒子好好地呆在家承歡膝下,但是聽到媳婦這樣貶低他兒子,有點不愛聽了,就說:


    “人這玩意兒可沒場兒看去,沒準那小子將來真能幹出點啥事業呢,咱先別把話說滿了,省得到時候那小子有啥話敲打咱們……”


    一聽自家老爺們說這話,章淑珍就明白了,感情是人家不愛聽自己貶低他兒子的話了,就撇撇嘴,給霍建峰夾了一筷子雞肉,不再談大亂的事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軍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女幺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女幺兒並收藏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軍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