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樸略一猶豫,便端正衣冠,三拜九磕,向百裏無忌行禮,以正君臣之分。
百裏無忌這才露出笑臉,起身扶起王樸道:“文伯放心,我與二弟的情分你也目睹,朕自然會出兵救援汴京,隻是此時倉促出兵就算趕到也已經來不及阻止趙匡胤攻破開封府,如此不如等明軍準備完畢再揮師北上,一戰定乾坤。”
王樸自然不知道百裏無忌早已令明軍做好了準備,二十萬新軍枕戈待旦,隻等百裏無忌一聲令下了。王樸覺得百裏無忌所說在理,趙匡胤近三十萬大軍,不是憑數萬明軍可以擊潰的,隻有盡起明國大軍,方才能與一拚之力。
王樸又心有不甘,無奈之下他說道:“皇上,臣擔心皇上……呃……。”王樸一旦向百裏無忌稱臣之後,竟想不出該如何稱呼柴宗訓了,一時愕然。
百裏無忌知道王樸的意思,安慰道:“文伯勿須著急。有朕在,趙匡胤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對朕的侄子下毒手。”
百裏無忌知道後世的曆史中,趙匡胤篡位之後,是善待柴榮家人的,並封了王。如今柴榮多了自己這個結義兄弟,恐怕趙匡胤更不敢輕易下手了。
殺了柴榮家人,不但對趙匡胤沒有一絲好處,更會激起周國那些還忠於柴家的臣民,這種得不償失的事以趙匡胤的聰明,那是絕不會去做的。
王樸聽了百裏無忌安慰,心中稍定,還待再說,卻被百裏無忌再次阻攔,“文伯放心,少則兩天。多則三天,明軍就可以完成整備,揮師北上。”
王樸見此隻好施禮告退。
……。
趙匡胤隻圍城並沒有下令攻城。原因有二,一是他自己就想做皇帝。將汴京打爛了,他進了城住哪去?二是趙匡胤派人去請陳摶,卻被陳摶以辟穀閉關為理由拒絕,這讓趙匡胤心中覺得有些不妥,陳摶自小便一直與他有著聯絡,現在怎會自己派人去請,他連麵都不見就拒絕了呢?
趙匡胤覺得事情不同尋常,正在猶豫之時。上天給了他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進入汴京城的機會。
李筠接手十五萬大軍固守汴京,本以為憑借汴京城堅牆厚守上一兩個月,等到周邊藩鎮聞訊出兵靖王,到時再出城與趙匡胤決戰。
卻不想,守城第三天就遭遇了張永德一樣的情況。
城內禁軍的軍營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軍營中許多士兵四處走動,交頭接耳不知說些什麽。
其中一個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聲招呼另外的士兵過來欣賞太陽。
他有些神神道道:“楚兄,你看到沒有。太陽下麵還有一個太陽。啊呀,這真是天意啊,天意啊!”
被招呼的人中有一個心領神會。立刻大聲附和道:“真的耶!同誌們快過來看啊,出稀罕事了!”眾人都過來瞧稀奇,不住咋舌。大夥開始議論開了:“這是怎麽回事?”
“大概是天無二日,要我們除掉了一個吧。”
“別胡說!”
“你怕什麽?你難道沒說“點檢做天子“的讖言嗎?”
“你是說……趙點檢?”
一些將領開始串連煽動:“大行皇帝已崩,皇帝年少無知,就算我們在前線立了功,功勞肯定都被朝中大佬們給貪了去。我們當應天意順人心,先立趙點檢為皇帝,然後再北征阻卜不遲。”
大夥一聽。掌聲響起:“有理……!”
軍隊是很奇怪的東西,有著強大的從眾心理。特別容易被煽動,在幾個心懷叵測之人的煽動下。軍營開始sao亂,然後迅速蔓延到周邊軍營。
僅一個時辰,整個禁軍開始暴亂。
等在中軍帳的李筠得知異狀時,局勢已經完全不可控了。
李筠無奈之下,隻好率他的直屬軍隊一萬人向皇宮方向撤去,他知道局勢已經不可挽回,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掩護小符太後和柴宗訓眾人離開汴京城,以防被亂兵所害。
趕到皇宮之後,李筠將事情簡要地敘述了一下,可憐小符太後和柴宗訓一臉驚惶,哪還有半點主意。
幸虧範質果斷,讓李筠迅速向北城門突圍,吸引叛軍注意力,突圍之後回到他的節鎮,積蓄力量,等待靖王。
而讓宮中數千宮衛護送小符太後和柴宗訓向西門突圍,經宋州向徐州逃逸,隻要逃到了徐州,就算趙匡胤叛軍人數再多,也不會冒著與明國開戰的風險繼續追擊。
為了不使叛軍留意皇帝出逃,範質等人決定所有朝臣官員皆留在宮中,以掩護皇上順利逃脫。
官員們一致同意範質的方法,在他們看來,以趙匡胤的為人,隻要不反抗,順從其,留在宮中必定安全,如果跟隨皇上逃跑,如果被抓住,反而有性命之憂。
更何況如此大義地留下,還能賺取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李筠率軍首先向北門發起了突圍,隨即宮衛掩護著柴宗訓一眾向西門突圍。
趙匡胤本正在猶豫不決,突然得到稟報汴京城出現異狀,趕緊出帳查看。
這時汴京城各城門大開,無數的將士蜂湧而出,趙匡胤剛開始心中一驚,以為禁軍來攻,後來一看,出來的士兵皆是雜亂無章,甚至連兵器都沒帶。
趙匡胤令前鋒戒備,自己則移前觀看。
這時,趙匡胤認出幾個領頭的正是自己安插的心腹,心中大喜。當日趙匡胤率五萬禁軍至慈州,依約留下二萬人,而趙匡胤當時就長了心眼,在這二萬人中安插了不少心腹,以便如今起事時內外呼應。
看見了這些人,趙匡胤便放下了戒備之心,他以為各城門出來的都是被策反的禁軍將士,所以令包圍汴京城的大軍隻戒備,不得主動攻擊。
這便無意中給了向北突圍的李筠和向西突圍的宮衛逃跑的機會。
沒有哪支突圍的軍隊會悍不畏死地去主動攻擊看著他們逃跑的敵人。
於是,兩路人馬都有驚無險地脫離了與叛軍的接觸。(未完待續)
百裏無忌這才露出笑臉,起身扶起王樸道:“文伯放心,我與二弟的情分你也目睹,朕自然會出兵救援汴京,隻是此時倉促出兵就算趕到也已經來不及阻止趙匡胤攻破開封府,如此不如等明軍準備完畢再揮師北上,一戰定乾坤。”
王樸自然不知道百裏無忌早已令明軍做好了準備,二十萬新軍枕戈待旦,隻等百裏無忌一聲令下了。王樸覺得百裏無忌所說在理,趙匡胤近三十萬大軍,不是憑數萬明軍可以擊潰的,隻有盡起明國大軍,方才能與一拚之力。
王樸又心有不甘,無奈之下他說道:“皇上,臣擔心皇上……呃……。”王樸一旦向百裏無忌稱臣之後,竟想不出該如何稱呼柴宗訓了,一時愕然。
百裏無忌知道王樸的意思,安慰道:“文伯勿須著急。有朕在,趙匡胤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對朕的侄子下毒手。”
百裏無忌知道後世的曆史中,趙匡胤篡位之後,是善待柴榮家人的,並封了王。如今柴榮多了自己這個結義兄弟,恐怕趙匡胤更不敢輕易下手了。
殺了柴榮家人,不但對趙匡胤沒有一絲好處,更會激起周國那些還忠於柴家的臣民,這種得不償失的事以趙匡胤的聰明,那是絕不會去做的。
王樸聽了百裏無忌安慰,心中稍定,還待再說,卻被百裏無忌再次阻攔,“文伯放心,少則兩天。多則三天,明軍就可以完成整備,揮師北上。”
王樸見此隻好施禮告退。
……。
趙匡胤隻圍城並沒有下令攻城。原因有二,一是他自己就想做皇帝。將汴京打爛了,他進了城住哪去?二是趙匡胤派人去請陳摶,卻被陳摶以辟穀閉關為理由拒絕,這讓趙匡胤心中覺得有些不妥,陳摶自小便一直與他有著聯絡,現在怎會自己派人去請,他連麵都不見就拒絕了呢?
趙匡胤覺得事情不同尋常,正在猶豫之時。上天給了他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進入汴京城的機會。
李筠接手十五萬大軍固守汴京,本以為憑借汴京城堅牆厚守上一兩個月,等到周邊藩鎮聞訊出兵靖王,到時再出城與趙匡胤決戰。
卻不想,守城第三天就遭遇了張永德一樣的情況。
城內禁軍的軍營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軍營中許多士兵四處走動,交頭接耳不知說些什麽。
其中一個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聲招呼另外的士兵過來欣賞太陽。
他有些神神道道:“楚兄,你看到沒有。太陽下麵還有一個太陽。啊呀,這真是天意啊,天意啊!”
被招呼的人中有一個心領神會。立刻大聲附和道:“真的耶!同誌們快過來看啊,出稀罕事了!”眾人都過來瞧稀奇,不住咋舌。大夥開始議論開了:“這是怎麽回事?”
“大概是天無二日,要我們除掉了一個吧。”
“別胡說!”
“你怕什麽?你難道沒說“點檢做天子“的讖言嗎?”
“你是說……趙點檢?”
一些將領開始串連煽動:“大行皇帝已崩,皇帝年少無知,就算我們在前線立了功,功勞肯定都被朝中大佬們給貪了去。我們當應天意順人心,先立趙點檢為皇帝,然後再北征阻卜不遲。”
大夥一聽。掌聲響起:“有理……!”
軍隊是很奇怪的東西,有著強大的從眾心理。特別容易被煽動,在幾個心懷叵測之人的煽動下。軍營開始sao亂,然後迅速蔓延到周邊軍營。
僅一個時辰,整個禁軍開始暴亂。
等在中軍帳的李筠得知異狀時,局勢已經完全不可控了。
李筠無奈之下,隻好率他的直屬軍隊一萬人向皇宮方向撤去,他知道局勢已經不可挽回,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掩護小符太後和柴宗訓眾人離開汴京城,以防被亂兵所害。
趕到皇宮之後,李筠將事情簡要地敘述了一下,可憐小符太後和柴宗訓一臉驚惶,哪還有半點主意。
幸虧範質果斷,讓李筠迅速向北城門突圍,吸引叛軍注意力,突圍之後回到他的節鎮,積蓄力量,等待靖王。
而讓宮中數千宮衛護送小符太後和柴宗訓向西門突圍,經宋州向徐州逃逸,隻要逃到了徐州,就算趙匡胤叛軍人數再多,也不會冒著與明國開戰的風險繼續追擊。
為了不使叛軍留意皇帝出逃,範質等人決定所有朝臣官員皆留在宮中,以掩護皇上順利逃脫。
官員們一致同意範質的方法,在他們看來,以趙匡胤的為人,隻要不反抗,順從其,留在宮中必定安全,如果跟隨皇上逃跑,如果被抓住,反而有性命之憂。
更何況如此大義地留下,還能賺取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李筠率軍首先向北門發起了突圍,隨即宮衛掩護著柴宗訓一眾向西門突圍。
趙匡胤本正在猶豫不決,突然得到稟報汴京城出現異狀,趕緊出帳查看。
這時汴京城各城門大開,無數的將士蜂湧而出,趙匡胤剛開始心中一驚,以為禁軍來攻,後來一看,出來的士兵皆是雜亂無章,甚至連兵器都沒帶。
趙匡胤令前鋒戒備,自己則移前觀看。
這時,趙匡胤認出幾個領頭的正是自己安插的心腹,心中大喜。當日趙匡胤率五萬禁軍至慈州,依約留下二萬人,而趙匡胤當時就長了心眼,在這二萬人中安插了不少心腹,以便如今起事時內外呼應。
看見了這些人,趙匡胤便放下了戒備之心,他以為各城門出來的都是被策反的禁軍將士,所以令包圍汴京城的大軍隻戒備,不得主動攻擊。
這便無意中給了向北突圍的李筠和向西突圍的宮衛逃跑的機會。
沒有哪支突圍的軍隊會悍不畏死地去主動攻擊看著他們逃跑的敵人。
於是,兩路人馬都有驚無險地脫離了與叛軍的接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