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太太史氏到瑚大奶奶周婕,三代婆媳如今都是一品誥命,走出去也是一門的風光體麵,也不知勾得這京中多少人家眼紅心熱。


    至於這天清早頂著一臉疲色並眼下青灰過來給婆婆史氏立規矩的二太太王氏,則是恨不能大房婆媳出門就叫雷劈死。


    想她自及笄起嫁到榮國公府在史氏麵前伏低做小,忍受那麽個迂腐不中用的丈夫,又要教導兒女操持家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因為時運不濟,如今連瑚兒媳婦那小賤蹄子都有了一品的誥命,她堂堂王家嫡女竟隻是個五品淑人,這口氣要她怎麽忍?


    果然周家就沒有一個好東西!一個周氏在她麵前擺長嫂的譜兒短命死了,她倒要看看,這個小周氏又能風光到幾時!


    眼角下垂,王氏心裏不停的默念佛經,才勉強壓下了重重賞按品大妝後笑盈盈從她身邊走過的周婕一巴掌的欲念。


    撇過眼不去瞧拿腔作勢的大房婆媳倆,王氏隻眼巴巴去看一臉端肅的老太太史氏,盼著老太太今日能帶回些她那苦命的元丫頭的消息。


    為了能多給長女籌些銀錢傍身,王氏這些日子沒少支使著心腹周瑞一家子在外奔走,耗了多少心神才得了這千把兩,索性悉數交托給了婆婆史氏,總好過讓那些閹人再扒一層皮去。


    憶起銀兩籌措的不易,王氏不禁更恨周婕。若不是有這麽個堵心的狐媚子在,她牢牢攥著公中銀錢,哪裏尋不出這一筆開銷,何必還要用自己的私房放例子錢?這會子又要給寶玉攢家當,又要供應大女兒在宮中上下打點,竟有些不湊手。


    周婕一早便覺出了一旁的二嬸娘王氏神色不善,倒也沒放在心上,畢竟自打賈瑚出息了,這二嬸娘就沒幾日有過好臉色。


    低眉順眼的等兩層婆婆先行一步,周婕才由丫頭扶著上了轎,一行往皇宮內苑去了。


    到了陳皇後所居的鳳棲殿中,因有賈瑚為君分憂之功,陳皇後不等三人行完大禮便命左右宮人扶起,又命賜座。


    史氏當年也曾隨先老國公夫人拜見過上皇元配夏皇後,禮數上十分周全,領著邢氏周婕謝過恩典之後方斜簽著身子坐了,恭恭敬敬答起了陳皇後的問話。


    陳皇後話並不多,聲調也極輕柔,多是問些兒孫教導之事,言語間對毅勇侯賈瑚膝下兩子一女十分愛重,又因著林a乃大皇子伴讀的緣故,也略問了幾句黛玉的起居,有些史氏答了,有些就由周婕掂量著回話,邢氏則泰半閉口不言,正怕自己墮了侯府的聲望招了忌諱。


    如此說了小半個時辰,倒也和樂,陳皇後又問了問毅勇侯胞弟家的子女,便對身旁服侍的宮女略微頷首,不多時,就聽人報說容妃賈氏在殿外恭候,陳皇後聞言一笑,溫言命人將迎春宣了進來。


    邢氏並周婕兩個養了迎春多年,情分頗深,當日送迎春進宮本以為今生難得再見,不想這般快便能重逢,俱都歡喜非常,隻不敢表露出來,唯屏息靜坐而已。倒是史氏,許是年紀大了,待聽清內侍確實隻傳了容妃一人之時,失望之色溢於言表。


    陳皇後眼角瞥見,依舊笑盈盈的,隻待迎春從容行禮落座之後才又與史氏閑話家常,漫不經心的提到了賈寶玉:“記得這京中十來年前曾有一樁傳聞,說是府上一位少爺落草時口中便銜有美玉?”


    原本對素來看重的孫女元春竟不來見頗多猜測的史氏聞言不由一振,隻當寶玉的造化就要應驗,連忙應是,小小自貶了一番,就要拐著彎誇讚寶玉之聰穎靈慧。


    陳皇後卻不搭話,隻笑著問邢氏並周婕二人:“我記得賈老將軍隻毅勇侯兄弟二子?”


    見二人點頭,陳皇後又是一笑:“如此說來,便不是侯府中人了。”


    一句侯府中人,短短四字,直將史氏一顆心從雲端摁到了冰窟裏。好半晌,史氏才低聲答道:“是臣婦次子之子。”


    此時殿上靜的落針可聞,眾人自然也將史氏言語間的幾分顫抖聽在耳內。


    邢氏心裏暗暗稱快,又怕皇後這是要降罪自家,不由拿眼去瞄兒媳周婕,周婕暗歎一聲自作自受,眼觀鼻鼻觀心,麵上一絲表情也無,邢氏見了,忙也垂眼端坐。


    陳皇後高高在上,底下的眉眼官司瞧得一清二楚,卻止住了欲要嗬斥邢氏失儀的嬤嬤,繼續與史氏說話:“可是上皇封的那位道錄司演法?”


    這說的,乃是先榮國公賈代善去時,上皇餘怒之下賞給賈政的微末官職,不啻當眾揭了史氏一貫偏疼的次子的老底,史氏礙於天家威嚴並不敢說什麽,隻是臉上不免僵了。


    陳皇後卻似渾然不覺,臉上溫婉的笑意一絲兒不變,吐出口的話卻讓史氏幾乎要落下汗來。


    “雖不是榮國公嫡長,到底也是賈老將軍的胞弟,這孩子如此有造化,便是分家別居,毅勇侯夫人也該以宗族為念,幫襯著各房子弟尋訪名師。”


    一字一字都踩在史氏心尖子上,末了,還要再問一句:“不知這一房現居京中何處?”


    若不是還在皇宮內苑,邢氏險些就要大笑出聲。什麽叫做當麵打嘴現世?她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瞧清楚了,看今日一過,二房還有什麽臉麵賴在府裏不走。


    邢氏都看出陳皇後繞了這一圈意在令賈家分家,史氏又豈能不知?當即心中一痛,嘴唇都有些哆嗦,噎喏許久才聲若蚊鳴般開了口。


    “稟娘娘,次子夫婦純孝,亦在臣婦身邊盡孝,不曾出府另居。”


    孝字大如天,史氏如此一說,陳皇後也含笑點了點頭,仿佛覺得她言之有理,下一句便說起了周婕:“如此說來,毅勇侯夫人的錯處更多些。”


    點到了自己頭上,周婕忙起身離座告罪,靜候陳皇後發落,邢氏心中一顫,忙去看迎春,卻見迎春垂著頭仿若泥雕木塑一般悄無聲息,不免大失所望,暗歎不頂用就是不頂用。


    史氏心裏倒又有了幾分盼頭,卻不大相信陳皇後當真會難為周婕,畢竟賈瑚有多得聖人看重世人皆知。婦人的臉麵,還不都著落在自家爺們身上?


    果然,陳皇後下一句便話鋒一轉:“你既是當家夫人,便該時時接親戚回府給老夫人盡孝,或是老夫人有意去別府聽戲開宴,你也該安排妥當,怎能因此亂了規矩。”


    一席話言辭很是嚴厲,語氣卻十分柔軟。在宮裏服侍久了的宮人都曉得,無論太妃或者甄嬪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陳皇後都是這樣的笑容口吻,紋絲不動。


    聽到這裏,史氏再蠢鈍也明白此事已然毫無轉圜餘地,不由悲從中來,恨不能立時便回府抱著她可憐的小兒痛哭一場,麵上還要做恭敬狀聽著周氏假惺惺的告罪,身子不禁晃了晃,若不是憂懼宮中失儀帶累了寶玉的前程,怕是當場便要昏了。


    陳皇後說完了正事,又略說了幾句閑話,便笑著叫迎春領了人回去說些家常話,又命幾名宮女捧來了賞賜,史氏恍惚間倒還記得禮儀,強撐著領媳婦孫媳婦謝過皇後恩典後才隨迎春出去。


    一在迎春的永寧宮內落座,邢氏便幾乎壓不住心裏的狂喜,隻能勉強按捺著問起迎春的日常起居,原本的五分真意叫天大的喜事一衝瞬時化為十分,種種關懷溢於言表。


    周婕在旁也抿嘴兒直樂,時不時說上兩句,卻不似邢氏那般喜動顏色。一來她性子本就比邢氏沉穩,再者賈瑚先時也曾透過口風,她心裏有了底,自然不會驚喜之下失了分寸。


    隻有史氏,這會子還在為她的孝子賢孫悲憤不已,陰著一張臉不肯開口,偶爾抬眼掃過媳婦孫媳婦,就跟看仇人一般。


    迎春本是溫柔沉默、萬事不管的性子,這會子隻順著繼母長嫂的話點頭,既不問祖母究竟有何話說,也不大說自己在宮中的情景如何,還是隨她進宮的繡橘忍耐不住,將入宮後的事撿著幾樣說了,雖是有意誇讚,也聽得邢氏欣慰不已。


    特別是聽說迎春所居宮室的匾額乃是聖人親題,偏殿裏也不似旁的妃子宮裏那般還要住上幾個位份低的美人之類,皇後為人亦十分大度寬和時,邢氏真真是歡喜的眉開眼笑。


    周婕卻曉得內裏並不是這麽一回事。聖人雖給足了迎春尊榮,寵幸卻不多,一月裏難得見上幾麵,顯是並不甚愛迎春的品性容貌,隻供著毅勇侯之妹這麽個牌坊罷了。


    有尊榮而無寵愛,周婕也隻能暗歎這位姑奶奶的脾性正正好,真正是無欲無求,才能依舊一派風輕雲淡,不爭不妒。


    周婕能想到的,史氏這樣在內宅上鬥婆婆下轄媳婦的婦人自然更是一清二楚。


    不同於周婕的隱憂,史氏隻覺二房振作的機會就在眼前。


    迎丫頭明顯不受聖人待見,卻在這宮裏享盡榮華,不就是憑著毅勇侯親妹的身份?元丫頭模樣性情更勝迎丫頭百倍,又是瑚兒嫡親堂妹,未必不能借此得聖人青眼,日後隻要元丫頭出了頭,何懼寶玉沒有前程?


    即便元丫頭年長了些……史氏略一沉吟,心中小有忐忑,再一想迎丫頭這樣木頭似的模樣也顯不出青春嬌美來,又稍稍鬆口氣,籌謀了滿腹的章程,隻等元春過來傳授一二。


    隻是史氏沉住氣左等右等,卻連元春的影子都沒瞧見。若不是現下身份有別,迎春乃是天家妃子,史氏恨不能直接開口問她元春為何還不見蹤影。


    被陳皇後宮中嬤嬤阻攔的元春比史氏更為心焦。


    她服侍了聖人那麽久,大房的迎丫頭入宮就比她分位高她也忍了,誰讓他們一房與長房近乎撕破了臉,半點借不到瑚兒的勢,可陳皇後未免太過偏心,平常隔三差五打著聖人的旗號拘著她抄佛經便罷了,今日竟連嫡親的祖母也不許她見,就讓她在偏殿裏抄勞什子的寶華經。


    元春軟話說盡,錢嬤嬤隻不肯鬆口,她便真是一點法子也沒有了。畢竟錢嬤嬤是服侍過聖人生母陳美人的老人了,就是告到甄太妃那裏去,太妃也不好處置。何況她現如今連殿門也未必出得去,更遑論走過大半個內苑去告狀了。


    嘴唇抿的死緊,元春一時覺得聖人把她封到這離太妃寢宮最遠的鳳藻宮裏就是把對甄家的怒氣撒在她頭上,今生恐怕都已經沒了指望,一時又覺聖人生母當年也不得上皇青眼,自己若能得個皇子未必沒有出頭之日。


    可她一人在深宮實在難以成事。


    本想著迎春年紀尚小,或能拿話哄著她與自己親近,誰能想到聖人會親賜給迎春使喚宮人,永寧宮的掌宮太監更是上皇身邊第一得意人夏秉忠的徒弟,根本招惹不得。元春初時還以為這位趙公公是上皇的親信,自己能仗著曾在太妃跟前伺候過與他說上話,哪成想他真真油鹽不進,仗著師父夏秉忠的勢和聖人欽賜的名兒,替麵團兒似的迎春把個永寧宮管的鐵桶一般,她到現在連話都沒能跟迎春說上幾句。


    迎春的路子走不通,元春漸漸也就死了心,後來看迎春也不甚得寵,更是歡喜起來,隻是元春著實不曾想到陳皇後這一回如此之絕,竟不許她與家人見麵。


    要知道,太妃昨兒個便知道陳皇後要召見榮國公府女眷,還和善的吩咐自個兒帶老太太過去陪她說話的。


    心思一亂,元春筆下墨跡也有些亂了章法,錢嬤嬤見狀不由輕咳一聲,元春手一頓,正要拿捏著身份解釋,錢嬤嬤已然開了口。


    “賈美人今日抄的已是夠了,老奴這便告退。”


    說著,錢嬤嬤就態度恭敬的收起超好的經文,帶著人魚貫而出。


    元春一怔,回過神來不禁喜上眉梢,顧不上更衣理妝,匆匆理了理鬢發就由抱琴扶著往迎春的永寧宮走去,隻盼著能瞧老太太一眼,得一聲家中父母弱弟平安也好。


    可惜她還是遲了一步。


    等元春維持著宮娥應有的儀態趕到永寧宮時,隻有掌宮趙甫似笑非笑的等著她,拱手一禮:“榮國公夫人,將軍夫人,毅勇侯夫人已經出宮家去了。賈美人,請回罷。”


    擺明了連宮門都不會讓她進。


    元春一怔,雙唇張張合合,竟尋不出一句話來圓自己的臉麵,隻覺隆冬的日頭映在殘雪之上,耀的人眼前發暈,惶然間望見聖人手書的永寧宮三字,更覺心中淒涼。


    在宮中數載辛酸,元春便是入宮前再孤芳自賞,也知曉了許多眉眼高低,這趙甫如此慢待於她,若說沒有聖人的意思,怕是連宮裏的貓兒狗兒都不會信的。


    服侍聖人五年,能近身的次數連一隻手都數不滿,唯一的靠山甄太妃嫌棄自己辦事不利,等閑懶怠理會自己。


    身上無寵,娘家無人,宮眷們都捧著迎春踩她,她這輩子,還有什麽指望?


    顯見得元春的青雲之誌已然墜下雲端,京中王氏老宅裏另有一位也是命途堪憂。


    薛太太王氏扶著丫鬟同喜的手一進女兒寶釵的閨房,便瞧見薛寶釵一身半新不舊的家常衣裳臨窗而坐,怔怔瞧著院子裏霧氣蒸騰的鯉池出神,手上的針線活計也不知多久不曾動過。


    王氏本是從姐姐政二太太那裏得著喜訊回來的,正要過來寬寶釵的心,不防心肝一樣的女兒竟頂著寒風坐在窗前,忙命同喜關上窗戶,又罵鶯兒沒點眼力勁兒。


    薛寶釵在母親進屋之時已然回過神來,忙扶著薛太太坐下,柔聲哄勸,說自己並無大礙。


    薛太太急著要與女兒說大喜事,瞧著寶釵果然無事就將丫鬟們支去小廚房熬薑湯來驅寒,自己則拉著寶釵坐下。


    “我的兒,”薛太太笑得眉目舒展,拉著寶釵的手不住摩挲:“你姨媽今兒個可是給了準信兒,說是等老太太從宮裏回來就說你與寶玉的事。以後隻一條,莫要學你姨媽的小家子氣,拿出大家子的氣派來,多與林丫頭走動,畢竟她是聖人賜的婚。那閔家雖說死絕了,好歹也是子爵府,多走動一二沒甚壞處。”


    蹉跎至今,親事總算快要說定,薛寶釵卻隻覺得苦澀難言。


    竟是要林丫頭先定了親,擺明瞧不上那麽個繡花枕頭,才能輪得到自個兒,自己又到底哪裏不如她?


    不過是出身不如她清貴,又沒有一個能當皇子伴讀的好兄弟。


    就算自己心寬,不計較那些與林丫頭交好,也要人家看得上。也不看看,連自己嫡親的舅母王大太太平日裏對她們一家子都不過虛應了事,母親偏還放著自家的老宅不住,拘著哥哥合家借居在舅舅府上,看人臉色,更何況林丫頭那樣拐著彎的親戚。


    更何況,就算林丫頭定了親事,依那府裏老太太的心思,說不得還惦記著史家那位大姑娘。


    想起有數麵之緣的史湘雲,薛寶釵不禁更添一層心事,麵上依舊小女兒狀與薛太太撒嬌。


    薛太太並沒有女兒想的這般多,滿心隻盤算著家裏哪些可給寶釵做陪嫁,哪些要留給蟠兒娶妻,滿腦子都是要與公侯府邸結親的自得,渾不知她的好姐姐這會子壓根兒顧不上兒子的親事,直接便被老太太史氏一句話激得昏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賈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盼盈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盼盈盈並收藏紅樓之賈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