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閣內,方運看著麵前的草案,眉頭緊鎖。
就如同半聖也無法解決王朝興衰和經濟危機一樣,景國一旦推行與各界各族交流,必然會產生形形色色的問題。
這種交流,如果僅僅讓官府負責,必然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亂,因為保守、被動和反應緩慢是官僚的天性,哪怕方運親自催促,結果也必然出現兩個對立的結果之一。
要麽各族交流成了口號,景國再度變得封閉。
要麽景國官員為了政績,為了避免犯錯,為了避免上官責難導致丟官,無限度迎合異族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最後導致異族人都能騎在景國人頭上。
但若是完全讓世家商人推動,結果也早已注定,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們甚至可以出賣整個國家。
方運前些天在打擊土豪劣紳的時候,曾經嘲諷那些家族說:“如果商人和各大家族真的在努力幫助景國變強,那也是為了賣個好價錢。”
一旦利潤足夠高,天性逐利的商人會讓景國陷入災難。
所以,方運最終隻能選擇由政府主導,由民間發力。
曆史的進程中,看似處處是巧合,但處處有其必然性。
華夏文明無論是在萬界哪一處,其文化、禮法、政體、官僚等等各方麵,都有難以磨滅的共同點。
所以,方運沒有愚蠢地按照外邦體製進行顛覆式的全盤革新,而是選擇了一條契合度最高的道路。
有些東西很好,但絕不可能適用於任何族群。
方運看著草案,很清楚自己的阻力來自何方。
不是禮殿,不是雜家,甚至也不是聖院,方運從來沒有把這些勢力當成對手,因為自己有太多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勢力。
積弊已久的官僚係統、千姿萬相的芸芸眾生以及族群強大的慣性,才是革新最大的阻力。
理清思緒,方運目光中浮現強大的自信。
隻有自己能夠決定景國的方向,景國的官僚就不會偏離正確道路;隻要自己真正在乎百姓,異族人就不可能在景國人頭上作威作福;隻要自己不想要四夷來朝的虛榮,便能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隻要自己沒有自大到以為可以解決一切,就能防微杜漸避免異族亂景。
方運低頭翻閱了一遍草案,突然露出淡淡的笑容,因為明白了一個道理。
身為一朝左相,隻要自己真想去做,就算做不好,也絕對不至於讓事情變壞,隻有在自己不想做或不懂做的時候,國家才會出現問題。
方運又拿出新的紙張,想了許久,低頭書寫。
關於廢除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蓄奴以及不平等雇傭關係。
在方運和左相閣的帶動下,全景國的公文形式已經悄然改變,簡化字與白話文大行其道,除了正式律法等部分公文擁有文言與白話兩套,絕大多數公文直接使用白話文。
這讓景國官僚傳遞信息更加快捷,也更加準確。
為此,方運甚至還特別編寫了一套《人族白話文語法》,已經在景國刊發,除了武國立刻複製,其他各國都在觀望。
方運奮筆疾書,不多時,新的草案完成,隨後方運逐字逐句檢查,進行刪減增改。
許多革新,都是一環扣一環,每一環都不能缺失。
在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讓農人進城當工人的同時,必須要保證朝廷牢牢掌握刑與法,因為一旦私刑泛濫,族權過重,就會出現王權不下鄉的狀況,無論方運雲朝廷如何發力,都會事倍功半,甚至功虧一簣。
有了足夠的工人,並且削弱族權,在這兩項革新完成的基礎上,方運才解決雇傭關係。
在聖元大陸,隻要自願,並且由衙門開具證明,人口買賣是合法的。
各國各朝代從來沒打擊人口買賣,隻是打擊非法人口買賣。
方運在寧安城的時候,也隻是打擊非法人口買賣,根本無力解決合法的人口買賣。
現如今的聖元大陸,許多稍微有財力的人,盡皆蓄奴,或丫鬟或仆從,而那些名門豪門經常蓄奴上千,各世家的家奴動輒上萬。
各國甚至有《奴法》,專門用以約束蓄奴者和奴仆,奴仆的地位極為低下,法律甚至規定在一些情況下,蓄奴者打死奴仆完全無罪,就算有罪隻要交一些銀兩便可免罪。
這看似尋常之事,卻阻礙了人族的發展。
原因很簡單,人類的任何技術進步,在短期內都要付出較高的成本。
在蓄奴者看來,奴仆是一筆買賣,買下來就要一直使用,不用就等於浪費,至於花費更多的錢買更好的農具、機關或牛馬,那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買了也是便宜了農奴,不如不買。
一旦所有有錢人都這麽做,那相關的技術革新就會減緩甚至停滯。
實際上人族早早就有了許多先進的機關,比如取水類的機關,但一開始各大家族並沒有重視,依舊讓奴仆進行人工取水。直到許久之後,取水機關才慢慢普及。這不是各大家族良心發現,而是他們發現有了取水機關,可以讓農奴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同時可以用以彰顯自己的財力。
蓄奴導致技術革新的推動力減弱,僅僅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奴仆在很多方麵沒有自主權,可支配收入極其微薄,他們有需要,但卻沒有錢財來換取所需。
這樣,就導致國家的消費降低,無法拉動內需,自然會影響發展。更何況,一旦奴仆變成自由之人,便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所以,一旦廢除蓄奴,廢除不合理雇傭關係,的確嚴重損害了地主或各家族的利益,但對國家和整個人族,有著巨大的好處。
人族的力量其實非常強大,但並沒有徹底釋放出來。
一些人的私欲阻礙了人族的進步。
曹劌論戰時說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便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說位高權重者真的愚蠢。
方運放下手中的草案,輕輕一歎。
為了人族,隻能用鞭子抽著他們前進。
就如同半聖也無法解決王朝興衰和經濟危機一樣,景國一旦推行與各界各族交流,必然會產生形形色色的問題。
這種交流,如果僅僅讓官府負責,必然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亂,因為保守、被動和反應緩慢是官僚的天性,哪怕方運親自催促,結果也必然出現兩個對立的結果之一。
要麽各族交流成了口號,景國再度變得封閉。
要麽景國官員為了政績,為了避免犯錯,為了避免上官責難導致丟官,無限度迎合異族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最後導致異族人都能騎在景國人頭上。
但若是完全讓世家商人推動,結果也早已注定,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們甚至可以出賣整個國家。
方運前些天在打擊土豪劣紳的時候,曾經嘲諷那些家族說:“如果商人和各大家族真的在努力幫助景國變強,那也是為了賣個好價錢。”
一旦利潤足夠高,天性逐利的商人會讓景國陷入災難。
所以,方運最終隻能選擇由政府主導,由民間發力。
曆史的進程中,看似處處是巧合,但處處有其必然性。
華夏文明無論是在萬界哪一處,其文化、禮法、政體、官僚等等各方麵,都有難以磨滅的共同點。
所以,方運沒有愚蠢地按照外邦體製進行顛覆式的全盤革新,而是選擇了一條契合度最高的道路。
有些東西很好,但絕不可能適用於任何族群。
方運看著草案,很清楚自己的阻力來自何方。
不是禮殿,不是雜家,甚至也不是聖院,方運從來沒有把這些勢力當成對手,因為自己有太多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勢力。
積弊已久的官僚係統、千姿萬相的芸芸眾生以及族群強大的慣性,才是革新最大的阻力。
理清思緒,方運目光中浮現強大的自信。
隻有自己能夠決定景國的方向,景國的官僚就不會偏離正確道路;隻要自己真正在乎百姓,異族人就不可能在景國人頭上作威作福;隻要自己不想要四夷來朝的虛榮,便能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隻要自己沒有自大到以為可以解決一切,就能防微杜漸避免異族亂景。
方運低頭翻閱了一遍草案,突然露出淡淡的笑容,因為明白了一個道理。
身為一朝左相,隻要自己真想去做,就算做不好,也絕對不至於讓事情變壞,隻有在自己不想做或不懂做的時候,國家才會出現問題。
方運又拿出新的紙張,想了許久,低頭書寫。
關於廢除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蓄奴以及不平等雇傭關係。
在方運和左相閣的帶動下,全景國的公文形式已經悄然改變,簡化字與白話文大行其道,除了正式律法等部分公文擁有文言與白話兩套,絕大多數公文直接使用白話文。
這讓景國官僚傳遞信息更加快捷,也更加準確。
為此,方運甚至還特別編寫了一套《人族白話文語法》,已經在景國刊發,除了武國立刻複製,其他各國都在觀望。
方運奮筆疾書,不多時,新的草案完成,隨後方運逐字逐句檢查,進行刪減增改。
許多革新,都是一環扣一環,每一環都不能缺失。
在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讓農人進城當工人的同時,必須要保證朝廷牢牢掌握刑與法,因為一旦私刑泛濫,族權過重,就會出現王權不下鄉的狀況,無論方運雲朝廷如何發力,都會事倍功半,甚至功虧一簣。
有了足夠的工人,並且削弱族權,在這兩項革新完成的基礎上,方運才解決雇傭關係。
在聖元大陸,隻要自願,並且由衙門開具證明,人口買賣是合法的。
各國各朝代從來沒打擊人口買賣,隻是打擊非法人口買賣。
方運在寧安城的時候,也隻是打擊非法人口買賣,根本無力解決合法的人口買賣。
現如今的聖元大陸,許多稍微有財力的人,盡皆蓄奴,或丫鬟或仆從,而那些名門豪門經常蓄奴上千,各世家的家奴動輒上萬。
各國甚至有《奴法》,專門用以約束蓄奴者和奴仆,奴仆的地位極為低下,法律甚至規定在一些情況下,蓄奴者打死奴仆完全無罪,就算有罪隻要交一些銀兩便可免罪。
這看似尋常之事,卻阻礙了人族的發展。
原因很簡單,人類的任何技術進步,在短期內都要付出較高的成本。
在蓄奴者看來,奴仆是一筆買賣,買下來就要一直使用,不用就等於浪費,至於花費更多的錢買更好的農具、機關或牛馬,那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買了也是便宜了農奴,不如不買。
一旦所有有錢人都這麽做,那相關的技術革新就會減緩甚至停滯。
實際上人族早早就有了許多先進的機關,比如取水類的機關,但一開始各大家族並沒有重視,依舊讓奴仆進行人工取水。直到許久之後,取水機關才慢慢普及。這不是各大家族良心發現,而是他們發現有了取水機關,可以讓農奴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同時可以用以彰顯自己的財力。
蓄奴導致技術革新的推動力減弱,僅僅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奴仆在很多方麵沒有自主權,可支配收入極其微薄,他們有需要,但卻沒有錢財來換取所需。
這樣,就導致國家的消費降低,無法拉動內需,自然會影響發展。更何況,一旦奴仆變成自由之人,便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所以,一旦廢除蓄奴,廢除不合理雇傭關係,的確嚴重損害了地主或各家族的利益,但對國家和整個人族,有著巨大的好處。
人族的力量其實非常強大,但並沒有徹底釋放出來。
一些人的私欲阻礙了人族的進步。
曹劌論戰時說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便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說位高權重者真的愚蠢。
方運放下手中的草案,輕輕一歎。
為了人族,隻能用鞭子抽著他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