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fon color=red></center>


    其實此事也不奇怪,柴榮登基之後,曾經評價周軍說:“侍衛士兵,老少相半,強弱不分。”所以才決心整治,下旨曰:“況百戶農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眾,宜一一點選。精銳者為上軍,怯懦者任從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虛費。”由此,廣募天下壯士“選取優者為殿前諸班”,通過整頓,打造出一支勇敢善戰的禁衛軍。


    而各地州軍,稍有一技之長的早已被選拔進禁軍,留下的除了老弱病殘,也就是一些二溜子了,他們平日裏仰仗鮑虎時,自然一個個發誓忠誠,可眼下被上萬特戰軍一包圍,哪還有半點忠誠,早就將鮑虎拋之腦後,能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錯了。


    鮑虎原本就是隻紙老虎,如果現在徐守仁的特戰軍依舊處於防禦姿態,想必鮑虎早已趾高氣揚地向徐守仁責問特戰軍插手邠州治安、捆綁周軍士兵的責任了,甚至很可能依此要脅徐守仁一些條件,譬如讓一些人參加特戰軍之類的。


    如果徐守仁膽敢拒絕,那正好,攻擊出了轅門的特戰軍,也可以使自己立於道義的高點,畢竟這是周國的土地,縱然皇上答應讓特戰軍駐紮邠州,這不代表著特戰軍能自由出入軍營、參與邠州治安,自己隻攻擊出了轅門的特戰軍,說到哪都可以據理力爭。


    可一切打算,隨著三千周軍棄械投降而煙消雲散,鮑虎絕不想充當英雄,英雄一般都死得早,鮑虎雖然私下投靠了遼國,可那全是看在錢財的份上,如果連命都不保。要那錢財又有何用?


    鮑虎絕不認為自己殺了四個特戰軍士兵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如果追究下來,自己麾下三千士兵。大不了讓特戰軍挑選四個,一命抵一命就是了。最多兩命,不,五命抵一命也行,哪怕到最後,鮑虎也有保命之符在手,那就是他在朝廷中的後台是肯定會救他的。


    於是,這場即將發生的火拚就這麽戲劇性的收場了,三千周軍連同他們的指揮使鮑虎沒有任何反抗。全軍成了特戰軍的俘虜,被羈押進了特戰軍軍營。


    從而也變相實現了一些人的願望。


    徐守仁哭笑不得地無奈接受了這個事實,好在特戰軍補給充足,也不缺三千人的口糧,但血債還在,不得不償。


    徐守仁親自出馬突擊審訊了數個周軍俘虜,其中包括指揮使鮑虎,而鮑虎卻沒有象他的名字那般霸氣十足,甚至沒動刑,鮑虎不但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如竹筒倒豆般說了個清清楚楚。還將為什麽會動用全軍前來挑釁的原因說了個徹底。


    徐守仁大驚之下,令特戰軍立即按照鮑虎的交待抓捕遼國細作,為了不走漏消息。徐守仁讓特戰軍穿周軍俘虜的軍服前往;同時令俘虜們在口供上簽字畫押之後,迅速書信兩封,一封送去周國靜難軍節度使折從阮處,一封直接送往金陵府。


    折從阮在收到徐守仁書信前一個時辰就得到了手下的稟報,正在大發雷霆,他生氣的原因倒不完全是因為鮑虎此舉可能破壞兩國同盟關係,而是其家族所轄府州多次得到明軍的救援,若沒有明國,恐怕府州所轄早已淪陷於遼軍的鐵蹄之下。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的孫女婿楊業是明國都指揮使,這可是折從遠心中為未來折家保留的一條後路。而如今。麾下指揮使鮑虎竟擅自出兵挑釁特戰軍,如果引起火拚。那後果不堪設想。這不由得折從遠不火冒三丈。


    折從遠趕緊組織起親衛營,準備親自前往特戰軍軍營,控製事態惡化,卻不想,軍隊還未出營地,徐守仁的信使已經到了。


    看著徐守仁的親筆信,折從遠的怒火更加熾烈,但隨即卻煙消雲散,他的怒火來自於鮑虎的狂妄,更來自於鮑虎竟敢擅自下令擊殺特戰軍落單士兵,而看到後麵,才知道,從屬自己麾下的三千州軍,竟沒有絲毫反抗,全軍棄械投降了,這不得不讓折從遠苦笑,這鮑虎真就是個混帳。折從遠搖搖頭苦笑道。


    但罵歸罵,鮑虎還得救,一則鮑虎畢竟是周臣,自己的屬下,二則鮑虎在京中有後台,折從遠不得不賣那後台的麵子。更何況,這三千人馬終究是三千條人命,而自己節度邠州還真少不了這三千士兵。


    於是,折從遠帶著親衛營,讓徐守仁的信使引路,向特戰軍軍營而去。


    徐守仁從給折從遠送出信的那一刻就知道折從遠會來,也必須讓他來,徐守仁並沒有將鮑虎私下投遼的事寫在給折從遠的信中,而隻是將此事匯報給了金陵。


    這其中有徐守仁不能與外人道的秘密,原以為鮑虎氣勢洶洶而來,極有可能引發火拚,徐守仁一時把握不準的狀況下斬殺了兩什什長以絕退路,打定主意與鮑虎以血還血。


    可不料這鮑虎虎頭蛇尾,三千周軍竟不發一矢棄械投降,這就使得徐守仁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殺俘虜,那不但周國不會罷休,恐怕明國朝廷,甚至百裏無忌都不可能放過他。如果就這麽放過三千周軍,那不但四個特戰軍士兵白死,而且被自己處斬的兩個什長也是枉死,這如何向麾下將士交待,更無法向金陵交待。


    正因為如此,徐守仁不能向折從遠通報鮑虎投遼之事,一旦通報,那周國就能脫出了幹係,這支周軍的指揮使投敵,那殺死四名特戰軍士兵的主凶就是遼國,而周國做為同是受害者,不但沒有了殺死四名特戰軍的責任,甚至可以名正言順地索要三千周軍俘虜。


    隻有死死咬住鮑虎是周國指揮使的身份,才能讓周國背負起殺死四名特戰軍士兵的責任,而被羈押的三千周軍俘虜,才能成為徐守仁與折從遠、周國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


    徐守仁終究不是一個統帥之才,如果從局部來說,徐守仁的考慮確實不錯,但如果從明、周同盟對抗外敵的戰略高度來說,卻是無利有害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