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先聽聽某的理由。先來說說名聲,南平王確實名聲不好,但某以為隻是失小節。晉皇帝石敬塘割讓土地,賣祖求榮,以中原皇帝的尊貴卻向契丹人俯首稱臣,自貶兒皇帝,丟盡漢人之臉,這乃失大義。如何諸位說誰的名聲更惡?”


    眾人頜首稱是。


    “再來說說火器,火器之利有目共睹。但火器製造卻不並非難事,便是我們嚴守秘密,戰場上遺落的火器或者殘骸,都能讓有心人獲得製造之法,火器出現在戰場上隻是時間遲早而已。如今我們將火器關給南平王,諸位試想,南平王得到火器是否會獻給晉國,某以為不會,某以為南平王必會保密得比我們更甚。而以南平國的實力,真要大量製造出火器配給軍隊,那應該是兩年之後的事了,到時各勢力必也已自行研製出火器來,這和今日送給南平王有何區別?”


    眾人聞言陷入深思。


    “某雖名叫無忌,其實有所忌諱,某最忌諱的便是與賣國求榮之輩為伍,更休說拜在其麾下,此事某已有定論,勿須再議。


    徐世銘本來還有異議,但聽了百裏無忌最後一句話之後,豁然開悟,原來如此。主公這是在為自己積攢名聲,以大義回絕晉皇帝的冊封,想來稍加操縱,便會傳揚宇內,到時百裏無忌將得到所有忠義之士的擁戴。


    高,確實是高,這與些許火器甚至兩種節度使的分別來說,所獲豐厚的多了。


    當徐世銘讚許地望向百裏無忌的時候,他卻沒想到百裏無忌還有兩個用意,一是忠義。拒絕晉皇帝的冊封,接受南平王的冊封,這還能為百裏無忌獲得忠義之名,不另覓高枝,依舊忠心舊主的忠義名聲。成大事者,必需有正義之名,行正義之舉,起正義之師。


    二是接受晉國的節度使冊封之後,便會與南平王高從誨起直接衝突,高從誨雖被冊封為王,但隻是個虛銜,實職是荊南節度使,哪有主公是節度使,屬下亦是節度使之理?晉國用心百裏無忌早已知曉,石敬塘不過是將節度使之職當作誘餌,**百裏無忌明知是苦果也吞下去。畢竟明抵得住名利you惑的人太少,太少了。


    如今百裏無忌接受南平王冊封,則名義上還是南平王屬下,雖說損失了些許虛名,但得到實際的戰略利益,那就是與荊南三州互為倚仗,如今的形勢,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在百裏無忌的名聲和實力強大之前,南平王這把略顯破舊的傘,還是相當有用的。


    晉天福三年七月十五,大吉,諸事皆宜。


    原巴東縣令兼守備百裏無忌接受南平王高從誨的冊封,拜為夔萬經略使,轄地為夔、萬、忠三州。


    並將晉朝皇帝的天使拒之門外。


    同時將十車火器運送江陵獻給高從誨。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


    各個勢力都暗中開始軍隊調動,都判斷石敬塘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必定惱怒之下發兵荊南。這下有好戲看了,唯恐天下不亂之人如廝想著。


    確實如此,在這個時代,有誰會做出這種傻事,估計就是傻子也不會做。


    石敬塘就聽到消息的時候破口大罵道:“百裏小兒,真不識抬舉,竟然接受那賴子王的冊封,當個不入流的經略使,卻將朕的節度使視之如草芥,棄之如敝履。可恨,太可恨了,桑卿,朕要南征,將那百裏小兒擒來,朕要讓他生不如死。”


    侍立在邊上的樞密使劉處讓心中暗罵了無數次的桑老狗。


    臉上卻不得不麵帶微笑地上前提醒道:“聖上,臣樞密使劉處讓聆聽聖上旨意。”


    石敬塘猛然想起,桑維翰已經罷相,並罷去樞密使一職,外調相州任節度使了。


    哎,委屈桑卿了。朕也沒辦法啊。


    自從稱了兒皇帝,朕就沒過上一天好日子。


    石敬瑭雖推誠以撫藩鎮,但藩鎮仍不服,尤恥其臣於契丹。


    先是大同節度使判官吳巒,閉城不受契丹命被殲滅。


    再是應州指揮使郭崇威,挺身南歸。


    去年,天雄節度使範廷光反於魏州,朕令東都巡檢張從賓討伐,但沒想到張從賓與之同反。繼而渭州也發生兵變。


    到了今年,侍衛將軍楊光遠那狼崽子自恃手握重兵,幹預朝政,屢有抗奏。


    桑卿事事為朕著想,朕心裏知道。


    此次桑卿出主意將楊光遠移鎮洛陽,引起楊光遠的不滿。


    楊光遠上書指責桑卿“去公徇私,除改不當,複營邸肆於兩都之下,與民爭利”。


    並煽動晉國臣民一致反對,群情激憤啊。


    朕也隻能委屈你了,先去外麵休息一陣子,一有機會朕就讓你回來。


    石敬塘自顧自地在那哀歎。


    劉處讓雖然心中不滿,但依舊恭敬地上前提醒道:“聖上,還請聖上明示如何處置百裏無忌抗旨不遵之事。”


    石敬塘冷冷地斜了劉處讓一眼,事事要問我,要你個樞密使何用,還是桑卿好啊,能懂朕,要是桑卿在,他一定明白朕的心意。朕也就發發脾氣罷了,真要出去大軍南征,開玩笑,後院還不被你們這些白眼狼端了。


    “從朕口諭,令中書省撰寫戒書行文天下,給朕好好地罵罵那個不知好歹的百裏小兒。”


    “遵命。”


    “還不快去。”


    “臣……聖上……這就完了?”劉處讓小心翼翼地問道。


    “……。”


    蜀國孟昶的和談使者到了江陵府。


    江陵府諭令夔萬經略使百裏無忌速派員前往江陵府參與和談。


    百裏無忌令徐世銘為主,百裏仁為輔前往江陵。


    臨行前,百裏無忌交待了底限是,其它的都可以談,想要回三州之地,沒門。


    和談進程很快。


    孟昶迫於北方晉國大軍的壓力,沒有能力兩麵開戰,想盡快與南平化幹戈為玉帛。


    這邊的高從誨自然正落下懷,得了三州之地,雖然是名義上的,但番薯和火器已經得到,名利雙收,自然不想再與蜀國對抗。


    而百裏無忌這一方,隻能在和談條款上做做文章,其它的,如需不需要談和談不談得成輪不到自己發表意見,其實也不想發表意見。


    於是,兩天之後,兩方一邊達成和談,簽訂協議,皆大歡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