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好一個小太監(2)
等到歐陽詢、虞世南話音落下,一旁偷眼張望謝仲舉的褚遂良起身道,“眼下眾位賓朋齊聚,榜首與謝兄弟何不一展墨寶,也好讓我們三人一飽眼福啊。”
見褚遂良提議要書寫字跡,唯恐謝仲舉身份暴露的房遺愛就坡下驢,起身應聲,“好。”
等到褚府小廝搬來書案,房遺愛首當其衝,在眾人的注視下提筆寫下了一副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布衣榜首……”名聲在外,瘦金體自然受到了眾人的齊聲誇讚,反觀謝仲舉望向房遺愛所寫對聯,眸中閃過一絲驚奇後竟自暗暗搖起頭來。
褚遂良等人正沉浸在瘦金體的行文中無法自拔,謝仲舉的搖頭舉動他們自然不曾看見,但站在一旁拱手回禮的房遺愛卻將這位“麵癱小太監……”的神色看了個真真切切。
將身站在書案前,望向若有所思的謝仲舉,房遺愛暗想,“咦?這小太監怎麽一臉不屑的表情,難不成我的瘦金體他不上眼?!”
之前房遺愛先是起身迎接謝仲舉入席,後是對著其拱手答話,將這些舉動看在眼裏的“貞觀三楷……”,不由對謝仲舉的才華升起了好奇之心。
將房遺愛所寫對聯收好後,褚遂良帶著滿腹疑問、期待,拱手對謝仲舉說道,“謝公子,何榜首如此大才都對你禮遇有加,想來公子的書法也一定不凡嘍。今日老夫可否叨擾謝公子一蘸揮毫?”
見褚遂良提議謝仲舉書寫墨寶,房遺愛暗地冷哼一聲,“小太監,還對我的瘦金體搖頭歎氣,現在看你如何收場!”
收到褚遂良的邀請,謝仲舉頷首點頭,拱手道,“在下獻醜了。”
說完,謝仲舉緩步走到書案前,提起狼毫在宣紙上鐵畫銀鉤了起來。
房遺愛見謝仲舉態度如此從容,心中不由大感好奇,湊到謝仲舉身後朝書案上看去,不由被紙張上的內容嚇了一跳。
“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莒即墨論之……”
望著宣紙上謝仲舉所書寫的內容,房遺愛咽了一口唾沫,暗道,“這小太監所寫的是《樂毅論》?好秀氣的楷書!”
不單是房遺愛,就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這三位楷書聖手,在看到謝仲舉的寫文後,也盡是瞠目結舌的表情。
“謝公子年紀雖小,但楷書卻深得二王精髓,眼下這幅《樂毅論》相對王羲之的碑帖足以亂真!”
“好秀氣的小楷,這娃娃年歲不過二十左右,怎地書法竟有如此造詣?莫非老夫偌大年歲全都活到牛馬身上去了?”
“王羲之的《樂毅論》世上僅存碑帖,真跡早已遺失。謝公子僅憑臨摹字帖竟能的王羲之七八成精髓,難怪會令何榜首如此恭敬相請了!”
待到四十四行楷書寫過,謝仲舉筆下的《樂毅論》一氣嗬成,接著放下狼毫對眾人拱了拱手,轉而站在了房遺愛身旁。
褚遂良等人湊到書案前,恨不得將臉貼在宣紙上麵,細細的琢磨起了文中的一筆一劃。
他們哪裏曉得,謝仲舉所寫小楷並不是對照碑帖臨摹,而是依照藏於大明宮中的王羲之的真跡年複一年所練出來的水磨工夫!
一番驚歎過後,褚遂良三人結伴來到房遺愛、謝仲舉麵前,拱手道,“何榜首、謝公子文采一流,我等佩服之至。”
麵對三位楷書大家的誇讚,謝仲舉麵色溫和的拱手交談,舉止做派哪裏有半點小太監的樣子,倒像極了書香門第出來的世家公子!
在謝仲舉楷書的相比下,房遺愛那引以為傲的瘦金體倒失色了三分,以至於這位文抄公麵對“貞觀三楷……”的誇讚,竟自害羞的低下了頭。
一番寒暄過後,眼見夜色已深,房遺愛匆匆此別褚遂良三人,與謝仲舉緩步走出了褚府。
走在寂靜的街道間,房遺愛一步一踱,腦海中反複浮現出了之前謝仲舉所寫的《樂毅論》。
“這小太監到有些本事,一手楷書深得二王精髓,想來長孫皇後的心腹人倒有些能耐。”
望著身旁齊步行走的謝仲舉,房遺愛忘神之下口無遮攔的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我說小太監,你的楷書是跟誰學的?”
此言一出,謝仲舉登時停下腳步,望向房遺愛的眸中閃過了一絲溫怒。
雖然此番是奉長孫皇後口諭近身監視房遺愛,但身為女兒身被人喚做太監,任誰心中都不會好受。
看向房遺愛,謝仲舉冷哼一聲,不悅的道,“按照字帖學的!”
說完,謝仲舉輕揮衣袖,望向房遺愛的目光中盡是不耐之色。
察覺到失言後,見謝仲舉被自己說的麵帶不悅,房遺愛吐了吐舌頭,連忙加快腳步朝秦府趕了過去,“房俊啊房俊,你是不是嫌命太長啊?怎麽能將心裏話明說出來,萬一惹怒了這個麵癱小太監,日後在長孫皇後哪裏上到折子,到那時你哭都找不著調門!”
房遺愛懷揣忐忑,一路疾行回到了秦府。
來到客房前,房遺愛拱手對謝仲舉說道,“貴差,在下之前酒後失言……”
話說一半,謝仲舉揚手打斷道,“明日在下陪伴榜首去到國子監,還望榜首今晚早些歇息,不要負了二位公主的一片癡情!”
丟下一句威脅感十足的話語後,謝仲舉徑直走入自己臥房,留下房遺愛獨自站在門前癡呆發愣。
“什麽意思?這分明就是在警告我不要碰京娘!這個小太監不但是個麵癱而且還記仇兒!”
望著謝仲舉所在的房間暗聲咒罵過後,房遺愛大袖一揮,轉身推門進入了客房之中。
走進房中,見書案上亮有紅燭,房遺愛心尖微顫,不由想起了白天秦京娘所說過的話兒。
“難不成京娘真搬過來住了?那個麵癱小太監就住在隔壁,萬一晚上被他聽到些不該聽到的動靜,那他還不得給長孫皇後打我的小報告啊?”
就在房遺愛思想間,坐在床榻上惴惴不安的秦京娘起身站立,望向身處門前的心上人,臉頰上盡是膠著之色。
等到歐陽詢、虞世南話音落下,一旁偷眼張望謝仲舉的褚遂良起身道,“眼下眾位賓朋齊聚,榜首與謝兄弟何不一展墨寶,也好讓我們三人一飽眼福啊。”
見褚遂良提議要書寫字跡,唯恐謝仲舉身份暴露的房遺愛就坡下驢,起身應聲,“好。”
等到褚府小廝搬來書案,房遺愛首當其衝,在眾人的注視下提筆寫下了一副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布衣榜首……”名聲在外,瘦金體自然受到了眾人的齊聲誇讚,反觀謝仲舉望向房遺愛所寫對聯,眸中閃過一絲驚奇後竟自暗暗搖起頭來。
褚遂良等人正沉浸在瘦金體的行文中無法自拔,謝仲舉的搖頭舉動他們自然不曾看見,但站在一旁拱手回禮的房遺愛卻將這位“麵癱小太監……”的神色看了個真真切切。
將身站在書案前,望向若有所思的謝仲舉,房遺愛暗想,“咦?這小太監怎麽一臉不屑的表情,難不成我的瘦金體他不上眼?!”
之前房遺愛先是起身迎接謝仲舉入席,後是對著其拱手答話,將這些舉動看在眼裏的“貞觀三楷……”,不由對謝仲舉的才華升起了好奇之心。
將房遺愛所寫對聯收好後,褚遂良帶著滿腹疑問、期待,拱手對謝仲舉說道,“謝公子,何榜首如此大才都對你禮遇有加,想來公子的書法也一定不凡嘍。今日老夫可否叨擾謝公子一蘸揮毫?”
見褚遂良提議謝仲舉書寫墨寶,房遺愛暗地冷哼一聲,“小太監,還對我的瘦金體搖頭歎氣,現在看你如何收場!”
收到褚遂良的邀請,謝仲舉頷首點頭,拱手道,“在下獻醜了。”
說完,謝仲舉緩步走到書案前,提起狼毫在宣紙上鐵畫銀鉤了起來。
房遺愛見謝仲舉態度如此從容,心中不由大感好奇,湊到謝仲舉身後朝書案上看去,不由被紙張上的內容嚇了一跳。
“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莒即墨論之……”
望著宣紙上謝仲舉所書寫的內容,房遺愛咽了一口唾沫,暗道,“這小太監所寫的是《樂毅論》?好秀氣的楷書!”
不單是房遺愛,就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這三位楷書聖手,在看到謝仲舉的寫文後,也盡是瞠目結舌的表情。
“謝公子年紀雖小,但楷書卻深得二王精髓,眼下這幅《樂毅論》相對王羲之的碑帖足以亂真!”
“好秀氣的小楷,這娃娃年歲不過二十左右,怎地書法竟有如此造詣?莫非老夫偌大年歲全都活到牛馬身上去了?”
“王羲之的《樂毅論》世上僅存碑帖,真跡早已遺失。謝公子僅憑臨摹字帖竟能的王羲之七八成精髓,難怪會令何榜首如此恭敬相請了!”
待到四十四行楷書寫過,謝仲舉筆下的《樂毅論》一氣嗬成,接著放下狼毫對眾人拱了拱手,轉而站在了房遺愛身旁。
褚遂良等人湊到書案前,恨不得將臉貼在宣紙上麵,細細的琢磨起了文中的一筆一劃。
他們哪裏曉得,謝仲舉所寫小楷並不是對照碑帖臨摹,而是依照藏於大明宮中的王羲之的真跡年複一年所練出來的水磨工夫!
一番驚歎過後,褚遂良三人結伴來到房遺愛、謝仲舉麵前,拱手道,“何榜首、謝公子文采一流,我等佩服之至。”
麵對三位楷書大家的誇讚,謝仲舉麵色溫和的拱手交談,舉止做派哪裏有半點小太監的樣子,倒像極了書香門第出來的世家公子!
在謝仲舉楷書的相比下,房遺愛那引以為傲的瘦金體倒失色了三分,以至於這位文抄公麵對“貞觀三楷……”的誇讚,竟自害羞的低下了頭。
一番寒暄過後,眼見夜色已深,房遺愛匆匆此別褚遂良三人,與謝仲舉緩步走出了褚府。
走在寂靜的街道間,房遺愛一步一踱,腦海中反複浮現出了之前謝仲舉所寫的《樂毅論》。
“這小太監到有些本事,一手楷書深得二王精髓,想來長孫皇後的心腹人倒有些能耐。”
望著身旁齊步行走的謝仲舉,房遺愛忘神之下口無遮攔的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我說小太監,你的楷書是跟誰學的?”
此言一出,謝仲舉登時停下腳步,望向房遺愛的眸中閃過了一絲溫怒。
雖然此番是奉長孫皇後口諭近身監視房遺愛,但身為女兒身被人喚做太監,任誰心中都不會好受。
看向房遺愛,謝仲舉冷哼一聲,不悅的道,“按照字帖學的!”
說完,謝仲舉輕揮衣袖,望向房遺愛的目光中盡是不耐之色。
察覺到失言後,見謝仲舉被自己說的麵帶不悅,房遺愛吐了吐舌頭,連忙加快腳步朝秦府趕了過去,“房俊啊房俊,你是不是嫌命太長啊?怎麽能將心裏話明說出來,萬一惹怒了這個麵癱小太監,日後在長孫皇後哪裏上到折子,到那時你哭都找不著調門!”
房遺愛懷揣忐忑,一路疾行回到了秦府。
來到客房前,房遺愛拱手對謝仲舉說道,“貴差,在下之前酒後失言……”
話說一半,謝仲舉揚手打斷道,“明日在下陪伴榜首去到國子監,還望榜首今晚早些歇息,不要負了二位公主的一片癡情!”
丟下一句威脅感十足的話語後,謝仲舉徑直走入自己臥房,留下房遺愛獨自站在門前癡呆發愣。
“什麽意思?這分明就是在警告我不要碰京娘!這個小太監不但是個麵癱而且還記仇兒!”
望著謝仲舉所在的房間暗聲咒罵過後,房遺愛大袖一揮,轉身推門進入了客房之中。
走進房中,見書案上亮有紅燭,房遺愛心尖微顫,不由想起了白天秦京娘所說過的話兒。
“難不成京娘真搬過來住了?那個麵癱小太監就住在隔壁,萬一晚上被他聽到些不該聽到的動靜,那他還不得給長孫皇後打我的小報告啊?”
就在房遺愛思想間,坐在床榻上惴惴不安的秦京娘起身站立,望向身處門前的心上人,臉頰上盡是膠著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