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怎麽做父母官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作者:黑田職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問題是現在秦檜敲的是驚堂鼓,他們的命令裏,可沒有守好驚堂鼓這一項,他們隻能夠在旁邊看著,而且按理來說,他們麵對的這個大官兒,已經很給他們麵子了。
很快從衙門裏麵走出來了一個七尺壯漢,此人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穿著鎧甲,這讓秦檜有些意外,明明已經是知州了,在白天的時候竟然還穿著鎧甲,而且可以很肯定的是,此人並不是在作秀,應該是長期如此。
也就是說這個邵隆,應該是每時每刻都做好了戰備的狀態,怪不得這個人能夠守衛商州十年,保證在金國人的攻擊下沒有陷落,從這一點上來說就比很多將軍要強的多。
“我乃是商州知州邵隆,敲驚堂鼓者乃是何人,又有何冤情或者是案件需要上訴,請速速講來。”
“我乃是大宋從一品參知政事秦檜,有事特來商州,求見商州知州邵隆,隻是因為你不願意見我,所以隻能夠出此下策。”
“原來是秦檜秦參政,你乃是議和派,我乃是主戰派,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為何要見?而且我勸你最好趕快離開,在我的眼中,爾等就是賣國求榮之人,在我沒有拔刀殺你之前,你還有機會走。”
“我是賣國求榮之人,那也就是說在你的眼中,那朱勝非就是一個大大的忠臣是嗎?”
“然也,朱大人一心為國,而且反對議和的事情,難道說跟你這樣的大奸臣相比,他就不是個忠臣嗎?”
“你可知道朱勝非之前在東南沿海,所提出的月椿錢之故事,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所以導致了整個淮南以及福建一帶叛亂頻發,一直到現在還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你可知道朱勝非一直支持的是劉光世和張俊這樣的人物,這兩個人一聽到金國人的名字,恨不得就要帶著自己的手下向後逃跑,支持這樣的人作為大宋的棟梁,你覺得朱勝非還是個忠臣嗎?”
“你這是強詞奪理,為了能夠抗金,地方的百姓受一點點損傷又有何不可,至於劉光世和張俊兩人,乃是當世之名將,或許之前有些對金國的敗績,但還不至於成為爾等小人口中之談資。”
“原來邵知州是這麽想的,還真是有意思。”
“爾趕快離開吧,如果說再不走,我可真的要對你拔刀了。之前還因為你是朝廷的大員,所以對你客氣,如果你繼續在用這樣的語氣,我可真的就不客氣了。”
“邵知州在此也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吧!”
“我在此已經有兩年四個月,爾何出此言呢?”
“邵知州可知道兩年前的那一次幹旱。”
“知道?”
“那你可知道,在那一次幹旱之中有數萬,商州之百姓不得不流離失所。”
“我知道。”
“我之前去均州的錫義山招攬了一支義軍,其首領便是張用。”
“張用也算是驍勇善戰之人,也是一條好漢,我知道這個人。”邵隆說道。
“現在張用將軍帶著他的麾下人馬,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官軍,並且配合衛州的王德將軍,成為了他的助手。”
“這些跟你之前講的沒有任何關係。”
“這些確實和之前說的無關,然張用將軍麾下有三千餘商州籍的士卒,另有近萬百姓跟隨,他們之前都是跟著張用將軍的流寇。”
“有這麽多商州兵,那為什麽我在商州進行招兵的時候,卻招不到多少人馬呢?這些逆民,他們寧願去當山賊,也不願意跟著我一起抗金,實在可惡。”邵隆這個時候語氣有些惱羞成怒。
“你知道這些商州人為什麽要成為流寇嗎?”
“無他,逆民耳。”
“非也,非也,如果說能夠在商州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誰會願意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去過拿刀頭舔血的日子,試問將軍難道你自己願意這樣嗎?”
“難道你的意思是,他們跟前兩年的那一次幹旱有關係?”邵隆問到。
“是的,就是因為那一次的幹旱,他們在商州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活路,所以他們才會成為流寇。邵將軍,邵知州,敢問麵對這些流民,你可為他們做過什麽,能夠讓他們在商州好好的生活。”
“這……我放出過五百石糧食。”
“五百石糧食,邵知州,你還真是大方呢!”
“你到底什麽意思?”
“我在虔州的時候,為了拉攏當地的溪洞蠻族,我都一次性都撥付了他們一千石的糧食,你要知道他們部落隻有五千人而已,一個商州三十萬百姓,你卻僅僅隻撥出五千石的糧食,如果說我是商州的百姓,我也一樣不會為你打仗。”
“你……秦參政真個是能言善辯。”
“不是我能言善辯,而是你對待治下的百姓,實在是太過於刻薄。”
“刻薄,你說的容易,你要知道這商州可是大宋的最前線,為了能夠把商州的軍事發展起來,讓普通百姓受點委屈,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邵隆說道。
“但我要告訴你,在我看來,這兩者實際上可以兼得。”
“兼得,你說的倒是非常的輕巧,我何嚐不想發展地方經濟,但是商州土地貧瘠,而且適合於耕種的土地非常的稀少,在這樣的地方進行耕作,本來就非常的困難。
每年商州產出的錢糧都非常的有限,隻是供給士卒的消耗都有點困難,我倒是希望秦參政能夠教我,應該如何去兼得?”
“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想做到資源的合理分配,就隻有兩種可能性,開源和節流,很顯然到目前為止,你所做的事情就是節流,卻從來沒有想過去開源。
你罔顧百姓利益,就算軍事實力沒有問題,最後失去百姓支持,你一樣不能夠保證商州的經濟產出,甚至之後的後勤狀況會越來越糟糕。
如果你隻是守著商州現有的土地去過日子,那我要告訴你,不管你在這裏經營多少年,這商州仍然隻是這個樣子。”
很快從衙門裏麵走出來了一個七尺壯漢,此人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穿著鎧甲,這讓秦檜有些意外,明明已經是知州了,在白天的時候竟然還穿著鎧甲,而且可以很肯定的是,此人並不是在作秀,應該是長期如此。
也就是說這個邵隆,應該是每時每刻都做好了戰備的狀態,怪不得這個人能夠守衛商州十年,保證在金國人的攻擊下沒有陷落,從這一點上來說就比很多將軍要強的多。
“我乃是商州知州邵隆,敲驚堂鼓者乃是何人,又有何冤情或者是案件需要上訴,請速速講來。”
“我乃是大宋從一品參知政事秦檜,有事特來商州,求見商州知州邵隆,隻是因為你不願意見我,所以隻能夠出此下策。”
“原來是秦檜秦參政,你乃是議和派,我乃是主戰派,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為何要見?而且我勸你最好趕快離開,在我的眼中,爾等就是賣國求榮之人,在我沒有拔刀殺你之前,你還有機會走。”
“我是賣國求榮之人,那也就是說在你的眼中,那朱勝非就是一個大大的忠臣是嗎?”
“然也,朱大人一心為國,而且反對議和的事情,難道說跟你這樣的大奸臣相比,他就不是個忠臣嗎?”
“你可知道朱勝非之前在東南沿海,所提出的月椿錢之故事,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所以導致了整個淮南以及福建一帶叛亂頻發,一直到現在還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你可知道朱勝非一直支持的是劉光世和張俊這樣的人物,這兩個人一聽到金國人的名字,恨不得就要帶著自己的手下向後逃跑,支持這樣的人作為大宋的棟梁,你覺得朱勝非還是個忠臣嗎?”
“你這是強詞奪理,為了能夠抗金,地方的百姓受一點點損傷又有何不可,至於劉光世和張俊兩人,乃是當世之名將,或許之前有些對金國的敗績,但還不至於成為爾等小人口中之談資。”
“原來邵知州是這麽想的,還真是有意思。”
“爾趕快離開吧,如果說再不走,我可真的要對你拔刀了。之前還因為你是朝廷的大員,所以對你客氣,如果你繼續在用這樣的語氣,我可真的就不客氣了。”
“邵知州在此也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吧!”
“我在此已經有兩年四個月,爾何出此言呢?”
“邵知州可知道兩年前的那一次幹旱。”
“知道?”
“那你可知道,在那一次幹旱之中有數萬,商州之百姓不得不流離失所。”
“我知道。”
“我之前去均州的錫義山招攬了一支義軍,其首領便是張用。”
“張用也算是驍勇善戰之人,也是一條好漢,我知道這個人。”邵隆說道。
“現在張用將軍帶著他的麾下人馬,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官軍,並且配合衛州的王德將軍,成為了他的助手。”
“這些跟你之前講的沒有任何關係。”
“這些確實和之前說的無關,然張用將軍麾下有三千餘商州籍的士卒,另有近萬百姓跟隨,他們之前都是跟著張用將軍的流寇。”
“有這麽多商州兵,那為什麽我在商州進行招兵的時候,卻招不到多少人馬呢?這些逆民,他們寧願去當山賊,也不願意跟著我一起抗金,實在可惡。”邵隆這個時候語氣有些惱羞成怒。
“你知道這些商州人為什麽要成為流寇嗎?”
“無他,逆民耳。”
“非也,非也,如果說能夠在商州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誰會願意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去過拿刀頭舔血的日子,試問將軍難道你自己願意這樣嗎?”
“難道你的意思是,他們跟前兩年的那一次幹旱有關係?”邵隆問到。
“是的,就是因為那一次的幹旱,他們在商州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活路,所以他們才會成為流寇。邵將軍,邵知州,敢問麵對這些流民,你可為他們做過什麽,能夠讓他們在商州好好的生活。”
“這……我放出過五百石糧食。”
“五百石糧食,邵知州,你還真是大方呢!”
“你到底什麽意思?”
“我在虔州的時候,為了拉攏當地的溪洞蠻族,我都一次性都撥付了他們一千石的糧食,你要知道他們部落隻有五千人而已,一個商州三十萬百姓,你卻僅僅隻撥出五千石的糧食,如果說我是商州的百姓,我也一樣不會為你打仗。”
“你……秦參政真個是能言善辯。”
“不是我能言善辯,而是你對待治下的百姓,實在是太過於刻薄。”
“刻薄,你說的容易,你要知道這商州可是大宋的最前線,為了能夠把商州的軍事發展起來,讓普通百姓受點委屈,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邵隆說道。
“但我要告訴你,在我看來,這兩者實際上可以兼得。”
“兼得,你說的倒是非常的輕巧,我何嚐不想發展地方經濟,但是商州土地貧瘠,而且適合於耕種的土地非常的稀少,在這樣的地方進行耕作,本來就非常的困難。
每年商州產出的錢糧都非常的有限,隻是供給士卒的消耗都有點困難,我倒是希望秦參政能夠教我,應該如何去兼得?”
“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想做到資源的合理分配,就隻有兩種可能性,開源和節流,很顯然到目前為止,你所做的事情就是節流,卻從來沒有想過去開源。
你罔顧百姓利益,就算軍事實力沒有問題,最後失去百姓支持,你一樣不能夠保證商州的經濟產出,甚至之後的後勤狀況會越來越糟糕。
如果你隻是守著商州現有的土地去過日子,那我要告訴你,不管你在這裏經營多少年,這商州仍然隻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