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間連見了兩回沈孝,弄得李述心神不寧,當天晚上便沒睡好,做了半夜的夢。
夢裏頭盡是……那一夜的風情。
萬萬沒想到,她李述也有做春夢的一天。
因了夜裏沒睡好,李述本想睡個懶覺的,可偏偏宮裏頭來人了,說是聖上傳召她,於是天還沒亮李述就被紅螺搖醒,閉著眼睛坐在鏡前。
擦臉、梳頭、上妝、捧衣……各色侍女井然有序,一點聲音都不發出來。李述覺得自己不過打了個盹兒,一抬眼麵容與發飾已經好了。
銅鏡中是一張清秀的鵝蛋臉,算不上傾城之色,但五官也是小巧玲瓏,按說是柔和清秀的氣質,可偏偏眉梢眼角、鼻梁唇角都以尖收尾,平添了幾分淡漠。尤其是內眼角尖,眼珠偏冷,便總透出股厭世般的疏離冷淡。
大鄴婦人以雍容華貴、豐腴凝脂為美,因此李述並當不起“美”這一字。
因今日要麵見聖上,故侍女給她將眼尾延長、眼頭淡化,麵上那股疏離的冷意才柔和了許多。
一套新作的紅瑪瑙頭麵與唇色相映襯,愈發顯得膚色瓷白。步搖與玉釵相映成輝,可偏偏叫另外一隻斜簪的金釵破壞了美感——那金釵十分樸素,通體沒有任何雕飾,且成色也十分黯淡,似乎是多年前的舊物。
別說是公主,便是紅螺都瞧不起這樣的金釵的。
可沒人知道為什麽向來豪奢的平陽公主,日日都戴著這樣寒酸的金釵。
梳妝完畢,七八個侍女一字排開,一人手上捧著一件華服,李述正漫不經心地挑衣服,忽聽門外頭小黃門弓著腰報信,“公主,駙馬爺已在影壁處候著了。”
李述疑惑道,“父皇又不傳召他,他等我幹什麽?”
小黃門道,“東宮傳召,駙馬爺要進宮麵見太子。駙馬爺說是既然您也要進宮,他便等公主一會兒,跟您一道走。”
李述嗤笑了一聲。
崔進之等她?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怕不是專程為了等她,而是有事要跟她說罷。若非有正經事,他們夫妻二人是不可能見麵的。
既然是他有事求她,那便在影壁處慢慢候著吧,反正她時間還多,等著午飯時進宮就行了。
李述慢悠悠地換了衣裳,又慢悠悠地對著鏡子瞧了瞧妝麵,直到太陽慢慢升起,瞧著快巳時了,她才不緊不慢地叫人準備車馬,往外走去。
影壁處崔進之已等了兩刻鍾,他有些不耐煩,眉皺著,閉著眼似在閉目養神。
李述走近了,看到他眼下微微烏黑,似是近來沒有睡好。
李述依稀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他時候,那年偏僻荒遠的宮殿中,雜草蓬勃生長,她被人遺忘在荒僻的宮殿裏,幾乎要被雜草埋沒。華貴的少年郎走了進來,滿院的破敗中,他是唯一的蓬勃生氣。
他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相貌依稀能與記憶中那張少年的臉重合起來,可那股蓬勃的少年生氣卻完全被消磨。
如今他深鎖眉頭,像朝堂上任何一個老謀深算的官員一樣,在謀略與政事中浮浮沉沉。
十年過去了,李述再也不是偏僻宮殿中不受寵的庶女,崔進之也從一個浪蕩少年郎變成了沉穩的模樣。
李述回過神來,見崔進之已然睜開眼,他目光深深,定定看向她。
這樣的目光寓意很明確——他有政事要與她商議。
李述則冷淡地點了點頭,道,“走吧”,說罷邁步出門。
*
車馬駛過十三王坊寬闊的街道,聲音粼粼,愈發趁得車廂內詭異的靜默。崔進之與李述各坐在馬車一側。
他們二人已很久很久沒有獨處一室了,李述一時竟覺得連他的呼吸都無法忍受。
她打破沉默,開口道,“有什麽事,說罷。”
崔進之目光抬起,落在李述臉上,“你知道皇上今日召你是為什麽嗎?”
李述卻沒有立刻回答崔進之的問題,她微仰著頭,定定看著崔進之,直將崔進之看得些許尷尬,這才露出個淡漠的笑,“為新科狀元沈孝。”
崔進之微挑了挑眉,顯然有些驚訝,“你怎麽知道?”
李述淡淡道,“昨日新科宴,新科狀元剛正式露個臉,想來近日就要給他授官吧。父皇欣賞沈孝的才華,親自將他點做了狀元郎,想來要給他授的官職也低不了。隻是……”
李述冷笑一聲,接著道,“隻是朝堂上的官職都被世家大族把持,他們如何願意拱手將好職位讓給一個寒門呢?太子靠得就是那些世家大族支撐著,休戚與共,太子自然也不同意父皇給沈孝定的官職。父皇愁啊,身邊沒個說話的人,隻能把我叫進宮裏頭去哄哄他老人家。”
李述眉微微揚起,“我說得對不對?”
對麵的崔進之目光中露出欣賞,他笑了笑,“朝堂上沒有能瞞過你的事。”
李述卻對他的欣賞與恭維視而不見,別過頭去,她語氣淡淡,“不止於此,我還知道你今日找我所為何事。”
“你希望我待會兒在父皇身邊吹吹風,勸父皇給沈孝隨便封個官就得了,是不是?”
崔進之勾起笑來,“你猜的都對,隻是一點錯了:這不是我希望,而是太子希望。”
“哦……”
李述恍然大悟,點了點頭,目光落在崔進之身上,尖銳而犀利,“真是太子的一條好狗。”
聽李述如此形容他,崔進之卻也不惱,反而輕笑了笑,“雀奴,你我都一樣,離了太子,我們都沒法在朝堂上好好活下去。”
他的嗓音低而綿長,像是擱置了多年的沉香水,笑聲仿佛就響在耳畔,極好聽。可李述分明記得他少年時候,有一幅清亮且不諳世事的好嗓音。
十年過去了,他們彼此真的都變了太多。
聽到崔進之的話,李述的臉色慢慢凝住了。
是啊,她還笑話崔進之,她李述不也是太子的一條好狗麽。
她靠在車壁上,慢慢地,勾了個無聲的諷笑,“我知道了,我會勸父皇打消這個念頭的。”
李述雖是庶女出身,母親不過是低賤的舞女,且去世得早,但她打小就聰明,對朝政有獨特的見解,正元帝很喜歡與李述商議政事。
正事已畢,二人相對無言坐在車廂裏。李述看見崔進之眼下的烏黑,猜他最近想來政事忙碌,休息不好。到底是有些心疼的,她清了清嗓,狀似不經意問道,“永通渠那邊修得怎麽樣了?”
永通渠是長安城城南的一條水渠,連接江南的水運。往年關中大旱,南邊的糧都是經由永通渠運進城裏的。隻是今年實在旱地厲害,永通渠又年久失修,行不了船了,南邊的糧沒法運入關中。
太子管著工部,修水渠的事全由太子負責,征發了一批又一批的民工,可工期就是進展緩慢,如今都三個月了,永通渠連一半都沒修成。皇上天天罵太子無能,太子沒法子,隻能征調兵部,希望崔進之帶兵去工地現場督促工期,務必要在三個月內完工,不然這旱災可就真無法控製了。
崔進之聞言歎了口氣,揉了揉眉心,“永通渠還不就那樣子,民工幹活慢得很,縱然如今我帶兵去督工,甚至還殺了幾個帶頭憊懶的,可剩下的人幹活依舊懶懶散散,仿佛根本不怕死。”
“哧……”李述諷笑了一聲。
崔進之皺眉,“有什麽好笑的?”
李述道,“笑你和太子都是蠢人。”
崔進之的麵色沉了下來,“李述,有話直說,別陰陽怪氣。”
方才有求於她,便叫她做“雀奴”,這會兒不高興了,便連名帶姓地叫。
李述唇上諷笑不減,“你們本來就蠢,怎麽,還不能說了?你知道如今長安城的糧價已經飆升到多少錢一鬥了嗎?”
崔進之搖了搖頭。貴族世家出身的貴公子,哪裏會關心民間一鬥米的價格。
李述道,“百錢一鬥。可民工的徭役卻也是一月百錢。累死累活幹一個月,才能買一鬥米,夠全家人吃幾天?他們怎麽可能拚力氣幹活?”
崔進之皺了皺眉,“可若是早日將永通渠修通,南邊的糧便可早日運回長安城,倒是糧價自然便降下來了。”
李述聲音卻冷,“眼前人就要餓死,誰還管日後的事情?”
崔進之沉吟著,“你的意思是……工部該給民工提高工錢?。”
卻聽李述又諷笑了一聲,“錢?旱災繼續,糧價隻漲不跌,今日百錢一鬥米,明日可能千錢一鬥米,太子漲錢的速度夠得上糧價的速度?”
李述將車簾掀開,車外路過一座又一座的王公宅邸,二皇子府的牌匾一晃而過。李述眼底不帶一絲感情,漠然道,“崔進之,你說得對,我和你都是太子這條繩上的螞蚱,太子若是在父皇那裏失了寵,你我在這朝堂上也混不下去了。我給你們指一條明路,能不能把二皇子壓下去,就在這一舉了。”
“什麽明路?”
“四個字:以糧代錢。”
“以糧代錢?”
崔進之怔了片刻,很快就明白過來這四個字的意思。他眼睛一亮,喊道,“停車,快停車!”
車馬停了下來,崔進之掀開車簾徑直跳下了車。
車外傳來嘶鳴聲,很快一陣馬蹄聲揚長而去。
崔進之縱馬走了。他急著去東宮跟太子商量“以糧代錢”的事情。
李述沉默地坐在車廂裏,看著崔進之縱馬而去。
她半晌沒有說話。
沒有命令,車夫不敢動彈,可在外頭等了一炷香的時間,卻還沒聽到公主吩咐。車夫忍不住請示道,“公主……?”
李述仿佛才回過神來,“繼續走吧。”
她將目光從車外收回,對自己露了個無聲的諷笑。
笑她自己,她身上也就這麽點值得利用的價值了,否則崔進之連話都不會同她講。
夢裏頭盡是……那一夜的風情。
萬萬沒想到,她李述也有做春夢的一天。
因了夜裏沒睡好,李述本想睡個懶覺的,可偏偏宮裏頭來人了,說是聖上傳召她,於是天還沒亮李述就被紅螺搖醒,閉著眼睛坐在鏡前。
擦臉、梳頭、上妝、捧衣……各色侍女井然有序,一點聲音都不發出來。李述覺得自己不過打了個盹兒,一抬眼麵容與發飾已經好了。
銅鏡中是一張清秀的鵝蛋臉,算不上傾城之色,但五官也是小巧玲瓏,按說是柔和清秀的氣質,可偏偏眉梢眼角、鼻梁唇角都以尖收尾,平添了幾分淡漠。尤其是內眼角尖,眼珠偏冷,便總透出股厭世般的疏離冷淡。
大鄴婦人以雍容華貴、豐腴凝脂為美,因此李述並當不起“美”這一字。
因今日要麵見聖上,故侍女給她將眼尾延長、眼頭淡化,麵上那股疏離的冷意才柔和了許多。
一套新作的紅瑪瑙頭麵與唇色相映襯,愈發顯得膚色瓷白。步搖與玉釵相映成輝,可偏偏叫另外一隻斜簪的金釵破壞了美感——那金釵十分樸素,通體沒有任何雕飾,且成色也十分黯淡,似乎是多年前的舊物。
別說是公主,便是紅螺都瞧不起這樣的金釵的。
可沒人知道為什麽向來豪奢的平陽公主,日日都戴著這樣寒酸的金釵。
梳妝完畢,七八個侍女一字排開,一人手上捧著一件華服,李述正漫不經心地挑衣服,忽聽門外頭小黃門弓著腰報信,“公主,駙馬爺已在影壁處候著了。”
李述疑惑道,“父皇又不傳召他,他等我幹什麽?”
小黃門道,“東宮傳召,駙馬爺要進宮麵見太子。駙馬爺說是既然您也要進宮,他便等公主一會兒,跟您一道走。”
李述嗤笑了一聲。
崔進之等她?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怕不是專程為了等她,而是有事要跟她說罷。若非有正經事,他們夫妻二人是不可能見麵的。
既然是他有事求她,那便在影壁處慢慢候著吧,反正她時間還多,等著午飯時進宮就行了。
李述慢悠悠地換了衣裳,又慢悠悠地對著鏡子瞧了瞧妝麵,直到太陽慢慢升起,瞧著快巳時了,她才不緊不慢地叫人準備車馬,往外走去。
影壁處崔進之已等了兩刻鍾,他有些不耐煩,眉皺著,閉著眼似在閉目養神。
李述走近了,看到他眼下微微烏黑,似是近來沒有睡好。
李述依稀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他時候,那年偏僻荒遠的宮殿中,雜草蓬勃生長,她被人遺忘在荒僻的宮殿裏,幾乎要被雜草埋沒。華貴的少年郎走了進來,滿院的破敗中,他是唯一的蓬勃生氣。
他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相貌依稀能與記憶中那張少年的臉重合起來,可那股蓬勃的少年生氣卻完全被消磨。
如今他深鎖眉頭,像朝堂上任何一個老謀深算的官員一樣,在謀略與政事中浮浮沉沉。
十年過去了,李述再也不是偏僻宮殿中不受寵的庶女,崔進之也從一個浪蕩少年郎變成了沉穩的模樣。
李述回過神來,見崔進之已然睜開眼,他目光深深,定定看向她。
這樣的目光寓意很明確——他有政事要與她商議。
李述則冷淡地點了點頭,道,“走吧”,說罷邁步出門。
*
車馬駛過十三王坊寬闊的街道,聲音粼粼,愈發趁得車廂內詭異的靜默。崔進之與李述各坐在馬車一側。
他們二人已很久很久沒有獨處一室了,李述一時竟覺得連他的呼吸都無法忍受。
她打破沉默,開口道,“有什麽事,說罷。”
崔進之目光抬起,落在李述臉上,“你知道皇上今日召你是為什麽嗎?”
李述卻沒有立刻回答崔進之的問題,她微仰著頭,定定看著崔進之,直將崔進之看得些許尷尬,這才露出個淡漠的笑,“為新科狀元沈孝。”
崔進之微挑了挑眉,顯然有些驚訝,“你怎麽知道?”
李述淡淡道,“昨日新科宴,新科狀元剛正式露個臉,想來近日就要給他授官吧。父皇欣賞沈孝的才華,親自將他點做了狀元郎,想來要給他授的官職也低不了。隻是……”
李述冷笑一聲,接著道,“隻是朝堂上的官職都被世家大族把持,他們如何願意拱手將好職位讓給一個寒門呢?太子靠得就是那些世家大族支撐著,休戚與共,太子自然也不同意父皇給沈孝定的官職。父皇愁啊,身邊沒個說話的人,隻能把我叫進宮裏頭去哄哄他老人家。”
李述眉微微揚起,“我說得對不對?”
對麵的崔進之目光中露出欣賞,他笑了笑,“朝堂上沒有能瞞過你的事。”
李述卻對他的欣賞與恭維視而不見,別過頭去,她語氣淡淡,“不止於此,我還知道你今日找我所為何事。”
“你希望我待會兒在父皇身邊吹吹風,勸父皇給沈孝隨便封個官就得了,是不是?”
崔進之勾起笑來,“你猜的都對,隻是一點錯了:這不是我希望,而是太子希望。”
“哦……”
李述恍然大悟,點了點頭,目光落在崔進之身上,尖銳而犀利,“真是太子的一條好狗。”
聽李述如此形容他,崔進之卻也不惱,反而輕笑了笑,“雀奴,你我都一樣,離了太子,我們都沒法在朝堂上好好活下去。”
他的嗓音低而綿長,像是擱置了多年的沉香水,笑聲仿佛就響在耳畔,極好聽。可李述分明記得他少年時候,有一幅清亮且不諳世事的好嗓音。
十年過去了,他們彼此真的都變了太多。
聽到崔進之的話,李述的臉色慢慢凝住了。
是啊,她還笑話崔進之,她李述不也是太子的一條好狗麽。
她靠在車壁上,慢慢地,勾了個無聲的諷笑,“我知道了,我會勸父皇打消這個念頭的。”
李述雖是庶女出身,母親不過是低賤的舞女,且去世得早,但她打小就聰明,對朝政有獨特的見解,正元帝很喜歡與李述商議政事。
正事已畢,二人相對無言坐在車廂裏。李述看見崔進之眼下的烏黑,猜他最近想來政事忙碌,休息不好。到底是有些心疼的,她清了清嗓,狀似不經意問道,“永通渠那邊修得怎麽樣了?”
永通渠是長安城城南的一條水渠,連接江南的水運。往年關中大旱,南邊的糧都是經由永通渠運進城裏的。隻是今年實在旱地厲害,永通渠又年久失修,行不了船了,南邊的糧沒法運入關中。
太子管著工部,修水渠的事全由太子負責,征發了一批又一批的民工,可工期就是進展緩慢,如今都三個月了,永通渠連一半都沒修成。皇上天天罵太子無能,太子沒法子,隻能征調兵部,希望崔進之帶兵去工地現場督促工期,務必要在三個月內完工,不然這旱災可就真無法控製了。
崔進之聞言歎了口氣,揉了揉眉心,“永通渠還不就那樣子,民工幹活慢得很,縱然如今我帶兵去督工,甚至還殺了幾個帶頭憊懶的,可剩下的人幹活依舊懶懶散散,仿佛根本不怕死。”
“哧……”李述諷笑了一聲。
崔進之皺眉,“有什麽好笑的?”
李述道,“笑你和太子都是蠢人。”
崔進之的麵色沉了下來,“李述,有話直說,別陰陽怪氣。”
方才有求於她,便叫她做“雀奴”,這會兒不高興了,便連名帶姓地叫。
李述唇上諷笑不減,“你們本來就蠢,怎麽,還不能說了?你知道如今長安城的糧價已經飆升到多少錢一鬥了嗎?”
崔進之搖了搖頭。貴族世家出身的貴公子,哪裏會關心民間一鬥米的價格。
李述道,“百錢一鬥。可民工的徭役卻也是一月百錢。累死累活幹一個月,才能買一鬥米,夠全家人吃幾天?他們怎麽可能拚力氣幹活?”
崔進之皺了皺眉,“可若是早日將永通渠修通,南邊的糧便可早日運回長安城,倒是糧價自然便降下來了。”
李述聲音卻冷,“眼前人就要餓死,誰還管日後的事情?”
崔進之沉吟著,“你的意思是……工部該給民工提高工錢?。”
卻聽李述又諷笑了一聲,“錢?旱災繼續,糧價隻漲不跌,今日百錢一鬥米,明日可能千錢一鬥米,太子漲錢的速度夠得上糧價的速度?”
李述將車簾掀開,車外路過一座又一座的王公宅邸,二皇子府的牌匾一晃而過。李述眼底不帶一絲感情,漠然道,“崔進之,你說得對,我和你都是太子這條繩上的螞蚱,太子若是在父皇那裏失了寵,你我在這朝堂上也混不下去了。我給你們指一條明路,能不能把二皇子壓下去,就在這一舉了。”
“什麽明路?”
“四個字:以糧代錢。”
“以糧代錢?”
崔進之怔了片刻,很快就明白過來這四個字的意思。他眼睛一亮,喊道,“停車,快停車!”
車馬停了下來,崔進之掀開車簾徑直跳下了車。
車外傳來嘶鳴聲,很快一陣馬蹄聲揚長而去。
崔進之縱馬走了。他急著去東宮跟太子商量“以糧代錢”的事情。
李述沉默地坐在車廂裏,看著崔進之縱馬而去。
她半晌沒有說話。
沒有命令,車夫不敢動彈,可在外頭等了一炷香的時間,卻還沒聽到公主吩咐。車夫忍不住請示道,“公主……?”
李述仿佛才回過神來,“繼續走吧。”
她將目光從車外收回,對自己露了個無聲的諷笑。
笑她自己,她身上也就這麽點值得利用的價值了,否則崔進之連話都不會同她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