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王安的計劃,不光本地奸商手裏囤積的糧食可以低價購入,那些外地商人運到京中的糧食,也可以低價購入。
他們大老遠的送來了,總不至於再拉回去。
這一來一回,耗費人力運費不說,堆在船上一直受著水汽,隻怕運回去了也沒多少能賣的。
這就是王安最初抬高糧食價格的終極目標。
吸引外地糧商,然後陰他們一把。
最後,京城糧食有了,價格也壓下來了,之前一切動蕩,盡數歸於平靜。
從最初抬高糧價開始,王安走了三步。
而惠王和昌王,隻看到了他走的第一步,然後還妄想利用這第一步來對付他,怎麽可能成功?
韓嵩和韓雲帆失敗了。
然而此刻的昌王和惠王,還不知道永寧縣正在發生什麽。
炎帝擺駕出宮,身後跟著爭執不下的兩派官員,到了正陽門前,將大門打開。
昌王和惠王激動不已,以為能看到百姓們怨聲載道,爭相聲討太子的熱鬧景象。
不料……
正陽門外,空空蕩蕩的。
街道上隻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腳步匆匆的走過。
怎麽回事?
昌王怔住了。
他的暗中操作,還有對付太子的計劃,堪稱完美,這個時候,應該有成百上千挨餓的百姓在正陽門前聚眾示威才對的!
怎麽會,一個人都沒有?
“韓嵩這老不死的,究竟在幹什麽?”
昌王咬了咬牙。
惠王看向昌王,用目光詢問到底出了什麽事。
昌王直接偏過頭不看他。
他哪兒知道出了什麽事?
炎帝是挾著怒氣出宮的,本以為一出正陽門,就能看見無數百姓高呼著讓他兒子下台。
他已經做足了準備,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如何將這部分壓力化作麵對王安時候的怒氣。
可事實上,正陽門口,什麽也沒有。
炎帝的情緒,起了非常複雜且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驚喜。
君王正常情況下麵對百姓,絕對不會緊張。
但麵對因為很多事情,對朝廷不滿且鬧起來的百姓,是絕對不會不緊張的。
出門之前,炎帝的心髒都提前加速運動了,可出門之後……
這感覺就好比炎帝眼睜睜看著一支箭射過來了,他以為這枝箭會射中自己的眼睛,緊張無比的時候,這枝箭從胳肢窩縫兒裏精準的擦過去,並且沒傷到分毫皮膚一樣。
接著,是疑惑。
惠王和昌王,要彈劾太子不是一次兩次了。
無論哪一次,他們都不會胡編亂,肯定是要找一個至少看得過去的由頭發難。
這次的由頭,炎帝覺得很真實,所以出門之前,他絲毫不懷疑,自己一定能看到在正陽門口聚集著的萬千抗議百姓。
可門口空空蕩蕩的,就很神奇了。
難不成,老大和老六,是在誠心耍老子麽?
頓時,炎帝滿腹疑惑變回了慍怒。
“昌王,惠王,你們口口聲聲說,民間對太子抬高糧價,怨聲載道,早已經聚集起來,到正陽門口了。朕問你們,百姓們人呢?”
炎帝一字一句,語速非常緩慢,然而每一個字出口,都讓昌王和惠王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欺君可是死罪,他們二人可不敢擔這種罪責。
“父皇……兒臣、兒臣卻是有聽說百姓要到正陽門口討說法的。現在這裏沒人,兒臣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臣……兒臣都是從昌王哪裏聽來的。”
惠王撲通就跪下了,生怕炎帝治他的罪,直接把昌王給賣了。
炎帝閉目頷首,看都不看惠王一眼,也不叫他起來,隻又輕聲道:“昌王?你來說說?”
昌王比惠王強一點,起碼有一份鎮定在。
他衝炎帝稍稍欠首,麵不改色地回答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許是百姓們……散了。”
“散了?哦,散了。”
炎帝背過手去,緩緩踱步道:“你不是說,百姓們饑餓難忍才聚集起來向朝廷發起抗議的?戶部也沒放糧,朕也還沒看到他們,未作出裁定,更沒有將太子給廢了,為百姓的冤屈做主。”
“他們鬧,是因為太子,因為朝廷。現在朝廷什麽也沒做,為何他們……會突然散了呢?”
世間沒有無根之水,有因必有果,有始必有終。
百姓們鬧,有理由,百姓們散,一樣要有理由。
炎帝在跟昌王要個理由。
“這……”
昌王沉默片刻,突然看到一名百姓因為炎帝的出現跪在了附近。
他忙拱手對炎帝說:“想必應該是有情由的,隻是兒臣尚不知曉,不如讓兒臣把他叫來,詢問一番。”
“嗯,叫過來吧。”
炎帝眯著眼,點頭應允。
無論如何,昌王比惠王強一些,自己講不出答案還知道去尋找答案。
不像惠王,直接把責任一推就完事了。
所以惠王還跪著,而昌王,從一開始就沒跪,炎帝也沒打算讓他跪。
很快,昌王把那百姓領了過來。
“草民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跪九叩大禮行完,皇帝讓他直起身子回話。
昌王直接發問:“今日可有貧困的百姓成群結隊到正陽門來?”
“呃……沒有。”
百姓老實巴交地回答道。
昌王麵皮一抽,硬著頭皮跟炎帝解釋:“父皇,看來……沒有遊行的隊伍來過。”
“嗯,你不是篤定太子有罪過?不是親眼瞧見遊行隊伍到正陽門的?現在怎麽說?”炎帝一雙虎目直視昌王。
“父皇,兒臣隻是聽說,並未親眼見過。”昌王腮邊滑下一滴冷汗,硬著頭皮道,“而且今日這正陽門外,哪怕是比起平常也少了太多人了,本就不正常,定是發生了什麽,請容兒臣再問問。”
“問吧。”
昌王深吸一口氣,看向那百姓:“今日正陽門外為什麽人煙如此稀少,你可知道?”
“這個草民知道。”
那名百姓立刻答道:“京中糧貴,但永寧縣傳來消息,說是太子殿下低價售糧,還各處都搭設了粥棚,免費施粥給窮苦人家,老百姓們都去搶購糧食去了。”
“什麽?”
放糧?
王安他哪兒來的糧食?
昌王愣了愣,要是真的,這個消息對他可謂十分不利,他又著重問了一遍:“你,確定?”
那百姓連忙磕頭:“草民自然確定,而且這消息大部分人都已經知道了!”
這一下,昌王徹底懵逼了。
他們大老遠的送來了,總不至於再拉回去。
這一來一回,耗費人力運費不說,堆在船上一直受著水汽,隻怕運回去了也沒多少能賣的。
這就是王安最初抬高糧食價格的終極目標。
吸引外地糧商,然後陰他們一把。
最後,京城糧食有了,價格也壓下來了,之前一切動蕩,盡數歸於平靜。
從最初抬高糧價開始,王安走了三步。
而惠王和昌王,隻看到了他走的第一步,然後還妄想利用這第一步來對付他,怎麽可能成功?
韓嵩和韓雲帆失敗了。
然而此刻的昌王和惠王,還不知道永寧縣正在發生什麽。
炎帝擺駕出宮,身後跟著爭執不下的兩派官員,到了正陽門前,將大門打開。
昌王和惠王激動不已,以為能看到百姓們怨聲載道,爭相聲討太子的熱鬧景象。
不料……
正陽門外,空空蕩蕩的。
街道上隻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腳步匆匆的走過。
怎麽回事?
昌王怔住了。
他的暗中操作,還有對付太子的計劃,堪稱完美,這個時候,應該有成百上千挨餓的百姓在正陽門前聚眾示威才對的!
怎麽會,一個人都沒有?
“韓嵩這老不死的,究竟在幹什麽?”
昌王咬了咬牙。
惠王看向昌王,用目光詢問到底出了什麽事。
昌王直接偏過頭不看他。
他哪兒知道出了什麽事?
炎帝是挾著怒氣出宮的,本以為一出正陽門,就能看見無數百姓高呼著讓他兒子下台。
他已經做足了準備,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如何將這部分壓力化作麵對王安時候的怒氣。
可事實上,正陽門口,什麽也沒有。
炎帝的情緒,起了非常複雜且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驚喜。
君王正常情況下麵對百姓,絕對不會緊張。
但麵對因為很多事情,對朝廷不滿且鬧起來的百姓,是絕對不會不緊張的。
出門之前,炎帝的心髒都提前加速運動了,可出門之後……
這感覺就好比炎帝眼睜睜看著一支箭射過來了,他以為這枝箭會射中自己的眼睛,緊張無比的時候,這枝箭從胳肢窩縫兒裏精準的擦過去,並且沒傷到分毫皮膚一樣。
接著,是疑惑。
惠王和昌王,要彈劾太子不是一次兩次了。
無論哪一次,他們都不會胡編亂,肯定是要找一個至少看得過去的由頭發難。
這次的由頭,炎帝覺得很真實,所以出門之前,他絲毫不懷疑,自己一定能看到在正陽門口聚集著的萬千抗議百姓。
可門口空空蕩蕩的,就很神奇了。
難不成,老大和老六,是在誠心耍老子麽?
頓時,炎帝滿腹疑惑變回了慍怒。
“昌王,惠王,你們口口聲聲說,民間對太子抬高糧價,怨聲載道,早已經聚集起來,到正陽門口了。朕問你們,百姓們人呢?”
炎帝一字一句,語速非常緩慢,然而每一個字出口,都讓昌王和惠王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欺君可是死罪,他們二人可不敢擔這種罪責。
“父皇……兒臣、兒臣卻是有聽說百姓要到正陽門口討說法的。現在這裏沒人,兒臣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臣……兒臣都是從昌王哪裏聽來的。”
惠王撲通就跪下了,生怕炎帝治他的罪,直接把昌王給賣了。
炎帝閉目頷首,看都不看惠王一眼,也不叫他起來,隻又輕聲道:“昌王?你來說說?”
昌王比惠王強一點,起碼有一份鎮定在。
他衝炎帝稍稍欠首,麵不改色地回答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許是百姓們……散了。”
“散了?哦,散了。”
炎帝背過手去,緩緩踱步道:“你不是說,百姓們饑餓難忍才聚集起來向朝廷發起抗議的?戶部也沒放糧,朕也還沒看到他們,未作出裁定,更沒有將太子給廢了,為百姓的冤屈做主。”
“他們鬧,是因為太子,因為朝廷。現在朝廷什麽也沒做,為何他們……會突然散了呢?”
世間沒有無根之水,有因必有果,有始必有終。
百姓們鬧,有理由,百姓們散,一樣要有理由。
炎帝在跟昌王要個理由。
“這……”
昌王沉默片刻,突然看到一名百姓因為炎帝的出現跪在了附近。
他忙拱手對炎帝說:“想必應該是有情由的,隻是兒臣尚不知曉,不如讓兒臣把他叫來,詢問一番。”
“嗯,叫過來吧。”
炎帝眯著眼,點頭應允。
無論如何,昌王比惠王強一些,自己講不出答案還知道去尋找答案。
不像惠王,直接把責任一推就完事了。
所以惠王還跪著,而昌王,從一開始就沒跪,炎帝也沒打算讓他跪。
很快,昌王把那百姓領了過來。
“草民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跪九叩大禮行完,皇帝讓他直起身子回話。
昌王直接發問:“今日可有貧困的百姓成群結隊到正陽門來?”
“呃……沒有。”
百姓老實巴交地回答道。
昌王麵皮一抽,硬著頭皮跟炎帝解釋:“父皇,看來……沒有遊行的隊伍來過。”
“嗯,你不是篤定太子有罪過?不是親眼瞧見遊行隊伍到正陽門的?現在怎麽說?”炎帝一雙虎目直視昌王。
“父皇,兒臣隻是聽說,並未親眼見過。”昌王腮邊滑下一滴冷汗,硬著頭皮道,“而且今日這正陽門外,哪怕是比起平常也少了太多人了,本就不正常,定是發生了什麽,請容兒臣再問問。”
“問吧。”
昌王深吸一口氣,看向那百姓:“今日正陽門外為什麽人煙如此稀少,你可知道?”
“這個草民知道。”
那名百姓立刻答道:“京中糧貴,但永寧縣傳來消息,說是太子殿下低價售糧,還各處都搭設了粥棚,免費施粥給窮苦人家,老百姓們都去搶購糧食去了。”
“什麽?”
放糧?
王安他哪兒來的糧食?
昌王愣了愣,要是真的,這個消息對他可謂十分不利,他又著重問了一遍:“你,確定?”
那百姓連忙磕頭:“草民自然確定,而且這消息大部分人都已經知道了!”
這一下,昌王徹底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