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出口額高達500億美元,相比七八年的1.2億,增加了400多倍,年均增長33%,高於同期外貿出口年均15.8的增長率,在外貿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高達25.5%,增加額占到了外貿出口增加額的55.7%,已經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
包飛揚說道:“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去年我國進口裝備製造業產品高達700億美元,占全國外貿進口總額的42.7%,進出口貿易逆差高達211億美元。而且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口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九零年隻有31%,九九年達到了42%,使用外匯從168億美元增加到710億,九年增加了3倍多,年均增長超過17%,九九年進口費用高達6300億,而當年全社會用於設備工具購置費隻有7053億,由此可見進口設備占用國家建設費用之多……”
包飛揚說道:“從這些數據我們看到兩個問題,一是裝備製造產業非常重要,僅就規模來說,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產業如果出現問題,對我們的外貿和國民經濟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是,雖然在總量上已經非常可觀,甚至出口規模也比較大,但是我們的需求更大,我們出口的都是低端產品,進口的……有低端,有中端的,至於真正高端的產品,我們也想進口,但實際上我們是進口不到的,因為別人不賣給我們。我們進口的很多設備在我們看來已經足夠高端了,但是在世界上,其實就是低端貨,甚至是別人即將淘汰的產品。”
“我們生產這麽多低端貨,看似規模大了,但實際上都談不上大而不強,而是依然很弱。就以發電設備行業來說,我國發電設備的產量高居世界第四,但是我們的產量還不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半,五大電氣集團合計的營業總額和資產總額僅為通用電氣公司的4.16%和2.49%,不管是體量還是技術水平,差距大到讓人絕望。”
包飛揚笑了笑說道:“當然,我們是不會絕望的,再大的差距,也隻會成為我們奮起直追的動力。也隻有看到了差距,我們才能找到追趕和努力的方向。在這方麵,我們也是取得了不少成績。譬如年產千萬噸級的露天礦采掘設備、500萬噸級的井下礦采掘成套設備;大秦線重載列車裝備,3.5萬噸淺吃水、1.2萬噸超淺吃水運煤船,葛洲壩樞紐工程170兆瓦軸流式水電機組,岩灘電站550兆瓦混流式水電機組,300兆瓦秦山核電站成套設備,50萬噸腈綸成套設備,6000米石油鑽機,曙光300、銀河3、神威巨型計算機……”
包飛揚說道:“天江嘴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就是要對標這種差距,瞄準世界先進技術水平,誌在打造世界一流的裝備製造產業基地,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確定了麵上跟進、點上突破的發展策略。”
“所謂麵上跟進,就是對大部分裝備產業要緊跟國際發展,逐步縮小差距。這是針對國內裝備製造產業的發展現狀,針對大部分基礎產品,一些量大麵廣的通用類裝備,構成我國裝備產品出口主力的品類,我們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生產技術水平,緊跟國際發展,繼續保持和擴大生產規模和出口規模。雖然這一類裝備我們在開發能力、生產水平、係統設計與成套能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跨國企業出於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以及自身技術升級的戰略考慮,在產業轉移、投資合作、技術轉讓方麵的限製並不多。對這類產品,我們可以積極引進技術,引進投資項目,爭取技術合作等方式,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然後通過創新和本土化,逐步縮小差距,做大、做強。對園區來說,就是要通過政策導向和支持,促進這類項目的投資建設,形成園區在裝備製造產業麵上的規模,力爭發展出一批綜合實力強大,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裝備製造企業……”
包飛揚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對於麵上的突破,我們鼓勵私營企業進駐,也鼓勵合資、外資項目進駐,隻有將池子裏的水放足了,然後才好養魚,養大魚……”
“點上的突破是指針對那些與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密切相關的設備,那些國外不願向我們轉移技術和生產的關鍵性設備,我們要利用後發優勢,重點支持相關項目的技術研究和產業突破;另外對那些市場需求比較大,我國具有良好基礎和優勢的裝備,我們也要重點支持,以行程自主創新能力和自己轉有的技術和品牌,做大做強,占領國內外的市場。”
麵上跟進,點上突破其實就是園區一方麵要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大眾性的裝備製造項目,這些項目要具有國內領先,但是在國際上,可能還是會有一定的差距。吸引這些項目的進駐,包括各種合資項目,可以將園區的裝備製造產業做大。這部分其實主要是通過吸引外資項目、合資項目,公有和私營的中小企業參與。要吸引相關產業入園,園區主要提供各種政策支持,譬如稅費減免、土地費用減免、融資政策支持,研發資金支持等等,市裏還可能積極引導相關市屬國有企業進駐。而對於那些點上突破項目,市裏和園區都會加大支持力度,甚至直接投資,支持相關企業和研發項目。
包飛揚繼續說道:“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及浦江市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們暫定了幾個重點突破的點,包括金屬加工中的精密加工設備、電力電氣中的高等級輸變電設備,成套裝備中的海工設備、交通施工設備、先進的紡織機械等,其中海工設備主要由東沙基地承擔,天江嘴園區主要攻堅精密加工設備、高等級輸變電設備、交通施工設備和紡織機械這四個點,力爭突破技術桎梏,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培養出相關產業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巨頭……”
包飛揚說道:“天江嘴裝備工業園區在形成產業聚集的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拳頭產品和代表性企業,培養若幹有特色的裝備產業集群。而園區的發展,關鍵是能不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園區既要大力推進技術引進,也要積極扶持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所以我們計劃與大學城合作,建立有針對性的研究院和研發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層次的研發體係。”
“在這套體係當中,園區將與大學城合作,與相關高校合作,在園區建立研究院,譬如精密加工技術研究院,引進高校和在浦江的研究院的力量,利用政府扶持資金和企業資金,有針對性地展開一些項目的研究!”
“然後我們也要鼓勵各大企業建立自己的技術中心,進行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
“同時,園區可以針對一些技術難點,發布研發任務,給予資金支持,也要建立一個技術交流和交易的市場,通過靈活的交易與合作,推動促進園區企業整體技術實力的提升。鼓勵技術人才,尤其是在外留學和在跨國企業中工作的人才回國創業。這些人才接觸、掌握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有的在跨國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鼓勵他們回國創業,創造良好的投資和創業環境,甚至提供創業融資支持、投資支持,讓他們將先進的技術帶回來,將先進的管理方式帶回來……”
包飛揚重點談了談園區重點突破的方式和方向,裝備製造產業涵蓋的行業非常多,需要突破的方向也非常多。不要說區區一個天江嘴產業園,就算是浦江市,甚至整個華國,都沒有辦法全麵突破,即便是園區現在選擇的幾個方向,要想全麵突破,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相比之下,建立一套有效的研發和創新體係,在此基礎上,重點突破一些技術,未來才有可能厚積薄發,不斷壯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是產業集群,還是科研體係,都是練兵和積累,一方麵,隻有強大的產業基礎,才能不斷推動技術研發和創新,另外一方麵,技術研發也能不斷反哺和推動企業的發展,在相互促進之下,園區的裝備製造產業才能不斷進行技術升級。
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國家現在的技術確實領先很多,但是出於勞動力成本和占領市場的考慮,一些相關產業不斷在轉移,大量產業的轉移必然導致他們的研發與生產之間出現了距離,沒有工廠的實踐,他們在某些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方麵,必然沒有那麽迅速,這就給了華國追趕的機會。
雖然,這些國家對核心技術的控製肯定很嚴格,但隨著周邊技術的突破,隻要集中力量,這些核心技術遲早都會被攻破!
包飛揚說道:“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去年我國進口裝備製造業產品高達700億美元,占全國外貿進口總額的42.7%,進出口貿易逆差高達211億美元。而且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口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九零年隻有31%,九九年達到了42%,使用外匯從168億美元增加到710億,九年增加了3倍多,年均增長超過17%,九九年進口費用高達6300億,而當年全社會用於設備工具購置費隻有7053億,由此可見進口設備占用國家建設費用之多……”
包飛揚說道:“從這些數據我們看到兩個問題,一是裝備製造產業非常重要,僅就規模來說,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產業如果出現問題,對我們的外貿和國民經濟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是,雖然在總量上已經非常可觀,甚至出口規模也比較大,但是我們的需求更大,我們出口的都是低端產品,進口的……有低端,有中端的,至於真正高端的產品,我們也想進口,但實際上我們是進口不到的,因為別人不賣給我們。我們進口的很多設備在我們看來已經足夠高端了,但是在世界上,其實就是低端貨,甚至是別人即將淘汰的產品。”
“我們生產這麽多低端貨,看似規模大了,但實際上都談不上大而不強,而是依然很弱。就以發電設備行業來說,我國發電設備的產量高居世界第四,但是我們的產量還不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半,五大電氣集團合計的營業總額和資產總額僅為通用電氣公司的4.16%和2.49%,不管是體量還是技術水平,差距大到讓人絕望。”
包飛揚笑了笑說道:“當然,我們是不會絕望的,再大的差距,也隻會成為我們奮起直追的動力。也隻有看到了差距,我們才能找到追趕和努力的方向。在這方麵,我們也是取得了不少成績。譬如年產千萬噸級的露天礦采掘設備、500萬噸級的井下礦采掘成套設備;大秦線重載列車裝備,3.5萬噸淺吃水、1.2萬噸超淺吃水運煤船,葛洲壩樞紐工程170兆瓦軸流式水電機組,岩灘電站550兆瓦混流式水電機組,300兆瓦秦山核電站成套設備,50萬噸腈綸成套設備,6000米石油鑽機,曙光300、銀河3、神威巨型計算機……”
包飛揚說道:“天江嘴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就是要對標這種差距,瞄準世界先進技術水平,誌在打造世界一流的裝備製造產業基地,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確定了麵上跟進、點上突破的發展策略。”
“所謂麵上跟進,就是對大部分裝備產業要緊跟國際發展,逐步縮小差距。這是針對國內裝備製造產業的發展現狀,針對大部分基礎產品,一些量大麵廣的通用類裝備,構成我國裝備產品出口主力的品類,我們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生產技術水平,緊跟國際發展,繼續保持和擴大生產規模和出口規模。雖然這一類裝備我們在開發能力、生產水平、係統設計與成套能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跨國企業出於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以及自身技術升級的戰略考慮,在產業轉移、投資合作、技術轉讓方麵的限製並不多。對這類產品,我們可以積極引進技術,引進投資項目,爭取技術合作等方式,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然後通過創新和本土化,逐步縮小差距,做大、做強。對園區來說,就是要通過政策導向和支持,促進這類項目的投資建設,形成園區在裝備製造產業麵上的規模,力爭發展出一批綜合實力強大,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裝備製造企業……”
包飛揚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對於麵上的突破,我們鼓勵私營企業進駐,也鼓勵合資、外資項目進駐,隻有將池子裏的水放足了,然後才好養魚,養大魚……”
“點上的突破是指針對那些與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密切相關的設備,那些國外不願向我們轉移技術和生產的關鍵性設備,我們要利用後發優勢,重點支持相關項目的技術研究和產業突破;另外對那些市場需求比較大,我國具有良好基礎和優勢的裝備,我們也要重點支持,以行程自主創新能力和自己轉有的技術和品牌,做大做強,占領國內外的市場。”
麵上跟進,點上突破其實就是園區一方麵要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大眾性的裝備製造項目,這些項目要具有國內領先,但是在國際上,可能還是會有一定的差距。吸引這些項目的進駐,包括各種合資項目,可以將園區的裝備製造產業做大。這部分其實主要是通過吸引外資項目、合資項目,公有和私營的中小企業參與。要吸引相關產業入園,園區主要提供各種政策支持,譬如稅費減免、土地費用減免、融資政策支持,研發資金支持等等,市裏還可能積極引導相關市屬國有企業進駐。而對於那些點上突破項目,市裏和園區都會加大支持力度,甚至直接投資,支持相關企業和研發項目。
包飛揚繼續說道:“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及浦江市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們暫定了幾個重點突破的點,包括金屬加工中的精密加工設備、電力電氣中的高等級輸變電設備,成套裝備中的海工設備、交通施工設備、先進的紡織機械等,其中海工設備主要由東沙基地承擔,天江嘴園區主要攻堅精密加工設備、高等級輸變電設備、交通施工設備和紡織機械這四個點,力爭突破技術桎梏,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培養出相關產業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巨頭……”
包飛揚說道:“天江嘴裝備工業園區在形成產業聚集的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拳頭產品和代表性企業,培養若幹有特色的裝備產業集群。而園區的發展,關鍵是能不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園區既要大力推進技術引進,也要積極扶持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所以我們計劃與大學城合作,建立有針對性的研究院和研發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層次的研發體係。”
“在這套體係當中,園區將與大學城合作,與相關高校合作,在園區建立研究院,譬如精密加工技術研究院,引進高校和在浦江的研究院的力量,利用政府扶持資金和企業資金,有針對性地展開一些項目的研究!”
“然後我們也要鼓勵各大企業建立自己的技術中心,進行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
“同時,園區可以針對一些技術難點,發布研發任務,給予資金支持,也要建立一個技術交流和交易的市場,通過靈活的交易與合作,推動促進園區企業整體技術實力的提升。鼓勵技術人才,尤其是在外留學和在跨國企業中工作的人才回國創業。這些人才接觸、掌握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有的在跨國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鼓勵他們回國創業,創造良好的投資和創業環境,甚至提供創業融資支持、投資支持,讓他們將先進的技術帶回來,將先進的管理方式帶回來……”
包飛揚重點談了談園區重點突破的方式和方向,裝備製造產業涵蓋的行業非常多,需要突破的方向也非常多。不要說區區一個天江嘴產業園,就算是浦江市,甚至整個華國,都沒有辦法全麵突破,即便是園區現在選擇的幾個方向,要想全麵突破,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相比之下,建立一套有效的研發和創新體係,在此基礎上,重點突破一些技術,未來才有可能厚積薄發,不斷壯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是產業集群,還是科研體係,都是練兵和積累,一方麵,隻有強大的產業基礎,才能不斷推動技術研發和創新,另外一方麵,技術研發也能不斷反哺和推動企業的發展,在相互促進之下,園區的裝備製造產業才能不斷進行技術升級。
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國家現在的技術確實領先很多,但是出於勞動力成本和占領市場的考慮,一些相關產業不斷在轉移,大量產業的轉移必然導致他們的研發與生產之間出現了距離,沒有工廠的實踐,他們在某些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方麵,必然沒有那麽迅速,這就給了華國追趕的機會。
雖然,這些國家對核心技術的控製肯定很嚴格,但隨著周邊技術的突破,隻要集中力量,這些核心技術遲早都會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