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敬寒的話,丁學鋒的腦海裏回想起在網上看到的關於張敬寒的簡曆,以及張敬寒退休之後,寫的回憶錄。
在回憶錄中,張敬寒說道他最難辦的事情就是剛剛出人臨海省副省長的時候,解決前任留下的爛尾工程的事情,以及驚動中央的“易極健”非法集資大案。
前一件事情,張敬寒是通過招商的方式解決掉的,當然結果並不是多麽的完美,債權人損失慘重。
至於“易極健”非法集資案的主犯樂氏兄弟在東窗事發錢,就已經潛逃海外,人間蒸發,最後追回損失80多億,尚有200多億無法追回。
兩件事情雖然最終的結果說不上多麽完美,但是都達到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穩定”。
最起碼沒有因為這兩件大案而帶來影響惡劣的群體性事件。
腦子一轉,丁學鋒有了主意,這樣的一塊大蛋糕自己不咬下一口,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何況這也是他複仇計劃的一部分。
“老師,對於這些爛尾工程,我有點想法。”看了看張敬寒的臉色,丁學鋒說道。
“奧,說說看。”張敬寒很感興趣的說道。
“這些工程之所以爛尾,無非就是資金的問題。隻要注入充足的資金,這些項目完全可以起死回生。”丁學鋒說道。
“可是資金哪裏來呢?這些項目需要的資金可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動輒以百億計的資金。”張敬寒說道。
“簡單,招商啊。”丁學鋒笑著說道。
在張敬寒的風光工作當中,招商引資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聽了丁學鋒的話,張敬寒深思起來。
臨海省這幾年經濟發展非常的迅猛,但是在經濟的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也掩蓋了一些問題。特別是,經濟發展極為混亂。
尤其是在礦產資源和房地產的開發上麵。
就拿礦產資源來說,臨海省雖然有不少礦產資源,可是開發不力加上私采偷采更使得國有資產浪費嚴重。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從投資的硬件還是軟環境來看,臨海省都不是個招商引資的好地方。
省裏近五年來每年吸引外地投資不足50億,有的投資人來到這裏是為了開采礦產資源,可是幹了幾個月,就毫不猶豫的離開了。這裏麵的事情,自然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上任一段時間以來,張敬寒已經對臨海省的經濟形勢有了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臨海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炭,陶土,天然氣等資源都有著不小的儲藏量,可問題也就是出在這些礦產之上。
臨海省的礦產開發和房地產開發,絕大部分都掌握在私人手裏麵,這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亂,讓張敬寒僅僅是看了一部分就心驚膽戰不已。
張敬寒敏銳的察覺到,這裏麵應該有一張龐大的利益網絡,恐怕很多省裏的大人物都牽扯其中。
隻不過他現在並沒有心思去處理這個問題,如今首要的問題是想辦法把手裏的這兩個燙手的山芋給解決掉。
可以說這兩個問題能否解決好,也是張敬寒能否立足於臨海省官場的一次大考。
隻是這兩個問題想要解決好的話,少不得要和臨海省官場上的某些官油子鬥法一番了。
對鬥爭的事情,張敬寒有著清醒的認識,自己是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又不是省委書記,省長,目前隻要保證某些既得利益的人不破壞他處理這兩件事情的大局麵,就可以了。日後他有的是時間收拾這些人。如果這些人不老實想要伸手的話,他也不介意發下飆。
看出張敬寒有些意動,丁學鋒笑道:“老師,我相信如果招商的工作順利的話,一方麵會為我們省帶來巨量的投資,而且另一方麵很有可能會為咱們臨海省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特別的效果,比如說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一聽到丁學鋒說出這個,張敬寒的臉色就變了,眼神也是一變,如果在自己的任上能夠讓通過招商引資改變臨海省經濟發展的瓶頸,尤其是能夠發展起來其他產業的話,完全可以獲得一筆極大的政治資本。
就聽著丁學鋒接著說道:“當然,這個也隻是我的一個想法,具體的事情還要您來親自把關。”
張敬寒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他自然明白丁學鋒提出的這個方法究竟有什麽樣的好處與風險。
張敬寒看著丁學鋒說道:“把你的想法詳細的給我說一下吧。”
張敬寒和丁學鋒在書房探討招商的問題的交談的時候,在濱海市的一家頂級會所裏麵,另一場密談在進行著。
今天何學書離開張敬寒的辦公室之後,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裏麵琢磨開了。他也想到了一個問題,楊欣珠的叛逃難道真的是表麵看起來的原因嗎?
不可能,肯定還有別的原因。
可是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何學書的手本能地抓到了電話上,想打給蔣副省長的秘書錢嘉良。
錢嘉良跟何學書是一個縣的人,跟蔣副省長的老家就隔著一條河,在省城,他們算是同鄉。
有次首都一位正部級官員來了,那可是跟蔣副省長是一條河裏洗過澡的,提出要見見老家那邊的同鄉,蔣副省長一高興,就讓錢嘉良把他也叫去。
那次蔣副省長給他介紹了不少人,還特意叮囑,以後同鄉之間要加強聯係。
“大家都是吃一條河的水長大的,有生之年,盡力為家鄉做點事吧。”蔣副省長說。
這話溫暖了何學書很久。
電話偏在這時候叫響,何學書抓起電話,喂了一聲,是省紀委的許處長許萬和。
“是何市長嗎?”許處長聲音壓得很低。
何學書“嗯”了一聲,叫著許處長的名字說:“萬和你說吧。”
許萬和的聲音大了點,但還是明顯壓著道:“晚上找個地方坐坐?”
許萬和這麽一說,就證明有重要情況。何學書立馬道:“好的,晚七點我給你電話。”
“八點後吧,下午有個應酬,不能不去。”許萬和說道。
“明白了。”何學書略一停頓,又道:“萬和,謝謝你。”
許萬和那邊沒說什麽,很快將電話掛斷了。何學書的心咚咚跳起來,莫名其妙就有一份緊張。
在回憶錄中,張敬寒說道他最難辦的事情就是剛剛出人臨海省副省長的時候,解決前任留下的爛尾工程的事情,以及驚動中央的“易極健”非法集資大案。
前一件事情,張敬寒是通過招商的方式解決掉的,當然結果並不是多麽的完美,債權人損失慘重。
至於“易極健”非法集資案的主犯樂氏兄弟在東窗事發錢,就已經潛逃海外,人間蒸發,最後追回損失80多億,尚有200多億無法追回。
兩件事情雖然最終的結果說不上多麽完美,但是都達到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穩定”。
最起碼沒有因為這兩件大案而帶來影響惡劣的群體性事件。
腦子一轉,丁學鋒有了主意,這樣的一塊大蛋糕自己不咬下一口,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何況這也是他複仇計劃的一部分。
“老師,對於這些爛尾工程,我有點想法。”看了看張敬寒的臉色,丁學鋒說道。
“奧,說說看。”張敬寒很感興趣的說道。
“這些工程之所以爛尾,無非就是資金的問題。隻要注入充足的資金,這些項目完全可以起死回生。”丁學鋒說道。
“可是資金哪裏來呢?這些項目需要的資金可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動輒以百億計的資金。”張敬寒說道。
“簡單,招商啊。”丁學鋒笑著說道。
在張敬寒的風光工作當中,招商引資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聽了丁學鋒的話,張敬寒深思起來。
臨海省這幾年經濟發展非常的迅猛,但是在經濟的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也掩蓋了一些問題。特別是,經濟發展極為混亂。
尤其是在礦產資源和房地產的開發上麵。
就拿礦產資源來說,臨海省雖然有不少礦產資源,可是開發不力加上私采偷采更使得國有資產浪費嚴重。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從投資的硬件還是軟環境來看,臨海省都不是個招商引資的好地方。
省裏近五年來每年吸引外地投資不足50億,有的投資人來到這裏是為了開采礦產資源,可是幹了幾個月,就毫不猶豫的離開了。這裏麵的事情,自然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上任一段時間以來,張敬寒已經對臨海省的經濟形勢有了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臨海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炭,陶土,天然氣等資源都有著不小的儲藏量,可問題也就是出在這些礦產之上。
臨海省的礦產開發和房地產開發,絕大部分都掌握在私人手裏麵,這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亂,讓張敬寒僅僅是看了一部分就心驚膽戰不已。
張敬寒敏銳的察覺到,這裏麵應該有一張龐大的利益網絡,恐怕很多省裏的大人物都牽扯其中。
隻不過他現在並沒有心思去處理這個問題,如今首要的問題是想辦法把手裏的這兩個燙手的山芋給解決掉。
可以說這兩個問題能否解決好,也是張敬寒能否立足於臨海省官場的一次大考。
隻是這兩個問題想要解決好的話,少不得要和臨海省官場上的某些官油子鬥法一番了。
對鬥爭的事情,張敬寒有著清醒的認識,自己是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又不是省委書記,省長,目前隻要保證某些既得利益的人不破壞他處理這兩件事情的大局麵,就可以了。日後他有的是時間收拾這些人。如果這些人不老實想要伸手的話,他也不介意發下飆。
看出張敬寒有些意動,丁學鋒笑道:“老師,我相信如果招商的工作順利的話,一方麵會為我們省帶來巨量的投資,而且另一方麵很有可能會為咱們臨海省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特別的效果,比如說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一聽到丁學鋒說出這個,張敬寒的臉色就變了,眼神也是一變,如果在自己的任上能夠讓通過招商引資改變臨海省經濟發展的瓶頸,尤其是能夠發展起來其他產業的話,完全可以獲得一筆極大的政治資本。
就聽著丁學鋒接著說道:“當然,這個也隻是我的一個想法,具體的事情還要您來親自把關。”
張敬寒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他自然明白丁學鋒提出的這個方法究竟有什麽樣的好處與風險。
張敬寒看著丁學鋒說道:“把你的想法詳細的給我說一下吧。”
張敬寒和丁學鋒在書房探討招商的問題的交談的時候,在濱海市的一家頂級會所裏麵,另一場密談在進行著。
今天何學書離開張敬寒的辦公室之後,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裏麵琢磨開了。他也想到了一個問題,楊欣珠的叛逃難道真的是表麵看起來的原因嗎?
不可能,肯定還有別的原因。
可是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何學書的手本能地抓到了電話上,想打給蔣副省長的秘書錢嘉良。
錢嘉良跟何學書是一個縣的人,跟蔣副省長的老家就隔著一條河,在省城,他們算是同鄉。
有次首都一位正部級官員來了,那可是跟蔣副省長是一條河裏洗過澡的,提出要見見老家那邊的同鄉,蔣副省長一高興,就讓錢嘉良把他也叫去。
那次蔣副省長給他介紹了不少人,還特意叮囑,以後同鄉之間要加強聯係。
“大家都是吃一條河的水長大的,有生之年,盡力為家鄉做點事吧。”蔣副省長說。
這話溫暖了何學書很久。
電話偏在這時候叫響,何學書抓起電話,喂了一聲,是省紀委的許處長許萬和。
“是何市長嗎?”許處長聲音壓得很低。
何學書“嗯”了一聲,叫著許處長的名字說:“萬和你說吧。”
許萬和的聲音大了點,但還是明顯壓著道:“晚上找個地方坐坐?”
許萬和這麽一說,就證明有重要情況。何學書立馬道:“好的,晚七點我給你電話。”
“八點後吧,下午有個應酬,不能不去。”許萬和說道。
“明白了。”何學書略一停頓,又道:“萬和,謝謝你。”
許萬和那邊沒說什麽,很快將電話掛斷了。何學書的心咚咚跳起來,莫名其妙就有一份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