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種製度也有著許多消極的地方,譬如在公平方麵,明國普通百姓的孩子依舊可能因為貧窮,從小教育環境、條件遠不如豪門子弟;又譬如各種官員利用手中職權的便利,相互為對方的親人、族人子弟開綠燈等等。
但瑕不掩瑜,這種因材任用的製度遠優勝於科舉,至少,每科學子生員在進入其職務後,不會因為不懂而外行領導內行。
就象按規定,刑部官員完全從明法、吏治兩科學子中遴選一般,至少這兩科生員進入刑部,不會連明國法律都一問三不知一樣。
而這種官員選拔製度的改變,也極大地改變了明國的政治格局,權力的平衡在打破之後再次得到平衡。
原有貴族豪門勢力在初時的不解之後,發現他們依舊能領先於普通寒門百姓子弟,瓜分明國政治權力的大半,所以從反對,至少是抵製轉變為擁護。
而普通寒門百姓因為這個選拔製度,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出路,雖然難一些,但至少有了希望,於是擁護得更加堅定。
少量直接利益被剝奪的貴族豪門,就算是反對,在這幾年明軍對外作戰的時間裏,早被無聲無息地消滅。
對於掌控著絕對權力的百裏無忌來說,這些人就如同跳蚤,拍死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政治本身就是一種妥協,它不但肮髒而且血腥。
如果少數人反對大多數人。無論少數人掌握的是不是真理,他們的下場絕對是悲慘的。
這無關對錯,與道德無關。
天下本就是人所組成。人數的多少決定著什麽是“真理”。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這句話本就是屁話,少數人掌握的“真理”能叫做真理麽?
明國朝堂中,這群三品以下的新勢力官員無疑是百裏無忌的堅定擁躉。
馮道這派在支持不住的時候,向徐世銘伸出了求助之手。
徐世銘沒有接住馮道的求援之手,他選擇了中立,但他已經察覺了這一波因政治分歧而引發的兩派勢力爭執。他甚至察覺到了急流湧動的暗波。
徐世銘也不願公然與這批官員針鋒相對。
不是不敢,而是不願。
徐世銘做為明國最有資質的一品勳臣。他與百裏無忌的關係可以說再無人能比擬了。
做為百裏無忌亦師亦友的股肱之臣,徐世銘深知,百裏無忌護持這批新生代官員的目的。
皇帝步入中年,而當初追隨的手下都已經老去。
明國的朝堂迎來了新舊更替的時期。
無論正確與否。百裏無忌絕不會再站在老臣這一邊,他所需要的是培植新一代的朝臣,以接替自己這一批老臣的位置。
如果老臣是正確的,那麽正好激勵、鞭撻新臣。
如果老臣是錯誤的,那麽就會成為新臣晉身的墊腳之石。
徐世銘心中無疑是惆悵的,但他能理解百裏無忌的心。
從孫光憲突然撒手西去,百裏無忌已經明顯加快了提拔新人的速度。
徐世銘知道,也許解決了大理國諸事之後,就該是他退隱歸田。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為此,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勸說馮道,修身養性。
馮道曆經五朝十一君。早已經是處事圓滑之人,豈會不懂徐世銘的意思。
他從主動歸附百裏無忌旗下後,就一直夾著尾巴做人,但在兼任金陵學府院令之後,他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了。
學府中的所有學子生員說是天子門生,可又何嚐不是他馮道的學生。
馮道雖然沒有結黨營私的故意。但事實上已經在他的身邊圍著相當一部分人,馮道終究還是難以自拔地陷入這種朋黨格局。
而這種情況自然被徐守仁稟報給了百裏無忌。
百裏無忌至所以沒有立即采取行動。原因是他不急。
百裏無忌其實並不十分了解馮道,馮道從郭威代後漢劉知遠建立周朝時,投奔百裏無忌,屬於半路上船的這一種,鑒於其當時已經奉四朝十君,憑此閱曆,再則,當時投奔明國的士子文人眾多,百裏無忌將直接將他放在了丞相的位置上。
百裏無忌心中並不認為馮道會有謀反之念,他認為如果馮道想反,當時自己淪陷西域之時,馮道完全可以夥同毋昭裔等人謀反,那樣,不但成功的機率會大很多,而且危險性比現在要低不少。
現在的明國,百裏無忌的威望達到了巔峰,不但語出成憲,甚至連在朝野,有人敢公然說上一句百裏無忌的壞話,都會被明國百姓自發地揍個半死,並扭送見官。
在這種輿論氣候下,想反那是自找死路。
所以,百裏無忌沒有動作,他希望馮道能自省,及時糾正。
結黨,哪怕不營私,也是曆朝曆代被帝王所忌憚的,百裏無忌也不例外。
可惜,馮道此時已經不能自拔,太多的人攀附在他的身上,榮辱與共,他已經無法自斷胳膊。
而現在被自己的學生針尖對麥芒,這讓馮道確實難以下台,最主要的是,攀附在自己身邊的這些官員,已經與那些新進官員們對上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何況那些新進官員並非是欲靜的樹,而是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馮道數十年“不倒翁”的稱號,終究因為顏麵,潔身自好了大半輩子,晚節不保。
因為他站錯了隊。
在朝堂之上,站錯隊表示著失敗,這種失敗與人品、道德與關。
隻關乎權力。
一旦站錯隊,輕則丟官罷職,重則身陷圇圄,甚至可能丟掉項上人頭。
馮道知道,他一直知道,隻是有些事,他無法自製。
因為,這關乎利益。
他馮氏門下數百各行各業、大小官員的利益和身家性命。
段佛音敏銳地察覺到明國朝野的風向,她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寶押向了馮道。
但段佛音顯然沒有考慮到,她所添的這把火將馮道逼到了困境之中。
段佛音帶著段素素出驛館,進入了丞相府——馮府。
她所要達成的目的,那就是為她自己選擇一個靠山,正確地來講,應該是合作者。(未完待續)
但瑕不掩瑜,這種因材任用的製度遠優勝於科舉,至少,每科學子生員在進入其職務後,不會因為不懂而外行領導內行。
就象按規定,刑部官員完全從明法、吏治兩科學子中遴選一般,至少這兩科生員進入刑部,不會連明國法律都一問三不知一樣。
而這種官員選拔製度的改變,也極大地改變了明國的政治格局,權力的平衡在打破之後再次得到平衡。
原有貴族豪門勢力在初時的不解之後,發現他們依舊能領先於普通寒門百姓子弟,瓜分明國政治權力的大半,所以從反對,至少是抵製轉變為擁護。
而普通寒門百姓因為這個選拔製度,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出路,雖然難一些,但至少有了希望,於是擁護得更加堅定。
少量直接利益被剝奪的貴族豪門,就算是反對,在這幾年明軍對外作戰的時間裏,早被無聲無息地消滅。
對於掌控著絕對權力的百裏無忌來說,這些人就如同跳蚤,拍死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政治本身就是一種妥協,它不但肮髒而且血腥。
如果少數人反對大多數人。無論少數人掌握的是不是真理,他們的下場絕對是悲慘的。
這無關對錯,與道德無關。
天下本就是人所組成。人數的多少決定著什麽是“真理”。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這句話本就是屁話,少數人掌握的“真理”能叫做真理麽?
明國朝堂中,這群三品以下的新勢力官員無疑是百裏無忌的堅定擁躉。
馮道這派在支持不住的時候,向徐世銘伸出了求助之手。
徐世銘沒有接住馮道的求援之手,他選擇了中立,但他已經察覺了這一波因政治分歧而引發的兩派勢力爭執。他甚至察覺到了急流湧動的暗波。
徐世銘也不願公然與這批官員針鋒相對。
不是不敢,而是不願。
徐世銘做為明國最有資質的一品勳臣。他與百裏無忌的關係可以說再無人能比擬了。
做為百裏無忌亦師亦友的股肱之臣,徐世銘深知,百裏無忌護持這批新生代官員的目的。
皇帝步入中年,而當初追隨的手下都已經老去。
明國的朝堂迎來了新舊更替的時期。
無論正確與否。百裏無忌絕不會再站在老臣這一邊,他所需要的是培植新一代的朝臣,以接替自己這一批老臣的位置。
如果老臣是正確的,那麽正好激勵、鞭撻新臣。
如果老臣是錯誤的,那麽就會成為新臣晉身的墊腳之石。
徐世銘心中無疑是惆悵的,但他能理解百裏無忌的心。
從孫光憲突然撒手西去,百裏無忌已經明顯加快了提拔新人的速度。
徐世銘知道,也許解決了大理國諸事之後,就該是他退隱歸田。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為此,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勸說馮道,修身養性。
馮道曆經五朝十一君。早已經是處事圓滑之人,豈會不懂徐世銘的意思。
他從主動歸附百裏無忌旗下後,就一直夾著尾巴做人,但在兼任金陵學府院令之後,他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了。
學府中的所有學子生員說是天子門生,可又何嚐不是他馮道的學生。
馮道雖然沒有結黨營私的故意。但事實上已經在他的身邊圍著相當一部分人,馮道終究還是難以自拔地陷入這種朋黨格局。
而這種情況自然被徐守仁稟報給了百裏無忌。
百裏無忌至所以沒有立即采取行動。原因是他不急。
百裏無忌其實並不十分了解馮道,馮道從郭威代後漢劉知遠建立周朝時,投奔百裏無忌,屬於半路上船的這一種,鑒於其當時已經奉四朝十君,憑此閱曆,再則,當時投奔明國的士子文人眾多,百裏無忌將直接將他放在了丞相的位置上。
百裏無忌心中並不認為馮道會有謀反之念,他認為如果馮道想反,當時自己淪陷西域之時,馮道完全可以夥同毋昭裔等人謀反,那樣,不但成功的機率會大很多,而且危險性比現在要低不少。
現在的明國,百裏無忌的威望達到了巔峰,不但語出成憲,甚至連在朝野,有人敢公然說上一句百裏無忌的壞話,都會被明國百姓自發地揍個半死,並扭送見官。
在這種輿論氣候下,想反那是自找死路。
所以,百裏無忌沒有動作,他希望馮道能自省,及時糾正。
結黨,哪怕不營私,也是曆朝曆代被帝王所忌憚的,百裏無忌也不例外。
可惜,馮道此時已經不能自拔,太多的人攀附在他的身上,榮辱與共,他已經無法自斷胳膊。
而現在被自己的學生針尖對麥芒,這讓馮道確實難以下台,最主要的是,攀附在自己身邊的這些官員,已經與那些新進官員們對上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何況那些新進官員並非是欲靜的樹,而是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馮道數十年“不倒翁”的稱號,終究因為顏麵,潔身自好了大半輩子,晚節不保。
因為他站錯了隊。
在朝堂之上,站錯隊表示著失敗,這種失敗與人品、道德與關。
隻關乎權力。
一旦站錯隊,輕則丟官罷職,重則身陷圇圄,甚至可能丟掉項上人頭。
馮道知道,他一直知道,隻是有些事,他無法自製。
因為,這關乎利益。
他馮氏門下數百各行各業、大小官員的利益和身家性命。
段佛音敏銳地察覺到明國朝野的風向,她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寶押向了馮道。
但段佛音顯然沒有考慮到,她所添的這把火將馮道逼到了困境之中。
段佛音帶著段素素出驛館,進入了丞相府——馮府。
她所要達成的目的,那就是為她自己選擇一個靠山,正確地來講,應該是合作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