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徐守仁不象百裏無忌有著後世的見識,他就如同自己所說的,此生,隻想成為百裏無忌的影子,所以,這些年也是一直這麽去做的。
直到百裏無忌從徐世銘手裏將軍情院交給他,徐守仁才發現,他確實對這一職務遊刃有餘。
其實段素素有些小驚大怪了,象這樣可以慷慨赴死的人在軍情院比比皆是。
以生命為代價,第二波的十人再次將追得最近的四條舢板炸得粉碎。
由此產生的現象是,暗殺者僅剩的三條舢板再沒有追擊的膽子,他們滴溜溜地在江中打轉,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段素素震撼了,原以為段重義為報恩而慨然赴死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人中英雄,但如今看到明人竟每一個都如此坦然地麵對生死,她被震撼了。
她心中不僅為父親能做出歸附明國的決定而感到慶幸,在她看來,大理國想要與明國做對,那就是自找死路。
在段素素愣神的時間裏,明國船自此輕鬆地靠岸。
但段素素並不知道,死亡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高智平一直偷偷地躲在南岸對江中的戰局進行觀望,從起始時,本應該屬於他的勝利,在明國人突然加入之後,形勢就開始出現了變數。
直到官船如同殉道般地向北直撲,為明國船爭取突圍時間,高智平的心裏,直不停地罵娘。
他甚至親眼看到身著“公主”服飾的段素素從官船下到明國船上。
但高智平卻因為距離遠、天色暗。無法看清這女子的相貌,所以,在高智平看來。公主必定已經得到了明國人的救助,藏身在明國船上。
而此時,明國船向自己所處的南岸逃逸過程中,兩波敢死隊的舍命阻攔,直接導致了九條舢板的沉沒。
這令親眼旁觀的高智平心中升起了恨意。
他本無意直接與明國人為敵,因為他不敢。
但現在,高智平開始改變的主意。
帶來的八百人。至此幾乎損耗殆盡,而段佛音卻依然在逃。
高智平可以容忍明國人插手。甚至可以容忍明國人殺他所率的暗殺隊成員。
但高智平無法容忍明國人令他的暗殺計劃一再失敗。
這對於一個心高氣傲、養尊處優的豪門子弟來說,就象被當眾打了臉麵。
這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事。
於是,高智平臨時決定,阻擊明國人。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時明國人的人數已經隻有四十人。
而處於暗中旁觀的高智平手中,還有六十七人。
趁著天色暗黑,高智平有把握在明國人猝不及防之下,將這隊明國人徹底殲滅。
隻要不留活口,明國朝廷將無從知道,究竟是誰襲擊了這支明國隊伍。
打定主意的高智平,在明國護衛剛剛登岸之際,悍然下令,對這支隊伍發起了攻擊。
弓弩射擊。
明國護衛在遭遇第一波箭矢攻擊時。傷亡就達到了五成。
以不備對有備,在這個昏暗的夜幕下,要想躲避突然射來的箭矢。那是相當困難的事。
如果是堂堂正正的較量,可以說,高智平麾下六十七人遠不是這四十人的對手。
可惜的是,高智平在暗,而護衛在明。
段素素是幸運的,由於她的“身份”。明國護衛將其挾裹在隊伍之中,在遭遇突然攻擊時。她身後的明國護衛迅速將其撲倒,躲過了此劫。
轉眼損失過半,在不知道前方有多少敵人的情況下,明國護衛在倉促之間,無從選擇,隻能決定重新回到船上。
其實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前路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盲目突進,危險太大,何況敵人在暗,自己在明。
而原路退回,雖然還有三條舢板上的敵人,但這三條舢板已經在明處,並被明人連續兩波自殺式攻擊所震懾,突破的機率更大。
但問題是,在遭遇高智平突然襲擊後,明國護衛的四十三人僅剩下二十三人,這對於是否能繼續突破三條舢板,存在著太大的不確定性。
原因在於,當時自殺式攻擊事出突然,舢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全力追擊,給了明國敢死隊員有機可乘。
但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有了防備的敵人根本不可能再讓明人靠近,哪怕靠近,才獲得的戰果也不可能如前兩次。
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還要保護段素素的人身安全,難度不可謂不大。
難度還不僅僅如此,就在明國護衛轉身退回之時,高智平察覺明國護衛的意圖,立即下令全員出擊。
高智平既然已經對明國護衛發起攻擊,就沒有放走一人的打算。
他心中知道,隻要有一人走脫,他以及他的全族將遭到明國的報複,這報複足以令他全族灰飛煙滅。
所以,高智平迅速令手下追擊,不得放走一個活口。
在這種情況下,明國護衛前有阻截後有追兵,隻有斷臂求存。
二十三個明國護衛迅速分成兩隊,打算再次以自殺式攻擊對高智平方向的敵人進行攔截。
他們甚至來不及向隊友道別,毅然向來敵發起了反衝鋒,以求為隊友爭取離岸的時間。
這種方式是殘忍的,但不如此不行,不斷臂的結果是全軍覆沒,與其全滅不如慨然一搏,這種從百裏無忌巴東起兵時種下的種子,看似不在,但隻要一見血,就會茁壯成長起來。
哪怕是這些已經從軍隊退役進入軍情院的老兵,他們的骨子裏一樣流動著嗜血的本性。
不嗜血的軍人絕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
在百裏無忌對軍隊一係列的改製下,軍人已經成為明國所有職業中收入最豐厚,待遇最高,福利最好的職業。
這改變了曆朝曆代以來,軍民混雜的慣例。
寓軍於民,雖然可以節省大量的糧餉,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但卻使得軍隊戰鬥力低下、軍紀散亂,更使得軍隊有被私有化的危險。
畢竟,人有推遲團取暖的天性,以血脈、區域、種族等類別天然地使得有相似之處的人聚集成一團,建立小山頭。(未完待續)
直到百裏無忌從徐世銘手裏將軍情院交給他,徐守仁才發現,他確實對這一職務遊刃有餘。
其實段素素有些小驚大怪了,象這樣可以慷慨赴死的人在軍情院比比皆是。
以生命為代價,第二波的十人再次將追得最近的四條舢板炸得粉碎。
由此產生的現象是,暗殺者僅剩的三條舢板再沒有追擊的膽子,他們滴溜溜地在江中打轉,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段素素震撼了,原以為段重義為報恩而慨然赴死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人中英雄,但如今看到明人竟每一個都如此坦然地麵對生死,她被震撼了。
她心中不僅為父親能做出歸附明國的決定而感到慶幸,在她看來,大理國想要與明國做對,那就是自找死路。
在段素素愣神的時間裏,明國船自此輕鬆地靠岸。
但段素素並不知道,死亡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高智平一直偷偷地躲在南岸對江中的戰局進行觀望,從起始時,本應該屬於他的勝利,在明國人突然加入之後,形勢就開始出現了變數。
直到官船如同殉道般地向北直撲,為明國船爭取突圍時間,高智平的心裏,直不停地罵娘。
他甚至親眼看到身著“公主”服飾的段素素從官船下到明國船上。
但高智平卻因為距離遠、天色暗。無法看清這女子的相貌,所以,在高智平看來。公主必定已經得到了明國人的救助,藏身在明國船上。
而此時,明國船向自己所處的南岸逃逸過程中,兩波敢死隊的舍命阻攔,直接導致了九條舢板的沉沒。
這令親眼旁觀的高智平心中升起了恨意。
他本無意直接與明國人為敵,因為他不敢。
但現在,高智平開始改變的主意。
帶來的八百人。至此幾乎損耗殆盡,而段佛音卻依然在逃。
高智平可以容忍明國人插手。甚至可以容忍明國人殺他所率的暗殺隊成員。
但高智平無法容忍明國人令他的暗殺計劃一再失敗。
這對於一個心高氣傲、養尊處優的豪門子弟來說,就象被當眾打了臉麵。
這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事。
於是,高智平臨時決定,阻擊明國人。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時明國人的人數已經隻有四十人。
而處於暗中旁觀的高智平手中,還有六十七人。
趁著天色暗黑,高智平有把握在明國人猝不及防之下,將這隊明國人徹底殲滅。
隻要不留活口,明國朝廷將無從知道,究竟是誰襲擊了這支明國隊伍。
打定主意的高智平,在明國護衛剛剛登岸之際,悍然下令,對這支隊伍發起了攻擊。
弓弩射擊。
明國護衛在遭遇第一波箭矢攻擊時。傷亡就達到了五成。
以不備對有備,在這個昏暗的夜幕下,要想躲避突然射來的箭矢。那是相當困難的事。
如果是堂堂正正的較量,可以說,高智平麾下六十七人遠不是這四十人的對手。
可惜的是,高智平在暗,而護衛在明。
段素素是幸運的,由於她的“身份”。明國護衛將其挾裹在隊伍之中,在遭遇突然攻擊時。她身後的明國護衛迅速將其撲倒,躲過了此劫。
轉眼損失過半,在不知道前方有多少敵人的情況下,明國護衛在倉促之間,無從選擇,隻能決定重新回到船上。
其實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前路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盲目突進,危險太大,何況敵人在暗,自己在明。
而原路退回,雖然還有三條舢板上的敵人,但這三條舢板已經在明處,並被明人連續兩波自殺式攻擊所震懾,突破的機率更大。
但問題是,在遭遇高智平突然襲擊後,明國護衛的四十三人僅剩下二十三人,這對於是否能繼續突破三條舢板,存在著太大的不確定性。
原因在於,當時自殺式攻擊事出突然,舢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全力追擊,給了明國敢死隊員有機可乘。
但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有了防備的敵人根本不可能再讓明人靠近,哪怕靠近,才獲得的戰果也不可能如前兩次。
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還要保護段素素的人身安全,難度不可謂不大。
難度還不僅僅如此,就在明國護衛轉身退回之時,高智平察覺明國護衛的意圖,立即下令全員出擊。
高智平既然已經對明國護衛發起攻擊,就沒有放走一人的打算。
他心中知道,隻要有一人走脫,他以及他的全族將遭到明國的報複,這報複足以令他全族灰飛煙滅。
所以,高智平迅速令手下追擊,不得放走一個活口。
在這種情況下,明國護衛前有阻截後有追兵,隻有斷臂求存。
二十三個明國護衛迅速分成兩隊,打算再次以自殺式攻擊對高智平方向的敵人進行攔截。
他們甚至來不及向隊友道別,毅然向來敵發起了反衝鋒,以求為隊友爭取離岸的時間。
這種方式是殘忍的,但不如此不行,不斷臂的結果是全軍覆沒,與其全滅不如慨然一搏,這種從百裏無忌巴東起兵時種下的種子,看似不在,但隻要一見血,就會茁壯成長起來。
哪怕是這些已經從軍隊退役進入軍情院的老兵,他們的骨子裏一樣流動著嗜血的本性。
不嗜血的軍人絕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
在百裏無忌對軍隊一係列的改製下,軍人已經成為明國所有職業中收入最豐厚,待遇最高,福利最好的職業。
這改變了曆朝曆代以來,軍民混雜的慣例。
寓軍於民,雖然可以節省大量的糧餉,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但卻使得軍隊戰鬥力低下、軍紀散亂,更使得軍隊有被私有化的危險。
畢竟,人有推遲團取暖的天性,以血脈、區域、種族等類別天然地使得有相似之處的人聚集成一團,建立小山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