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剛剛建立的朝廷就會再無震懾之力,也就是說,隻剩下一個空架子。


    所以,趙匡胤麵對明軍的進攻,他不能撤退隻能硬抗。


    但硬抗隻是趙匡胤的想法,他手下的將領會如此想麽?


    當百裏無忌親率新軍經宋州向開封府進軍,一路暢通無阻,這幾年修築的官道發揮了重要作用,二十萬大軍人員、裝備甚至火炮快速北進。


    直到到達開封府西城門外三十裏,才與鄭恩部遭遇。


    鄭恩不但是柴榮、趙匡胤的結義兄弟,也是百裏無忌的結義兄弟,而河西數月的相處,二人的感情已經非常融洽,這個時候遭遇上,這仗恐怕是打不起來了。


    果然,百裏無忌一開口約見鄭恩,鄭恩便如約來到了明軍軍營,在百裏無忌和王樸的勸說之下,鄭恩果斷地站到了百裏無忌的這一邊。


    由此產生的後果是,開封府西門外再無阻擋明軍的軍隊。趙匡胤雖然手中掌控著號稱四十多萬的大軍,但真正能讓他統率的也就是所率的三萬人和開封城中投降的一部分心腹控製的禁軍,加起來也不過五六萬人。


    其它追隨的節鎮不過是想混水摸魚,柴榮死了,新皇幼小無知,這時若能趙匡胤能奪取天下,他們平白賺了從龍之功,可若是趙匡胤奪取不了天下,傻子才會為趙匡胤“頂雷”呢。


    當百裏無忌將柴榮遺詔和柴宗訓的禪讓詔書公告天下,並令二十新軍討伐謀逆亂臣趙匡胤的消息傳到開封府時。


    趙匡胤就已經發覺,原本追隨的幾個節鎮已經指揮不動了。


    百裏無忌在出發之前將柴榮遺詔和柴宗訓的禪讓詔書公告天下的目的在於離間開封城內的周國舊臣,使之不能同心協力,發生內亂。


    百裏無忌自然不會天真的以為單憑著這兩個詔令能得到周國天下,想得到天下最後憑借的依然是實力。而這兩個詔令不過就是兩塊遮羞布,僅此而已。


    這兩個詔令的作用還是不小的,周國舊臣由此而產生了心理上的壓力。畢竟宗廟正統已經轉向了百裏無忌,而不是靠兵變篡位的趙匡胤。


    當鄭恩聞風而降的消息傳進開封府時。所產生的震撼是無以倫比的。


    鄭恩一降,那開封府西城門就直接在明軍的兵鋒所懾之下,誰都知道,以明軍的火器戰鬥力,恐怕要守住開封府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此,開封府內人心惶惶,追隨趙匡胤的各鎮將領開始盤算自己的後路,誰也不想因為趙匡胤而與明國結下仇恨。


    趙匡胤得知明軍出兵時。心中已經知道不好。


    而得知柴榮竟留有遺詔時,趙匡胤幾乎已經絕望。


    趙匡胤原本是想占據開封,讓柴宗訓禪讓,而使自己有正統之名,然後以正統之名讓明國在道義上失去向北進軍的借口。然後用利益讓明國繼續與自己同盟下去。


    但趙匡胤算錯了兩點,一是柴宗訓順利逃脫;二是百裏無忌早已將新軍準備妥當,僅僅數天之內,能將二十萬大軍調到開封府城外,這絕不是臨時起意所能達成的。


    這說明百裏無忌早有預謀。想到此,趙匡胤心中一陣惡寒。


    而這時。更壞的消息傳來,駐守南門的向訓部也歸降明國了。


    其實向訓和鄭恩從靈州追隨趙匡胤前來時就已經相互約定,如果明國插手。他們便改弦易幟。在二人心裏,趙匡胤雖猛,但與百裏無忌比起來,就如同一個小孩了。


    向訓改弦易幟之後,對於開封府中的各路大軍起到巨大的示範作用,各軍軍心開始動搖,人人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憂。


    百裏無忌得到鄭恩、向訓二部之後,並不下令進攻,開封城經柴榮幾年改造修建。已經比原來擴大了一倍有餘,這都花費了無數的國帑所致。


    百裏無忌不想因戰亂使其毀於一旦。更重要的是,北伐阻卜在即。百裏無忌心中還是想和平地解決此次政變。


    百裏無忌有把握,以趙匡胤的聰明,應該知道局勢到了什麽地步。所以,百裏無忌堅信趙匡胤一定會來與自己談判的。


    趙匡胤已經猜到百裏無忌的意思,明軍不主動進攻,他自然不敢冒險主動進攻。趙匡胤知道雖然自己有幾十萬軍隊,但這些軍隊都是拚湊起來,真要是打起來,恐怕便會如鳥獸散。


    關鍵在於真能打的三支軍隊中的兩支已經連招呼都不打歸降了百裏無忌。


    趙匡胤有些怨恨向訓和鄭恩。


    但如果怨恨有用,還要軍隊做什麽?


    趙匡胤無奈之下,隻好令範質書信百裏無忌,請求和談。


    這個曆史性的時刻發生在三天後。


    元月三十日。


    剛剛當了十天皇帝的趙匡胤應邀來到城外兩軍陣前,與百裏無忌會晤。


    “為什麽?”


    今天的趙匡胤脫去了才穿不久的明黃帝服,一身玄色長袍來到百裏無忌麵前,所說的第一句就是為什麽。


    百裏無忌沒有回答,甚至連趙匡胤到來都沒有起身,隻是坐著含笑伸出左手,示意趙匡胤坐下。


    這不是托大,而是實力,相信兩人背後各自的隨從官員都不會感到突兀。


    論私,百裏無忌為兄,趙匡胤為弟;論公明國為強國,周國……不,宋國為弱國;論正義,百裏無忌持柴榮遺詔和柴宗訓禪讓詔書名正言順可以接手開封;論情感,明國這些年不遺餘力地支援周國,周國臣民誰不記著這份恩情?


    但這世道,不論公論私,更不論正義、情感,論得隻是實力。


    不巧得是,百裏無忌最不缺的就是實力。


    所以,百裏無忌“狂妄”。


    趙匡胤是個聰明人,他自然想得通這一點。他默默地坐在百裏無忌的對麵,但眼神依舊堅持,他確實想知道,這是為什麽?


    百裏無忌雙手合什在鼻子正中停住,然後慢慢向臉頰兩側撫開,這個動作能讓他的心思變得平靜。


    撫著又已經冒尖的短須,百裏無忌淡淡地說道:“很多事沒有原因,三弟又何必執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