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中,百裏無忌已經深得柴榮信任,而被真正當成了他的大哥。
柴榮隨即下令,大軍移師寧州以東的坊州。
其用意有二,一是柴榮想就近與百裏無忌會晤,以確定兩國共同抗敵事宜;二是渭、原二州的收複,周軍可以通過固守二州,分隔上、下兩路遼軍,各個擊破。
柴榮卻不知道,此次南下,遼軍的精銳禁軍有十二萬人之多,在渭州城血拚一場,勝利又來得如何慘痛。
柴榮更不知道,他的這一決定將使多少周國,甚至明國士兵死在渭、原二州城牆上。
……。
沿路不間斷地急奔,換馬不換人,經過兩天,百裏無忌率明軍進入渭州城。
見到百裏無忌完好地回來,徐守仁哭泣著拜倒在百裏無忌腳下,在這一刻,徐守仁終於放下心中的負擔,如同特戰軍士兵放下心中的負擔一樣,他們終究沒有失去百裏無忌。
渭州城中的不管是明軍還是周軍,都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仿佛打了一場大勝仗。
士兵們需要一種寄托,一種引領他們勝利的精神寄托。
而百裏無忌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任何一個明軍士兵心中,沒有誰能讓百裏無忌更讓他們信任。
一個從縣令到皇帝的人,一個能淪陷西域兩個月又安然歸來的人,還有誰能更讓士兵信任,最關鍵的是,士兵們覺得百裏無忌不但能帶著他們勝利,還能給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安定充足的生活,這不是換個皇帝能做到的。
趙匡胤、向訓默默地站在後麵,聽著士兵們瘋狂的歡呼聲,心中各種滋味參雜,不可明言。
等到群情有些退去,趙匡胤、向訓上前向百裏無忌見禮。
“大哥安好。三弟當日未能出兵救援,確實事非得已,還望大哥恕罪。”
“恭候明國皇帝安然返回,外臣向訓拜見明國皇帝。”
百裏無忌看著俯首施禮的趙匡胤。心中百感交集。
這個人,依照原來的曆史將成為柴榮的繼承者,建立宋朝。
百裏無忌對此人本來是一無好感,總覺得他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
可從交往以來,他對柴榮的忠誠卻是無可指責的。
也許,有雄才偉略之人、男人,都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欲望,百裏無忌自己也是如此,又何必苛求別人呢?
百裏無忌心中一歎,上前扶起二人。道:“事出突然,三弟自應靈活處置,再說朕也完好無損回來了,你勿須掛懷。”
趙匡胤也不想糾結於此事,繼續稟報道:“稟告明國皇帝。我國皇帝已經移師坊州,正往渭州城而來,傳訊懇請明國皇帝暫留渭州城一晤。”
百裏無忌愕然,這柴榮不要命了,渭、原二州在兩路遼軍的夾擊之下,危如累卵,竟讓自己暫留渭州不夠。他還正在趕來。
百裏無忌問道:“二弟現至何處?”
趙匡胤答道:“已過寧州。”
百裏無忌怒道:“你等竟不攔著,如此險惡之地,竟讓皇上涉險前來?”
趙匡胤、向訓一起苦笑道:“我等倒是想攔,可攔不住啊。”
百裏無忌相信二人的話,這等事,柴榮還真的可能不管不顧而來。
百裏無忌對趙匡胤道:“朕必須趕至原州。攔截陛下前來,在原州會晤即可,至少萬一有不測,可撤至寧州,全身而退。你二人鎮守渭州。如遇遼軍大舉進犯,可棄城向西,退至原州會合。”
見二人不敢應承,百裏無忌知道必是柴榮下了嚴令,要讓其死守渭州城,深憂二人會與渭城同歸於盡,百裏無忌道:“三弟,我是你大哥,也是周國皇帝的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事我做主,二弟那裏自由我去解說。”
見百裏無忌如此說話,趙匡胤自然知道渭州城的險惡,也不覺有些感動,道:“謝大哥體恤,弟弟遵命便是。”
百裏無忌歎了口氣,遂帶著雲揚、徐守仁召集軍隊去了。
特戰軍與新軍集合完畢,百裏無忌再次對前來相送的趙匡胤、向訓二人叮囑道:“如今明軍隨朕而去,渭州城僅憑五千周軍,根本不能固守。二位盡快設法西撤,朕會說服周國皇帝,在原州,安排大軍為你們接應。”
百裏無忌帶著明軍走了。
趙匡胤、向訓二人陷入了絕望,他們二人與百裏無忌的見解相同,渭、原二州不可守,柴榮自然也知道不可守,但收複失地的榮耀對於柴榮來說太具有you惑了,柴榮當知道百裏無忌還活著的消息,就有了周、明兩國聯手,依仗渭、原二州堅固的城防,將遼、阻卜軍死死地拖在二州城下。
借此消耗遼、阻卜的實力,進而逼退、甚至擊潰來犯之敵。
其實這個設想並沒有錯,錯在柴榮錯估了周軍的實力和百裏無忌決戰的決心。
百裏無忌並不想與遼、阻卜決戰,他隻想不斷地削除遼、阻卜的實力,使其國力衰退,引起內亂,最大限度地減少明國因戰爭引起的創傷。
趙匡胤、向訓二人知道柴榮的決心,這根本不是百裏無忌所能說服的,如果沒有援軍,他們二人將隨渭州城死去。
二人互視一眼,雖然事不可為,但依舊對百裏無忌抱有一絲希望,因為於私百裏無忌是柴榮結義大哥,於公,百裏無忌掌握著明軍。
如果百裏無忌說服不了柴榮,不舍二人白白死在渭州,也許明軍可能前來增援,那麽二人尚有希望逃出生天。
……。
百裏無忌讓雲揚、徐守仁率大軍跟隨,自己先率新軍急奔原州而去。
一天急趕,終於在柴榮出原州準備西去時將其攔在了原州。
柴榮看著這個隻大自己幾個月的結義兄長,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本應是敵國有競爭的明、周兩國,成了盟友,本應是敵人的兩個皇帝竟成了結義兄弟。
天下之大,雖說無奇不有,但此事為最。
而自己心底竟為百裏無忌從西域的生還而慶幸。
柴榮深切地感覺到,看見百裏無忌,他再沒有前些日子壓在心中的沉重。
柴榮隨即下令,大軍移師寧州以東的坊州。
其用意有二,一是柴榮想就近與百裏無忌會晤,以確定兩國共同抗敵事宜;二是渭、原二州的收複,周軍可以通過固守二州,分隔上、下兩路遼軍,各個擊破。
柴榮卻不知道,此次南下,遼軍的精銳禁軍有十二萬人之多,在渭州城血拚一場,勝利又來得如何慘痛。
柴榮更不知道,他的這一決定將使多少周國,甚至明國士兵死在渭、原二州城牆上。
……。
沿路不間斷地急奔,換馬不換人,經過兩天,百裏無忌率明軍進入渭州城。
見到百裏無忌完好地回來,徐守仁哭泣著拜倒在百裏無忌腳下,在這一刻,徐守仁終於放下心中的負擔,如同特戰軍士兵放下心中的負擔一樣,他們終究沒有失去百裏無忌。
渭州城中的不管是明軍還是周軍,都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仿佛打了一場大勝仗。
士兵們需要一種寄托,一種引領他們勝利的精神寄托。
而百裏無忌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任何一個明軍士兵心中,沒有誰能讓百裏無忌更讓他們信任。
一個從縣令到皇帝的人,一個能淪陷西域兩個月又安然歸來的人,還有誰能更讓士兵信任,最關鍵的是,士兵們覺得百裏無忌不但能帶著他們勝利,還能給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安定充足的生活,這不是換個皇帝能做到的。
趙匡胤、向訓默默地站在後麵,聽著士兵們瘋狂的歡呼聲,心中各種滋味參雜,不可明言。
等到群情有些退去,趙匡胤、向訓上前向百裏無忌見禮。
“大哥安好。三弟當日未能出兵救援,確實事非得已,還望大哥恕罪。”
“恭候明國皇帝安然返回,外臣向訓拜見明國皇帝。”
百裏無忌看著俯首施禮的趙匡胤。心中百感交集。
這個人,依照原來的曆史將成為柴榮的繼承者,建立宋朝。
百裏無忌對此人本來是一無好感,總覺得他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
可從交往以來,他對柴榮的忠誠卻是無可指責的。
也許,有雄才偉略之人、男人,都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欲望,百裏無忌自己也是如此,又何必苛求別人呢?
百裏無忌心中一歎,上前扶起二人。道:“事出突然,三弟自應靈活處置,再說朕也完好無損回來了,你勿須掛懷。”
趙匡胤也不想糾結於此事,繼續稟報道:“稟告明國皇帝。我國皇帝已經移師坊州,正往渭州城而來,傳訊懇請明國皇帝暫留渭州城一晤。”
百裏無忌愕然,這柴榮不要命了,渭、原二州在兩路遼軍的夾擊之下,危如累卵,竟讓自己暫留渭州不夠。他還正在趕來。
百裏無忌問道:“二弟現至何處?”
趙匡胤答道:“已過寧州。”
百裏無忌怒道:“你等竟不攔著,如此險惡之地,竟讓皇上涉險前來?”
趙匡胤、向訓一起苦笑道:“我等倒是想攔,可攔不住啊。”
百裏無忌相信二人的話,這等事,柴榮還真的可能不管不顧而來。
百裏無忌對趙匡胤道:“朕必須趕至原州。攔截陛下前來,在原州會晤即可,至少萬一有不測,可撤至寧州,全身而退。你二人鎮守渭州。如遇遼軍大舉進犯,可棄城向西,退至原州會合。”
見二人不敢應承,百裏無忌知道必是柴榮下了嚴令,要讓其死守渭州城,深憂二人會與渭城同歸於盡,百裏無忌道:“三弟,我是你大哥,也是周國皇帝的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事我做主,二弟那裏自由我去解說。”
見百裏無忌如此說話,趙匡胤自然知道渭州城的險惡,也不覺有些感動,道:“謝大哥體恤,弟弟遵命便是。”
百裏無忌歎了口氣,遂帶著雲揚、徐守仁召集軍隊去了。
特戰軍與新軍集合完畢,百裏無忌再次對前來相送的趙匡胤、向訓二人叮囑道:“如今明軍隨朕而去,渭州城僅憑五千周軍,根本不能固守。二位盡快設法西撤,朕會說服周國皇帝,在原州,安排大軍為你們接應。”
百裏無忌帶著明軍走了。
趙匡胤、向訓二人陷入了絕望,他們二人與百裏無忌的見解相同,渭、原二州不可守,柴榮自然也知道不可守,但收複失地的榮耀對於柴榮來說太具有you惑了,柴榮當知道百裏無忌還活著的消息,就有了周、明兩國聯手,依仗渭、原二州堅固的城防,將遼、阻卜軍死死地拖在二州城下。
借此消耗遼、阻卜的實力,進而逼退、甚至擊潰來犯之敵。
其實這個設想並沒有錯,錯在柴榮錯估了周軍的實力和百裏無忌決戰的決心。
百裏無忌並不想與遼、阻卜決戰,他隻想不斷地削除遼、阻卜的實力,使其國力衰退,引起內亂,最大限度地減少明國因戰爭引起的創傷。
趙匡胤、向訓二人知道柴榮的決心,這根本不是百裏無忌所能說服的,如果沒有援軍,他們二人將隨渭州城死去。
二人互視一眼,雖然事不可為,但依舊對百裏無忌抱有一絲希望,因為於私百裏無忌是柴榮結義大哥,於公,百裏無忌掌握著明軍。
如果百裏無忌說服不了柴榮,不舍二人白白死在渭州,也許明軍可能前來增援,那麽二人尚有希望逃出生天。
……。
百裏無忌讓雲揚、徐守仁率大軍跟隨,自己先率新軍急奔原州而去。
一天急趕,終於在柴榮出原州準備西去時將其攔在了原州。
柴榮看著這個隻大自己幾個月的結義兄長,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本應是敵國有競爭的明、周兩國,成了盟友,本應是敵人的兩個皇帝竟成了結義兄弟。
天下之大,雖說無奇不有,但此事為最。
而自己心底竟為百裏無忌從西域的生還而慶幸。
柴榮深切地感覺到,看見百裏無忌,他再沒有前些日子壓在心中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