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縣委副書記、縣政法委書記趙程大請進了辦公室。
在跟他到了一杯茶後,我說:“找你來沒有什麽事,就是在一起聊聊天,把一些事情聊一聊。我們好長時間沒聊天了。”
“好啊。我首先要祝賀你啊。”趙書記說。
“祝賀什麽啊?”我問。
“祝賀你兼任代理縣長啊,過去是馬縣長,不,馬誌兼任代理縣委書記,黨政一肩挑。現在,你也是黨政一肩挑了,縣委和縣政府的工作,都是你一個人主持,工作就很好開展了,你也可以大力施展你的政治抱負了。”趙書記說。
“謝謝你的祝賀啊。”
“謝什麽,這是好事啊?你有工作能力,精力又充沛,黨政一肩挑,正合適啊。這說明市委是知人善任啊。”趙書記說。
“我代理縣長隻是一個過渡,不管什麽說,我的工作還要請你多多支持呢。”
“說這話就見外了,我本身就是縣委班子中的一員,在你的領導下工作。我負責的工作還要請你多多支持呢。”
“對了,我問你,你跟市委王伯年書記最近見麵嗎?”我問。
“如果市裏有會,肯定可以見麵。你問這幹什麽啊?”
“我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商量什麽啊,你是縣委書記,我是副書記,有事你就吩咐好了,說商量就是生疏了。”趙書記說。
“不是吩咐,的確是商量。”
“那你說吧。”
“你也知道,馬誌、高飛飛進去後,我們縣空缺了兩名縣長。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抽空跟王書記說一下,看能不能在我們縣現有幹部中,產生兩名縣長?”我說。
“不瞞你說,我們縣空出的這兩個位子,肯定被各方麵盯上了,各方麵肯定都想派人來。我想先搶占這兩個位子,給我們縣的幹部們一個成長的空間。”我說。
“王書記影響力大,說話分量重,他說的話肯定會引起重視。你的工作正好跟他對口,平時工作上也聯係多,說話方便些。”我說。
“這是好事啊,不過,不是我不去說。你是縣委書記,你親自跟他說,不是更好嗎?更能引起他的重視嗎?我說話的分量還不如你呢。”趙書記說。
“我肯定要跟王書記匯報我的想法,請求市委支持。我的想法是,你能不能先抓緊時間去找一下王書記?先說一下,墊一個底,省得我去找他時,被他批評一頓,說我隻有本位意識,沒有全局觀念。”我說。
“那,那好吧。我一定抓緊時間跟王書記說。不過,王書記聽不聽,辦不辦,那就不是我的事了。”趙書記說。
“趙書記啊,我拿不準你願不願意去找他,就誠懇地征求你的意見,跟你商量,既然你已經答應跟王書記說,那就不能敷衍啊。王書記是我們的老領導,你跟他又熟,必要時,你也可以痞一下,請領導支持一下嘛。”我說。
“行,我一定不敷衍,認認真真跟王書記說。”
“你在縣裏的工作經驗比我豐富,我覺得,既然有了這個動議,既然有了這個想法,既然找了領導,就應該盡量想方設法把事情辦成。你覺得,我說得對不對啊?”
“對啊,很對,既然開了口,當然就應該把事情辦成啊。如果開口了,事情辦不成,那多丟人啊。”趙書記說。
“看來,我們想發是一致的啊。”我說。
“現在,上麵很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調各種意識。即便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也要想方設法跟你保持一致啊。”
“你這話有點情緒啊,你說說看,我是什麽事沒跟你商量?什麽事沒征求你的意見?”我說。
“我隻是說說而已,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不要過於敏感。”趙書記說。
“我們是聊天,有什麽事?有什麽想法?你不妨提出來。”
“好。我想問你一下,假若市委支持我們的想法,在我們縣現有幹部中,產生兩名縣長,你有什麽想法呢?”趙書記問。
“你說的是什麽意思啊?”我問。
“沒什麽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打算提名哪兩名同誌,擔任縣長?”趙書記問。
我沉默了,我知道趙書記的用意。我知道趙書記心中的人選,肯定與我心中的人選不一樣。趙書記之所以要問我,是想套我的話。
一般來說,趙書記、常務副縣長錢一兵和其他的常委們,甚至還包括人大副主任、政府副縣長、政協副主席都有問鼎縣長的可能。縣裏所有的科級幹部都有問鼎副縣長的可能。
我雖然有矚目的人選,但我不能說,尤其是不能跟趙書記說。我不能先說出來,如果先說出來了,如果傳揚出去,如果把事情辦砸了,那就會產生一係列後遺症,就會得不償失了。
我想推薦常務副縣長錢一兵擔任縣長的事,也僅僅是跟市委書記翁敏傑同誌說了,其他的人,包括盧向陽市長,我都沒有說。
但趙書記的話,我又不能不回答。
“我還沒考慮好,我現在當務之急要做的事,就是說服市委同意在我們縣產生兩名縣長,至於兩名縣長的人選。如果市委同意我們的想法,我們就醞釀候選人。到時,肯定還要開常委會,你是副書記,我們可以一起商量,一起拍板啊。”我說。
“如果市委要外派幹部來,我們隻能服從,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當務之急是爭取名額。”我說。
“你說的對,是要先爭取名額,再確定人選。”趙書記說。
“你對馬誌、高飛飛的事怎麽看?”我問。
“什麽怎麽看啊?”
“就是談對馬誌、高飛飛的印象啊,對他們進去有什麽想法啊?你是他們多年的同事,平時也相處得很融洽,應該很有發言權啊。”我說。
“既然你問到他們兩個人,那我就說說吧。我先說馬誌。馬誌這個人自學成才,團幹起家,他是一步一個腳印,靠著政績,走到縣長的崗位上來的。可以說,馬誌是一個實幹家,是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人。”趙書記說。
“馬誌跟你一樣,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頭腦,很有能力的人。他是縣長,縣長畢竟是二把手。他的很多想法都不好實現,二把手的位置,限製了他的能力的發揮。”趙書記說。
“馬誌在縣長的位置上,在我沒來之前,不是幹過一段時間的代理縣委書記嗎?他當時也是黨政一肩挑,應該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施展自己的才幹啊。”我說。
“代理縣委書記畢竟不是正式的啊,他有些瞻前顧後,畏手畏腳啊。不過,在馬誌一肩挑的時候,工作也是幹的不錯的。”趙書記說。
“怎麽不錯啊?”
“可能你對馬誌有些想法,有些誤解。一般來說,黨政分設的單位,黨政負責人有幾個是看法一致的?照我看來,是麵和心不合的居多。盡管在一些事情上,馬誌跟你的想法並不一致。但馬誌高風亮節,有大局觀念。在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後,最終還是服從了縣委的決定。”趙書記說。
“馬誌在一肩挑的時候,他還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的。”趙書記說。
“怎麽展示的啊?”
“首先,馬誌有效地維護了縣委、縣政府的正常運轉。其次,及時貫徹落實了上級的指示。第三,及時對縣裏的一些重大事項進行了決策。”趙書記說。
“你能不能簡單地說一下,馬誌對縣裏的重大事項的決策情況啊?”我說。
“可以啊,我跟你舉一個例子。就是現在讓人詬病的賤賣礦業公司的情況。”趙書記說。
“礦業公司被賣來賣去,讓人摸不著頭腦。我聽說礦業公司效益不錯啊,你好好說一下吧,好端端的礦業公司為什麽要賣呢?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我問。
“我不管別人怎麽說,我覺得這件事很正常,馬誌拍板沒有什麽不妥。我也不隱瞞我的觀點,當時,我也是投了讚成票的。”趙書記說。
“怎麽正常啊?”我問。
“當時,石遠方找到馬誌,也找到我,說是要轉賣礦業公司,我聽了吃了一驚。跟你有同樣的疑問,好端端的礦業公司,為什麽要賣呢?”趙書記說。
“石遠方跟我說了轉賣的原因後,我就建議他按正常的程序上報,走流程。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石遠方跟經貿委、縣政府、縣委打報告說,能利投資公司擬整體收購礦業公司,然後注入資金,擴大再生產,這樣就可以壯大礦業公司,增加gdp、增加稅收和擴大安置就業人員。”趙書記說。
“據我所知,因為此時事事關重大,石遠方和經貿委的郭傑龍主任一起,專門向錢縣長,向當時的縣委代書記、縣長馬誌同誌做了匯報。我聽說,錢縣長有些不同意見,但馬縣長原則同意。”趙書記說。
“後來,就由經貿委牽頭,組織相關評估機構對礦業公司的資產進行了評估,再由經貿委提交縣長辦公會討論決定。縣長辦公會同意後,最終提交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的。”趙書記說。
“我覺得這裏麵沒有什麽貓膩,所有的會議記錄都在,這隻是一項正常的工作決策而已。”趙書記說。
“那縣裏請評估機構有評估資質嗎?評估機構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呢?”我問。
“這個問題,你問的太專業,我不太清楚。”趙書記說。
“據我所知,縣裏請的評估機構有評估資質。但這個評估機構在行業中毫無地位,就幹了一筆事,就是在出了礦業公司的評估報告書後,就注銷了。你覺得,這樣的評估靠譜嗎?”我問。
在跟他到了一杯茶後,我說:“找你來沒有什麽事,就是在一起聊聊天,把一些事情聊一聊。我們好長時間沒聊天了。”
“好啊。我首先要祝賀你啊。”趙書記說。
“祝賀什麽啊?”我問。
“祝賀你兼任代理縣長啊,過去是馬縣長,不,馬誌兼任代理縣委書記,黨政一肩挑。現在,你也是黨政一肩挑了,縣委和縣政府的工作,都是你一個人主持,工作就很好開展了,你也可以大力施展你的政治抱負了。”趙書記說。
“謝謝你的祝賀啊。”
“謝什麽,這是好事啊?你有工作能力,精力又充沛,黨政一肩挑,正合適啊。這說明市委是知人善任啊。”趙書記說。
“我代理縣長隻是一個過渡,不管什麽說,我的工作還要請你多多支持呢。”
“說這話就見外了,我本身就是縣委班子中的一員,在你的領導下工作。我負責的工作還要請你多多支持呢。”
“對了,我問你,你跟市委王伯年書記最近見麵嗎?”我問。
“如果市裏有會,肯定可以見麵。你問這幹什麽啊?”
“我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商量什麽啊,你是縣委書記,我是副書記,有事你就吩咐好了,說商量就是生疏了。”趙書記說。
“不是吩咐,的確是商量。”
“那你說吧。”
“你也知道,馬誌、高飛飛進去後,我們縣空缺了兩名縣長。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抽空跟王書記說一下,看能不能在我們縣現有幹部中,產生兩名縣長?”我說。
“不瞞你說,我們縣空出的這兩個位子,肯定被各方麵盯上了,各方麵肯定都想派人來。我想先搶占這兩個位子,給我們縣的幹部們一個成長的空間。”我說。
“王書記影響力大,說話分量重,他說的話肯定會引起重視。你的工作正好跟他對口,平時工作上也聯係多,說話方便些。”我說。
“這是好事啊,不過,不是我不去說。你是縣委書記,你親自跟他說,不是更好嗎?更能引起他的重視嗎?我說話的分量還不如你呢。”趙書記說。
“我肯定要跟王書記匯報我的想法,請求市委支持。我的想法是,你能不能先抓緊時間去找一下王書記?先說一下,墊一個底,省得我去找他時,被他批評一頓,說我隻有本位意識,沒有全局觀念。”我說。
“那,那好吧。我一定抓緊時間跟王書記說。不過,王書記聽不聽,辦不辦,那就不是我的事了。”趙書記說。
“趙書記啊,我拿不準你願不願意去找他,就誠懇地征求你的意見,跟你商量,既然你已經答應跟王書記說,那就不能敷衍啊。王書記是我們的老領導,你跟他又熟,必要時,你也可以痞一下,請領導支持一下嘛。”我說。
“行,我一定不敷衍,認認真真跟王書記說。”
“你在縣裏的工作經驗比我豐富,我覺得,既然有了這個動議,既然有了這個想法,既然找了領導,就應該盡量想方設法把事情辦成。你覺得,我說得對不對啊?”
“對啊,很對,既然開了口,當然就應該把事情辦成啊。如果開口了,事情辦不成,那多丟人啊。”趙書記說。
“看來,我們想發是一致的啊。”我說。
“現在,上麵很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調各種意識。即便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也要想方設法跟你保持一致啊。”
“你這話有點情緒啊,你說說看,我是什麽事沒跟你商量?什麽事沒征求你的意見?”我說。
“我隻是說說而已,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不要過於敏感。”趙書記說。
“我們是聊天,有什麽事?有什麽想法?你不妨提出來。”
“好。我想問你一下,假若市委支持我們的想法,在我們縣現有幹部中,產生兩名縣長,你有什麽想法呢?”趙書記問。
“你說的是什麽意思啊?”我問。
“沒什麽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打算提名哪兩名同誌,擔任縣長?”趙書記問。
我沉默了,我知道趙書記的用意。我知道趙書記心中的人選,肯定與我心中的人選不一樣。趙書記之所以要問我,是想套我的話。
一般來說,趙書記、常務副縣長錢一兵和其他的常委們,甚至還包括人大副主任、政府副縣長、政協副主席都有問鼎縣長的可能。縣裏所有的科級幹部都有問鼎副縣長的可能。
我雖然有矚目的人選,但我不能說,尤其是不能跟趙書記說。我不能先說出來,如果先說出來了,如果傳揚出去,如果把事情辦砸了,那就會產生一係列後遺症,就會得不償失了。
我想推薦常務副縣長錢一兵擔任縣長的事,也僅僅是跟市委書記翁敏傑同誌說了,其他的人,包括盧向陽市長,我都沒有說。
但趙書記的話,我又不能不回答。
“我還沒考慮好,我現在當務之急要做的事,就是說服市委同意在我們縣產生兩名縣長,至於兩名縣長的人選。如果市委同意我們的想法,我們就醞釀候選人。到時,肯定還要開常委會,你是副書記,我們可以一起商量,一起拍板啊。”我說。
“如果市委要外派幹部來,我們隻能服從,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當務之急是爭取名額。”我說。
“你說的對,是要先爭取名額,再確定人選。”趙書記說。
“你對馬誌、高飛飛的事怎麽看?”我問。
“什麽怎麽看啊?”
“就是談對馬誌、高飛飛的印象啊,對他們進去有什麽想法啊?你是他們多年的同事,平時也相處得很融洽,應該很有發言權啊。”我說。
“既然你問到他們兩個人,那我就說說吧。我先說馬誌。馬誌這個人自學成才,團幹起家,他是一步一個腳印,靠著政績,走到縣長的崗位上來的。可以說,馬誌是一個實幹家,是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人。”趙書記說。
“馬誌跟你一樣,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頭腦,很有能力的人。他是縣長,縣長畢竟是二把手。他的很多想法都不好實現,二把手的位置,限製了他的能力的發揮。”趙書記說。
“馬誌在縣長的位置上,在我沒來之前,不是幹過一段時間的代理縣委書記嗎?他當時也是黨政一肩挑,應該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施展自己的才幹啊。”我說。
“代理縣委書記畢竟不是正式的啊,他有些瞻前顧後,畏手畏腳啊。不過,在馬誌一肩挑的時候,工作也是幹的不錯的。”趙書記說。
“怎麽不錯啊?”
“可能你對馬誌有些想法,有些誤解。一般來說,黨政分設的單位,黨政負責人有幾個是看法一致的?照我看來,是麵和心不合的居多。盡管在一些事情上,馬誌跟你的想法並不一致。但馬誌高風亮節,有大局觀念。在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後,最終還是服從了縣委的決定。”趙書記說。
“馬誌在一肩挑的時候,他還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的。”趙書記說。
“怎麽展示的啊?”
“首先,馬誌有效地維護了縣委、縣政府的正常運轉。其次,及時貫徹落實了上級的指示。第三,及時對縣裏的一些重大事項進行了決策。”趙書記說。
“你能不能簡單地說一下,馬誌對縣裏的重大事項的決策情況啊?”我說。
“可以啊,我跟你舉一個例子。就是現在讓人詬病的賤賣礦業公司的情況。”趙書記說。
“礦業公司被賣來賣去,讓人摸不著頭腦。我聽說礦業公司效益不錯啊,你好好說一下吧,好端端的礦業公司為什麽要賣呢?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我問。
“我不管別人怎麽說,我覺得這件事很正常,馬誌拍板沒有什麽不妥。我也不隱瞞我的觀點,當時,我也是投了讚成票的。”趙書記說。
“怎麽正常啊?”我問。
“當時,石遠方找到馬誌,也找到我,說是要轉賣礦業公司,我聽了吃了一驚。跟你有同樣的疑問,好端端的礦業公司,為什麽要賣呢?”趙書記說。
“石遠方跟我說了轉賣的原因後,我就建議他按正常的程序上報,走流程。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石遠方跟經貿委、縣政府、縣委打報告說,能利投資公司擬整體收購礦業公司,然後注入資金,擴大再生產,這樣就可以壯大礦業公司,增加gdp、增加稅收和擴大安置就業人員。”趙書記說。
“據我所知,因為此時事事關重大,石遠方和經貿委的郭傑龍主任一起,專門向錢縣長,向當時的縣委代書記、縣長馬誌同誌做了匯報。我聽說,錢縣長有些不同意見,但馬縣長原則同意。”趙書記說。
“後來,就由經貿委牽頭,組織相關評估機構對礦業公司的資產進行了評估,再由經貿委提交縣長辦公會討論決定。縣長辦公會同意後,最終提交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的。”趙書記說。
“我覺得這裏麵沒有什麽貓膩,所有的會議記錄都在,這隻是一項正常的工作決策而已。”趙書記說。
“那縣裏請評估機構有評估資質嗎?評估機構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呢?”我問。
“這個問題,你問的太專業,我不太清楚。”趙書記說。
“據我所知,縣裏請的評估機構有評估資質。但這個評估機構在行業中毫無地位,就幹了一筆事,就是在出了礦業公司的評估報告書後,就注銷了。你覺得,這樣的評估靠譜嗎?”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