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廣政十年,這是中原百姓悲慘的一年。
契丹滅亡晉國後,耶律德光率軍入大梁,為保證契丹軍的供給,耶律德光采用北方遊牧民族的習慣,令騎兵四出以牧馬為名剽掠,稱“打草穀“。
大梁、洛陽及周圍州縣數百裏之內財產牲畜為之一空,中原百姓慘遭殺戮。
為賞賜南下契丹軍,耶律德光又命三司籌措賞賜之物,括都城士民錢帛,自將相以下均不能免;又分派數十人往諸州括借,民不聊生。而所括得的錢財,均收入內庫,準備運回北方。
中原百姓怨聲載道,因苦於契丹暴政,不斷有自發的起義奮起抗爭。
同時,再一次難民潮開始南湧,而這一次難民潮比上一次蝗災引發的難民潮更廣更大。
耶律德光入城後,許多人向他控訴張彥澤濫殺無辜。耶律德光也憤恨張彥澤剽掠京城,將張彥澤和監軍傅住兒一起抓了起來。耶律德光把張彥澤的罪行向百官宣布,並問:“張彥澤應不應該處死?”百官都說:“應該處死。”全城百姓也爭先恐後遞上狀牒上書張彥澤的罪行。初三,命將張彥澤、傅住兒押往北市斬首,並命高勳監斬。張彥澤原來所殺的士大夫的子孫,這時都攜帶喪杖,隨後怒罵,用喪杖痛打張彥澤的屍首。高勳命令砍斷手腕從銬鎖中取出屍體,剖腹取心來祭奠被他殺害的人。市民們爭著砸碎他的頭,取出他的腦髓,剁碎他的肉並分吃掉。
初五,耶律德光封石敬塘為負義侯,安置在黃龍府。
初七,耶律德光率兵從赤岡進入宮中。都城各門和宮禁大門,都派契丹兵把守,晝夜不離兵器。並且在大門前殺狗,在庭院中豎起長竿掛上羊皮作為詛咒。契丹主對群臣說:“從今以後。不整治兵器,不購置戰馬,減輕賦稅,少征徭役。天下太平了!”廢除東京建製,降開封府為汴州,原府尹為防禦使。
初九,耶律德光改穿中原衣冠,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舊有的典章製度。就命李崧為太子太師,充任樞密使;命馮道為太傅,在樞密院供職,擔任顧問。
蜀廣政十年。
正月初十,耶律德光頭戴通天冠,身披絳紗袍。在皇宮正殿登極,庭下設置了大典樂器和儀仗衛隊。改汗稱帝,正式定國號為“遼”。
耶律德光又分別派出使者,將詔書賜給原晉的各個藩鎮;各個藩鎮都爭著上表章稱臣,凡被召的沒有不快馬到達的。
隻有彰義節度使史匡威據守涇州不接受命令。
還有雄武節度使何重建。把來傳詔書的契丹使者殺掉,率領秦、階、成三州投降後蜀。
……。
當耶律德光剛攻入大梁城時,鎮守太原府的晉國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以為契丹人終歸是來搶掠一番,終歸會回去的。於是向耶律德光上了三道奏章,一是祝賀契丹進入大梁;二是因太原是夷、夏人雜居共處之處,守防士卒屯聚,所以不敢離鎮前往朝賀;三是本應獻上貢品。但正值契丹將領劉九一的軍隊從土門西入屯於南川,太原城中人心憂慮恐懼,待召還此軍,道路暢通,才可以送入貢品。
但當聽到耶律德光已經在開封登基為帝,在心腹郭威等人的勸進下。劉知遠應允了。
十五日,劉知遠在太原府登皇帝位。
同時劉知遠下詔書道:“各道官員為契丹搜刮錢財的,都罷免;原後晉臣子被脅迫派出作使者的,不予追究,命前來報到。至於其它契丹人。各處都要誅殺他們。”
……。
平安京,康子自羽柴仕旭出征之後,便回到京都。
在各人各種複雜的眼光中,她看出了嫉妒和羨慕,當然還有狠毒。
她心中知道,這些全來自於那個英武不凡的年輕人。
而那個年輕人,現在是她的夫君。
想到這一點,她就滿足了。
康子想去拜見天皇。
因為她想家了,想那個甲府的家。
她想稟告天皇,允許過了正月就同意她回家。
康子來到門前。
“陛下,臣肯定,皇女至今依然未經人事。”
“叭……。”顯然有東西被砸碎。
“他竟然敢如此羞辱朕。”
“陛下,如今他大權在握,京都以東皆成了他的領地,不可不防啊。”
“你有什麽辦法?”
“臣不敢說。”
“朕賜你無罪,說。”
“依臣看,不如陛下趁他正討伐四國和二道,暗中下詔令四國二道假意降伏,然後在其自長門渡海去豐前時,將其射殺在海上。”
“唔,此計有多大勝算?”
“臣以為至少有七成以上。”
“朕允了,交於你去辦吧,切記保密。”
……。
康子迅速地逃離,隻想離那屋子遠遠的。
她心中好怕,天皇居然要害他,害她的夫君。
不,不能讓他死。
康子心中念叨著,甚至不自覺地在嘴中念出聲來。
可如何將信送與他呢?
康子站在宮門處,望著宮門口的侍衛,無法可想。
隻好回到住處,忽然,她想到了一個法子。
康子趕緊找出個布袋,裝進些許豆子,然後將兩頭紮緊。
看著這個東西,康子內心禱告著,千萬讓他能猜到這其中的意思。
召來隨行的侍從,命令他趕緊快馬追上去親手送給太政大臣。
……。
八天後,羽柴仕旭率大軍來到備後,前麵就是安芸,羽柴仕旭讓大軍紮下營來,準備明天一早進攻安芸。
可讓羽柴仕旭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晚上,來自安芸、周防、長門、石見國的四個使者來到他的軍營,他們帶來四國國主的親筆信,降伏信。
這讓羽柴仕旭有些不知所措,就象憋足了勁,眼看就要一拳揮出,結果卻發現沒有了目標。
但這終歸是好事,能兵不血刃地拿下四國,那麽就該兵發西海道了。羽柴仕旭心中暗忖。
五天後,傳來羽柴守仁已經攻下讚岐、阿波兩國,正在進攻伊予的消息,羽柴仕旭心中更加放心,一切都如預期進展著。
契丹滅亡晉國後,耶律德光率軍入大梁,為保證契丹軍的供給,耶律德光采用北方遊牧民族的習慣,令騎兵四出以牧馬為名剽掠,稱“打草穀“。
大梁、洛陽及周圍州縣數百裏之內財產牲畜為之一空,中原百姓慘遭殺戮。
為賞賜南下契丹軍,耶律德光又命三司籌措賞賜之物,括都城士民錢帛,自將相以下均不能免;又分派數十人往諸州括借,民不聊生。而所括得的錢財,均收入內庫,準備運回北方。
中原百姓怨聲載道,因苦於契丹暴政,不斷有自發的起義奮起抗爭。
同時,再一次難民潮開始南湧,而這一次難民潮比上一次蝗災引發的難民潮更廣更大。
耶律德光入城後,許多人向他控訴張彥澤濫殺無辜。耶律德光也憤恨張彥澤剽掠京城,將張彥澤和監軍傅住兒一起抓了起來。耶律德光把張彥澤的罪行向百官宣布,並問:“張彥澤應不應該處死?”百官都說:“應該處死。”全城百姓也爭先恐後遞上狀牒上書張彥澤的罪行。初三,命將張彥澤、傅住兒押往北市斬首,並命高勳監斬。張彥澤原來所殺的士大夫的子孫,這時都攜帶喪杖,隨後怒罵,用喪杖痛打張彥澤的屍首。高勳命令砍斷手腕從銬鎖中取出屍體,剖腹取心來祭奠被他殺害的人。市民們爭著砸碎他的頭,取出他的腦髓,剁碎他的肉並分吃掉。
初五,耶律德光封石敬塘為負義侯,安置在黃龍府。
初七,耶律德光率兵從赤岡進入宮中。都城各門和宮禁大門,都派契丹兵把守,晝夜不離兵器。並且在大門前殺狗,在庭院中豎起長竿掛上羊皮作為詛咒。契丹主對群臣說:“從今以後。不整治兵器,不購置戰馬,減輕賦稅,少征徭役。天下太平了!”廢除東京建製,降開封府為汴州,原府尹為防禦使。
初九,耶律德光改穿中原衣冠,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舊有的典章製度。就命李崧為太子太師,充任樞密使;命馮道為太傅,在樞密院供職,擔任顧問。
蜀廣政十年。
正月初十,耶律德光頭戴通天冠,身披絳紗袍。在皇宮正殿登極,庭下設置了大典樂器和儀仗衛隊。改汗稱帝,正式定國號為“遼”。
耶律德光又分別派出使者,將詔書賜給原晉的各個藩鎮;各個藩鎮都爭著上表章稱臣,凡被召的沒有不快馬到達的。
隻有彰義節度使史匡威據守涇州不接受命令。
還有雄武節度使何重建。把來傳詔書的契丹使者殺掉,率領秦、階、成三州投降後蜀。
……。
當耶律德光剛攻入大梁城時,鎮守太原府的晉國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以為契丹人終歸是來搶掠一番,終歸會回去的。於是向耶律德光上了三道奏章,一是祝賀契丹進入大梁;二是因太原是夷、夏人雜居共處之處,守防士卒屯聚,所以不敢離鎮前往朝賀;三是本應獻上貢品。但正值契丹將領劉九一的軍隊從土門西入屯於南川,太原城中人心憂慮恐懼,待召還此軍,道路暢通,才可以送入貢品。
但當聽到耶律德光已經在開封登基為帝,在心腹郭威等人的勸進下。劉知遠應允了。
十五日,劉知遠在太原府登皇帝位。
同時劉知遠下詔書道:“各道官員為契丹搜刮錢財的,都罷免;原後晉臣子被脅迫派出作使者的,不予追究,命前來報到。至於其它契丹人。各處都要誅殺他們。”
……。
平安京,康子自羽柴仕旭出征之後,便回到京都。
在各人各種複雜的眼光中,她看出了嫉妒和羨慕,當然還有狠毒。
她心中知道,這些全來自於那個英武不凡的年輕人。
而那個年輕人,現在是她的夫君。
想到這一點,她就滿足了。
康子想去拜見天皇。
因為她想家了,想那個甲府的家。
她想稟告天皇,允許過了正月就同意她回家。
康子來到門前。
“陛下,臣肯定,皇女至今依然未經人事。”
“叭……。”顯然有東西被砸碎。
“他竟然敢如此羞辱朕。”
“陛下,如今他大權在握,京都以東皆成了他的領地,不可不防啊。”
“你有什麽辦法?”
“臣不敢說。”
“朕賜你無罪,說。”
“依臣看,不如陛下趁他正討伐四國和二道,暗中下詔令四國二道假意降伏,然後在其自長門渡海去豐前時,將其射殺在海上。”
“唔,此計有多大勝算?”
“臣以為至少有七成以上。”
“朕允了,交於你去辦吧,切記保密。”
……。
康子迅速地逃離,隻想離那屋子遠遠的。
她心中好怕,天皇居然要害他,害她的夫君。
不,不能讓他死。
康子心中念叨著,甚至不自覺地在嘴中念出聲來。
可如何將信送與他呢?
康子站在宮門處,望著宮門口的侍衛,無法可想。
隻好回到住處,忽然,她想到了一個法子。
康子趕緊找出個布袋,裝進些許豆子,然後將兩頭紮緊。
看著這個東西,康子內心禱告著,千萬讓他能猜到這其中的意思。
召來隨行的侍從,命令他趕緊快馬追上去親手送給太政大臣。
……。
八天後,羽柴仕旭率大軍來到備後,前麵就是安芸,羽柴仕旭讓大軍紮下營來,準備明天一早進攻安芸。
可讓羽柴仕旭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晚上,來自安芸、周防、長門、石見國的四個使者來到他的軍營,他們帶來四國國主的親筆信,降伏信。
這讓羽柴仕旭有些不知所措,就象憋足了勁,眼看就要一拳揮出,結果卻發現沒有了目標。
但這終歸是好事,能兵不血刃地拿下四國,那麽就該兵發西海道了。羽柴仕旭心中暗忖。
五天後,傳來羽柴守仁已經攻下讚岐、阿波兩國,正在進攻伊予的消息,羽柴仕旭心中更加放心,一切都如預期進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