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山坡下學怎麽樣了?你知不知道?”我問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王庭。


    “我隻陪原來的縣委書記去過一次,現在不知道怎麽樣了。”王主任說。


    “那個郭凱歌校長怎麽樣了?還在那裏嗎?”


    “你真把我問住了,我不知道呢。”


    “那你問問張文章局長,看他今天忙不忙?”


    “書記的意思是到山坡小學去看看嗎?”


    “是,如果有時間,還想到峽光中學去看看。”


    王主任給教育局張局長打了電話,張局長說馬上到縣委來。王主任問我:“還要不要請曾縣長一起去看看?”


    “你問他有沒有其它的安排吧,臨時動議,影響他的工作安排也不好。”我說。


    不一會兒,分管教育的曾平安副縣長和教育局張局長到了我辦公室。


    “你們效率真高啊。”我說。


    “書記重視教育工作,我們心裏溫暖啊,要跑步前進啊。”張局長說。


    我們一行開始向山坡小學進發。


    幾位老師站在校門口,熱烈迎接我們。


    “誰是郭凱歌校長?”我問。


    “我是。”一位老師走過來說。


    “我受前任縣委書記的委托,來看你,專門來看你,感謝你為我們縣農村基礎教育所做的工作。”我緊緊握著郭校長的手,看著他有些黝黑的麵龐,動情地說。


    “謝謝書記,這是我應該做的啊,而且做得還不夠,還不好。”郭校長說。


    “你帶我轉一轉吧。”


    “好。”


    郭校長帶著我們沿著學校院牆外圍轉了一圈,又到學校裏麵轉了一下,學校幹淨整潔,課堂次序井然,院牆基本完好,窗戶上的玻璃也光潔如新。我的感覺比前任縣委書記的感覺好多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說的一點也不錯啊。


    我們來到學校簡陋的會議室裏,邊喝茶邊聊天。


    “前任縣委書記走後,你敲鑼罵街沒有啊?”我問校長。


    “罵了三次,後來,學校的東西被人偷的少,就沒有罵了。”郭校長回答。


    “前任縣委書記牽頭製定的‘三方負責’方案還在執行嗎?”


    “在執行啊。”張局長說。


    “效果怎麽樣?郭校長?”


    “‘三方負責’方案很得人心,執行得很好啊。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您剛才不是看到了嗎?您是突然來的,我們沒有刻意準備,都是原生態的樣子。如果沒有‘三方負責’方案,我們學校哪有這麽大的變化呢?我們這裏的老百姓很感謝老書記啊。”郭校長說。


    “全縣的情況怎麽樣?”我問張局長。


    “雖然程度不一,但總的感覺不錯,‘三方負責’方案落實後,全縣所有中小學校容校貌的確有了較大的改觀。”張局長說。


    “曾縣長的看法呢?”


    “他們說的是實話,的確有改觀。我擔心的是,持續程度。老書記走後,新書記您又沒有明確的意見,時間一長,我擔心效果會打折扣。”曾縣長說。


    “你們看這樣行不行,由曾縣長牽頭,教育局負責起草一個方案,除了保留原來的核心內容外,另外再加一條,園林綠化,美麗校園。現在,我們國家提倡‘美麗中國’的發展理念,我們在美麗校園上努點力,把我們的小環境搞好吧。方案起草完後,在縣委常委會上討論一下,通過後,我們再開一次大會,再重申、強調一下,立即執行,行不行?”


    “行啊,我沒意見。”曾縣長說。


    “方案什麽時候要。”張局長問。


    “越快越好。”我說。


    “你那個鑼還在不在?”我問郭校長。


    “在啊。”


    “我聽當時的縣委書記說,有可能成為文物。曾縣長,你也是管文化的,你有什麽想法?”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為了孩子,為了農村教育,小學校長敲鑼罵街,這個鑼很有典型意義,我回去跟文化局、檔案局商量一下,再跟您匯報。”曾縣長說。


    我點了點頭,對張局長說:“你跟峽光中學聯係一下,讓他們跟我們準備幾份盒飯,請所有老師都留一下,我想跟他們簡單座談一下,時間約半個小時,不影響他們下午上課。”


    “好。”


    我問郭校長:“你下午有課嗎?”


    “沒有。”


    “那你陪我們走一趟吧。”


    “好。”郭校長回答。


    我特別安排王主任、曾縣長、張局長坐我的車,我們開始向峽光中學行駛。


    我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回過頭來對曾縣長和張局長說:“我的前任告訴我,郭凱歌校長是一名品質非常好的同誌,一直默默無聞在基層工作,既當老師又當校長,熱愛教育,獻身教育,文化水平高,很有工作能力和教學經驗,為人正直,希望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能重用一下。我初步的想法是,先讓他到峽光中學擔任副校長,等我們完成了峽光中學的重建工作後,如果他副校長幹得不錯,再請他擔任校長,你們的看法如何?”


    “峽光中學重建?聽都沒聽說,八字還沒有一撇呢。”張局長說。


    “我到峽光中學去,就是商量這件事,還要給你們派活呢。”我說。


    “那好啊,那個破學校應該重建了。調郭校長我沒有意見,他的確幹得不錯,我們也想動他。”張局長說。


    “曾縣長呢?”


    “沒有,那個學校能重建起來嗎?我怎麽兩眼一抹黑啊。”


    “能不能建起來,中午就知道了,先留點懸念吧。調郭校長的事,請曾縣長回去跟鄧學貴書記說一下,讓他開教育局黨委會研究一下吧。”


    “行啊。”


    到了峽光中學,匆匆吃吧午飯,全體教師集中後,我們來到會議室。


    校長在介紹了我們後說:“我代表全體師生再次歡迎縣委、縣政府領導,下麵請縣委常書記講話,請大家歡迎。”


    掌聲結束後,我說:“對不起,影響大家午休了,占用你們半小時時間,我簡單地說幾句。大家都知道千三石老師,他在我們這裏教了五年的書,對這裏很有感情,他在離開人間前,給我寫了一封信,我把涉及到峽光中學的部分給大家念一下。”我拿出來了信,一字一句念了起來:


    “小剛:


    你好!當你看見這封信時,我已經不在人間了。有些事提前給你說一下,麻煩你辦一下。


    1.非常感謝你安排的故地重遊,你讓我的虛榮心、成就感、榮譽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你在我過去工作過的峽光中學對我說過,請我跟省教育廳說一下籌集建校資金的事。我離開那裏二十多年了,學校依舊還是老樣子,我心裏很難過。回來後,專門跟省教育廳廳長潘越同誌談過,他答應給予大力支持,並承諾優先安排優秀教師到那裏任教。請你盡快安排人與潘廳長聯係,盡快把資金要到手。學校建起來後,請你安排人找省圖書館館長徐茂盛同誌,他同意支持所有圖書和一個電子閱覽室;找省科技廳廳長黃知返同誌,他同意支持解決所有教育及實驗儀器器材;找省體育局局長陳立堅同誌,他同意援建標準運動場並支持解決所有運動器材;找省衛生廳廳長伍木新同誌,他同意支持解決校醫務室的所有裝備和基本藥品;找……。對不起,我不能和你一起參加學校的竣工典禮了。請你到時代表我剪個彩、講個話吧。拜托了!……”


    我聽到了哭聲,隨後哭的人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我的眼淚也不知不覺流出來了。


    我邊搽眼淚邊說:“老師們,同誌們,我來到這裏,就是想告訴你們,我們一定要實現千老師的遺願,建一所漂亮的中學,讓這所中學,成為我們這裏最好最壯觀的建築,讓你們能在這裏工作而感到開心、驕傲和自豪!讓學生們能在這裏上學而感到開心、驕傲和自豪!讓這一帶的父老鄉親們為我們新的學校感到驕傲和自豪!”


    哭聲漸漸小了,大家鼓起掌來。


    我繼續說:“我希望能調動一切力量,發揮各方麵的積極性,讓學校盡快建起來。我希望大家能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支持我們把學校建好。我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我們的學生教好。我就說這些,看大家有什麽要說的。”


    大家在表了態後,我說:“請校班子成員和郭凱歌同誌留一下,其他同誌都抓緊時間午休吧。”


    其他同誌離開後,我繼續說:“我的想法是,明確一個大概的分工,擬定一個大概的時間表,按千部長遺願,有條不紊地完成學校重建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建校的事比較突然,大家心裏都沒底,曾縣長,你說一下吧。”


    曾縣長說:“建校的事的確比較突然,中午吃飯時,我都還是兩眼一抹黑。剛才聽了千部長的信,我心裏燃起了希望。這樣吧,跑省教育廳,籌集建校資金的事,由我和張文章同誌負責,其它各項具體事宜,由我和教育局、峽光中學協商後確定。按照常書記提的要求,明確責任分工,擬定工作進度表,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總之,我們一定要把學校建起來,高規格建好。”


    “感謝常書記雪中送炭,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我們保證堅決完成建校任務。”張局長說。


    “常書記來得真及時啊,我們心情很激動,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一句話,保證在教育局的領導下,保質保量完成建校任務。”峽光中學校長說。


    我說:“這次的建校任務,是非常艱難的,我們幾乎一無所有,千部長的這封信幾乎是我們唯一的依靠,而且千部長已經走了,我們不知道這封信還能不能管用,管多大的用。但我們一定不要氣餒,一定要發揮我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揚沒有條件也要上、越是艱難越向前的精神,克難攻堅,爭取盡快完成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大家沒意見,會就開到這裏吧。”


    會散後,我對張局長說:“鄧書記今天沒來,你代表教育局黨委跟郭凱歌同誌談一下吧,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有一點千萬要記住,不要強求,如果他不願意,如果工作做不通,就算了。不要說是我的意見,我們不能強人所難啊。”


    “好,我馬上跟他談一下。”


    “記得把他送回山坡小學。”我叮囑道。


    “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任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厙建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厙建玉並收藏繼任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