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局麵


    第二天,劉楊死活不承認最晚上哭過,昨晚喝多了,的確是失態了,據說他哭的鼻涕眼淚的像個孩子,這對他的光輝形象有影響,所以劉楊死不承認,不過昨晚上特戰隊和警衛排的一些弟兄可是記得分明,劉楊哭了,哭的很傷心——


    其實劉楊承不承認都沒關係,一些東西這些弟兄們都記在心裏,他們是劉楊的兄弟,是嫡係中的嫡係,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自從有警衛排和特戰隊以來,兩支部隊除了戰鬥力很強之外,最著名的就是忠誠,對劉楊的忠誠,至今為止沒有出現過一個俘虜,死都不會投降,哪怕是死也都似的很壯烈,不肯給劉楊丟人。


    在上海這段時間裏,有些弟兄暴露了,日軍企圖抓活的,一名弟兄彈盡糧絕被堵在一個院子裏,被日軍數百人堵住,結果著弟兄殺了二十多名日軍,最終流幹了最後一滴血,就是死也咬碎了一命日軍的喉嚨,殺到日軍膽寒。


    特戰隊和警衛排的威名是殺出來的,是因為寧死不屈而來的,即便是日軍,也不得不尊重這些對手。


    而今,他們又回歸了,但是當初警衛排一個連的兵力,特戰隊六百多人,到如今卻隻剩下了不多的人,警衛排還有三十多人,特戰隊也不滿二百,哪怕是加上上海還活著的人,也就差不多堪堪到了三百之數。


    隨著李寶柱的回歸,劉楊下令重組警衛排和特戰隊,開始從各部隊征召人手,將特戰隊和警衛排從新補充起來,並且讓他們在西山島接受訓練,以期恢複特戰隊和警衛排的雄風。


    這些人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上戰場殺敵當然不是問題,每一個人不是功夫好手,就是有特殊能力,或者是槍法超絕,他們所缺少的隻是係統性的訓練。


    總之,無論是警衛排還是特戰隊,都是特務營所屬最強的兵王,經過訓練之後,這些人同樣強悍,是劉楊手中的王牌。


    同樣,特務營也在西山島修整,接二連三的戰鬥,特務營不但很疲憊,也損失了近半的人手,同樣需要補足,這些人必須經過訓練,才能成為特務營的精銳。


    真正屬於劉楊的嫡係也隻有這三支部隊,但是別看特務營隻有一個團的兵力,而且是營一級的單位,但是戰鬥力卻不弱於一個旅,甚至比雜牌軍的一個師戰鬥力都要強,哪怕是和李旅那樣的勁旅相比,也隻強不弱。


    這段時間,特務營所有的部隊都在恢複,一場大戰,損失慘重,幸好有民兵進行補充,才能保證所有不對的戰鬥力,但是同樣,民兵也需要補充,從戰鬥結束,各部隊招兵就有一萬四千多人,還沒有恢複到最強的時候。


    最近安徽戰場也算是平靜,在和縣被奪回來之後,國軍調動軍隊,以和縣和含山縣等地與日軍僵持,同樣,李旅和七十九師以及一零五師和十三旅,也在南京一線和日軍僵持著,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各方都在恢複軍力,日軍同樣也在國內不斷地調動,向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方麵軍增兵,戰爭的陰雲始終籠罩著江浙大地,短暫的和平能維持多久,這一點誰也說不清,日軍也被打的很慘,也隻能選擇蟄伏。


    其實日軍暫時停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和日本國內的局勢有關係,項英所領導的反抗軍,在日本很活躍,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反抗軍有了上萬部隊,同樣的是裝備精良,有坦克有大炮,絕不會弱於日軍任何一個師團。


    日本天皇幾次下令圍剿,但是普遍的,日軍並不是很願意打內戰,因為反抗軍大都是吃不上飯的老百姓構成的,因為連年戰爭,日本國內搜刮財富物資以支持對華戰爭,大量的青壯年被征兵,導致勞動力缺失。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也有很多田地荒蕪,留下來的老弱婦孺沒有能力耕作那麽多的土地,再加上這兩年天災人禍,讓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吃不飽飯,本身糧食產量不高,天皇有不斷的增高稅收,老百姓已經出現了餓死的情況。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名叫赤木的項英才成功的打造了反抗軍,在九州和四國去幹日軍部隊,這裏的老百姓不納糧,也不提供物資,讓日本國內出現了物資短缺。


    關鍵是九州和四國有不少的武器製造廠,都被反抗軍給占領了,導致日軍武器彈藥不充足,甚至影響了飛機軍艦的製造,日軍在華的彈藥供應出現了問題。


    至於天皇個下令圍剿反抗軍,這種內戰,日軍本身就很消極,更何況反抗軍中很多還是他們的親戚朋友,再加上軍方有不少人同情反抗軍,幾次圍剿都是無功而返,每一次反抗軍總司能提前跳出包圍圈。


    在四國和九州,武器流落在民間很多,這也是無法剿滅的一個原因,總之老百姓已經被鼓動起來,他們想要活的更好一點,不想被活活餓死,當然其中還有很多不願意當兵的家夥。


    沒有人知道,反抗軍的首領赤木,竟然是一名中國人,反抗軍高層有三分之一都是中國人,他們隻是此時名義上的日本人,得到了幾十萬老百姓的支持,不斷地和日軍打遊擊,讓日軍很無奈。


    物資供應不足,彈藥供應不足,再加上特務營攪局,讓日軍在華戰場幾次失利,導致了如今這種局麵,寺內壽一並非不想發動反攻,而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第三師團和二十三師團始終沒有補充完整,哪怕是裁撤了一零四師團,也不夠補充的,況且連番大戰,日軍各部隊損失都不輕,遲遲補充不上,物資彈藥也跟不上戰爭陷入了膠著。


    可以說反抗軍給中國爭取了大量的時間,國府那邊積極地調動部隊,不斷地籌集錢財,從德國和美國那邊購買武器,增加中央軍的實力,此長彼消,戰爭的甜品開始向中國軍隊略略傾斜。


    而就在這個時候,日軍在華南展開了大規模的兵力部署,日軍第11集團軍,悍然對長沙發動了進攻,中國第九戰區立刻集結了兵力,在長沙展開了防禦,打響了華南最輝煌的一仗。


    整個中國都在關注著長沙,如果長沙失守,也就意味著武漢必須搬遷,而國都一再搬遷,對國軍士氣影響自然很大,盡管此時很多重要機關已經搬到了重慶,但是領袖卻還在武漢坐鎮。


    對於長沙的局勢,劉楊也是很關心,不斷地聽廣播看報紙,甚至指示特務局派人去長沙附近收集消息,盡管劉楊知道,長沙始終是勝利了,但是還是忍不住緊張起來。


    消息不斷傳來,最初的消息顯然對國軍不利,日軍不斷地攻城掠寨,令長沙越發的氣氛緊張,一時間國內不少人憂慮,對長沙保衛戰並不抱多少希望。


    華南的氣氛越加緊張,劉楊總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麽,不過相隔千裏,自己想要支援是不可能的,但是這樣幹看著實在不是劉楊的作風。


    9月16日,劉楊在中央日報發聲,表示支持長沙中央軍的同仁,並且表示與孔家一起拿出十萬大洋,針對死難將士進行撫恤補助,盡自己的一份力。


    一時間全國紛紛支持,捐款捐物,讓長沙國軍將士士氣大漲,至9月20日,中日雙方在高安打了起來,日軍受阻,可惜沒等國軍支援上來,高安守軍已經全員戰死,但是沒等日軍穩住陣腳,第32軍一部乘夜在左家渡附近北渡錦江,擊退日軍,於21日晨克複高安。


    華南的戰鬥牽掛著每一個人的心,劉楊有些按耐不住了,同樣日軍也開始按耐不住了,20日,寺內壽一忽然發動了對安徽的偷襲,差點攻克和縣,當即引起了安徽湘軍的反擊,雙方交戰激烈。


    隨著安徽戰場發生變化,劉楊是怎麽也坐不住了,他要放一些迷霧,擾亂日軍的部署。


    在21日,劉楊在中央日報發表假消息稱,特務營要進攻南京,將舊都奪回來,要為曾經在南京死難的國軍弟兄收斂屍骨,從新立碑刻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鐵血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並收藏抗日之鐵血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