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時柴榮又一次欲言又止,百裏無忌心中體諒柴榮的難處,雖說是家天下,這周國皇帝是柴榮沒錯,但許多事情絕非皇帝一人能說了算的,這跟明國有很大不同,百裏無忌做為開國皇帝,明國每一寸土地都是百裏無忌親手打下來的,而且執掌明國實權的都是百裏無忌的心腹,所以百裏無忌才能做到一呼百應。
柴榮則不同,從郭威手中接到帝位,雖然收複定難五州,有了些許講話的資本,但周國朝野中很多都是郭威時期的老臣掌握實權,甚至還有後漢的舊臣,如今遼大軍來犯,同仇敵愾時矛盾都被遮掩起來,但如果真碰到過不去的坎,各種異聲就會暴露出來。
百裏無忌看著柴榮的背影,心中已經有些後悔提出此事,好好一次會晤,讓這個提議搞得氣氛不好,自己或許太急功近利了,所謂欲速則不達,有些事情還不如讓其水到渠成為好。
回到金陵府,百裏無忌一心一意投入到對新軍的訓練中去。
新軍離出兵之日不遠了。
正如百裏無忌對柴榮所說的,打破現在與阻卜、遼軍的僵局,唯有靠這十萬新軍。
柴榮回到開封府,急召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範質,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李穀,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王溥,兵部尚書張昭,左諫議大夫王樸等人商議。
這已經是周國最具有權力和影響力的文臣集合了。
當柴榮說出明國皇帝百裏無忌在周國修築官道的提議後,舉座嘩然。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並不清楚道路對於軍事的重要性,但現在明軍自由進出周國國土已經讓周國群臣心有不滿,出於兩國同盟一起對抗外敵的份上,才沒有人出聲反對。
而現在百裏無忌提出更為出格的要求,令周國朝臣們為之憤怒。
“聖上,此事萬萬不可,明國實力雄厚。兩條官道一通,如果明國心懷叵測,那麽,我國就連對抗的時間都沒有。”李穀聲色俱厲地上奏道。
張昭跟上一步道:“聖上。李司徒所言是老成謀國之言,所謂人往高處走,眼下局勢是明國強,而周國弱,官道一通,我國百姓必將被吸引前往明國,如此,國將不國。望陛下三思。”
範質施施然上前道:“皇上剛允準明國金、銀票據在我國流通,這已經給了明國顏麵,我國勿須再對此事讓步。臣以為不如派使者前往金陵,推說眼下正是戰爭緊要時期,此事容後再議,這樣也不傷兩國交情。”
但憤怒的人不是全部,自然也有讚成的。出發點不同,決定也就不同。
王樸就表示了讚成,他是柴榮的心腹,柴榮此次前往徐州與百裏無忌會晤就是他親自安排的。
柴榮回來就召集群臣商議,這隻能說明柴榮是同意的,至少是有所讚同的,那麽。自己做為柴榮的心腹,自然需要支持柴榮的意見。況且,在王樸看來,任何事都有兩麵性,壞事經過一定的條件就會成為好事,這件事也一樣。
“皇上。臣有異議,明國願意出錢修路,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國為何要拒絕?”王樸一副舌戰群儒的姿態,就缺一把羽毛扇了,轉過頭。王樸麵對眾臣道,“諸位試想,明國出了錢,在我國國土上修路,路它沒生腳,不可能隨明國而去,它留在我國,方便的是誰?還不是我國臣民?諸位擔心明國心懷叵測,那完全可以避免,試想,如果事先與明國簽訂條約,其上麵明確規定,官道完工之後,凡明國百姓便可以自由往來,但明國軍隊必須得到我國朝廷同意之後,方可進出,如此,不就解決了諸位的擔心了麽?”
王溥待王樸說完之後,也上前一步說道:“皇上,王大夫言之有理,臣以為,條約上還須加一條,官道完工之後,須有我國軍隊加以看管,如此,就斷絕了明國撕毀條約,強行通過的做法。”
李穀、範質、張昭三人一聽,確實也有道理,如果明國真要翻臉對周國動武,那就是沒官道也一樣進攻。
但李穀再次上前奏道:“皇上,王侍郎和王大夫二人所說的雖然在理,但如此苛刻的條件,明國又怎會接受,諸位試想,明國出錢修路,結果修好就成了我國的了,連明軍通行都要得到我國同意,這種傻事,試問諸位願意做嗎?”
這下,在場眾人都啞口無聲了,這是一個非常淺見的道理,付出的與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甚至沒有比例,這種事,也確實是傻子也不會幹的。
柴榮甚覺為難,他真的好想還百裏無忌一份人情,但看來此事是行不通了。
王樸見柴榮神情有異,念頭一轉,道:“既然明帝提議修路,我國也同意修路,隻是條件有出入,不如,將我國的條件開出,派使者送往金陵,到時,同不同意我國條件,那就是明國自己的事了,同意,我國就得到了路,也不損失什麽,若不同意,那這就是明國自己的事了,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王樸這番話得到了在場所有周國大臣的讚同,確實,明國提議,周國同意,開出條件之後,答不答應,那就是你明國的事了,與周國與幹。
柴榮雖然心中覺得此舉有些無賴,但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於是,就同意了。
柴榮下旨,由王樸出使明國,交涉兩條官道的修築事宜。
五天後,王樸到達金陵府,向明國朝廷遞交國書,由此引起了明國第一次朝堂大爭。
如果說周國是由於柴榮威望根基達不到一定程度而引起朝臣產生異音,那麽明國朝堂之上產生爭執的原因正好相反,百裏無忌的威望足以不經朝議就能私自決定明國任何一件國事。
但百裏無忌從明國建立時就已經將內政大權下放給徐、孫、馮三相,為得是等到統一之後,能進一步進行製度改革而打下基礎。
柴榮則不同,從郭威手中接到帝位,雖然收複定難五州,有了些許講話的資本,但周國朝野中很多都是郭威時期的老臣掌握實權,甚至還有後漢的舊臣,如今遼大軍來犯,同仇敵愾時矛盾都被遮掩起來,但如果真碰到過不去的坎,各種異聲就會暴露出來。
百裏無忌看著柴榮的背影,心中已經有些後悔提出此事,好好一次會晤,讓這個提議搞得氣氛不好,自己或許太急功近利了,所謂欲速則不達,有些事情還不如讓其水到渠成為好。
回到金陵府,百裏無忌一心一意投入到對新軍的訓練中去。
新軍離出兵之日不遠了。
正如百裏無忌對柴榮所說的,打破現在與阻卜、遼軍的僵局,唯有靠這十萬新軍。
柴榮回到開封府,急召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範質,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李穀,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王溥,兵部尚書張昭,左諫議大夫王樸等人商議。
這已經是周國最具有權力和影響力的文臣集合了。
當柴榮說出明國皇帝百裏無忌在周國修築官道的提議後,舉座嘩然。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並不清楚道路對於軍事的重要性,但現在明軍自由進出周國國土已經讓周國群臣心有不滿,出於兩國同盟一起對抗外敵的份上,才沒有人出聲反對。
而現在百裏無忌提出更為出格的要求,令周國朝臣們為之憤怒。
“聖上,此事萬萬不可,明國實力雄厚。兩條官道一通,如果明國心懷叵測,那麽,我國就連對抗的時間都沒有。”李穀聲色俱厲地上奏道。
張昭跟上一步道:“聖上。李司徒所言是老成謀國之言,所謂人往高處走,眼下局勢是明國強,而周國弱,官道一通,我國百姓必將被吸引前往明國,如此,國將不國。望陛下三思。”
範質施施然上前道:“皇上剛允準明國金、銀票據在我國流通,這已經給了明國顏麵,我國勿須再對此事讓步。臣以為不如派使者前往金陵,推說眼下正是戰爭緊要時期,此事容後再議,這樣也不傷兩國交情。”
但憤怒的人不是全部,自然也有讚成的。出發點不同,決定也就不同。
王樸就表示了讚成,他是柴榮的心腹,柴榮此次前往徐州與百裏無忌會晤就是他親自安排的。
柴榮回來就召集群臣商議,這隻能說明柴榮是同意的,至少是有所讚同的,那麽。自己做為柴榮的心腹,自然需要支持柴榮的意見。況且,在王樸看來,任何事都有兩麵性,壞事經過一定的條件就會成為好事,這件事也一樣。
“皇上。臣有異議,明國願意出錢修路,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國為何要拒絕?”王樸一副舌戰群儒的姿態,就缺一把羽毛扇了,轉過頭。王樸麵對眾臣道,“諸位試想,明國出了錢,在我國國土上修路,路它沒生腳,不可能隨明國而去,它留在我國,方便的是誰?還不是我國臣民?諸位擔心明國心懷叵測,那完全可以避免,試想,如果事先與明國簽訂條約,其上麵明確規定,官道完工之後,凡明國百姓便可以自由往來,但明國軍隊必須得到我國朝廷同意之後,方可進出,如此,不就解決了諸位的擔心了麽?”
王溥待王樸說完之後,也上前一步說道:“皇上,王大夫言之有理,臣以為,條約上還須加一條,官道完工之後,須有我國軍隊加以看管,如此,就斷絕了明國撕毀條約,強行通過的做法。”
李穀、範質、張昭三人一聽,確實也有道理,如果明國真要翻臉對周國動武,那就是沒官道也一樣進攻。
但李穀再次上前奏道:“皇上,王侍郎和王大夫二人所說的雖然在理,但如此苛刻的條件,明國又怎會接受,諸位試想,明國出錢修路,結果修好就成了我國的了,連明軍通行都要得到我國同意,這種傻事,試問諸位願意做嗎?”
這下,在場眾人都啞口無聲了,這是一個非常淺見的道理,付出的與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甚至沒有比例,這種事,也確實是傻子也不會幹的。
柴榮甚覺為難,他真的好想還百裏無忌一份人情,但看來此事是行不通了。
王樸見柴榮神情有異,念頭一轉,道:“既然明帝提議修路,我國也同意修路,隻是條件有出入,不如,將我國的條件開出,派使者送往金陵,到時,同不同意我國條件,那就是明國自己的事了,同意,我國就得到了路,也不損失什麽,若不同意,那這就是明國自己的事了,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王樸這番話得到了在場所有周國大臣的讚同,確實,明國提議,周國同意,開出條件之後,答不答應,那就是你明國的事了,與周國與幹。
柴榮雖然心中覺得此舉有些無賴,但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於是,就同意了。
柴榮下旨,由王樸出使明國,交涉兩條官道的修築事宜。
五天後,王樸到達金陵府,向明國朝廷遞交國書,由此引起了明國第一次朝堂大爭。
如果說周國是由於柴榮威望根基達不到一定程度而引起朝臣產生異音,那麽明國朝堂之上產生爭執的原因正好相反,百裏無忌的威望足以不經朝議就能私自決定明國任何一件國事。
但百裏無忌從明國建立時就已經將內政大權下放給徐、孫、馮三相,為得是等到統一之後,能進一步進行製度改革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