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是這種平淡,最易感動人。


    明國的文官是文人墨客中的佼佼者,他們用多愁善感的文筆記錄、渲染了邊鎬的演講全程。


    自第二天起,邊鎬的演講傳遍整個金陵府,開始傳向明國各地。


    其勢頭已經蓋過了百裏無忌上次的演講,呈現出燎原之勢。


    平靜而簡單的一句:“那時侯,我已經死了。”視死如歸最好的注解。


    我不用看到勝利,因為我知道會勝利,而我隻不過為我們的勝利而先行一步。


    從此,此話成了明軍將士慨然赴死的心聲。不是不珍惜生命,而是認真地將死亡與戰爭融鑄在了一起,無數將士的誓死赤誠,淬出一把戰無不勝的血色戰刀。


    此刀,天下無敵。


    它不僅能摧毀敵人的肉體和意誌,抵抗意誌,它同樣能激勵明軍的意誌,是為軍魂。


    百裏無忌無意識的舉動,本是喚醒邊鎬求生的意誌,卻在無意之中,讓明軍的軍魂得到了升華,從英勇無畏演變成明白為什麽而戰,是一種漫長的蛻變過程。


    種子種下了,收獲還會遠嗎?


    ……。


    馮道是個聰明人,他太懂得人性了,能曆經數朝而不倒的人,完全有資格稱之為不倒翁。


    他從百裏無忌偶爾的隻字片言,還有此次碼頭上百裏無忌不禁意呼出的口號中,揣測到百裏無忌的用意。


    於是馮道將百裏無忌帶回的劉仁贍的血書抄錄,並為它賦上評語,與徐、孫二人商議之後,抄送金陵學府、博學府及明國各州、縣官府。


    “陛下明鑒,遼軍鐵騎兵刀槍不入,邊鎬及臣所部皆亡於斯,今臣彈盡,援絕,人無。背灤河。臣率殘部,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北伐勝利。


    數十年間。契丹所鯨吞蠶食我中原者,至是悉備圖籍獻還。全勝之局,秦漢以來,所未有也。以征虜公劉仁贍、昭毅將軍邊鎬及明軍數萬將士為國慨然赴死者,是為明國之棟梁。明國有金陵學府、潭州博學府,梓梓學子是為明國之未來,惟以崢崢鐵骨,與遼國爭持於北地,此乃我等之使命也……。”


    一時間,明國民意被煽動得非常狂熱。


    人人皆有一死抱報國恩。北伐掃蕩胡虜之誌。


    對於馮道,百裏無忌心中是喜歡的,但百裏無忌還是不想交與他更多的權力,在百裏無忌心中,馮道是屬於那種錦上添花的人。絕不可能做到雪中送炭。


    但馮道此次所為,是百裏無忌希望看到的,他雖然抵製地方軍權割據,但百裏無忌絕不想yan割了漢人的血性,百裏無忌讚同先生梁震所說文治天下,但絕不想出現揚文抑武的局麵。


    隻要百裏無忌自己保持著清醒,不窮兵黷武。那麽讓明國軍民保持著這種旺盛的鬥誌和足夠的警惕,符合明國的利害。


    為了適應日後的戰場,百裏無忌即日起對禁軍和禦林軍進行了改建。


    禁軍和禦林軍軍隊中隻設火槍兵、騎兵、運輸兵三種兵種,其餘全部取消,換裝下來的弓弩刀劍全部裝備於駐高麗軍和駐東瀛軍。


    對於火槍兵的裝備進行了調整,火槍兵不再穿著鏈甲。增加兩個手榴彈的配置,至每人八顆。事實上穿著鏈甲和不穿鏈甲,在對陣遼軍騎兵時的後果是差不多的,而不穿鏈甲至少可以減輕負重,可以多帶些槍彈和手榴彈。這些才是真正以攻代守的東西。


    百裏無忌不想組建重騎兵,一則太燒錢,二則百裏無忌知道重騎兵的下場,一旦失去速度,騎士的下場是悲慘的,百裏無忌不想貪圖鐵騎兵的衝撞威勢,而忽略了它的致命缺點。


    百裏無忌決心組建輕騎,同時完全放棄了防具。


    每個騎兵配置一把騎刀,四個地雷,十二顆手榴彈。


    用意是針對騎兵作戰中,正常情況下手榴彈的距離為八至十丈,在騎兵作戰中,輕騎的速度可以彌補投擲距離的不足。


    更生要的是一旦有了速度,防守就有了保障,隻要甩開敵人,就有時間埋設地雷,這為騎兵提供了防禦和反擊的可能。


    而騎兵刀是百裏無忌用明國坩堝冶煉的鋼為騎兵打造的,想必遼國是製造不了如此堅韌的兵刃的。


    如此既節省了開支,又達到了作戰的效果。


    輕騎兵如果與重騎兵對陣,硬拚那就是送死,但輕騎兵完全可以用自身速度的優勢,隨時可以從重騎兵麵前逃走。


    而真正到了非與重騎兵硬碰硬決戰的時候,百裏無忌隻能寄希望於火器。


    幸好,遼軍的重騎兵不多。


    禁軍和禦林軍隨即進行了換裝和訓練,百裏無忌為了達到自己預定的作戰效果,親自參與了對禁軍和禦林軍的訓練,集結指揮使以上軍官進行培訓。對火槍使用和騎兵火器作戰配合進行了指導。


    這段日子是百裏無忌難得有些許空瑕的日子。


    明軍陣亡將士的撫恤已經完成,家屬因為撫恤豐厚也覺得滿意,最重要的是,家中未成年男丁有官府資助入學。


    明國的各行各業在徐世銘等人的治理下,由戰備狀態重新轉入了生產狀態。


    第一次北伐戰爭,讓明國臣民的腦海中有了一抹驚醒,明軍不是無敵的,勝利依舊靠鮮血換來,也讓明國上下再次加重了對遼國的警惕。


    百裏無忌對軍隊整訓的指導完成之後,便開始解決那對孿生高麗公主的婚事。


    百裏康已經就任駐高麗軍總督,並開始恢複高麗的民生。


    出於高麗大半成年男丁皆被扶桑軍屠殺殆盡,百裏無忌打算讓百裏康讓五萬駐軍進行民族融合,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而百裏康和兩個高麗公主的聯姻,也將為此做出表率。


    十月初一,百裏無忌下旨,冊封高麗貞憲公主為高麗王。同時賜婚令高麗貞憲公主、貞欽公主下嫁駐高麗軍總督百裏康。


    處理了高麗之事後,百裏無忌為駐東瀛軍的主帥人選煩惱,駐東瀛軍已經整訓、武裝完畢,本來就要將明國與扶桑侵略高麗之事劃清界線,所以這支軍隊肯定不能交到豐臣仕旭的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