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飽受謠言戕害的舉子們
與三人不同,房遺愛自知會元無望,隻求著不要名落孫山,也好為日後的殿試搏上一博,而候霸林完全是來陪伴房遺愛的,知曉大哥心思的他,同樣細細在杏榜上尋找起了“何足道……”三個大字。
一番尋找,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呼與唏噓接連響起,將試子們十年寒窗的辛酸盡數道了出來。
逐一將八十個人名看完後,見其中並無自己的化名,房遺愛長歎一聲,嘟囔道,“完了,我的功名去了一大半了!”
見房遺愛麵帶失落,長孫津冷笑一聲,而張文、蕭敬明則開始了新一輪的冷嘲熱諷。
這邊,眾舉子齊聚貢院查看杏榜,那邊,紫宸殿內李世民手持朱筆,正在對著折子猶豫不定。
紫宸殿內,長孫無忌、柴紹身處李世民左右,三人的目光全都盯著龍書案上的折子、宣紙。
折子是正副主考送來的,二人秉承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心思,一齊推薦長孫津位列會元,而宣紙上則是李世民親筆寫下的“何足道……”三字。
李世民本想讓柴紹來幫自己拿主意,卻沒成想長孫無忌也因為公務找了過來,眼見會元折子被他看到,一心想提拔“何足道……”的李世民犯了難。
“長孫津,嗯,寡人看過他的文章。試卷可算得一等上品,策問也是穩紮穩打,不愧是高士廉教出來的學生。”
“至於何足道麽……他的文章別有千秋,策問雖然有些鋒芒太露但卻也不失為良策。”
聽聞李世民誇讚長孫津,柴紹的臉色登時沉了下來,而等到唐太宗誇讚“何足道……”時,長孫無忌反之亦然。
礙於長孫無忌不肯離去,李世民倒也不好一心偏袒,無奈之下,竟自閉上眼睛,嘟囔道:“二人的文章平分秋色,看來還是要上蒼做主張了!”
說完,李世民高高舉起朱筆,眼瞅著就是一副閉眼丟下的架勢。
“閉眼選會元?這事好荒唐的!”
饒是柴紹、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做法大呼荒唐,但目光還是直勾勾的盯著朱筆,想要看看今科會元花落誰家。
話雖是這樣說,李世民心中卻哪裏肯委屈了準女婿,在丟下朱筆的瞬間,手腕悄然用力,神不知鬼不覺的朝寫有“何足道……”名字的宣紙略微偏了幾分過去。
“啪嗒……”
隨著朱筆落在龍書案上,李世民這才智珠在握的睜開了雙眼。
再看案上的折子與宣紙,折子潔白無瑕,宣紙上卻多出了一點朱紅墨跡。
戲精上身對長孫無忌演了一場好戲過後,李世民撫髯說出了早就想好的台詞,“咦,上天是要何足道做會元啊?這寡人也無話可說了!”
望著宣紙上的朱紅墨點,不明就裏的長孫無忌暗道老天偏心,心存僥幸下開口說:“萬歲,何不再試一次?”
此言一出,柴紹頓時不幹了,“幹嘛!你以為這是劃拳喝酒啊?三局兩勝?玩呐!”
長孫無忌被柴紹說的一陣氣結,自知要求有些無禮的國舅爺,也隻好就此罷手了。
有了柴紹的率先開口,李世民接茬說道:“無忌,天意不可違,何曾聽過占卜有兩次之說?”
說完,李世民去過一卷明黃聖旨,不置可否的書寫下了會試春闈的頭名、二名。
寫過聖旨,李世民喚來白簡,說道:“把聖旨拿到貢院當著舉子宣讀。”
口諭說下,不知白簡眼疾已經痊愈的李世民,連忙補充道:“可得看仔細了,這件事要是再辦砸了,你就去雁門關挑大糞吧!”
有了上次的心理陰影,白簡近些天做事小心甚微,此刻聽聞李世民發了狠話,他哪裏還敢擅作主張,雙手接過聖旨疾步走出紫宸殿,忙著出宮門去貢院宣旨去了。
貢院前,不明就裏的張文、蕭敬明正在施展舌辯功夫,對著房遺愛好一頓冷嘲熱諷,甚至還搬出了“鄭伯克段於鄢……”的典故,並不審視自己而數落起了房遺愛,這讓駙馬爺心裏大感滑稽好笑。
聽著耳畔二人喋喋不休、綿裏藏針的譏諷,房遺愛苦笑一聲,心想,“鄭伯克段於鄢?上天要毀滅一個人,先要讓他膨脹、膨脹、再膨脹,最後嘭的一聲炸掉……整個世界安靜了。”
查看過杏榜後八十名後,多半舉子全都達成了目的,不過出於看“何足道……”笑話的心思,人群中鮮有離去者,大家一齊等待著前四十名杏榜貼出,好確認一下“何足道……”是否真的涼了。
對著房遺愛一陣冷嘲熱諷過後,一朵疑雲同時在張文、蕭敬明心頭升了起來。
“何足道轉性了?怎麽一連嘲諷他這麽長時間都沒反應?看來是自知會試得中貢士無望,心灰意冷傻掉了!”
望著紅紙杏榜,房遺愛暗自思忖,“莫非我真的無望參加殿試?無法得中會元便失去了長孫皇後的幫扶,看來隻有武科場一條路可走了!”
嘀咕間,貢院再次走出差人,將第四十名到第十名的榜單張貼了出來。
一番尋找,眼見這三十名中還是無有自己的化名,房遺愛如墜冰窟,“萬歲叫我徹夜罰跪在紫宸殿前,分明就是在懲罰我,想來一定是策問試卷怒鬧了天威,想來這前十名絕無有我的份了!”
暗自嘟囔過後,房遺愛腦海中登時浮出了三個大字,“落榜了!”
最新張貼的杏榜上沒有出現“何足道……”的名字,同樣也沒有長孫津、張文、蕭敬明三人的名字,更沒有“白卷會元……”候霸林的大名。
張望過榜單後,眾人心中的想法與房遺愛大相徑庭,眼見“布衣榜首……”就此名落孫山,舉子們在歎息的同時,轉而升起了與長孫津三人交好的念頭。
長孫津三人才華橫溢,雖然不能說與房遺愛不分伯仲,但差距也不算很大,眼下三人的名字遲遲沒有出現,無疑說明三人全都殺進了前十名當中,而根據長安城謠傳來看,今科會元十有八九就是長孫津得了。
與三人不同,房遺愛自知會元無望,隻求著不要名落孫山,也好為日後的殿試搏上一博,而候霸林完全是來陪伴房遺愛的,知曉大哥心思的他,同樣細細在杏榜上尋找起了“何足道……”三個大字。
一番尋找,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呼與唏噓接連響起,將試子們十年寒窗的辛酸盡數道了出來。
逐一將八十個人名看完後,見其中並無自己的化名,房遺愛長歎一聲,嘟囔道,“完了,我的功名去了一大半了!”
見房遺愛麵帶失落,長孫津冷笑一聲,而張文、蕭敬明則開始了新一輪的冷嘲熱諷。
這邊,眾舉子齊聚貢院查看杏榜,那邊,紫宸殿內李世民手持朱筆,正在對著折子猶豫不定。
紫宸殿內,長孫無忌、柴紹身處李世民左右,三人的目光全都盯著龍書案上的折子、宣紙。
折子是正副主考送來的,二人秉承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心思,一齊推薦長孫津位列會元,而宣紙上則是李世民親筆寫下的“何足道……”三字。
李世民本想讓柴紹來幫自己拿主意,卻沒成想長孫無忌也因為公務找了過來,眼見會元折子被他看到,一心想提拔“何足道……”的李世民犯了難。
“長孫津,嗯,寡人看過他的文章。試卷可算得一等上品,策問也是穩紮穩打,不愧是高士廉教出來的學生。”
“至於何足道麽……他的文章別有千秋,策問雖然有些鋒芒太露但卻也不失為良策。”
聽聞李世民誇讚長孫津,柴紹的臉色登時沉了下來,而等到唐太宗誇讚“何足道……”時,長孫無忌反之亦然。
礙於長孫無忌不肯離去,李世民倒也不好一心偏袒,無奈之下,竟自閉上眼睛,嘟囔道:“二人的文章平分秋色,看來還是要上蒼做主張了!”
說完,李世民高高舉起朱筆,眼瞅著就是一副閉眼丟下的架勢。
“閉眼選會元?這事好荒唐的!”
饒是柴紹、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做法大呼荒唐,但目光還是直勾勾的盯著朱筆,想要看看今科會元花落誰家。
話雖是這樣說,李世民心中卻哪裏肯委屈了準女婿,在丟下朱筆的瞬間,手腕悄然用力,神不知鬼不覺的朝寫有“何足道……”名字的宣紙略微偏了幾分過去。
“啪嗒……”
隨著朱筆落在龍書案上,李世民這才智珠在握的睜開了雙眼。
再看案上的折子與宣紙,折子潔白無瑕,宣紙上卻多出了一點朱紅墨跡。
戲精上身對長孫無忌演了一場好戲過後,李世民撫髯說出了早就想好的台詞,“咦,上天是要何足道做會元啊?這寡人也無話可說了!”
望著宣紙上的朱紅墨點,不明就裏的長孫無忌暗道老天偏心,心存僥幸下開口說:“萬歲,何不再試一次?”
此言一出,柴紹頓時不幹了,“幹嘛!你以為這是劃拳喝酒啊?三局兩勝?玩呐!”
長孫無忌被柴紹說的一陣氣結,自知要求有些無禮的國舅爺,也隻好就此罷手了。
有了柴紹的率先開口,李世民接茬說道:“無忌,天意不可違,何曾聽過占卜有兩次之說?”
說完,李世民去過一卷明黃聖旨,不置可否的書寫下了會試春闈的頭名、二名。
寫過聖旨,李世民喚來白簡,說道:“把聖旨拿到貢院當著舉子宣讀。”
口諭說下,不知白簡眼疾已經痊愈的李世民,連忙補充道:“可得看仔細了,這件事要是再辦砸了,你就去雁門關挑大糞吧!”
有了上次的心理陰影,白簡近些天做事小心甚微,此刻聽聞李世民發了狠話,他哪裏還敢擅作主張,雙手接過聖旨疾步走出紫宸殿,忙著出宮門去貢院宣旨去了。
貢院前,不明就裏的張文、蕭敬明正在施展舌辯功夫,對著房遺愛好一頓冷嘲熱諷,甚至還搬出了“鄭伯克段於鄢……”的典故,並不審視自己而數落起了房遺愛,這讓駙馬爺心裏大感滑稽好笑。
聽著耳畔二人喋喋不休、綿裏藏針的譏諷,房遺愛苦笑一聲,心想,“鄭伯克段於鄢?上天要毀滅一個人,先要讓他膨脹、膨脹、再膨脹,最後嘭的一聲炸掉……整個世界安靜了。”
查看過杏榜後八十名後,多半舉子全都達成了目的,不過出於看“何足道……”笑話的心思,人群中鮮有離去者,大家一齊等待著前四十名杏榜貼出,好確認一下“何足道……”是否真的涼了。
對著房遺愛一陣冷嘲熱諷過後,一朵疑雲同時在張文、蕭敬明心頭升了起來。
“何足道轉性了?怎麽一連嘲諷他這麽長時間都沒反應?看來是自知會試得中貢士無望,心灰意冷傻掉了!”
望著紅紙杏榜,房遺愛暗自思忖,“莫非我真的無望參加殿試?無法得中會元便失去了長孫皇後的幫扶,看來隻有武科場一條路可走了!”
嘀咕間,貢院再次走出差人,將第四十名到第十名的榜單張貼了出來。
一番尋找,眼見這三十名中還是無有自己的化名,房遺愛如墜冰窟,“萬歲叫我徹夜罰跪在紫宸殿前,分明就是在懲罰我,想來一定是策問試卷怒鬧了天威,想來這前十名絕無有我的份了!”
暗自嘟囔過後,房遺愛腦海中登時浮出了三個大字,“落榜了!”
最新張貼的杏榜上沒有出現“何足道……”的名字,同樣也沒有長孫津、張文、蕭敬明三人的名字,更沒有“白卷會元……”候霸林的大名。
張望過榜單後,眾人心中的想法與房遺愛大相徑庭,眼見“布衣榜首……”就此名落孫山,舉子們在歎息的同時,轉而升起了與長孫津三人交好的念頭。
長孫津三人才華橫溢,雖然不能說與房遺愛不分伯仲,但差距也不算很大,眼下三人的名字遲遲沒有出現,無疑說明三人全都殺進了前十名當中,而根據長安城謠傳來看,今科會元十有八九就是長孫津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