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進軍海外市場,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肯定不夠。國內公司在資金技術上比起來國外差距太大,我們必須得借助一些幫助。而現在,美國人在遊戲市場上有所動作,這實在是個再好不過的機會。”


    新世紀之初,全球的遊戲市場最主要的部分還是主機市場,而美國靠著自己強大的消費能力,在世界遊戲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是說起來比較尷尬,他們的是在當年雅達利作死導致覆滅之後,就已經完全被rb人占領了。可是說現在的美國主機遊戲玩家很大一部分都是被任天堂培養起來的玩家,在此之後,索尼的ps一出來也占據了一大部分市場。可是美國人自己的遊戲主機,一直都做得不怎麽樣。


    這倒不是說沒人努力過,有些遊戲公司做過這方麵的嚐試——比如說ea的創始人特裏普·霍金斯就曾經嚐試過搞了3do公司,想要推出主機……然後成功的搞砸了,還搭上了魔法門和英雄無敵係列;同樣,蘋果也曾經雄心勃勃的想要進入遊戲機市場這片領域,但是最終的結果也是狼狽退出。


    按照現在的主機市場來說,不算微軟的話,主流的主機廠商其實也就是兩家——一家是任天堂,另外一家是索尼。除了他們之外的其他公司幾乎都已經放棄了主機,包括世嘉都已經在主機硬件上丟盔棄甲,到了2000年也不再和索尼鬥下去了。


    ps2的發售,徹底擊潰了世嘉的信心。可是ps2的出現也給他們他們引來了新的競爭者——在經過了多年經營之後,現在的微軟已經是變成了龐然巨物。在賺錢賺得飛起的同時,他們也有些拔劍四顧,不知道該往哪個方麵投資了。比爾蓋茨有的是錢,他想要開拓一些新的市場,而他選定的市場就是遊戲主機。


    而這就是一個機會。


    “雅達利之後,這些年美國的遊戲機市場一直都是被rb人所控製的。對這樣的局麵,美國的遊戲廠商當然也不會特別滿意,早就想要做些什麽了。比爾·蓋茨選擇現在進入這片市場其實背後是美日兩國遊戲廠商的競爭……這是兩個在對抗的巨人,他們的對抗可以讓我們從中取利。”


    其實在杜立鼎看來,現在美日遊戲廠商的對抗,大部分都是rb人自己作死的結果。自從80年代開始,任天堂基本上就控製了美國的遊戲市場。這些年來,美國人也習慣了玩rb的遊戲,對rb的遊戲好評頗多。可rb人在成為市場霸主之後,並沒有選擇迎合美國人的需求去製造遊戲,他們更多的時候還是選擇了製造自己風格的遊戲。


    這些遊戲不能說不好,可美國人終究是美國人,他們有著自己的遊戲偏好。美國人喜歡的不是日式的rpg和rb的忍者,武士,美國人最愛的玩意兒永遠都是槍車球三大類型。可rb人不肯迎合美國人製造這些遊戲,還喜歡把這些遊戲斥為毒瘤……既然他們不要,就等於把市場拱手讓給了美國人,也讓美國公司有了喘息的餘地。


    在rb人還掌握著平台的時代,美國人很難和他們對抗。可是隨著pc市場逐漸擴大,美國遊戲廠商手裏也積累了資本,他們就可以反撲rb人了。


    杜立鼎記憶之中,美國遊戲產業逐步開始擊敗rb人大概也就是新世紀開始之後:在ps時代,歐美遊戲銷量最好的古墓麗影銷量排名第十五,rb包攬一切高銷量的遊戲。到了ps2時代,遊戲銷量前五的都是美式遊戲,rb遊戲的代表最終幻想隻能拍第六。而到了ps3時代,槍車球占據了遊戲銷量的前十,日係代表作最終幻想跌落到了第二十五,而到了ps4時代,rb幹脆直接宣布投降,黑魂係列也變成了美國式的遊戲。


    rb人想在美國搞文化輸出,可是文化輸出的同時,他們也失去了市場。很多人隻是注意到了美國作為強國之一,有著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但是人們往往會忽略,美國作為大國之一,也有著極為強大的基礎數據。美國的麵積在全世界排名前五,和中國不相上下。美國的人口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印兩國。而這樣的一個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他們的消費能力自然強的可怕:至少在中國崛起之前,沒有任何人能挑戰美國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的身份。


    龐大的人口數量再加上不俗的經濟實力,這使得美國本身就是一個極為雄厚的大市場,在中國市場崛起之前,這是世界第一的大市場,是世界上所有工業國家都必須爭奪的一片市場。誰能迎合這一片市場,誰就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用戶——雖然rb人占據了平台,但是美國遊戲公司更懂得迎合市場,他們就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巨大的市場是美國人的底氣,而新世紀之初,正是美國遊戲市場開始崛起的時候。微軟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遊戲主機市場可以說非常聰明。如果做的好的話,他們的遊戲機可以借此機會一下子成為新的遊戲產業霸主——這可能也是微軟最一開始的計劃。


    當然,他們這個想法是很美妙的,但是做到卻就難了。


    “微軟的計劃不錯,想要借助美國的遊戲產業崛起,這是個好想法。可是問題是,微軟想要做主機,卻缺少足夠的幫助……這不得不說是個悲哀。”


    遊戲市場現在大體上隻有兩家主機公司,可是在第三方遊戲商的支持上,索尼卻處於一家獨大的局麵。這一方麵是因任天堂本身就是最好的開發商之一,自己製作遊戲能力強,所以對第三方態度差,不重視第三方導致了第三方倒向索尼,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索尼自己的策略原因。


    索尼本身對於製作遊戲不擅長,他們雖然自己製作主機,但是主機平台上的遊戲主要靠第三方公司提供。而索尼認為,主機可以賣的賠錢一些,這不算問題:用戶買了主機之後還需要買遊戲,而索尼作為ps2這個平台的擁有者,可以找那些想要在ps2平台上開發遊戲的公司要錢,坐地分贓的抽成就可以把虧損的錢彌補回來,這就可以讓他們賺錢了。


    遊戲機便宜,賣的就多,賣的多了市場就大,就有更多的第三方加盟——這樣的做法使得索尼幾乎控製了所有的第三方遊戲廠商,也是微軟現在麵對的最大問題。


    “對於主機平台,索尼非常看重。他們絕對不允許自己出現競爭者,其他的對手一向會被他們針對。世嘉當年的事情就是個例子:他們的主機沒有任天堂的遊戲性和樂趣,第一方遊戲賣不動。而第三方遊戲又弄不到足夠的支持者,主機有了也沒用。世嘉就是這麽完蛋的,他們沒有爭過索尼。而現在,他們這一套肯定也會用在微軟身上。”


    麵對競爭者,rb人不可能傻到任由美國人和自己競爭,他們肯定也會暗中下絆子對付微軟。當年對付世嘉的辦法,索尼再次拿了出來:隻要抓住了第三方遊戲供應商,微軟有主機也白費。而作為一個美國公司,微軟有著美國人一貫的經商模式,他們沒心情像任天堂一樣深挖遊戲的娛樂性,一上來就簡單粗暴的拚機能,這才是他們的風格。


    微軟也確實是這麽做的:他們雖然收購了棒雞,自己也製作了光暈係列遊戲,但更大程度上還是寄希望於第三方遊戲廠商的支持。x-box的軟件環境主要以win2000和directx 8為核心,就是為了大幅降低遊戲軟件的開發難度,減少成本投入,吸引第三方廠商加盟。


    可是即使如此,他們的做法也沒有太好的收益:因為對那些遊戲開發商來說,遊戲開發難度並不是最大的攔路虎,他們麵對的最大問題在於:如果和微軟合作了,索尼會怎麽想?


    “rb遊戲市場現在占據全球的四分之一,但是rb開發商創造了全球超過一半的遊戲產值,而且拿走三分之二的利潤。無論是市場規模,製作能力,還是遊戲文化上,rb人都絕對不容忽視。更別提他們在歐美的第三方遊戲廠商那裏一樣也有重大的影響力。想要進軍遊戲主機市場,微軟就得拉攏第三方開發者——這並不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索尼在遊戲市場裏麵威風實在太大了,就算是第三方開發商對於索尼的權利金製度早就心存不滿,也沒有誰敢於反抗索尼。況且以微軟是沒有進入過遊戲機市場的外行人,就算是真的有頂尖遊戲公司願意投靠微軟,他們也未必看得出來,未必抓得住機會——惡性循環下,也會客觀上降低第三方對他們的信賴程度。因此上說,我敢斷言微軟的開拓之旅不會特別順利,他們會遭遇到很大的危險和麻煩,而我們雪中送炭給他們帶去幫助,他們自然而然就會需要我們。”


    杜立鼎的話並不是無的放矢,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微軟進軍遊戲市場的嚐試遭遇到了怎樣的失敗:第三方遊戲市場現在基本上是索尼一家獨大的局麵,大部分的遊戲廠商都不敢得罪索尼,而且微軟作為一個美國公司,本身被rb人視為威脅,他們想要在rb發展步步受阻,而回到了美國,大部分美國廠商又毫無節操,熱衷於跨平台,這也使得xbox發展並不順利。


    “微軟的問題其實很大,他們現在找不到足夠的第三方合作者。所以,這是一個我們的機會——也許我們可以和微軟合作一把。現在的微軟急需幫助,他們需要一個雪中送炭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未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dle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dleer並收藏重生之再造未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