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府職業技術專修學院, 是大鄭第一所現代化教學的民辦職業技術專修學院。學校下屬蒙學教育、職業技術、實學研修三大二級學院,專門培養高級技工、管理人員與朝廷命官, 教學水平過硬, 注重學生專業和綜合素質培養,立誌為大鄭培養出適合時代變化的官員、名士和技術人才。
其中技術類專業包教包會, 提供吃住, 畢業後由校方分配對口工作, 深受廣大流民和漢中府慈濟院孤兒的好評;而研修班雖然不包分配, 但以校長宋知府的責任心, 是必須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好學生的。
德, 先考兩條《大鄭律》。
智, 四書五經題各一道, 限三百到五百字;雞兔同籠一道,麵積一道。
美,書法或繪畫一篇。實在都不行的可以拓展到文藝類, 詩詞曲賦、弦管笙簫自選。
體, 可選足球、羽毛球或弓箭、武藝、騎術,學校提供器材,自由組隊, 棋類項目不計入內。
勞……這項入學之後有的是機會, 不用提前考試。
開學第一天,全校學子在新建的大禮堂初見宋三元、宋知府的激動、喜悅之情,就被連場考試打擊成了灰燼。幾名才剛讀了經,還沒正式備考的小學生坐在下頭瑟瑟發抖:“我等尚未讀過律條, 若、若考不過可怎麽辦?”
不會怎麽辦的,放心大膽地答,考不好也不會開除他們,宋校長隻要看看他們有沒有樸素的道德觀念而已。以後補習班上,會有教官給他們補上的《大鄭律》課的。
就在這座禮堂考,宋校長親自在堂上監考,在本校兼職任教的府縣兩學教官巡場,希望各位同學盡力發揮出最高水平。
不要作弊,作弊者當場請家長,全府通報批評。
不要忘了他們校長是漢中知府,這一通報能直接通報到十一個州縣去。
考試內容一場比一場繁難,考場規矩一條比一條苛刻,不是真會讀書、胸有成竹的好學生,都要抱著桌子哭了。雖然也還有幾個有膽略,看這大禮堂席位排得密,想試試抄領桌的,看見發下來的卷子,心也都涼了。
卷子是宋大人親自出題、親手刻版油印的,分為甲乙卷,一列發甲卷、一列發乙卷,往左往右看見的都是與自己不同的考題,想抄也無從下手。
禮堂主席台是一座高台,宋大人坐在當中,將下頭學生的小動作一覽無餘,座席間過道裏有教官來回穿梭,見著誰抬抬頭也要拿印章印一記。
跟正經科考的規矩一樣,凡用印印過的,都減一等評分。
然而這兩場可說如歲科兩試一般嚴謹,一般折磨人的判題、經義、算術考試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待他們考罷這兩場,吃了頓食不知味的“營養餐”,又分考場獻了一回詩畫琴書的才藝後……
他們這些考生還要換上學校備的窄袖束腰、前後擺開汽兒的“校服”,到碾得平展展的黃土場上,當著一眾課間休息的小學生的麵、當著校外隔著柵欄圍觀的閑漢的麵打球跳繩、騎馬射箭。
雖說這些也是他們讀書人應有的活動,可相熟的朋友結伴玩樂,跟在大庭廣眾下叫人看著比試勝負,心態自然是不同的。
更何況旁邊還有先生盯著,拿筆一條條記著有誰失腳丟了球,有誰打球打偏了,有誰騎馬姿勢不好,有誰射箭脫靶……
記下來這些還要扣分,也不知最後這考績會不會合到前頭的考評裏。
踢球的早顧不得風流體態,浪子精神;打羽毛球的也不敢滿心念著寄身白羽、遨遊太清;騎馬的一身繃緊似弓弦,拉弓的兩臂較力到極限……總算都盡了平生力氣,考出了自己最高水平。
在旁記錄的縣儒學教諭歎道:“平日上學常見不著人,宋大人讓考校了這些,才看出生員們請假的那些工夫都幹什麽去了。”
幾位教授、教諭、學正、訓導大含深意的目光落在考生們臉上,看得他們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甚至有些後悔方才考得太盡力了。
好在很快他們就不後悔了,因為宋大人看了考核記錄之後點評了一句:“看來我們這些學生身體尚可。”
雖然隻說“尚可”,可宋三元一句誇獎是易得的嗎?
這幾十年的球沒白踢,騎射沒白練!若是他剛才就在場邊看著,誇他們幾句,他們還敢玩出更多花樣來!
綜合成績最高的一位踢球好手徐秀才大著膽子上前邀誇:“大人若要看,學生還能踢出許多花樣,似什麽飛鬢、繳腦、雙實撚、雙虛撚、套玉環、掛玉鉤、烏龍擺尾、丹鳳搖頭、仙人過橋的花巧招式也都能奉承。”
數遍漢中府城,也不懼哪個高手。
宋時露出幾分興致,“哦”了一聲:“當真不懼?若有專門踢球的圓社子弟也不懼?軍中慣會踢球的軍士也不懼?”
自然不懼!
他也是個富家子弟,正是圓社中人,漢中府齊雲社中也沒幾個子弟勝得過他。至於軍中……那些老兵會什麽,不過軍中訓練之餘偶爾踢球,不及他們圓社子弟精研此道,技藝多端、灑脫風流。
宋時點點頭,抬手拍了兩下,靜了場子,朗聲說道:“去將本府向青石關薛指揮借來的親兵喚上場來,與咱們學校裏的子弟們切嗟一二。”
他倒不是要軍訓,這些學生也沒時間軍訓。
他隻是想進行一下開學時的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見見真正的工農兵,別隻沉浸在讀書人的小圈子裏,看不起廣大人民群眾。
不一時七名親兵被帶了上來,恰好湊成一支築球隊伍:一個前場正蹴的球頭、一個後衛的驍色,左右正挾、副挾,又有左竿網、右竿網守門,最後一個散立救場。
齊雲社號稱“天下圓”,也是風靡大鄭的國家級運動。踢球的不僅限於富貴子弟,往往不起眼的市井老人、十六七歲的雲鬟少女都可能是一踢三丈二的高手,隻要下場就要一團和氣,遵守多年傳承下來的圓社禮節。這些學生倒也沒什麽自恃身份,不肯和軍士對踢的心態,不過爭勝的心思重,一定要在宋校長麵前露臉。
學生們也不用挑人,就方才體測時踢球踢得好的幾個子弟主動站出來,要在宋大人麵前給他們讀書人長長麵子。
他們做體測的考場當中就立著兩個球門,四角立著旗竿,地麵白粉灑地,劃出了邊欄。兩隊隔著球門占好了位置,一旁會樂器的同窗擊鼓引哨,吹彈起來,將兩隊人情緒挑起,找準節拍開始築球。
學生們踢得風流婉轉、花樣百出,考“白打”時傳球接球的動作都能得高分,卻當不過軍中偏於力量的打法。他們的球雖然能穿過竿網,給自家得分,可兵士的球從竿網下穿過來時,一球打在他們身上,就如遭人重重打了一拳,連站都有些站不穩,不堪抵擋。
憑他們多少本事,竟叫這些人一力降十會地降住了!
徐秀才自告奮勇地做了球頭,輸了之後才想起官府辦球賽時,有個輸球的隊伍要拉球頭去挨杖的習俗。
贏的球頭得賞,敗的球頭挨杖,他一個新泰二十年秀才,該不會真要當眾脫剝了褲子,挨上這一杖吧?
他可憐巴巴地看了宋大人一眼,宋大人卻隻顧著斟酒、賜花、賜銀,半晌沒顧得看他。
好容易想起他,喚他到身邊,也隻問道:“你們踢球的技法是好的,本府眼裏看得見,卻是輸在體力不如人上。”
是啊是啊!大人明察秋毫,他們也就隻體力比不得那些軍士,別的都遠強似他們!
宋大人鼓勵地笑了笑,問道:“那你們如今可有什麽想法?”
下回……再贏回來?
幾名少年書生遲疑地表了心意,宋大人滿意地點了點頭,指向那隊正在慶功的士兵問:“你們又知不知道他們為何有力氣、踢得一腳好氣球?”
因為當兵的要習武,練出來的力氣?
恭喜你們答對了。學校以後就要設體育課,體育課上不僅有今天考核的項目,還會有些基礎的武藝操訓,讓他們這些學生強身健體,不做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這幾位親兵是他特地從青石關借來的,往後有機會,還要請他們教眾人操訓。
眾生這回可不止驚訝,甚至有些驚駭:他們是讀聖賢書的才子儒生,怎麽能跟士兵學武藝?他們要武藝,要一身蠻力又有何用?
有用啊!
以後實驗實搬磚、工廠實習、自己創業、在任上推進工業化造福百姓……沒有好體魄哪裏盯得下來?幹不了多少活就能累病的人,就算有再好的腦子又怎麽能為國家建設作貢獻?
宋大人飽含期許地看著操場上這稀稀落落的百十個學生:“你們讀書讀的什麽?《大學》之道,開門見山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難不成你們對自己的要求就隻有修身、齊家兩項,不想著為聖上分憂,不想為朝廷平定九邊之亂,開疆拓土,導邊蠻內附,使我大鄭上下安享太平天下?”
其中技術類專業包教包會, 提供吃住, 畢業後由校方分配對口工作, 深受廣大流民和漢中府慈濟院孤兒的好評;而研修班雖然不包分配, 但以校長宋知府的責任心, 是必須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好學生的。
德, 先考兩條《大鄭律》。
智, 四書五經題各一道, 限三百到五百字;雞兔同籠一道,麵積一道。
美,書法或繪畫一篇。實在都不行的可以拓展到文藝類, 詩詞曲賦、弦管笙簫自選。
體, 可選足球、羽毛球或弓箭、武藝、騎術,學校提供器材,自由組隊, 棋類項目不計入內。
勞……這項入學之後有的是機會, 不用提前考試。
開學第一天,全校學子在新建的大禮堂初見宋三元、宋知府的激動、喜悅之情,就被連場考試打擊成了灰燼。幾名才剛讀了經,還沒正式備考的小學生坐在下頭瑟瑟發抖:“我等尚未讀過律條, 若、若考不過可怎麽辦?”
不會怎麽辦的,放心大膽地答,考不好也不會開除他們,宋校長隻要看看他們有沒有樸素的道德觀念而已。以後補習班上,會有教官給他們補上的《大鄭律》課的。
就在這座禮堂考,宋校長親自在堂上監考,在本校兼職任教的府縣兩學教官巡場,希望各位同學盡力發揮出最高水平。
不要作弊,作弊者當場請家長,全府通報批評。
不要忘了他們校長是漢中知府,這一通報能直接通報到十一個州縣去。
考試內容一場比一場繁難,考場規矩一條比一條苛刻,不是真會讀書、胸有成竹的好學生,都要抱著桌子哭了。雖然也還有幾個有膽略,看這大禮堂席位排得密,想試試抄領桌的,看見發下來的卷子,心也都涼了。
卷子是宋大人親自出題、親手刻版油印的,分為甲乙卷,一列發甲卷、一列發乙卷,往左往右看見的都是與自己不同的考題,想抄也無從下手。
禮堂主席台是一座高台,宋大人坐在當中,將下頭學生的小動作一覽無餘,座席間過道裏有教官來回穿梭,見著誰抬抬頭也要拿印章印一記。
跟正經科考的規矩一樣,凡用印印過的,都減一等評分。
然而這兩場可說如歲科兩試一般嚴謹,一般折磨人的判題、經義、算術考試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待他們考罷這兩場,吃了頓食不知味的“營養餐”,又分考場獻了一回詩畫琴書的才藝後……
他們這些考生還要換上學校備的窄袖束腰、前後擺開汽兒的“校服”,到碾得平展展的黃土場上,當著一眾課間休息的小學生的麵、當著校外隔著柵欄圍觀的閑漢的麵打球跳繩、騎馬射箭。
雖說這些也是他們讀書人應有的活動,可相熟的朋友結伴玩樂,跟在大庭廣眾下叫人看著比試勝負,心態自然是不同的。
更何況旁邊還有先生盯著,拿筆一條條記著有誰失腳丟了球,有誰打球打偏了,有誰騎馬姿勢不好,有誰射箭脫靶……
記下來這些還要扣分,也不知最後這考績會不會合到前頭的考評裏。
踢球的早顧不得風流體態,浪子精神;打羽毛球的也不敢滿心念著寄身白羽、遨遊太清;騎馬的一身繃緊似弓弦,拉弓的兩臂較力到極限……總算都盡了平生力氣,考出了自己最高水平。
在旁記錄的縣儒學教諭歎道:“平日上學常見不著人,宋大人讓考校了這些,才看出生員們請假的那些工夫都幹什麽去了。”
幾位教授、教諭、學正、訓導大含深意的目光落在考生們臉上,看得他們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甚至有些後悔方才考得太盡力了。
好在很快他們就不後悔了,因為宋大人看了考核記錄之後點評了一句:“看來我們這些學生身體尚可。”
雖然隻說“尚可”,可宋三元一句誇獎是易得的嗎?
這幾十年的球沒白踢,騎射沒白練!若是他剛才就在場邊看著,誇他們幾句,他們還敢玩出更多花樣來!
綜合成績最高的一位踢球好手徐秀才大著膽子上前邀誇:“大人若要看,學生還能踢出許多花樣,似什麽飛鬢、繳腦、雙實撚、雙虛撚、套玉環、掛玉鉤、烏龍擺尾、丹鳳搖頭、仙人過橋的花巧招式也都能奉承。”
數遍漢中府城,也不懼哪個高手。
宋時露出幾分興致,“哦”了一聲:“當真不懼?若有專門踢球的圓社子弟也不懼?軍中慣會踢球的軍士也不懼?”
自然不懼!
他也是個富家子弟,正是圓社中人,漢中府齊雲社中也沒幾個子弟勝得過他。至於軍中……那些老兵會什麽,不過軍中訓練之餘偶爾踢球,不及他們圓社子弟精研此道,技藝多端、灑脫風流。
宋時點點頭,抬手拍了兩下,靜了場子,朗聲說道:“去將本府向青石關薛指揮借來的親兵喚上場來,與咱們學校裏的子弟們切嗟一二。”
他倒不是要軍訓,這些學生也沒時間軍訓。
他隻是想進行一下開學時的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見見真正的工農兵,別隻沉浸在讀書人的小圈子裏,看不起廣大人民群眾。
不一時七名親兵被帶了上來,恰好湊成一支築球隊伍:一個前場正蹴的球頭、一個後衛的驍色,左右正挾、副挾,又有左竿網、右竿網守門,最後一個散立救場。
齊雲社號稱“天下圓”,也是風靡大鄭的國家級運動。踢球的不僅限於富貴子弟,往往不起眼的市井老人、十六七歲的雲鬟少女都可能是一踢三丈二的高手,隻要下場就要一團和氣,遵守多年傳承下來的圓社禮節。這些學生倒也沒什麽自恃身份,不肯和軍士對踢的心態,不過爭勝的心思重,一定要在宋校長麵前露臉。
學生們也不用挑人,就方才體測時踢球踢得好的幾個子弟主動站出來,要在宋大人麵前給他們讀書人長長麵子。
他們做體測的考場當中就立著兩個球門,四角立著旗竿,地麵白粉灑地,劃出了邊欄。兩隊隔著球門占好了位置,一旁會樂器的同窗擊鼓引哨,吹彈起來,將兩隊人情緒挑起,找準節拍開始築球。
學生們踢得風流婉轉、花樣百出,考“白打”時傳球接球的動作都能得高分,卻當不過軍中偏於力量的打法。他們的球雖然能穿過竿網,給自家得分,可兵士的球從竿網下穿過來時,一球打在他們身上,就如遭人重重打了一拳,連站都有些站不穩,不堪抵擋。
憑他們多少本事,竟叫這些人一力降十會地降住了!
徐秀才自告奮勇地做了球頭,輸了之後才想起官府辦球賽時,有個輸球的隊伍要拉球頭去挨杖的習俗。
贏的球頭得賞,敗的球頭挨杖,他一個新泰二十年秀才,該不會真要當眾脫剝了褲子,挨上這一杖吧?
他可憐巴巴地看了宋大人一眼,宋大人卻隻顧著斟酒、賜花、賜銀,半晌沒顧得看他。
好容易想起他,喚他到身邊,也隻問道:“你們踢球的技法是好的,本府眼裏看得見,卻是輸在體力不如人上。”
是啊是啊!大人明察秋毫,他們也就隻體力比不得那些軍士,別的都遠強似他們!
宋大人鼓勵地笑了笑,問道:“那你們如今可有什麽想法?”
下回……再贏回來?
幾名少年書生遲疑地表了心意,宋大人滿意地點了點頭,指向那隊正在慶功的士兵問:“你們又知不知道他們為何有力氣、踢得一腳好氣球?”
因為當兵的要習武,練出來的力氣?
恭喜你們答對了。學校以後就要設體育課,體育課上不僅有今天考核的項目,還會有些基礎的武藝操訓,讓他們這些學生強身健體,不做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這幾位親兵是他特地從青石關借來的,往後有機會,還要請他們教眾人操訓。
眾生這回可不止驚訝,甚至有些驚駭:他們是讀聖賢書的才子儒生,怎麽能跟士兵學武藝?他們要武藝,要一身蠻力又有何用?
有用啊!
以後實驗實搬磚、工廠實習、自己創業、在任上推進工業化造福百姓……沒有好體魄哪裏盯得下來?幹不了多少活就能累病的人,就算有再好的腦子又怎麽能為國家建設作貢獻?
宋大人飽含期許地看著操場上這稀稀落落的百十個學生:“你們讀書讀的什麽?《大學》之道,開門見山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難不成你們對自己的要求就隻有修身、齊家兩項,不想著為聖上分憂,不想為朝廷平定九邊之亂,開疆拓土,導邊蠻內附,使我大鄭上下安享太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