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是一個最難說出口的任命。李貴福覺得自己這個鎮委書記當到這個地步,被縣委書記小小的戲耍了一把。任命一個下麵的副鎮長,他這個做鎮委書記的居然不知道,隻落得個幹巴巴的發布消息的角色。
李貴富抬起頭來,似乎觀察自己這個決定在會場上帶來什麽反應,可他並沒有等來大家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場麵,隻是所有的目光都在互相觀望著,李貴福這才知道,馬思駿到鎮裏上班總共還不到兩天時間,絕大多數人還不認識他,根本不知道馬思駿是何許人。
王發元也看到了這個場麵,大家並不認識誰是馬思駿,就對馬思駿笑著說:“馬思駿,你站起來,讓大家認識一下。馬思駿是東北建築大學畢業生,是這次我們穆林縣引進的人才。”
於紫菲又用臂肘懟了一下馬思駿,小聲說:“趕緊站起來,讓大家認識一下。”馬思駿臉紅著站了起來,前後左右給大家鞠了躬,然後又坐了下來。
楚雲就坐在他的後麵,在馬思駿的肩膀上捏了一下,小聲說:你小子,變化也太快了,這就是副鎮長了。”馬思駿也不敢回頭,隻是小聲說:“老實點。”
楚雲現在想說什麽,也沒法用語言表達,於是她迅速地打字,給馬思駿發了條信息:該死的小子,別忘了那天在我家,你可是不老實的。
馬思駿一看居然是楚雲發來的信息,說的是那天晚上在楚雲家發生的事,又打字發了過去說:那天晚上我感謝你。楚雲又發了一條:你現在當上副鎮長了,你可別忘了我。馬思駿沒在發信息,隻是點點頭。
會場上一陣騷動。很多人並不知道馬思駿是什麽來頭,隻覺得在大嶺鎮才來了幾天就當上了副鎮長,果然是縣裏的招聘來的人才,多數人也不覺得有什麽不正常的,隻是李貴富李貴福做完對馬思駿的任命,忽然不知道自己還要再說什麽。
他看了看王發元,王發元又看了看他。王發元的臉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情。李貴富咳嗽了一聲說:“下麵請縣委書記王發元給我們作重要指示。大家鼓掌歡迎。”
馬思駿本想狂熱的鼓掌,他的這一舉動恰恰被坐在他旁邊於紫菲看在眼裏。於紫菲像是不經意地用胳膊肘懟了一下馬思駿,馬思駿一愣神,才知道於紫菲是故意的懟他,也就明白這個女領導上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就輕輕地拍了幾下,並沒有顯得有多麽熱情。
王發元說:“今天上午,省裏召開的全省鄉鎮建設發展會才結束,我就陪同我省著名教授陳邦國和李懷林來到了大嶺鎮。省裏召開的這次鄉鎮建設會議,是我省第一次以未來鄉鎮發展和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非常重要的會議。召開這樣的會議,省裏這還是第一次。省裏要借助打造百個宜居鄉鎮的大型活動的東風,進一步為鄉鎮的發展建設指出發展的路子。我們要發展鄉鎮的經濟建設,發展鄉鎮的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也要發展鄉鎮的環境建設,讓我們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如果我們把過去那股濃濃的鄉情完全丟掉了,那我們的社會發展就不是成功的,甚至是失敗的,因為我們國家畢竟還有大部分人生活在鄉鎮,還有大量出門在外的人,將來要回到鄉鎮。”
王發元繼續說:“我們穆林縣雖然這些年在經濟建設上得到一定的發展,上了很多工業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效益,但我們可以說還是一個農業縣,鄉鎮作為人們最主要生活的環境,發展成什麽樣子,是新農村發展建設給我們提出的新課題。我知道,大嶺鎮為了上項目,的確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大嶺鎮成為我們穆林縣經濟發展的前幾名。這個成績的確是來之不易的。
“可是,在發展經濟建設和發展文化這兩個方麵,哪個重要,哪個次要。我們過去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發展經濟建設上,都放在提高效益,或者說一切都在向錢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鄉鎮有很多的東西都在丟失。我們過去記得住的鄉情,難忘的鄉愁,都離我們遠去了。也就是說,很多從城裏回到鄉下的人,覺得過去那個鄉下不是他們的所熟悉的鄉下,正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星星不是那個星星,月亮也不是那個月亮,山也不是那個山,水也不是那個水。也就是說,我們過去所熟悉的那些東西,甚至我們所見過的,比我們的生活經曆還有老的傳統上的東西,很大的程度上被我們丟掉了。這就讓我們生活在城裏的人回到鄉下,想找到我們過去的感覺卻找不到了。我們收入提高了,經濟生活好起來了,我們的幸福感卻在減少。甚至喪失了我們那渴望的那種幸福感。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的確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也失去了很多的東西。大嶺鎮和我們穆林縣很多的鄉鎮一樣,都是資源型城市,以森林開采為主要生存手段,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們過去鬱鬱蔥蔥的大森林,早已經不見了,我們現在多半木材資源,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當然這是好事,但是這種單一的發展模式,讓我們走向的一條很窄的路子。”
說到這裏說到了這裏,王發元停頓了下來。他看了看在座的鄉鎮幹部們,目光在馬思駿的臉上瞥了一下,然後說:“大家也許都知道,南方有很多曆史文化名城,他們憑借著曆史給他們留下的珍貴遺產,讓他們富的流油。我們過去總覺得為什麽曆史文化遺產沒有在我們這裏。有了這些曆史遺產,我們的鄉民們,也可以憑借著旅遊,憑借著賣點兒特殊的產品,過上十分悠閑自在的日子。可這樣的東西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居然都不認識,即使認識的,也不知道它的價值。這是曆史的悲哀,也是我們人的悲哀。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內有名的建築學家陳邦國教授,經過他的鑒定,大嶺鎮河東村的那一片棚戶區,其實就是清朝初年一個將軍,兵敗後來到大嶺鎮這片土地上,給我們留下的古老建築,那裏的文物價值幾何,我是個外行,沒有發言權,但是我知道,現在新造了很多所謂的曆史文化名城,那些東西其實都是鋼筋水泥修造出來的,一點沒有真實的曆史價值。我們河東村的那片老宅,就是貨真價實的曆史文化遺產。我們有著這樣的遺產卻不加以保護,卻非要把它拆除,這是什麽行為,我看這是犯罪的行為,這時無知的行為。”
王發元說話的聲調變得嚴厲起來,喬鳳凱坐在那裏感覺到背後一陣陣的發冷,冷汗從額頭上冒了出來。他的猜測沒錯,今天王書記到大嶺鎮開的這個會,就是衝大嶺鎮要拆除那個棚戶區來的。讓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破爛的棚戶區,即使不拆,也用不著鬧出這麽大的陣勢,像是對鎮裏領導興師問罪似的,這也說明馬思駿這個狗東西,不知道在省裏跟王書記說了些什麽,但絕對不會說他一句好話。
這絕不是一片棚戶區拆還是不拆的問題,不是那還沒有到手的好處,是不是就要泡湯的問題,而是自己在這次大嶺鎮領導班子換屆的時候,他能不能順利的當成鎮長或者是鎮委書記的問題。一個副鎮長上一大格的機會,不能說是百年不遇,但對於鄉鎮這個人多粥少的官場來說,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出現幾次,這讓他心裏非常的惱火。真可謂是既生瑜,何生亮。為什麽在這個時候,偏偏冒出一個馬世俊來呢?
他斜了一下眼睛,看著意氣風發,滿臉神采的馬思駿,他突然覺得,馬思駿的辭職,完全就是在跟他玩兒套路,虛晃一槍。雖然他也知道馬思駿這次到省裏搬救兵,對他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後果,但他怎麽也不會知道,後果居然是這樣嚴重。
喬鳳凱心裏十分不滿,他為鎮裏上項目,搞經濟,把那些破爛房子拆掉,還成為罪人,而他媽的馬思駿,隻是動動嘴皮子,跟他們這些人幹了幾仗,居然就成為大嶺鎮的曆史功臣,從一個誰都沒把他放在眼裏的小人物,一下子就當上了副鎮長。這世界哪有這樣的好事?他用了十年,從股長當上了副鎮長,馬世俊用了還不到一星期,連個股長都不是的小人物,成為和他同級別的領導幹部,這還有說理的地方嗎?
至於什麽曆史文化保護,那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兒,那深圳幾十年前還是一個小漁村,沒有一點兒曆史文物,現在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什麽曆史文化,什麽古建築,在人家那裏狗屁都不是。
馬思駿並沒有看喬鳳凱,但他感覺到喬鳳凱的惡毒目光向自己射來。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縣委書記王發元箭頭所指就是喬鳳凱,這個大力主張拆遷那片老宅的人。雖然喬鳳凱背後的人是李貴富或者胡雪峰,但喬鳳凱卻是積極的執行者,也是上了項目後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今天的場麵卻是冰火兩重天,他馬思駿火了,而喬鳳凱卻像是被王發元的話打進冰窟窿裏。
李貴富抬起頭來,似乎觀察自己這個決定在會場上帶來什麽反應,可他並沒有等來大家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場麵,隻是所有的目光都在互相觀望著,李貴福這才知道,馬思駿到鎮裏上班總共還不到兩天時間,絕大多數人還不認識他,根本不知道馬思駿是何許人。
王發元也看到了這個場麵,大家並不認識誰是馬思駿,就對馬思駿笑著說:“馬思駿,你站起來,讓大家認識一下。馬思駿是東北建築大學畢業生,是這次我們穆林縣引進的人才。”
於紫菲又用臂肘懟了一下馬思駿,小聲說:“趕緊站起來,讓大家認識一下。”馬思駿臉紅著站了起來,前後左右給大家鞠了躬,然後又坐了下來。
楚雲就坐在他的後麵,在馬思駿的肩膀上捏了一下,小聲說:你小子,變化也太快了,這就是副鎮長了。”馬思駿也不敢回頭,隻是小聲說:“老實點。”
楚雲現在想說什麽,也沒法用語言表達,於是她迅速地打字,給馬思駿發了條信息:該死的小子,別忘了那天在我家,你可是不老實的。
馬思駿一看居然是楚雲發來的信息,說的是那天晚上在楚雲家發生的事,又打字發了過去說:那天晚上我感謝你。楚雲又發了一條:你現在當上副鎮長了,你可別忘了我。馬思駿沒在發信息,隻是點點頭。
會場上一陣騷動。很多人並不知道馬思駿是什麽來頭,隻覺得在大嶺鎮才來了幾天就當上了副鎮長,果然是縣裏的招聘來的人才,多數人也不覺得有什麽不正常的,隻是李貴富李貴福做完對馬思駿的任命,忽然不知道自己還要再說什麽。
他看了看王發元,王發元又看了看他。王發元的臉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情。李貴富咳嗽了一聲說:“下麵請縣委書記王發元給我們作重要指示。大家鼓掌歡迎。”
馬思駿本想狂熱的鼓掌,他的這一舉動恰恰被坐在他旁邊於紫菲看在眼裏。於紫菲像是不經意地用胳膊肘懟了一下馬思駿,馬思駿一愣神,才知道於紫菲是故意的懟他,也就明白這個女領導上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就輕輕地拍了幾下,並沒有顯得有多麽熱情。
王發元說:“今天上午,省裏召開的全省鄉鎮建設發展會才結束,我就陪同我省著名教授陳邦國和李懷林來到了大嶺鎮。省裏召開的這次鄉鎮建設會議,是我省第一次以未來鄉鎮發展和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非常重要的會議。召開這樣的會議,省裏這還是第一次。省裏要借助打造百個宜居鄉鎮的大型活動的東風,進一步為鄉鎮的發展建設指出發展的路子。我們要發展鄉鎮的經濟建設,發展鄉鎮的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也要發展鄉鎮的環境建設,讓我們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如果我們把過去那股濃濃的鄉情完全丟掉了,那我們的社會發展就不是成功的,甚至是失敗的,因為我們國家畢竟還有大部分人生活在鄉鎮,還有大量出門在外的人,將來要回到鄉鎮。”
王發元繼續說:“我們穆林縣雖然這些年在經濟建設上得到一定的發展,上了很多工業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效益,但我們可以說還是一個農業縣,鄉鎮作為人們最主要生活的環境,發展成什麽樣子,是新農村發展建設給我們提出的新課題。我知道,大嶺鎮為了上項目,的確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大嶺鎮成為我們穆林縣經濟發展的前幾名。這個成績的確是來之不易的。
“可是,在發展經濟建設和發展文化這兩個方麵,哪個重要,哪個次要。我們過去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發展經濟建設上,都放在提高效益,或者說一切都在向錢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鄉鎮有很多的東西都在丟失。我們過去記得住的鄉情,難忘的鄉愁,都離我們遠去了。也就是說,很多從城裏回到鄉下的人,覺得過去那個鄉下不是他們的所熟悉的鄉下,正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星星不是那個星星,月亮也不是那個月亮,山也不是那個山,水也不是那個水。也就是說,我們過去所熟悉的那些東西,甚至我們所見過的,比我們的生活經曆還有老的傳統上的東西,很大的程度上被我們丟掉了。這就讓我們生活在城裏的人回到鄉下,想找到我們過去的感覺卻找不到了。我們收入提高了,經濟生活好起來了,我們的幸福感卻在減少。甚至喪失了我們那渴望的那種幸福感。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的確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也失去了很多的東西。大嶺鎮和我們穆林縣很多的鄉鎮一樣,都是資源型城市,以森林開采為主要生存手段,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們過去鬱鬱蔥蔥的大森林,早已經不見了,我們現在多半木材資源,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當然這是好事,但是這種單一的發展模式,讓我們走向的一條很窄的路子。”
說到這裏說到了這裏,王發元停頓了下來。他看了看在座的鄉鎮幹部們,目光在馬思駿的臉上瞥了一下,然後說:“大家也許都知道,南方有很多曆史文化名城,他們憑借著曆史給他們留下的珍貴遺產,讓他們富的流油。我們過去總覺得為什麽曆史文化遺產沒有在我們這裏。有了這些曆史遺產,我們的鄉民們,也可以憑借著旅遊,憑借著賣點兒特殊的產品,過上十分悠閑自在的日子。可這樣的東西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居然都不認識,即使認識的,也不知道它的價值。這是曆史的悲哀,也是我們人的悲哀。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內有名的建築學家陳邦國教授,經過他的鑒定,大嶺鎮河東村的那一片棚戶區,其實就是清朝初年一個將軍,兵敗後來到大嶺鎮這片土地上,給我們留下的古老建築,那裏的文物價值幾何,我是個外行,沒有發言權,但是我知道,現在新造了很多所謂的曆史文化名城,那些東西其實都是鋼筋水泥修造出來的,一點沒有真實的曆史價值。我們河東村的那片老宅,就是貨真價實的曆史文化遺產。我們有著這樣的遺產卻不加以保護,卻非要把它拆除,這是什麽行為,我看這是犯罪的行為,這時無知的行為。”
王發元說話的聲調變得嚴厲起來,喬鳳凱坐在那裏感覺到背後一陣陣的發冷,冷汗從額頭上冒了出來。他的猜測沒錯,今天王書記到大嶺鎮開的這個會,就是衝大嶺鎮要拆除那個棚戶區來的。讓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破爛的棚戶區,即使不拆,也用不著鬧出這麽大的陣勢,像是對鎮裏領導興師問罪似的,這也說明馬思駿這個狗東西,不知道在省裏跟王書記說了些什麽,但絕對不會說他一句好話。
這絕不是一片棚戶區拆還是不拆的問題,不是那還沒有到手的好處,是不是就要泡湯的問題,而是自己在這次大嶺鎮領導班子換屆的時候,他能不能順利的當成鎮長或者是鎮委書記的問題。一個副鎮長上一大格的機會,不能說是百年不遇,但對於鄉鎮這個人多粥少的官場來說,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出現幾次,這讓他心裏非常的惱火。真可謂是既生瑜,何生亮。為什麽在這個時候,偏偏冒出一個馬世俊來呢?
他斜了一下眼睛,看著意氣風發,滿臉神采的馬思駿,他突然覺得,馬思駿的辭職,完全就是在跟他玩兒套路,虛晃一槍。雖然他也知道馬思駿這次到省裏搬救兵,對他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後果,但他怎麽也不會知道,後果居然是這樣嚴重。
喬鳳凱心裏十分不滿,他為鎮裏上項目,搞經濟,把那些破爛房子拆掉,還成為罪人,而他媽的馬思駿,隻是動動嘴皮子,跟他們這些人幹了幾仗,居然就成為大嶺鎮的曆史功臣,從一個誰都沒把他放在眼裏的小人物,一下子就當上了副鎮長。這世界哪有這樣的好事?他用了十年,從股長當上了副鎮長,馬世俊用了還不到一星期,連個股長都不是的小人物,成為和他同級別的領導幹部,這還有說理的地方嗎?
至於什麽曆史文化保護,那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兒,那深圳幾十年前還是一個小漁村,沒有一點兒曆史文物,現在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什麽曆史文化,什麽古建築,在人家那裏狗屁都不是。
馬思駿並沒有看喬鳳凱,但他感覺到喬鳳凱的惡毒目光向自己射來。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縣委書記王發元箭頭所指就是喬鳳凱,這個大力主張拆遷那片老宅的人。雖然喬鳳凱背後的人是李貴富或者胡雪峰,但喬鳳凱卻是積極的執行者,也是上了項目後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今天的場麵卻是冰火兩重天,他馬思駿火了,而喬鳳凱卻像是被王發元的話打進冰窟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