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臥榻邊的劉旻,唯有這樣,周國才能真正無後顧之憂,也隻有這樣,周國才能北上討伐遼國,才能收複失地。
所以,郭威在接見高麗使者後,明確地表態,“不允”,將高麗使者進貢的錢財和美女拒之朝堂外。
……。
光複二年三月初五。
百裏無忌下定決心準備收網。
百裏無忌召來徐世銘和孫光憲。
“二位卿家,朕已經決定北上。”
徐世銘和孫光憲皆位極人臣,百裏無忌命名“平幽”、“平雲”二艦之時,二人早已經猜到皇帝意欲何為,何況擴建水師陸戰軍?
“陛下,我國如今倉稟充實,軍械齊備,將士士氣高漲,戰必能勝。臣願意為陛下北伐收複失地鞠躬盡瘁。隻是,如今北方扶桑正與遼國開戰,戰況不明,以臣之見,待扶桑與遼國拚至精疲力竭,我國再出兵不遲。”
孫光憲心中非常願意明國北伐,明國如今疆土遼闊,百姓富足,是該開疆擴土了,有陛下這樣的雄主,自當有自己這樣的明臣。孫光憲所想到的,就是將戰耗降到最低,他還是擔心陛下是不是為了那兩個番女才興北伐之念。
徐世銘被孫光憲搶了先,心中雖然不快,但此時也不放心上,他上前奏道:“臣附議,孫相所慮,言之有理,臣以為,不但要等到扶桑與遼國拚至精疲力竭,而且先要打能北上通道,如今明國並沒有國土與遼國接壤,單靠艦船運輸補給,風險太大,請陛下斟酌。”
百裏無忌點點頭道:“兩位愛卿所奏皆為老成謀國之言,朕今日召你等前來商議,並非是要立即出兵北上,朕隻是希望自即日起。我國正式進入戰備,所有工坊、軍械坊、各級官府皆要為北伐竭盡全力。”
徐、孫二人揖身作禮,齊聲道:“陛下聖明。”
百裏無忌命令道:“孫相,即日起由你負責明國一切軍用物資籌備。”
孫光憲應道:“臣領旨。”
“徐相。自即日起,由你負責明國全國招募精壯。”
“但請陛下框定招募範圍。”
百裏無忌思忖片刻,道:“招募範圍為全國,凡年為十八至二十八歲男子,皆在招募之內,但家中獨子者、已有兄弟參軍者、已有兄弟陣亡者,此三種不招。招募人數以二十萬為限,不得超越。還有,氣氛,舉國上下驅逐契丹、收複河山的氣氛。你懂得?”
“陛下聖明,臣領旨。”
這幾年軍械坊製造的火炮除了用於“平幽”、“平雲”二艦上的,庫存中還存有六十門四寸火炮和三十六門五寸火炮。
百裏無忌召來百裏康,命令他組建炮兵廂,歸入特戰軍。編製為八百名炮兵,四千名後勤,置一千六百匹馱馬。
上一次收複蜀地與周國交戰,明國僅僅動用了現有兵力,時間僅用了兩個月。
而自這一日起,明國經過數年休養生息,再一次進入到全麵戰備狀態。這樣的力量,想必天下再無人能擋其鋒芒。
但百裏無忌和明國二相絕想不到,這北伐之路會如此的血腥和殘酷,更會如此地漫長。也許,沒有百裏無忌預先的布局,這次北伐會拖垮整個新興的明國。
……。
四月初三。豐臣仕旭率扶桑大軍揮師鴨綠江畔的義州,並下令封鎖鴨綠江所有渡口,收攏所有民間船隻木材,不得有一片木板北渡鴨綠江。
於是,義州乃至周邊州縣。連民房的門、窗一應被拆除。
就因此令,扶桑軍士兵搜出並俘獲了苟延殘喘的高麗光宗王昭一幹人等。
在確認之後,豐臣仕旭隻是輕輕地揮了揮手。
四月初三,王昭及其所有後妃、親屬共計兩百七十九人,皆被斬。
高麗滅亡。
而就在次日,耶律璟所派的三萬騎兵先鋒已至鴨綠江北岸。
率領遼軍騎兵的主帥是耶律頹昱,性格端直,為人恩怨分明。
耶律阮在世時待他確實不錯,封他為惕隱,兼任政事令,後又封漆水郡王。
所以耶律阮被耶律察割殺了之後,他毅然歸附耶律璟,助耶律璟平亂登基。
耶律璟為此曾許諾他,登基之後讓他任本部大王。
沒想,耶律頹昱在耶律阮下葬時,竟請求耶律璟,說要為耶律阮陪葬,以報答耶律阮的賞識之恩。
這本是演戲,耶律頹昱本是想借此表達自己的心意,可惜戲演得過了頭。
這讓耶律璟相當不痛快,雖然當時沒有發作,但心中留下了疙瘩,我的臣卻思念著舊主,這讓耶律璟非常地惱火。
你讓我不痛快,我就讓你全族不痛快。
於是,耶律璟正好借此次南下救援高麗,令耶律頹昱率本族騎兵為前鋒,消耗耶律頹昱的實力。
耶律頹昱自然知道耶律璟的意圖,但不敢違背命令,隻能順從南下。
一路上耶律頹昱盡量拖延時間,希望能讓耶律璟的後續大軍距離自己近一點,這不是說耶律頹昱殆戰,而是耶律頹昱希望耶律璟能看到他如何忠誠地執行命令並取得勝利。
雖然走走停停,但終究還是走過了來遠城。
出了來遠城,前麵就是鴨綠江,耶律頹昱並沒有想到高麗竟會在短短的時間內滅國,也不知道扶桑軍竟已經占領了鴨綠江對麵的義州,並囤積了大量的士兵。
而這時,豐臣仕旭卻已經得知遼軍已過來遠城的消息,他在俘獲的高麗士兵中挑選了十幾個乖巧之人,讓他們渡江偽稱扶桑軍隻是攻至西京(今平壤)城外,而高麗軍則在城中苦守待援。
耶律頹昱得知之後,深信不疑,令遼軍在鴨綠江邊稍事休整,收集渡江船隻,一日後,便命令全軍組織渡江。
耶律頹昱並不以為扶桑軍有多厲害,隻是以為高麗軍太無能,而對於自己麾下的遼軍戰鬥力,他是相當自信的。
而此時,後麵的斥候來報,耶律璟的左路大軍已經接近遼陽府時,耶律頹昱於是決定加快進軍。
所以,他並沒有介意渡江前需要派遣前鋒進行偵察,而是在得到渡江前來迎接的十數高麗士兵稟報之後,命令全軍同時渡江。
所以,郭威在接見高麗使者後,明確地表態,“不允”,將高麗使者進貢的錢財和美女拒之朝堂外。
……。
光複二年三月初五。
百裏無忌下定決心準備收網。
百裏無忌召來徐世銘和孫光憲。
“二位卿家,朕已經決定北上。”
徐世銘和孫光憲皆位極人臣,百裏無忌命名“平幽”、“平雲”二艦之時,二人早已經猜到皇帝意欲何為,何況擴建水師陸戰軍?
“陛下,我國如今倉稟充實,軍械齊備,將士士氣高漲,戰必能勝。臣願意為陛下北伐收複失地鞠躬盡瘁。隻是,如今北方扶桑正與遼國開戰,戰況不明,以臣之見,待扶桑與遼國拚至精疲力竭,我國再出兵不遲。”
孫光憲心中非常願意明國北伐,明國如今疆土遼闊,百姓富足,是該開疆擴土了,有陛下這樣的雄主,自當有自己這樣的明臣。孫光憲所想到的,就是將戰耗降到最低,他還是擔心陛下是不是為了那兩個番女才興北伐之念。
徐世銘被孫光憲搶了先,心中雖然不快,但此時也不放心上,他上前奏道:“臣附議,孫相所慮,言之有理,臣以為,不但要等到扶桑與遼國拚至精疲力竭,而且先要打能北上通道,如今明國並沒有國土與遼國接壤,單靠艦船運輸補給,風險太大,請陛下斟酌。”
百裏無忌點點頭道:“兩位愛卿所奏皆為老成謀國之言,朕今日召你等前來商議,並非是要立即出兵北上,朕隻是希望自即日起。我國正式進入戰備,所有工坊、軍械坊、各級官府皆要為北伐竭盡全力。”
徐、孫二人揖身作禮,齊聲道:“陛下聖明。”
百裏無忌命令道:“孫相,即日起由你負責明國一切軍用物資籌備。”
孫光憲應道:“臣領旨。”
“徐相。自即日起,由你負責明國全國招募精壯。”
“但請陛下框定招募範圍。”
百裏無忌思忖片刻,道:“招募範圍為全國,凡年為十八至二十八歲男子,皆在招募之內,但家中獨子者、已有兄弟參軍者、已有兄弟陣亡者,此三種不招。招募人數以二十萬為限,不得超越。還有,氣氛,舉國上下驅逐契丹、收複河山的氣氛。你懂得?”
“陛下聖明,臣領旨。”
這幾年軍械坊製造的火炮除了用於“平幽”、“平雲”二艦上的,庫存中還存有六十門四寸火炮和三十六門五寸火炮。
百裏無忌召來百裏康,命令他組建炮兵廂,歸入特戰軍。編製為八百名炮兵,四千名後勤,置一千六百匹馱馬。
上一次收複蜀地與周國交戰,明國僅僅動用了現有兵力,時間僅用了兩個月。
而自這一日起,明國經過數年休養生息,再一次進入到全麵戰備狀態。這樣的力量,想必天下再無人能擋其鋒芒。
但百裏無忌和明國二相絕想不到,這北伐之路會如此的血腥和殘酷,更會如此地漫長。也許,沒有百裏無忌預先的布局,這次北伐會拖垮整個新興的明國。
……。
四月初三。豐臣仕旭率扶桑大軍揮師鴨綠江畔的義州,並下令封鎖鴨綠江所有渡口,收攏所有民間船隻木材,不得有一片木板北渡鴨綠江。
於是,義州乃至周邊州縣。連民房的門、窗一應被拆除。
就因此令,扶桑軍士兵搜出並俘獲了苟延殘喘的高麗光宗王昭一幹人等。
在確認之後,豐臣仕旭隻是輕輕地揮了揮手。
四月初三,王昭及其所有後妃、親屬共計兩百七十九人,皆被斬。
高麗滅亡。
而就在次日,耶律璟所派的三萬騎兵先鋒已至鴨綠江北岸。
率領遼軍騎兵的主帥是耶律頹昱,性格端直,為人恩怨分明。
耶律阮在世時待他確實不錯,封他為惕隱,兼任政事令,後又封漆水郡王。
所以耶律阮被耶律察割殺了之後,他毅然歸附耶律璟,助耶律璟平亂登基。
耶律璟為此曾許諾他,登基之後讓他任本部大王。
沒想,耶律頹昱在耶律阮下葬時,竟請求耶律璟,說要為耶律阮陪葬,以報答耶律阮的賞識之恩。
這本是演戲,耶律頹昱本是想借此表達自己的心意,可惜戲演得過了頭。
這讓耶律璟相當不痛快,雖然當時沒有發作,但心中留下了疙瘩,我的臣卻思念著舊主,這讓耶律璟非常地惱火。
你讓我不痛快,我就讓你全族不痛快。
於是,耶律璟正好借此次南下救援高麗,令耶律頹昱率本族騎兵為前鋒,消耗耶律頹昱的實力。
耶律頹昱自然知道耶律璟的意圖,但不敢違背命令,隻能順從南下。
一路上耶律頹昱盡量拖延時間,希望能讓耶律璟的後續大軍距離自己近一點,這不是說耶律頹昱殆戰,而是耶律頹昱希望耶律璟能看到他如何忠誠地執行命令並取得勝利。
雖然走走停停,但終究還是走過了來遠城。
出了來遠城,前麵就是鴨綠江,耶律頹昱並沒有想到高麗竟會在短短的時間內滅國,也不知道扶桑軍竟已經占領了鴨綠江對麵的義州,並囤積了大量的士兵。
而這時,豐臣仕旭卻已經得知遼軍已過來遠城的消息,他在俘獲的高麗士兵中挑選了十幾個乖巧之人,讓他們渡江偽稱扶桑軍隻是攻至西京(今平壤)城外,而高麗軍則在城中苦守待援。
耶律頹昱得知之後,深信不疑,令遼軍在鴨綠江邊稍事休整,收集渡江船隻,一日後,便命令全軍組織渡江。
耶律頹昱並不以為扶桑軍有多厲害,隻是以為高麗軍太無能,而對於自己麾下的遼軍戰鬥力,他是相當自信的。
而此時,後麵的斥候來報,耶律璟的左路大軍已經接近遼陽府時,耶律頹昱於是決定加快進軍。
所以,他並沒有介意渡江前需要派遣前鋒進行偵察,而是在得到渡江前來迎接的十數高麗士兵稟報之後,命令全軍同時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