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實驗田裏收的稻穀, 算計下來竟真有畝產千斤之數。
即便在數百年後的現代,畝產千斤也曾是個神話。
親手培育出它們的桓宋理學院師生看到這產量都歡喜欲狂。不光是他們這些專家, 親力耕種的老農, 巡視護持的莊戶,居住在這一裏、這一州的百姓……
畝產千斤的驚世奇聞從實驗基地飛快地傳遍崖州, 乃至整個瓊州府, 又飛一般傳播過海, 從湖廣、廣西、福建等沿海大省向北方流傳。凡聽見這個產量的人, 無不將其當作神跡——
也幸虧他們曾有過製造磷肥, 種出十三穗佳禾的功績作背書, 換個人說種出千斤稻, 隻怕先要接受一波質疑。
但此時質疑的聲音都被狂熱壓了下去。
儒生高頌“盛世無饑餒”, 作詩文紀念千斤稻;莊家燒香拜佛,盼這種子早日傳到自己家鄉來;腦子活的商人則已收拾好了行裝,往瓊州求購良種。
崖州於知州也尋到宋桓二人門上, 問他們能否將多餘的糧種賣給本州百姓——
崖州雖地處偏僻, 也是累世耕讀,常出進士的地方。那些高門大戶到衙門托他代向兩位大人求些種糧,他也不能拂人臉麵。
不過他自己來時, 心裏也不是很有底。
畢竟這祥瑞佳禾豈不該先獻天子, 送往京裏禦田種下?
他這回隻怕是求不得的,隻先墊個話兒,在兩位大人心裏存個印象,來日實驗田裏結得稻子多了, 再求良種也方便。
宋院長竟是十分痛快地答應了。
於知州大出意外,不禁提醒他們:“這些稻穀曷不先獻入京中作種?”
宋時將手中慢慢搖著的折扇一合,在掌心敲了一記,笑吟吟地說:“這雜交水稻是盡我們這麽多進士、舉子、書生、儒士的智力交匯而成,豈能像那些天生天養的穀物一般隨意灑進地裏便成了?必定是從育種到栽種都有學問在裏頭,若將它當作平常稻穀隨意種種,那長出來的也必是平凡稻穀。”
咦?難不成這良種種下也能結出劣穀?
於知州吃了一驚,實在不願信,又不敢置疑他們這種出祥瑞的人,定了定神問道:“莫非種這瑞穀也有什麽秘法?恕下官無禮,卻是想替治下問一問,兩位院長將來可願將種法傳與百姓?”
桓大人雖是個“院士”,可他也還是院長的夫婿,就當是個太上院長,含糊一點兩人並稱院長也是可以的。
這個叫法兒恰稱宋院長的意,他含笑點了點頭,大方地說:“正是有些技術難題、技術要點要教給諸人。凡家中有意種雜交水稻者都須來聽課,要能管事的人,聽懂的、學通的我們才肯給他種。”
不光是要給本地人搞培訓,隨著雜交稻一起遞上的折子裏也鄭而重之地寫了雜交水稻種植中最重要的一點——
要種畝產千斤的雜交水稻,是不能靠本株收的稻穀作種,必須一年一買新種。
因為雜交水稻的性狀並不穩定,自交出來的下一代水稻會純漸顯露出親本的劣勢,一田之內的稻穀即會高低不平,粗細不均,易染病害……
故而推廣雜交水稻之前,必須先有一個靠得住的育種處。就像後世的農科院一樣,育種的人必須懂農學,能保證育種質量,同時研發、改良稻種。朝廷也要建嚴刑峻法,約束人不得以二代稻種充作良種,不得倒買倒賣,屯積居奇……
將來雜交水稻若推廣開來,千家萬戶靠買稻種種植,收的都是不能留種的稻粒。萬一哪處出售的稻種出了問題,待它長出來,便是早早發現了稻苗良莠不齊,也必會損失種稻的最好時機。
雖然還有彌補的法子,但對許多脆弱的農戶來說,一季收成不好就足以讓他們家破人亡了。
此事成可富國惠民,若有疏失卻能造成堪比天災之烈的禍患,不可不慎重。
瓊州島上來學習的人聽得冷汗涔涔,朝堂上聞此奏本的大臣也從畝產千斤的狂喜中暫時抽出幾分心神,按捺住立刻將這良種推廣至全國的心思,考慮起了約束之策:或敕令地方從嚴管理,或派欽差到地方專管,或令百姓不可全種瑞穀,須留些舊糧作備荒種……
事雖繁劇,倒也不急在一年半載間。
因為宋桓二人奏疏中稱,種出的新祥瑞是海南之種,不耐寒氣,還須往北方選育幾代才可得耐寒的新種。
天子的心情更不為這點小麻煩打擾,滿麵悅色,朗聲宣旨:“推行嘉禾一事便交由太子主持,內閣輔助,戶部與三法司共議。”此事尚可徐徐圖之,倒是該給兩位皇親的嘉獎須早日議出來,派欽差往南方接他們。
他二人做出這可養活萬民的潑天功業,為了朝廷百姓數年不曾回家,豈能就在外地聽聽聖旨便打發了?須得接他們回京好生封賞一番,也叫他二人盡了天倫之樂。
跟著他們一道種出嘉禾的人也當有嘉獎。
太子不等父皇指派,便主動上前請命:“兒子願為父皇分憂。”
他早盼著將兩位舅兄接回來,叫他們看看京裏現在的模樣了。他們留下的發電機今已能發出可供點亮整個皇宮的電,離去時還不曾完成的蒸汽機車如今已能拖著十數輛車廂在鐵道上奔走,還有陝西新獻上的,不燒煤而燒油的四輪小車……
幸好京裏這些年也有些出色的文章,可人的機器,不至被他們落下太多,無顏相見。
==================
從海南到京城再到海南,這一來一回又是半年。
欽差乘著海船千裏迢迢趕到南方,在閩浙一帶停泊休息時,卻風聞宋桓二人已帶著部分學生北上,到四季分明之地培育耐寒性強的水稻。
幸好他們名氣大,穿州過府時從地方官民到外地學生都聞名去迎送,人走到哪兒連外地報紙上都能看見。欽差一行在浙江下船休息時,便聽說了他們轉道江西,在井岡山下種稻的消息。
欽差們連道“好險”,又是慶幸又是後怕。
他們當中可是有京畿生長的內監,還有位從沒下過海的北方官員,這一路上已受盡了暈船的折磨。若非在浙江得著他們的消息,向南還有兩千裏海路,待跑到瓊州島上還要受乘船折返之苦,豈不得要了他們的命?
必須燒兩炷高香謝天後娘娘保佑。
欣喜之下,眾天使甚至沒去管為何宋桓二人放著更近的湖廣不去,而是繞遠路去了土地相對貧瘠的江西。
當然,不必他們問,來接待天使的地方官員便又羨又妒地說出了兩位皇親去江西的緣由:
江西東鄉縣送去瓊州的一種野稻有耐寒之功,吉安府送的稻種不易生病,都是別省沒有的良種。宋大人他們在瓊州試出這些稻種的好處,於是想看看其生長之地水土有何特異處,前些日子便帶了些弟子跨湖廣直奔江西。
徑去了吉安府。
更具體一點兒,是去井岡山。
曾經,不,未來的5a級景區,宋院長還當宋經理的時候曾親自帶團去過無數次的曆史名山。
當然他不是那種會為了追憶過去榮光隨便帶團繞遠的人。之所以繞過湖廣這個當世糧倉,而去農業發展稍遜的江西,正是為了井岡山的一樣特產農藥。
井岡黴素。
他當年在桓家研究農藥時,就從雜誌文獻裏看過井岡黴素這個神器。這種抗生素正是從井岡山下土壤中一種放線菌裏提煉的,質優價廉,低毒無害,有效防治江南最流行的水稻紋枯病、稻曲病,以及小麥紋枯病和一些棉花、蔬菜病害。
他前世還在生時,幾乎每一顆水稻都用過這種藥,挽救了全國泰半的水稻病害。
他眼饞這種農藥很多年了,隻是早先技術條件不夠,後來雖學了培養基技術,又沒時間來井岡山,竟直拖到今天才有機會接觸。
正好這幾年為了建雜交水稻基地,他們也在崖州弄了幾個實驗室,又有各省支援的能源物料,臨行前備下合用的器皿、試劑,到井岡山下就能立刻搭起實驗室,采集土樣尋找放線菌。隻是雜交水稻項目才剛有成果,正是離不得人的時候,他們大部分學生仍留在涯州基地,帶到江西的學生不夠多,正式幹起活來有些折手。
學生不夠,就得用本地的壯丁來湊。
做雜交水稻這幾年裏,江西的儒生叫他們勾搭到崖州不少,再不易招來愛實學、肯幹活的新生。此時又正是水稻揚花的重要時節,不能礙農事,隻好重操舊業,憑著皇親兼欽差的身份替當地府縣整頓了一回封建迷信問題。
整頓出來的無度牒僧道,特別是會煉丹賣藥的道士,就都被拉回來勞動改造了。
桓禦史久不動司法之權,抓起人來照樣威儀赫赫。宋時倚在皂角樹下看他緊裹著窄袖青衫的精悍背影在人群中時走時停,安排人收攏假僧道,分派他們去各處采土樣、製備培養基,選育放線菌種,用感染紋枯病的水稻培養紋枯病菌……
那份穩重威嚴,指揮若定的氣度,仍是當年陝西清理盜匪時那個可靠的小師兄。
不過話說回來,做官時兢兢業業也就罷了,如今都辭職了還讓人這樣勤苦操勞,哪還叫退休生活?
宋時實在憐愛他,順便也要給幹活的人發點福利,叫人從後院井裏搖了一筐浸得涼絲絲的瓜果出來叫他們自挑著吃。桓淩則被他動用院長之權拉到值房,從果盤裏挑了個圓潤光滑、底側熟黃的甜瓜,提刀挖起一塊。
一小片月牙般的瓜塊紮在刀尖兒上,喂到他師兄唇邊。
小師兄連日辛苦了,讓師弟服事一回。
桓淩叫他服事得舒舒坦坦,手都不用抬,稍啟唇齒,一塊脆甜的瓜肉就抵到齒間。瓜皮略嫌厚韌,又沒味道,宋時就不肯給他吃,隨手甩到盤子裏,又紮一塊喂過去。
連切幾塊,瓜瓤裏甜鬱的糖漿便從切口流下來,染到人手上。宋時抬手看了一下,便要把瓤剜出去,擦擦手再給他弄。
桓淩可惜地說:“其實這瓜瓤比瓜肉甜,。”
確實是瓤要甜得多。宋時點了點頭,深表讚同:“那我去拿個銅匙來,咱們舀著吃。”
“吃個瓜而已,哪有那些講究。”
自家人之間也不必講究吃得好不好看,桓淩便將那半塊甜瓜連宋時的手一並扯過來,湊上去嚐了一口掛在他掌緣的果漿。
果然甜得讓人流連忘返。
不過做人夫君的怎麽能吃獨食?何況宋時方才喂了他半天,他總不能隻紮煞兩手等著,不做點回報吧?
他舐淨了流到外頭的汁水,就著宋時的手在瓜心裏啜了一口,將酥酪瓊漿般的瓜瓤喂給宋時。
投我以蜜瓜,報之以瓊漿。
宋時右手的小刀早已放到桌上,左手的瓜也不知何時落到了桓淩手裏,上半身微微傾過去,品嚐著師兄喂給自己的甘味。
即便在數百年後的現代,畝產千斤也曾是個神話。
親手培育出它們的桓宋理學院師生看到這產量都歡喜欲狂。不光是他們這些專家, 親力耕種的老農, 巡視護持的莊戶,居住在這一裏、這一州的百姓……
畝產千斤的驚世奇聞從實驗基地飛快地傳遍崖州, 乃至整個瓊州府, 又飛一般傳播過海, 從湖廣、廣西、福建等沿海大省向北方流傳。凡聽見這個產量的人, 無不將其當作神跡——
也幸虧他們曾有過製造磷肥, 種出十三穗佳禾的功績作背書, 換個人說種出千斤稻, 隻怕先要接受一波質疑。
但此時質疑的聲音都被狂熱壓了下去。
儒生高頌“盛世無饑餒”, 作詩文紀念千斤稻;莊家燒香拜佛,盼這種子早日傳到自己家鄉來;腦子活的商人則已收拾好了行裝,往瓊州求購良種。
崖州於知州也尋到宋桓二人門上, 問他們能否將多餘的糧種賣給本州百姓——
崖州雖地處偏僻, 也是累世耕讀,常出進士的地方。那些高門大戶到衙門托他代向兩位大人求些種糧,他也不能拂人臉麵。
不過他自己來時, 心裏也不是很有底。
畢竟這祥瑞佳禾豈不該先獻天子, 送往京裏禦田種下?
他這回隻怕是求不得的,隻先墊個話兒,在兩位大人心裏存個印象,來日實驗田裏結得稻子多了, 再求良種也方便。
宋院長竟是十分痛快地答應了。
於知州大出意外,不禁提醒他們:“這些稻穀曷不先獻入京中作種?”
宋時將手中慢慢搖著的折扇一合,在掌心敲了一記,笑吟吟地說:“這雜交水稻是盡我們這麽多進士、舉子、書生、儒士的智力交匯而成,豈能像那些天生天養的穀物一般隨意灑進地裏便成了?必定是從育種到栽種都有學問在裏頭,若將它當作平常稻穀隨意種種,那長出來的也必是平凡稻穀。”
咦?難不成這良種種下也能結出劣穀?
於知州吃了一驚,實在不願信,又不敢置疑他們這種出祥瑞的人,定了定神問道:“莫非種這瑞穀也有什麽秘法?恕下官無禮,卻是想替治下問一問,兩位院長將來可願將種法傳與百姓?”
桓大人雖是個“院士”,可他也還是院長的夫婿,就當是個太上院長,含糊一點兩人並稱院長也是可以的。
這個叫法兒恰稱宋院長的意,他含笑點了點頭,大方地說:“正是有些技術難題、技術要點要教給諸人。凡家中有意種雜交水稻者都須來聽課,要能管事的人,聽懂的、學通的我們才肯給他種。”
不光是要給本地人搞培訓,隨著雜交稻一起遞上的折子裏也鄭而重之地寫了雜交水稻種植中最重要的一點——
要種畝產千斤的雜交水稻,是不能靠本株收的稻穀作種,必須一年一買新種。
因為雜交水稻的性狀並不穩定,自交出來的下一代水稻會純漸顯露出親本的劣勢,一田之內的稻穀即會高低不平,粗細不均,易染病害……
故而推廣雜交水稻之前,必須先有一個靠得住的育種處。就像後世的農科院一樣,育種的人必須懂農學,能保證育種質量,同時研發、改良稻種。朝廷也要建嚴刑峻法,約束人不得以二代稻種充作良種,不得倒買倒賣,屯積居奇……
將來雜交水稻若推廣開來,千家萬戶靠買稻種種植,收的都是不能留種的稻粒。萬一哪處出售的稻種出了問題,待它長出來,便是早早發現了稻苗良莠不齊,也必會損失種稻的最好時機。
雖然還有彌補的法子,但對許多脆弱的農戶來說,一季收成不好就足以讓他們家破人亡了。
此事成可富國惠民,若有疏失卻能造成堪比天災之烈的禍患,不可不慎重。
瓊州島上來學習的人聽得冷汗涔涔,朝堂上聞此奏本的大臣也從畝產千斤的狂喜中暫時抽出幾分心神,按捺住立刻將這良種推廣至全國的心思,考慮起了約束之策:或敕令地方從嚴管理,或派欽差到地方專管,或令百姓不可全種瑞穀,須留些舊糧作備荒種……
事雖繁劇,倒也不急在一年半載間。
因為宋桓二人奏疏中稱,種出的新祥瑞是海南之種,不耐寒氣,還須往北方選育幾代才可得耐寒的新種。
天子的心情更不為這點小麻煩打擾,滿麵悅色,朗聲宣旨:“推行嘉禾一事便交由太子主持,內閣輔助,戶部與三法司共議。”此事尚可徐徐圖之,倒是該給兩位皇親的嘉獎須早日議出來,派欽差往南方接他們。
他二人做出這可養活萬民的潑天功業,為了朝廷百姓數年不曾回家,豈能就在外地聽聽聖旨便打發了?須得接他們回京好生封賞一番,也叫他二人盡了天倫之樂。
跟著他們一道種出嘉禾的人也當有嘉獎。
太子不等父皇指派,便主動上前請命:“兒子願為父皇分憂。”
他早盼著將兩位舅兄接回來,叫他們看看京裏現在的模樣了。他們留下的發電機今已能發出可供點亮整個皇宮的電,離去時還不曾完成的蒸汽機車如今已能拖著十數輛車廂在鐵道上奔走,還有陝西新獻上的,不燒煤而燒油的四輪小車……
幸好京裏這些年也有些出色的文章,可人的機器,不至被他們落下太多,無顏相見。
==================
從海南到京城再到海南,這一來一回又是半年。
欽差乘著海船千裏迢迢趕到南方,在閩浙一帶停泊休息時,卻風聞宋桓二人已帶著部分學生北上,到四季分明之地培育耐寒性強的水稻。
幸好他們名氣大,穿州過府時從地方官民到外地學生都聞名去迎送,人走到哪兒連外地報紙上都能看見。欽差一行在浙江下船休息時,便聽說了他們轉道江西,在井岡山下種稻的消息。
欽差們連道“好險”,又是慶幸又是後怕。
他們當中可是有京畿生長的內監,還有位從沒下過海的北方官員,這一路上已受盡了暈船的折磨。若非在浙江得著他們的消息,向南還有兩千裏海路,待跑到瓊州島上還要受乘船折返之苦,豈不得要了他們的命?
必須燒兩炷高香謝天後娘娘保佑。
欣喜之下,眾天使甚至沒去管為何宋桓二人放著更近的湖廣不去,而是繞遠路去了土地相對貧瘠的江西。
當然,不必他們問,來接待天使的地方官員便又羨又妒地說出了兩位皇親去江西的緣由:
江西東鄉縣送去瓊州的一種野稻有耐寒之功,吉安府送的稻種不易生病,都是別省沒有的良種。宋大人他們在瓊州試出這些稻種的好處,於是想看看其生長之地水土有何特異處,前些日子便帶了些弟子跨湖廣直奔江西。
徑去了吉安府。
更具體一點兒,是去井岡山。
曾經,不,未來的5a級景區,宋院長還當宋經理的時候曾親自帶團去過無數次的曆史名山。
當然他不是那種會為了追憶過去榮光隨便帶團繞遠的人。之所以繞過湖廣這個當世糧倉,而去農業發展稍遜的江西,正是為了井岡山的一樣特產農藥。
井岡黴素。
他當年在桓家研究農藥時,就從雜誌文獻裏看過井岡黴素這個神器。這種抗生素正是從井岡山下土壤中一種放線菌裏提煉的,質優價廉,低毒無害,有效防治江南最流行的水稻紋枯病、稻曲病,以及小麥紋枯病和一些棉花、蔬菜病害。
他前世還在生時,幾乎每一顆水稻都用過這種藥,挽救了全國泰半的水稻病害。
他眼饞這種農藥很多年了,隻是早先技術條件不夠,後來雖學了培養基技術,又沒時間來井岡山,竟直拖到今天才有機會接觸。
正好這幾年為了建雜交水稻基地,他們也在崖州弄了幾個實驗室,又有各省支援的能源物料,臨行前備下合用的器皿、試劑,到井岡山下就能立刻搭起實驗室,采集土樣尋找放線菌。隻是雜交水稻項目才剛有成果,正是離不得人的時候,他們大部分學生仍留在涯州基地,帶到江西的學生不夠多,正式幹起活來有些折手。
學生不夠,就得用本地的壯丁來湊。
做雜交水稻這幾年裏,江西的儒生叫他們勾搭到崖州不少,再不易招來愛實學、肯幹活的新生。此時又正是水稻揚花的重要時節,不能礙農事,隻好重操舊業,憑著皇親兼欽差的身份替當地府縣整頓了一回封建迷信問題。
整頓出來的無度牒僧道,特別是會煉丹賣藥的道士,就都被拉回來勞動改造了。
桓禦史久不動司法之權,抓起人來照樣威儀赫赫。宋時倚在皂角樹下看他緊裹著窄袖青衫的精悍背影在人群中時走時停,安排人收攏假僧道,分派他們去各處采土樣、製備培養基,選育放線菌種,用感染紋枯病的水稻培養紋枯病菌……
那份穩重威嚴,指揮若定的氣度,仍是當年陝西清理盜匪時那個可靠的小師兄。
不過話說回來,做官時兢兢業業也就罷了,如今都辭職了還讓人這樣勤苦操勞,哪還叫退休生活?
宋時實在憐愛他,順便也要給幹活的人發點福利,叫人從後院井裏搖了一筐浸得涼絲絲的瓜果出來叫他們自挑著吃。桓淩則被他動用院長之權拉到值房,從果盤裏挑了個圓潤光滑、底側熟黃的甜瓜,提刀挖起一塊。
一小片月牙般的瓜塊紮在刀尖兒上,喂到他師兄唇邊。
小師兄連日辛苦了,讓師弟服事一回。
桓淩叫他服事得舒舒坦坦,手都不用抬,稍啟唇齒,一塊脆甜的瓜肉就抵到齒間。瓜皮略嫌厚韌,又沒味道,宋時就不肯給他吃,隨手甩到盤子裏,又紮一塊喂過去。
連切幾塊,瓜瓤裏甜鬱的糖漿便從切口流下來,染到人手上。宋時抬手看了一下,便要把瓤剜出去,擦擦手再給他弄。
桓淩可惜地說:“其實這瓜瓤比瓜肉甜,。”
確實是瓤要甜得多。宋時點了點頭,深表讚同:“那我去拿個銅匙來,咱們舀著吃。”
“吃個瓜而已,哪有那些講究。”
自家人之間也不必講究吃得好不好看,桓淩便將那半塊甜瓜連宋時的手一並扯過來,湊上去嚐了一口掛在他掌緣的果漿。
果然甜得讓人流連忘返。
不過做人夫君的怎麽能吃獨食?何況宋時方才喂了他半天,他總不能隻紮煞兩手等著,不做點回報吧?
他舐淨了流到外頭的汁水,就著宋時的手在瓜心裏啜了一口,將酥酪瓊漿般的瓜瓤喂給宋時。
投我以蜜瓜,報之以瓊漿。
宋時右手的小刀早已放到桌上,左手的瓜也不知何時落到了桓淩手裏,上半身微微傾過去,品嚐著師兄喂給自己的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