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追星&初見
娛樂圈探花[古穿今] 作者:開雲種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周六, 水天影視城很熱鬧。
影視城門口停滿了車輛,三四輛白色的超級大客車, 幾十輛形色不同的小轎車。
工作人員全都穿著正式服裝, 迎賓小姐也佩戴綬帶微笑站位, 門口還鋪著一張迎接用的大長地毯,塑料花籃沿路鋪開。
今天是水天影視城開放探班的第一天, 從早上開始共有三波人馬陸續而來。大門口布置得很光鮮。
第一波人是看完《歸寧皇後》第一版宣傳片後,就醞釀著采訪,卻因劇組封閉拍攝而憋了很久的各家娛樂媒體記者們。他們在早晨九點,就帶著許多攝影家當來了影視城,多半是自駕車或者駕駛單位汽車前來。
第二波人是粉絲。主要演員的粉絲後援會裏,每個人放出了幾十個探班名額。六位主要演員的粉絲,加起來總共有一百八十人左右。其中陶清風的探班粉絲有三十位,她們多數人包了一輛大巴車坐過來,也有幾位禦姐帶著小姐妹自駕車。各家粉絲探班時間略有不同, 從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 中途和她們的偶像有見麵會。
第三波人則是來調研考察的《歸寧皇後》省廳顧問團成員,也是唯一一波下午清場時能留下,預備在這裏住兩天的到訪者。他們平均年齡在五十歲以上,乘坐一輛省委專門指派的大巴車,在上午十二點到達影視城。
鑒於有這些活動,今天也沒有一條通告。大家該接受采訪的接受采訪, 該收粉絲禮物的去和粉絲互動, 該招待學者的去匯報工作……
陶清風今天的行程是, 早上十點,和探班的粉絲們互動;下午兩點,聆聽熊子安在大會議室向顧問團做匯報。晚飯參加歡迎宴會,並接受在場媒體的采訪。
今天不是拍戲,自然沒有化妝師待命。陶清風需要自己打理形象。他其實不會打發蠟,也不會抹隔離霜。好在他每天作息實在太規律,即便素顏出麵,氣色都好得不得了。至於短頭發,很自然的散碎著,也夠好看了。從前慣常打理長頭發的陶清風覺得:真是太輕鬆了。
身體原主人陶清,從前喜歡跟風時尚,款式很多變,衣櫃裏什麽類型的衣服都有。雖然身體原主人沒幾個錢,衣服都比較廉價。但陶清風本身就是衣架子,穿在身上也不顯得太掉價。
現在是深秋,陶清風比較願意從身體原主人衣櫃裏繼承的,是高領毛衣加長風衣的傳統、保守的嚴實裝扮。
公司倒是送來了一套,借給藝人出境的晚宴穿的高定服裝,不得不說自從麗莎接手後,這方麵的福利執行得好多了。但是陶清風準備晚上再穿那套衣服。晚宴上有媒體采訪,需要更光鮮靚麗。至於早上的見粉絲。其實並不需要穿太昂貴的衣服,穿得親民些更好。這都是蘇尋告訴他的。
粉絲見麵這邊,本來隻是見麵和簽名,但是陶清風在了解了這些粉絲們大老遠跑來,還帶著很多東西,就問蘇尋能不能和他們一起進餐。畢竟粉絲是進不去水天賓館食堂的,這影視城在偏僻郊區,最近的服務區都要一個小時。如果粉絲們來探班,不能在這裏吃飯,就要饑腸轆轆地回去。
陶清風很不忍心,和蘇尋商量,把探班行程加了個一起吃中午飯。一開始蘇尋還有點抗拒不答應,覺得不符合規定,也擔心出事情,但是陶清風說服了他,並且請他去聯係什麽安保人員,到時候在旁邊維護秩序,應該就沒多大問題。蘇尋也勉強答應了。
這尚且是陶清風第一次見到活的小陶瓷們,和在網絡上賣萌活潑的畫風不同,真人見麵時,她們激動卻靦腆,臉雖然漲得通紅,但都不太敢說話。平均年齡在十八至二十二歲,其實主力軍是小學初中生,但是她們家長不準來。所以來的除了幾個附近住校的高中生外,剩下的是主要是大學生和幾個工作黨。
粉絲代表是個年齡大約二十四歲的年輕工作黨,給陶清風呈上了一個精心製作的粉絲留言薄,非常精致漂亮,應該算是最花心思的禮物。然後就是各式各樣的私人的禮物:都裝在大大小小禮盒裏。
陶清風本來準備請她們吃飯。被蘇尋說教了:“粉絲探班能和偶像共同進餐,慣例是她們請吃飯。要是你請吃了,她們幸福得跳樓怎麽辦?”
但是陶清風挺不以為然,依然堅持自己來請,他腦海裏根本沒有現代社會偶像和粉絲之間的涇渭分明的界限,或者某些心照不宣的花錢理由。雖然小陶瓷們在禦姐組織下,這方麵貫徹得還挺不錯——給劇組所有人帶了禮物,也自備了很多水果和飲料。
陶清風看著這些小姑娘們,風|塵仆仆,手提重物的樣子,他根本沒有任何偶像的自覺,隻覺得很過意不去,很想請她們吃一頓飯。他最後還是給賓館食堂說了,定了兩桌菜,把粉絲帶了過去。
包廂已經坐滿了,今天有很多媒體記者組團都在這裏吃飯。陶清風就找了靠窗的圓桌,招呼她們就坐。陶瓷們還沉浸在被彩票砸到的幸福感中,好多人都暈暈乎乎,詞不達意,不過可以看出,她們的確非常的開心。看著陶清風的眼神都是星星眼地發光,視線根本沒法從他身上挪開。
有趣的是,這群探班的粉絲裏,有唯一的一個男孩子,年齡大約十八|九歲,高高大大,站在一眾小姑娘間,顯得尤其鶴立雞群。
陶清風由於習慣了把陶瓷們都想象成他微博下發兔子頭喊著“清清的老婆”的少女,一時間還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其實他的粉絲裏,也有男的。
一開始那個男粉絲好像更靦腆,連陶清風笑著跟他說了句:“在娘子軍裏什麽感覺?”都好像沒聽到,全程隻盯著陶清風看,眼睛都不眨一下。
直到坐在吃飯的地方,那個魂不守舍的男粉絲似乎才緩過來,漲紅了臉舉著早已備好的簽名本,結結巴巴說:“清……陶,陶老師,想請您,簽,簽名。”
他這樣一提議,所有小陶瓷們呼啦一聲又站起來了,爭先恐後想來簽名。陶清風趕緊安撫他們:“簽名環節在最後,都有的,別慌,菜要端上來了,你們先坐好。”
其他粉絲們隻好坐回去,但是那個男粉絲已經特意繞了大半個酒桌,來到陶清風身邊,聞言又不知所措了。他腳下像是釘在泥裏動不得,不敢再走近一點,但又執著地想把這個最短距離的時間延長一秒。
陶清風看著這個男孩子手腳僵硬,似乎要哭出來的模樣,不知為何,那一刻他想到了身體原主人陶清,想到了酒吧遇到的少年小白,在心裏都有相似的憐惜之情。於是陶清風伸出手,安慰般地拍了拍那個男生的肩,想讓他放鬆點。
沒想到這一下好像觸碰到某個開關,那個男生放鬆到放飛了——他瞬間就“哇”地一聲哭出來,然後毫無預兆地撲進了近在咫尺的陶清風的懷裏,哭得很大聲,還抽噎著打嗝。
見狀,蘇尋和旁邊安保人員臉色都是一變。飯桌邊圍著的其他小陶瓷們也驚呼起來——些許羨慕嫉妒,些許譴責惱火——趕忙過來要製止拉開那名少年。陶清風卻用手勢製止住他們,也沒有推開他懷裏哭得像水做似的男孩子,順毛似的一下又一下拍他的背,不住地說:“沒關係,不怕。沒事的。”
持續了兩分鍾左右,那個男孩子才似乎緩過來,身體終於不似剛才那般嚇人顫抖了。陶清風感覺到他有意不太想離開自己的身體,便溫和卻堅決地輕輕推開他的肩膀,對上一雙粉絲典型的狂熱的眼睛,隻不過淚眼朦朧的,臉色也很內疚。
“十八歲?”陶清風道,很尋常的語氣,沒有絲毫問責之意。
“十九歲,在複讀,很,很難過。”那個男生依然戀戀不舍,但也知道到此為止,分開了幾步,“對不起,謝謝,謝謝清……陶老師。”
陶清風點點頭:“誰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今天記得早點回去學習。”
陶清風這一大氣又溫柔的舉動,有在場的粉絲們小視頻錄下來,她們盡管還是忍不住責備那個男生,但都非常感動,紛紛說簡直被暖化了,偶像怎麽那麽好,以前從來不知道他有這樣的一麵,給她們增加了新的固粉點。
陶清風落座後,她們之前靦腆的氛圍已經逐漸融化了,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交流,談到了從前喜歡陶清是什麽契機。
陶清風看著這些粉絲,她們大部分人雖然是從喜歡從前陶清的那張臉開始,然後去喜歡美化過的陶清在微博上營造出的“率真”人設,這種喜歡一直持續到了如今。陶清風就覺得:哪怕這些“喜歡”和真正的陶清還是有一些距離,哪怕從前的陶清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他自己也過得很不幸福,但這些仿佛小向陽花星星點點散落的喜歡,好歹讓他的在天之靈,能有一絲溫暖吧。
不過,陶清風剛要落座,就從窗口望到外麵,來了一撥新的人。是顧問團的人,一行有二十來人,正在影視人負責人殷切的帶領下,陸續走進賓館大門。因為進門的路,正好在餐廳的窗戶邊。陶清風也得以能看見。其中那個高瘦頎長,英俊挺拔的男子,不是嚴澹,又是誰呢?他在這群平均年齡五六十歲的老專家之間,特別的顯眼。
不過餐廳窗戶是單向茶色玻璃,外麵是看不見裏麵的,所以雖然嚴澹也在四下觀望,卻沒有看到陶清風就在一牆之隔的地方,正愣神般看著他。
陶清風看到嚴澹的那一刻,腦中“轟”地像是炸了個口——今天嚴澹和往常不一樣,他沒有戴那副細框金邊眼鏡,估計是因為下午要參見宴會,換了副隱形眼鏡。嚴澹戴著框架眼鏡的時候,陶清風尚且覺得,輪廓已經很像燕澹生了;這才見到他沒有戴框架眼鏡的樣子——眉目翩翩,活脫脫的,如出一轍的,燕澹生年紀稍長的模樣。
陶清風手中的酒杯被他自己的手指碰傾倒了,水無知無覺地浸潤了桌布。然而陶清風依然怔然不動。
多少年前江山,多少年後花黃。誰猶記得,他當初的模樣?十七歲,年少春衫薄,倚馬煙柳橋坡※。那一刻,活靈活現,又從記憶裏蘇醒過來。
陶清風情不自禁地想起來,和燕澹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麵。
陶清風初上京城的時候,駕著一隻青牛車。青牛是好夥計,田也耕得好,犁也走得直。青牛拉著一輛雙輪小木車。木車分兩邊:一頭坐著陶清風的娘親,另一半堆滿了書。
有這頭溫馴又壯實的青牛,在京郊可以尋個農莊租住下來,陶清風白天耕讀溫書,晚上抄寫書貼,等待旬月後的春闈。
陶孟氏眼睛看不見,憑著雙手揉麵團形狀,她能做出很圓的包子,味道當然也極好。
如果春闈順利,陶清風就準備帶著母親住進京城裏,方便參加殿試。那樣一來,不能進城的青牛,或許隻能賣掉了。陶清風還挺舍不得它,這幾天日頭歇了,每日黃昏時分,都會帶它去京郊的河畔汲水。
陶清風會帶著自己寫的字帖,擺在京郊河灘邊,那是士族多愛踏青遊玩的首蔭原。陶清風選了一處風雨橋邊,下雨時能躲在橋洞裏。
初春季節,正是踏春好景。運氣好的時候,那些遊興甚高的媛女妖童們,還會把燈籠丟在原地,一對對地鑽草叢裏去。
陶清風就能撿起他們丟掉的燈盞,節省自己的燈燭費,就著昏黃的燈光,默默溫習四書十三經。
陶清風曾經撿到過紙麵上畫著故事的燈,叫走馬燈,被丟後就不會自己轉動了。他就一隻手慢慢撥著走馬燈,一隻手安靜地翻開書頁,偶爾側頭看一看,那盞燈上的故事,轉到了哪個畫麵,內心便是寧靜的滿足。
有一日,陶清風的對麵,有小攤販擺開了“投壺”“射覆”等玩樂把戲,不多時就吸引了許多踏青的五陵年少。
那一群大概有十來個子弟,年齡從十五至二十歲不等,有些人打扮樸實,有些人卻穿著華貴不俗的絲綢,不知是學塾裏的相知,還是宗族的泛交,或許兼而有之。
他們的核心圍繞著三四個很高的少年,總是他們起頭,先去投壺,其他人才在起哄叫好聲中跟著。
其中一個少年,陶清風注意到他,是因為那個少年,投了幾次後,就懶散地靠在橋頭,那個位置比平地高些,就更顯眼。下麵又投過了幾輪,那個少年站在橋上,手裏居然摸出剛才故意扣下的最後一枚箭,清清亮亮地笑著,“咻”地一聲,從橋上投進了壺裏,像是一把從天而降的小劍,下麵立刻傳來了少年們的笑罵聲。
陶清風也不自覺地笑了,但他並不是起哄,而是在看到那個少年,衣袂飛揚,不衫不履,偏偏笑得很輕鬆的樣子,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感染。
隔著半彎橋洞,其實陶清風的聲音並不能傳過去,可是那個少年似乎也感應到什麽,低頭往橋洞下另一側看了一眼,隔著重重人織,恰好和陶清風的視線對上。
那個少年眨了眨眼睛,單手撐著橋欄杆,輕盈地翻下來。絲質錦緞的服裝材質濺上了些許泥水,然而他又大大咧咧地把靴子踩到了淤灘邊。
陶清風的字帖角上,都用一些隨處撿的小石頭壓平,那個少年跳起來引起的震動,讓幾塊小石頭滾到了旁邊,陶清風的幾張字帖就翻起了角,有一張被風吹了起來。
那個少年趕緊攏住那張似乎要飛走的字帖,上麵還沾著一點水湄邊紫色的蘆花蕊。他展開看時眼神一亮,繼而盯著正在重新一個角一個角地壓小石頭的陶清風,脫口而出:“你的字真好看。”
陶清風便抬頭,笑了笑,說:“那你要買麽?”
少年似是一怔,眼神又掃視著他攤在地上的數十張貼,眼神來來回回瞥動著,半響說:“我都買了。”
陶清風倒是沒想到遇到個這麽大方的主顧,他心中很鬆快,手中利落地把字帖小心翼翼地從石頭下麵移出來。
平攤著十張,陶清風給他卷了九張,剩下一張卻道:“這份裏麵有兩個字充數的,不好意思賣出去,還是算了。”
那個少年看了看陶清風沒包起來的那張貼,眼神敏銳,指著中間兩個字:“筆畫斷……是沒浸夠墨?”少年頓了頓又說:“可惜了,這些字要是用澄心堂的墨寫出來,我裱好就可以去送給世伯了。”
陶清風搖頭苦笑道:‘小公子說笑,我怎麽用得起澄心堂的烏金墨。”
陶清風用的是最廉價的鬆煙墨,這種墨水的痕跡淺淡,必須費很大力氣才能寫得飽滿,又稱為白墨。
“已經很好看了。”那個少年似乎把接下來這句很怪的表達,當做了一種誇人的說辭,“都快和我寫的差不多好看了。但你是用白墨寫的,如果換了烏墨,可能還是你更好看點。”那少年上下打量著陶清風,又重複了上一句,但似乎意義不同的話,“你很好看。”
陶清風以為對方是在說他的字好看,並沒有在意。在接過對方遞過來的銀子時,卻愣住了。
九張字帖,值九錢銀子。結果那個少年給了九兩銀子。陶清風以為他是聽錯了,公子哥大手大腳習慣了,一錢銀子和一兩銀子都分辨不清楚。陶清風便推了八兩銀子出去,從油紙包裏,數出一吊銅錢。
但是那個少年卻沒收。
“你收著,我就要花九兩銀子,買你的字帖。”他以一種不容拒絕的姿態說著。
陶清風搖頭:“厘清毫定,除此之外不取,公子好意心領,然聖人有訓,不食嗟來之食。我的字帖隻值一錢銀子,我就隻能收一錢銀子。多的,就是嗟來食了。”
那個少年立刻駁道:“你的字帖值一錢,是誰定的?是你自己嗎?那人人都可以定。我也可以。”
陶清風哭笑不得:“買賣講究平價,在下這些日子都是此價,如果今晚賣個高價,明日又為了攬客賣個低價。人做天看,口耳相傳。長此以往,哪有信字可言。還請公子不要為難我了。”
那個少年眼珠一轉,笑了起來:“你是不是非要這樣講道理?那我隻好來說道說道了。即便出自同一名家手底的字畫,價格也多不同。其貴賤高下之別,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鑒人方家。愈是被行家鑒過的珍玩字畫,其價格水漲船高。你從前的字都是一個價格,但今天遇到我了,我的眼睛看過了,它變貴了,很正常,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陶清風深深覺得,這個少年身上真有一種,把所有自誇的話理直氣壯說出來,還一點都不臉紅,好像理所當然的語氣。他站在那裏的模樣,就像個孤傲翩翩的公子。陶清風簡直忍不住被他話裏話外的“我就不是一般人”的自矜給逗笑了,偏偏又不惹人討厭。
陶清風審時度勢,知道這也不是展露書生意氣的時候,既然這個少年都費盡口舌,說得頭頭是道了,陶清風也不好再拂他的美意,含笑道:“那就多謝尊鑒了。”收下了那九兩銀子。
陶清風給那個少年包好後,他也能回家溫書寫字了。今天比預計得完成時間早的多,他心下大慰。那個少年一直目不轉睛看著他收拾行頭,一直等到陶清風快走時,終於忍不住說:“你都……你都不問問我是誰,以後怎麽給別人說誰鑒過你的字?”
陶清風並不是沒猜測過這位少年非富即貴,但他更覺得,這個少年所在的階層,是自己最好不要隨意去觸及的存在,於是陶清風隻是禮貌揖道:“我隻是覺得,相逢不問緣由。如有機緣,以後,還會見的。”
那個少年先是一愣,隨即眼睛又亮了,道:“說得對,相似品好之人,總會同路的。我有預感,我一定還會見到你。說不定我們是……同路人。”
陶清風心中一動,學海路漫,一直以來往前走的,隻有自己和自己的心。
真的有能使“吾道不孤”的同路人嗎?
這其中的虛實,日後自會驗證。
那是陶清風和燕澹生第一次見麵,他們彼此並不知道名姓,也沒有更多交流。他們分別時,一個的大半個身子攔在橋頭獅子墩後麵,另一個的半邊臉也在走馬燈照不到的陰影中。那時候的他們,並沒有同賜等第出身的榮耀,雖然出身天壤之別,都俱是在煩惱著未來的少年。
他們兩人都記得那一次初見,記得夕陽黃昏的首蔭原,潺潺的玉帶河。他們也會在未來,記得巍峨的欞星門,莊嚴的司禮監,共同走上那條路。
影視城門口停滿了車輛,三四輛白色的超級大客車, 幾十輛形色不同的小轎車。
工作人員全都穿著正式服裝, 迎賓小姐也佩戴綬帶微笑站位, 門口還鋪著一張迎接用的大長地毯,塑料花籃沿路鋪開。
今天是水天影視城開放探班的第一天, 從早上開始共有三波人馬陸續而來。大門口布置得很光鮮。
第一波人是看完《歸寧皇後》第一版宣傳片後,就醞釀著采訪,卻因劇組封閉拍攝而憋了很久的各家娛樂媒體記者們。他們在早晨九點,就帶著許多攝影家當來了影視城,多半是自駕車或者駕駛單位汽車前來。
第二波人是粉絲。主要演員的粉絲後援會裏,每個人放出了幾十個探班名額。六位主要演員的粉絲,加起來總共有一百八十人左右。其中陶清風的探班粉絲有三十位,她們多數人包了一輛大巴車坐過來,也有幾位禦姐帶著小姐妹自駕車。各家粉絲探班時間略有不同, 從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 中途和她們的偶像有見麵會。
第三波人則是來調研考察的《歸寧皇後》省廳顧問團成員,也是唯一一波下午清場時能留下,預備在這裏住兩天的到訪者。他們平均年齡在五十歲以上,乘坐一輛省委專門指派的大巴車,在上午十二點到達影視城。
鑒於有這些活動,今天也沒有一條通告。大家該接受采訪的接受采訪, 該收粉絲禮物的去和粉絲互動, 該招待學者的去匯報工作……
陶清風今天的行程是, 早上十點,和探班的粉絲們互動;下午兩點,聆聽熊子安在大會議室向顧問團做匯報。晚飯參加歡迎宴會,並接受在場媒體的采訪。
今天不是拍戲,自然沒有化妝師待命。陶清風需要自己打理形象。他其實不會打發蠟,也不會抹隔離霜。好在他每天作息實在太規律,即便素顏出麵,氣色都好得不得了。至於短頭發,很自然的散碎著,也夠好看了。從前慣常打理長頭發的陶清風覺得:真是太輕鬆了。
身體原主人陶清,從前喜歡跟風時尚,款式很多變,衣櫃裏什麽類型的衣服都有。雖然身體原主人沒幾個錢,衣服都比較廉價。但陶清風本身就是衣架子,穿在身上也不顯得太掉價。
現在是深秋,陶清風比較願意從身體原主人衣櫃裏繼承的,是高領毛衣加長風衣的傳統、保守的嚴實裝扮。
公司倒是送來了一套,借給藝人出境的晚宴穿的高定服裝,不得不說自從麗莎接手後,這方麵的福利執行得好多了。但是陶清風準備晚上再穿那套衣服。晚宴上有媒體采訪,需要更光鮮靚麗。至於早上的見粉絲。其實並不需要穿太昂貴的衣服,穿得親民些更好。這都是蘇尋告訴他的。
粉絲見麵這邊,本來隻是見麵和簽名,但是陶清風在了解了這些粉絲們大老遠跑來,還帶著很多東西,就問蘇尋能不能和他們一起進餐。畢竟粉絲是進不去水天賓館食堂的,這影視城在偏僻郊區,最近的服務區都要一個小時。如果粉絲們來探班,不能在這裏吃飯,就要饑腸轆轆地回去。
陶清風很不忍心,和蘇尋商量,把探班行程加了個一起吃中午飯。一開始蘇尋還有點抗拒不答應,覺得不符合規定,也擔心出事情,但是陶清風說服了他,並且請他去聯係什麽安保人員,到時候在旁邊維護秩序,應該就沒多大問題。蘇尋也勉強答應了。
這尚且是陶清風第一次見到活的小陶瓷們,和在網絡上賣萌活潑的畫風不同,真人見麵時,她們激動卻靦腆,臉雖然漲得通紅,但都不太敢說話。平均年齡在十八至二十二歲,其實主力軍是小學初中生,但是她們家長不準來。所以來的除了幾個附近住校的高中生外,剩下的是主要是大學生和幾個工作黨。
粉絲代表是個年齡大約二十四歲的年輕工作黨,給陶清風呈上了一個精心製作的粉絲留言薄,非常精致漂亮,應該算是最花心思的禮物。然後就是各式各樣的私人的禮物:都裝在大大小小禮盒裏。
陶清風本來準備請她們吃飯。被蘇尋說教了:“粉絲探班能和偶像共同進餐,慣例是她們請吃飯。要是你請吃了,她們幸福得跳樓怎麽辦?”
但是陶清風挺不以為然,依然堅持自己來請,他腦海裏根本沒有現代社會偶像和粉絲之間的涇渭分明的界限,或者某些心照不宣的花錢理由。雖然小陶瓷們在禦姐組織下,這方麵貫徹得還挺不錯——給劇組所有人帶了禮物,也自備了很多水果和飲料。
陶清風看著這些小姑娘們,風|塵仆仆,手提重物的樣子,他根本沒有任何偶像的自覺,隻覺得很過意不去,很想請她們吃一頓飯。他最後還是給賓館食堂說了,定了兩桌菜,把粉絲帶了過去。
包廂已經坐滿了,今天有很多媒體記者組團都在這裏吃飯。陶清風就找了靠窗的圓桌,招呼她們就坐。陶瓷們還沉浸在被彩票砸到的幸福感中,好多人都暈暈乎乎,詞不達意,不過可以看出,她們的確非常的開心。看著陶清風的眼神都是星星眼地發光,視線根本沒法從他身上挪開。
有趣的是,這群探班的粉絲裏,有唯一的一個男孩子,年齡大約十八|九歲,高高大大,站在一眾小姑娘間,顯得尤其鶴立雞群。
陶清風由於習慣了把陶瓷們都想象成他微博下發兔子頭喊著“清清的老婆”的少女,一時間還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其實他的粉絲裏,也有男的。
一開始那個男粉絲好像更靦腆,連陶清風笑著跟他說了句:“在娘子軍裏什麽感覺?”都好像沒聽到,全程隻盯著陶清風看,眼睛都不眨一下。
直到坐在吃飯的地方,那個魂不守舍的男粉絲似乎才緩過來,漲紅了臉舉著早已備好的簽名本,結結巴巴說:“清……陶,陶老師,想請您,簽,簽名。”
他這樣一提議,所有小陶瓷們呼啦一聲又站起來了,爭先恐後想來簽名。陶清風趕緊安撫他們:“簽名環節在最後,都有的,別慌,菜要端上來了,你們先坐好。”
其他粉絲們隻好坐回去,但是那個男粉絲已經特意繞了大半個酒桌,來到陶清風身邊,聞言又不知所措了。他腳下像是釘在泥裏動不得,不敢再走近一點,但又執著地想把這個最短距離的時間延長一秒。
陶清風看著這個男孩子手腳僵硬,似乎要哭出來的模樣,不知為何,那一刻他想到了身體原主人陶清,想到了酒吧遇到的少年小白,在心裏都有相似的憐惜之情。於是陶清風伸出手,安慰般地拍了拍那個男生的肩,想讓他放鬆點。
沒想到這一下好像觸碰到某個開關,那個男生放鬆到放飛了——他瞬間就“哇”地一聲哭出來,然後毫無預兆地撲進了近在咫尺的陶清風的懷裏,哭得很大聲,還抽噎著打嗝。
見狀,蘇尋和旁邊安保人員臉色都是一變。飯桌邊圍著的其他小陶瓷們也驚呼起來——些許羨慕嫉妒,些許譴責惱火——趕忙過來要製止拉開那名少年。陶清風卻用手勢製止住他們,也沒有推開他懷裏哭得像水做似的男孩子,順毛似的一下又一下拍他的背,不住地說:“沒關係,不怕。沒事的。”
持續了兩分鍾左右,那個男孩子才似乎緩過來,身體終於不似剛才那般嚇人顫抖了。陶清風感覺到他有意不太想離開自己的身體,便溫和卻堅決地輕輕推開他的肩膀,對上一雙粉絲典型的狂熱的眼睛,隻不過淚眼朦朧的,臉色也很內疚。
“十八歲?”陶清風道,很尋常的語氣,沒有絲毫問責之意。
“十九歲,在複讀,很,很難過。”那個男生依然戀戀不舍,但也知道到此為止,分開了幾步,“對不起,謝謝,謝謝清……陶老師。”
陶清風點點頭:“誰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今天記得早點回去學習。”
陶清風這一大氣又溫柔的舉動,有在場的粉絲們小視頻錄下來,她們盡管還是忍不住責備那個男生,但都非常感動,紛紛說簡直被暖化了,偶像怎麽那麽好,以前從來不知道他有這樣的一麵,給她們增加了新的固粉點。
陶清風落座後,她們之前靦腆的氛圍已經逐漸融化了,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交流,談到了從前喜歡陶清是什麽契機。
陶清風看著這些粉絲,她們大部分人雖然是從喜歡從前陶清的那張臉開始,然後去喜歡美化過的陶清在微博上營造出的“率真”人設,這種喜歡一直持續到了如今。陶清風就覺得:哪怕這些“喜歡”和真正的陶清還是有一些距離,哪怕從前的陶清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他自己也過得很不幸福,但這些仿佛小向陽花星星點點散落的喜歡,好歹讓他的在天之靈,能有一絲溫暖吧。
不過,陶清風剛要落座,就從窗口望到外麵,來了一撥新的人。是顧問團的人,一行有二十來人,正在影視人負責人殷切的帶領下,陸續走進賓館大門。因為進門的路,正好在餐廳的窗戶邊。陶清風也得以能看見。其中那個高瘦頎長,英俊挺拔的男子,不是嚴澹,又是誰呢?他在這群平均年齡五六十歲的老專家之間,特別的顯眼。
不過餐廳窗戶是單向茶色玻璃,外麵是看不見裏麵的,所以雖然嚴澹也在四下觀望,卻沒有看到陶清風就在一牆之隔的地方,正愣神般看著他。
陶清風看到嚴澹的那一刻,腦中“轟”地像是炸了個口——今天嚴澹和往常不一樣,他沒有戴那副細框金邊眼鏡,估計是因為下午要參見宴會,換了副隱形眼鏡。嚴澹戴著框架眼鏡的時候,陶清風尚且覺得,輪廓已經很像燕澹生了;這才見到他沒有戴框架眼鏡的樣子——眉目翩翩,活脫脫的,如出一轍的,燕澹生年紀稍長的模樣。
陶清風手中的酒杯被他自己的手指碰傾倒了,水無知無覺地浸潤了桌布。然而陶清風依然怔然不動。
多少年前江山,多少年後花黃。誰猶記得,他當初的模樣?十七歲,年少春衫薄,倚馬煙柳橋坡※。那一刻,活靈活現,又從記憶裏蘇醒過來。
陶清風情不自禁地想起來,和燕澹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麵。
陶清風初上京城的時候,駕著一隻青牛車。青牛是好夥計,田也耕得好,犁也走得直。青牛拉著一輛雙輪小木車。木車分兩邊:一頭坐著陶清風的娘親,另一半堆滿了書。
有這頭溫馴又壯實的青牛,在京郊可以尋個農莊租住下來,陶清風白天耕讀溫書,晚上抄寫書貼,等待旬月後的春闈。
陶孟氏眼睛看不見,憑著雙手揉麵團形狀,她能做出很圓的包子,味道當然也極好。
如果春闈順利,陶清風就準備帶著母親住進京城裏,方便參加殿試。那樣一來,不能進城的青牛,或許隻能賣掉了。陶清風還挺舍不得它,這幾天日頭歇了,每日黃昏時分,都會帶它去京郊的河畔汲水。
陶清風會帶著自己寫的字帖,擺在京郊河灘邊,那是士族多愛踏青遊玩的首蔭原。陶清風選了一處風雨橋邊,下雨時能躲在橋洞裏。
初春季節,正是踏春好景。運氣好的時候,那些遊興甚高的媛女妖童們,還會把燈籠丟在原地,一對對地鑽草叢裏去。
陶清風就能撿起他們丟掉的燈盞,節省自己的燈燭費,就著昏黃的燈光,默默溫習四書十三經。
陶清風曾經撿到過紙麵上畫著故事的燈,叫走馬燈,被丟後就不會自己轉動了。他就一隻手慢慢撥著走馬燈,一隻手安靜地翻開書頁,偶爾側頭看一看,那盞燈上的故事,轉到了哪個畫麵,內心便是寧靜的滿足。
有一日,陶清風的對麵,有小攤販擺開了“投壺”“射覆”等玩樂把戲,不多時就吸引了許多踏青的五陵年少。
那一群大概有十來個子弟,年齡從十五至二十歲不等,有些人打扮樸實,有些人卻穿著華貴不俗的絲綢,不知是學塾裏的相知,還是宗族的泛交,或許兼而有之。
他們的核心圍繞著三四個很高的少年,總是他們起頭,先去投壺,其他人才在起哄叫好聲中跟著。
其中一個少年,陶清風注意到他,是因為那個少年,投了幾次後,就懶散地靠在橋頭,那個位置比平地高些,就更顯眼。下麵又投過了幾輪,那個少年站在橋上,手裏居然摸出剛才故意扣下的最後一枚箭,清清亮亮地笑著,“咻”地一聲,從橋上投進了壺裏,像是一把從天而降的小劍,下麵立刻傳來了少年們的笑罵聲。
陶清風也不自覺地笑了,但他並不是起哄,而是在看到那個少年,衣袂飛揚,不衫不履,偏偏笑得很輕鬆的樣子,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感染。
隔著半彎橋洞,其實陶清風的聲音並不能傳過去,可是那個少年似乎也感應到什麽,低頭往橋洞下另一側看了一眼,隔著重重人織,恰好和陶清風的視線對上。
那個少年眨了眨眼睛,單手撐著橋欄杆,輕盈地翻下來。絲質錦緞的服裝材質濺上了些許泥水,然而他又大大咧咧地把靴子踩到了淤灘邊。
陶清風的字帖角上,都用一些隨處撿的小石頭壓平,那個少年跳起來引起的震動,讓幾塊小石頭滾到了旁邊,陶清風的幾張字帖就翻起了角,有一張被風吹了起來。
那個少年趕緊攏住那張似乎要飛走的字帖,上麵還沾著一點水湄邊紫色的蘆花蕊。他展開看時眼神一亮,繼而盯著正在重新一個角一個角地壓小石頭的陶清風,脫口而出:“你的字真好看。”
陶清風便抬頭,笑了笑,說:“那你要買麽?”
少年似是一怔,眼神又掃視著他攤在地上的數十張貼,眼神來來回回瞥動著,半響說:“我都買了。”
陶清風倒是沒想到遇到個這麽大方的主顧,他心中很鬆快,手中利落地把字帖小心翼翼地從石頭下麵移出來。
平攤著十張,陶清風給他卷了九張,剩下一張卻道:“這份裏麵有兩個字充數的,不好意思賣出去,還是算了。”
那個少年看了看陶清風沒包起來的那張貼,眼神敏銳,指著中間兩個字:“筆畫斷……是沒浸夠墨?”少年頓了頓又說:“可惜了,這些字要是用澄心堂的墨寫出來,我裱好就可以去送給世伯了。”
陶清風搖頭苦笑道:‘小公子說笑,我怎麽用得起澄心堂的烏金墨。”
陶清風用的是最廉價的鬆煙墨,這種墨水的痕跡淺淡,必須費很大力氣才能寫得飽滿,又稱為白墨。
“已經很好看了。”那個少年似乎把接下來這句很怪的表達,當做了一種誇人的說辭,“都快和我寫的差不多好看了。但你是用白墨寫的,如果換了烏墨,可能還是你更好看點。”那少年上下打量著陶清風,又重複了上一句,但似乎意義不同的話,“你很好看。”
陶清風以為對方是在說他的字好看,並沒有在意。在接過對方遞過來的銀子時,卻愣住了。
九張字帖,值九錢銀子。結果那個少年給了九兩銀子。陶清風以為他是聽錯了,公子哥大手大腳習慣了,一錢銀子和一兩銀子都分辨不清楚。陶清風便推了八兩銀子出去,從油紙包裏,數出一吊銅錢。
但是那個少年卻沒收。
“你收著,我就要花九兩銀子,買你的字帖。”他以一種不容拒絕的姿態說著。
陶清風搖頭:“厘清毫定,除此之外不取,公子好意心領,然聖人有訓,不食嗟來之食。我的字帖隻值一錢銀子,我就隻能收一錢銀子。多的,就是嗟來食了。”
那個少年立刻駁道:“你的字帖值一錢,是誰定的?是你自己嗎?那人人都可以定。我也可以。”
陶清風哭笑不得:“買賣講究平價,在下這些日子都是此價,如果今晚賣個高價,明日又為了攬客賣個低價。人做天看,口耳相傳。長此以往,哪有信字可言。還請公子不要為難我了。”
那個少年眼珠一轉,笑了起來:“你是不是非要這樣講道理?那我隻好來說道說道了。即便出自同一名家手底的字畫,價格也多不同。其貴賤高下之別,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鑒人方家。愈是被行家鑒過的珍玩字畫,其價格水漲船高。你從前的字都是一個價格,但今天遇到我了,我的眼睛看過了,它變貴了,很正常,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陶清風深深覺得,這個少年身上真有一種,把所有自誇的話理直氣壯說出來,還一點都不臉紅,好像理所當然的語氣。他站在那裏的模樣,就像個孤傲翩翩的公子。陶清風簡直忍不住被他話裏話外的“我就不是一般人”的自矜給逗笑了,偏偏又不惹人討厭。
陶清風審時度勢,知道這也不是展露書生意氣的時候,既然這個少年都費盡口舌,說得頭頭是道了,陶清風也不好再拂他的美意,含笑道:“那就多謝尊鑒了。”收下了那九兩銀子。
陶清風給那個少年包好後,他也能回家溫書寫字了。今天比預計得完成時間早的多,他心下大慰。那個少年一直目不轉睛看著他收拾行頭,一直等到陶清風快走時,終於忍不住說:“你都……你都不問問我是誰,以後怎麽給別人說誰鑒過你的字?”
陶清風並不是沒猜測過這位少年非富即貴,但他更覺得,這個少年所在的階層,是自己最好不要隨意去觸及的存在,於是陶清風隻是禮貌揖道:“我隻是覺得,相逢不問緣由。如有機緣,以後,還會見的。”
那個少年先是一愣,隨即眼睛又亮了,道:“說得對,相似品好之人,總會同路的。我有預感,我一定還會見到你。說不定我們是……同路人。”
陶清風心中一動,學海路漫,一直以來往前走的,隻有自己和自己的心。
真的有能使“吾道不孤”的同路人嗎?
這其中的虛實,日後自會驗證。
那是陶清風和燕澹生第一次見麵,他們彼此並不知道名姓,也沒有更多交流。他們分別時,一個的大半個身子攔在橋頭獅子墩後麵,另一個的半邊臉也在走馬燈照不到的陰影中。那時候的他們,並沒有同賜等第出身的榮耀,雖然出身天壤之別,都俱是在煩惱著未來的少年。
他們兩人都記得那一次初見,記得夕陽黃昏的首蔭原,潺潺的玉帶河。他們也會在未來,記得巍峨的欞星門,莊嚴的司禮監,共同走上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