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又安看著瀟灑轉身的賈璉, 心裏滿是激動,暗暗立誓, 隻要二爺仗義成全他與表姐夫妻圓滿,他必定窮盡一生智慧, 替二爺掙下金山銀山。
這一想,潘又安撇嘴一笑,他最鄙視的就是賴大賴二兄弟那種目光短淺,不思開源,隻知道一味偷盜主子錢財的雞鳴狗盜之輩。
鼠輩!
潘又安曾經被他父親帶著發誓,窮死也不能做這種背主之人。他們潘家做的是良心生意,所以當初才會被奸人設計, 山窮水盡, 投奔了賈府。
當初是賈府老祖宗救了潘家老祖宗,否則潘家就會滅門絕戶,所以潘家老祖要子孫發誓,不能背叛當初救命之恩。
前世潘又安逃跑之後又坦然回府, 一來是與表姐夫妻恩情難以割舍, 二來也是當初發過誓言,絕不會背主。在潘又安逃跑之前,兩府確乎沒有負過潘又安。
賈璉這裏回頭叮囑賈蓉:“既然喜歡跟著小柳就跟著吧,不過不要一味貪玩,也要學著些他如何為人處事,你看小柳子你比還小,已經可以仗劍江湖, 行走一方,獨當一麵。”
“你雖然有祖宗基業依靠,不愁吃喝,可是人生在世,總要學些什麽,做些什麽,這樣你的一生才有意思。否則,豈不是白來人世一趟,與那混吃等死的畜生何異?”
賈蓉被他長篇大論嚇著了,心裏很是慚愧,伸手拉著賈璉衣袖,遲疑道:“二叔,要不,我這就跟你去武當吧,我不跟小柳玩了。”
賈璉聞言一哼:“人無信不立,朝令夕改最是要不得,你是男人,是爺們,說話要一個吐沫一個釘兒,朋友義氣豈能輕易辜負,既然答應了,就該做到,否則,今後誰還理你?”
賈蓉愕然。
他以為自己答應跟著就去,二叔必定喜歡,熟料,又錯了,隻得乖乖應了:“一月後必定上山學藝,二叔放心!”
賈璉臨走有特特叮囑潘又安:“銀錢身外物,是掙不完的,要緊自身安全。”
風帆盡鼓易折斷。潘又安可是一塊璞玉,又忠心又適用,賈璉可舍不得一次就把他用壞了。
最後,賈璉與潘又安約定,無論如何,三月後,必須要上武當與賈璉會合,無論賈璉能否學成秘籍築基成功,都會在百日之後見分曉。
賈璉決定,最遲要在臘月之前啟程,趕回京都參家皇家盛宴冬獵。
這是賈璉與父親鳳姐的約定,若無必要,賈璉不想違約,讓家人擔心。
且說賈璉與賈蓉幾個告別,獨自前往武當。
賈璉很快發覺,武當山雖然一如他祖父所言乃是奇景奇地鍾靈毓秀之所,卻沒見到他祖父所言門下成千上萬弟子。
賈璉哼哧哼哧爬上山來,除了覺得空曠就是寂靜,根本跟他祖父所言修煉聖地,聲名遠播,門庭若市不沾邊。
賈璉不由皺眉,難道這裏不是武當山?
可是自己在山下明明白白瞧見了偌大一塊石碑,上書武當二字。
發生了什麽事?
按照祖父之言,他頂多不過三四十年沒有前來,道觀如何淪落至此?
賈璉決定先拜見關注再說。
賈璉投遞了名片,卻沒見到觀主,知事師兄接待了賈璉。賈璉憑著家族的古老信物得到知事師兄認可,被允許在武當暫住修煉。
知事師兄是個笑眯眯的胖道士,小眼睛精光點點,待人卻很客氣。
他很快講明道觀規矩,賈璉可以借助在道觀後麵的客房,不過賈璉的飲食起居要自己打理,要麽出銀子在道觀搭夥,要麽在道觀擔任執役,就可以食用道觀弟子的份飯。
並言明,道觀隻提供素齋。
賈璉可不是來享福的,夥食好壞無所謂,最多不過百日時間,怎麽也能堅持下去。問明一人一月的搭夥費不過二兩銀子,很爽快讓趙良棟交給知事師兄百兩紋銀,作為主仆的食宿費用。
知事師兄一見雪花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推辭:“多矣!檀越可以每月繳納,先給四兩即可。說來慚愧,檀越本是前輩師叔祖後裔,前來道觀,就似回家,收取費用已經很不應該,豈能再沾檀越便宜。”
賈璉笑著拱手:“師兄客氣了,我們主仆借居在此,人地兩生,今後依靠師兄照應,些許心意還請師兄收下,否則我以後就不好麻煩師兄了。”
知事師兄聞聽此言,笑容越發真誠,拱手作揖,道:“小檀越實在太客氣了!有事隻管吩咐就是了。”
賈璉道:“不滿師兄,我眼下就有事要托付師兄,我還有一位侄子,是我曾叔祖的玄孫,哦,我曾叔祖也是武當弟子,名諱一個演字,他一月後會來尋我,屆時還要麻煩師兄招撫!”
“不麻煩!”
胖呼呼的知事越發笑得見牙不見眼了,沒人前來,他才麻煩呢。
本朝因為特殊緣故厭惡僧道,道觀的聲望大不如從前,慕名前來學道的弟子也越來越少,道士不比和尚可以外出苦修化緣,生活越發艱辛。
道觀如今僅僅依仗幾百畝藥田出息艱難度日,可惜僧多粥少,其實不過在苟延殘喘而已。
若非觀主精通藥理,道觀自製一些跌打損傷藥丸膏藥藥酒之類,道觀早就解散了。
賈璉聞言皺眉:“怎會?武當不是出過許多得道高人麽?像我曾祖那樣,難道他們不回報道觀照應一二?”
知事搖頭苦笑:“檀越有所不知,從前我們這裏很是紅火,有許多人修煉有成,或是延年益壽,或者一如貴先祖那般,不說他們回報,直說有他們這些成功人物存在,每年莫名前來弟子都要擠破門檻,那時候,我們這裏不說挑弟子,雜役弟子也有人搶著做呢!”
賈璉來了興趣:“後來何故如此?”
胖師兄搖頭:“說來倒運,都隻怪那一年京都忽然來了個闊少遊逛道觀,不知何故,半夜無端端死在床上,若非他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又沒有中毒跡象,咱們道觀上下隻怕難逃活命。
即便如此,那闊少家人還是懷恨在心,不光四處敗壞道觀的名聲,還聯合這荊襄之地官員,各方打壓道觀,道觀每年都要擔負各種繁重雜役,苛捐雜稅更是多如牛毛,道觀已經不堪重負,唉!”
賈璉聞言心裏很別扭,據他所知,僧道二門是不理紅塵中事,苛捐雜稅兵役徭役都與他們無關,如今怎麽成了這樣?
賈璉心中暗忖,隻怕那死去的闊少身份不大簡單。
賈璉放眼四處,甚是驚訝:“道觀何故如此冷清?”
胖師兄欲言又止,最後言道:“前些日子縣衙發來公告,要咱們道觀負責疏通河道,嚴令必須趕在桃花汛之前完成疏通,否則就要討還當初朝廷賞賜給道觀的百畝藥田,其實就是逼迫道觀關門解散,觀主不得已,帶著門下弟子一百餘人前去挖淤泥去了。”
賈璉聞言頷首稱是,心裏知道這道士沒有說實話,至少沒有完全說實話。
不過,眼下不急,先安頓下來再說,因帶著趙梁棟去了後山客房,說是客房,卻是整整一個庭院。
院子裏景致與京都庭院那種花草樹木布局不同,院子顯得很空曠,卻從庭院後牆生出一顆高大的鬆樹,枝枝蔓蔓,鬱鬱蔥蔥,華蓋亭亭,將整個庭院遮掩住,從遠處走來,隻見樹冠不見屋頂。
賈璉站在院門,放眼遠處,卻是青山蔥翠,白雲繚繞,一如神仙仙境。
庭院位於半山,環境清幽,空氣清越,微風徐徐,撲麵不寒,透著特殊草木清香,聞之神清氣爽,沁人心脾。
真乃是居住勝地,可惜孤懸山頂,凡人難以攀越。
暮色四合,打坐修煉的賈璉睜開眼睛,神清氣爽之餘瞧見趙良棟猶猶豫豫的身影,在那門口欲進不進,欲走又回。
賈璉最不喜歡趙良棟這種猶豫不決的性子,咳嗽一聲:“回來啦!”
趙良棟不妨頭賈璉醒了,嗯哼一聲:“二爺醒啦,我早就回來了,見您沒醒不敢打擾!”
賈璉見他一幅神情怕怕的模樣,知道這貨肚子裏有話,因問:“打聽了什麽?那闊少是誰?”
趙良棟搖頭:“這倒不知,似乎是那家人覺得這事兒很丟臉,故意瞞得死死的,相幹人等都被滅了口!”
言罷,趙良棟神神秘秘,左瞄右瞧一番,似乎打聽了什麽了不得的消息。
賈璉看他故作神秘,很不耐煩:“有話就說!”
趙良棟訕訕一笑,這才靠近賈璉,身子竟然微微抖索:“打聽出來了,說是那闊少死前跳下三潭戲水,又喝過石泉水,還有人夜半三更瞧見他跑去潭水裏紮猛子,第二天人就死了。”
這一想,潘又安撇嘴一笑,他最鄙視的就是賴大賴二兄弟那種目光短淺,不思開源,隻知道一味偷盜主子錢財的雞鳴狗盜之輩。
鼠輩!
潘又安曾經被他父親帶著發誓,窮死也不能做這種背主之人。他們潘家做的是良心生意,所以當初才會被奸人設計, 山窮水盡, 投奔了賈府。
當初是賈府老祖宗救了潘家老祖宗,否則潘家就會滅門絕戶,所以潘家老祖要子孫發誓,不能背叛當初救命之恩。
前世潘又安逃跑之後又坦然回府, 一來是與表姐夫妻恩情難以割舍, 二來也是當初發過誓言,絕不會背主。在潘又安逃跑之前,兩府確乎沒有負過潘又安。
賈璉這裏回頭叮囑賈蓉:“既然喜歡跟著小柳就跟著吧,不過不要一味貪玩,也要學著些他如何為人處事,你看小柳子你比還小,已經可以仗劍江湖, 行走一方,獨當一麵。”
“你雖然有祖宗基業依靠,不愁吃喝,可是人生在世,總要學些什麽,做些什麽,這樣你的一生才有意思。否則,豈不是白來人世一趟,與那混吃等死的畜生何異?”
賈蓉被他長篇大論嚇著了,心裏很是慚愧,伸手拉著賈璉衣袖,遲疑道:“二叔,要不,我這就跟你去武當吧,我不跟小柳玩了。”
賈璉聞言一哼:“人無信不立,朝令夕改最是要不得,你是男人,是爺們,說話要一個吐沫一個釘兒,朋友義氣豈能輕易辜負,既然答應了,就該做到,否則,今後誰還理你?”
賈蓉愕然。
他以為自己答應跟著就去,二叔必定喜歡,熟料,又錯了,隻得乖乖應了:“一月後必定上山學藝,二叔放心!”
賈璉臨走有特特叮囑潘又安:“銀錢身外物,是掙不完的,要緊自身安全。”
風帆盡鼓易折斷。潘又安可是一塊璞玉,又忠心又適用,賈璉可舍不得一次就把他用壞了。
最後,賈璉與潘又安約定,無論如何,三月後,必須要上武當與賈璉會合,無論賈璉能否學成秘籍築基成功,都會在百日之後見分曉。
賈璉決定,最遲要在臘月之前啟程,趕回京都參家皇家盛宴冬獵。
這是賈璉與父親鳳姐的約定,若無必要,賈璉不想違約,讓家人擔心。
且說賈璉與賈蓉幾個告別,獨自前往武當。
賈璉很快發覺,武當山雖然一如他祖父所言乃是奇景奇地鍾靈毓秀之所,卻沒見到他祖父所言門下成千上萬弟子。
賈璉哼哧哼哧爬上山來,除了覺得空曠就是寂靜,根本跟他祖父所言修煉聖地,聲名遠播,門庭若市不沾邊。
賈璉不由皺眉,難道這裏不是武當山?
可是自己在山下明明白白瞧見了偌大一塊石碑,上書武當二字。
發生了什麽事?
按照祖父之言,他頂多不過三四十年沒有前來,道觀如何淪落至此?
賈璉決定先拜見關注再說。
賈璉投遞了名片,卻沒見到觀主,知事師兄接待了賈璉。賈璉憑著家族的古老信物得到知事師兄認可,被允許在武當暫住修煉。
知事師兄是個笑眯眯的胖道士,小眼睛精光點點,待人卻很客氣。
他很快講明道觀規矩,賈璉可以借助在道觀後麵的客房,不過賈璉的飲食起居要自己打理,要麽出銀子在道觀搭夥,要麽在道觀擔任執役,就可以食用道觀弟子的份飯。
並言明,道觀隻提供素齋。
賈璉可不是來享福的,夥食好壞無所謂,最多不過百日時間,怎麽也能堅持下去。問明一人一月的搭夥費不過二兩銀子,很爽快讓趙良棟交給知事師兄百兩紋銀,作為主仆的食宿費用。
知事師兄一見雪花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推辭:“多矣!檀越可以每月繳納,先給四兩即可。說來慚愧,檀越本是前輩師叔祖後裔,前來道觀,就似回家,收取費用已經很不應該,豈能再沾檀越便宜。”
賈璉笑著拱手:“師兄客氣了,我們主仆借居在此,人地兩生,今後依靠師兄照應,些許心意還請師兄收下,否則我以後就不好麻煩師兄了。”
知事師兄聞聽此言,笑容越發真誠,拱手作揖,道:“小檀越實在太客氣了!有事隻管吩咐就是了。”
賈璉道:“不滿師兄,我眼下就有事要托付師兄,我還有一位侄子,是我曾叔祖的玄孫,哦,我曾叔祖也是武當弟子,名諱一個演字,他一月後會來尋我,屆時還要麻煩師兄招撫!”
“不麻煩!”
胖呼呼的知事越發笑得見牙不見眼了,沒人前來,他才麻煩呢。
本朝因為特殊緣故厭惡僧道,道觀的聲望大不如從前,慕名前來學道的弟子也越來越少,道士不比和尚可以外出苦修化緣,生活越發艱辛。
道觀如今僅僅依仗幾百畝藥田出息艱難度日,可惜僧多粥少,其實不過在苟延殘喘而已。
若非觀主精通藥理,道觀自製一些跌打損傷藥丸膏藥藥酒之類,道觀早就解散了。
賈璉聞言皺眉:“怎會?武當不是出過許多得道高人麽?像我曾祖那樣,難道他們不回報道觀照應一二?”
知事搖頭苦笑:“檀越有所不知,從前我們這裏很是紅火,有許多人修煉有成,或是延年益壽,或者一如貴先祖那般,不說他們回報,直說有他們這些成功人物存在,每年莫名前來弟子都要擠破門檻,那時候,我們這裏不說挑弟子,雜役弟子也有人搶著做呢!”
賈璉來了興趣:“後來何故如此?”
胖師兄搖頭:“說來倒運,都隻怪那一年京都忽然來了個闊少遊逛道觀,不知何故,半夜無端端死在床上,若非他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又沒有中毒跡象,咱們道觀上下隻怕難逃活命。
即便如此,那闊少家人還是懷恨在心,不光四處敗壞道觀的名聲,還聯合這荊襄之地官員,各方打壓道觀,道觀每年都要擔負各種繁重雜役,苛捐雜稅更是多如牛毛,道觀已經不堪重負,唉!”
賈璉聞言心裏很別扭,據他所知,僧道二門是不理紅塵中事,苛捐雜稅兵役徭役都與他們無關,如今怎麽成了這樣?
賈璉心中暗忖,隻怕那死去的闊少身份不大簡單。
賈璉放眼四處,甚是驚訝:“道觀何故如此冷清?”
胖師兄欲言又止,最後言道:“前些日子縣衙發來公告,要咱們道觀負責疏通河道,嚴令必須趕在桃花汛之前完成疏通,否則就要討還當初朝廷賞賜給道觀的百畝藥田,其實就是逼迫道觀關門解散,觀主不得已,帶著門下弟子一百餘人前去挖淤泥去了。”
賈璉聞言頷首稱是,心裏知道這道士沒有說實話,至少沒有完全說實話。
不過,眼下不急,先安頓下來再說,因帶著趙梁棟去了後山客房,說是客房,卻是整整一個庭院。
院子裏景致與京都庭院那種花草樹木布局不同,院子顯得很空曠,卻從庭院後牆生出一顆高大的鬆樹,枝枝蔓蔓,鬱鬱蔥蔥,華蓋亭亭,將整個庭院遮掩住,從遠處走來,隻見樹冠不見屋頂。
賈璉站在院門,放眼遠處,卻是青山蔥翠,白雲繚繞,一如神仙仙境。
庭院位於半山,環境清幽,空氣清越,微風徐徐,撲麵不寒,透著特殊草木清香,聞之神清氣爽,沁人心脾。
真乃是居住勝地,可惜孤懸山頂,凡人難以攀越。
暮色四合,打坐修煉的賈璉睜開眼睛,神清氣爽之餘瞧見趙良棟猶猶豫豫的身影,在那門口欲進不進,欲走又回。
賈璉最不喜歡趙良棟這種猶豫不決的性子,咳嗽一聲:“回來啦!”
趙良棟不妨頭賈璉醒了,嗯哼一聲:“二爺醒啦,我早就回來了,見您沒醒不敢打擾!”
賈璉見他一幅神情怕怕的模樣,知道這貨肚子裏有話,因問:“打聽了什麽?那闊少是誰?”
趙良棟搖頭:“這倒不知,似乎是那家人覺得這事兒很丟臉,故意瞞得死死的,相幹人等都被滅了口!”
言罷,趙良棟神神秘秘,左瞄右瞧一番,似乎打聽了什麽了不得的消息。
賈璉看他故作神秘,很不耐煩:“有話就說!”
趙良棟訕訕一笑,這才靠近賈璉,身子竟然微微抖索:“打聽出來了,說是那闊少死前跳下三潭戲水,又喝過石泉水,還有人夜半三更瞧見他跑去潭水裏紮猛子,第二天人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