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站在書塾的窗戶邊上,墊著腳尖, 偷偷仰著腦袋朝裏頭張望, 小小的人兒穿著一件大人衣裳改製的寬袖對襟小襖, 舉手的時候袖子往下滑,露出一截白胖的藕節般的手臂。
他的頭發被高高紮起盤了個小球球,係了一根紅頭繩, 圓臉蛋,高鼻梁, 眉清目秀, 唇紅齒白, 誰見了都得誇一句好。
“小寶, 你怎麽又跑這裏來了, 要是打擾了三叔伯上課, 爺爺可是會打你的。”
梅花割完豬草正準備回家, 就看到了自家小弟趴在村子的書塾外, 嚇得她趕緊上前, 拉著小弟就要離開。
“二姐, 我不打擾三叔伯上課,我就是想要看一看, 大堂哥他們每天都在學些什麽東西。”
晏褚, 也就是現在小名叫小寶的孩子聽話的牽著二姐梅花的手朝家裏走, 一點都沒有要鬧騰的意思。
“你是不是也想念書了?”
梅花今年十一歲了,她的身量挺高的,就是有些瘦,穿著不合身的衣服,看上去更是跟個長棍似得。
不過她的模樣出落的好,鵝蛋臉,大眼睛,雖然皮膚黑了些,卻不掩蓋她標致的五官。
姐弟倆有幾分相像,一看就是同一對爹媽生的。
鄉下人家的姑娘,十二三歲就能許人家了,十四五歲就能嫁人了,小地方,隻有那些家裏實在窮,想要多留閨女兩年幫襯家裏的人家才會把閨女留到十七八歲,拖成老姑娘了才許人。
因此在後世看來還是孩子模樣的晏梅花這時候已經很有大人的架勢了。
“家裏這兩年收成不錯,等你滿了六歲,爺爺奶奶或許會同意你去念書的。”
她背著一筐比晏褚人還高的豬草,行動麻利,就和沒事人一樣,顯然是做慣了農活的,看著弟弟眼神裏透露著希冀,晏梅花沒有多打擊他,而是對他進行了適當的鼓勵。
其實在晏梅花看起來也確實是如此。
他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村叫永寧村,晏家在永寧村是大姓,傳說當初就是晏家的老祖宗逃難來到了這片荒地,他帶著自己的妻兒在這裏紮根,繁衍生息,一代代的才將這片土地開墾成如今這個富饒美麗的小村莊,因此要是論起來,村裏姓晏的八百年前還真就是同一個祖宗。
後來,又陸陸續續有了一些外姓人搬來了這個村莊,晏姓,才漸漸不再是這個村裏唯一的姓氏。
不過在永寧村裏,晏家的族長就是永寧村的村長,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晏家人相較於其他外姓人在村裏更有話語權,這也是難免的。
晏家的老祖宗很有前瞻性,他鼓勵小輩們念書,在他晚年,甚至要求子孫空出一部分良田,那部分良田每年的收入,都用於修繕村裏的書塾,以及幫助那些條件差的晏氏子孫念書,幾百年下來,皇朝兩經更替,可是晏家這個家規卻一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附近的幾個村,永寧村是唯一有自己的書塾的,除了晏姓孩子,其他人家要是願意出錢也能來書塾念書。
他們這書塾並不算大,負責教書的也多數都是晏姓考上秀才專心備考舉人,想要借著教書溫故以及賺點束脩貼補家用的族人。
通常,考上童生後的孩子就不會再呆在書塾念書了,而是會選擇去縣學,不過,基礎都是在村裏的書塾打的,晉朝開國來,晏家書塾一共培養出了兩個一個進士,三個舉人,七個秀才以及童生若幹,已經是十分不錯的成績了,也是因為這一點,鎮上的有些人家也會特地把孩子送來晏家的族學念書,看中的就是這裏的學習氛圍,和夫子的能力。
晏家的那個進士是族長那一支的,現在官拜四品,官銜並不算特別高,可是卻是個京官,因為對方的存在,就是縣令和知府都對他們永寧村的人客氣一些。
在這片地界,晏姓就是一個很好的招牌,走出去,也不用擔心受欺負,不過那是對外的,對內,同樣是姓晏的,就沒有那麽多優待了。
晏梅花的祖父和族長還是堂兄弟,他們見了族長,還能稱呼一聲堂爺爺。
族長的父親是長子,順理成章繼承了族長的位置,晏褚的曾祖父是次子,在兄長繼承了族長之位後,他們這一係也就成了旁支。
他們的祖父是獨子,從曾祖手中繼承了十三畝上等的水田,七畝中等的水田,以及二十四畝沙地,這些土地上收獲的糧食作物足夠一家人一年的嚼用,甚至還綽綽有餘,比起一部分隻能溫飽的族人和村人,他們家裏時不時就能去鎮子上的豬肉鋪裏割幾兩豬肉,或是和村裏的獵戶買一些小野味解解饞。
晏槐,也就是晏褚的祖父,妻子晏江氏,育有二子一女。
長子晏長學,早年念了幾年書,識點字,現在在鎮上一家酒館裏當掌櫃,每個月能有將近八百文的工錢,他的妻子是鄰村的姑娘劉福春,剛嫁到晏家的第一年就給晏家生了個長孫,在晏家很有一些臉麵。
現在夫妻倆一共育有兩子一女,長子晏褍,今年十三歲,次女晏春花,今年十一歲,幼子年紀最小,和晏褚一般大,隻比他早了一個月出生,因為是老來子的緣故,很得夫妻倆的寵愛。
晏長學因為在鎮上的酒館當掌櫃,來回奔波未免麻煩,在晏褍考上童生並且去了縣學後,晏老頭和晏江氏就出錢在鎮上買了套小院子,足足五十兩,那筆錢,幾乎掏空了老兩口這些年攢下來的積蓄。
從那以後,晏家長房基本上就住鎮上了,基本得等到逢年過節才回來。
晏長習,也就是晏褚這個身體的父親,現在就留在永寧村裏,幫著晏家老兩口侍弄地裏的莊稼,他的妻子李秋月也是鄰村的,夫妻倆都是那種不怎麽會爭,悶聲悶氣,對於雙親的吩咐,從來就沒有膽子提出過反對意見,這也注定了他們在這個家裏不受重視,被忽略被欺負。
兩人育有三女一子,長女梅花,今年十一歲,次女桃花,今年八歲,幼女蘭花,今年七歲,晏褚是最小的孩子,在他出生之前,因為沒有生出兒子的緣故,李秋月在晏家的日子很不好過,也因為沒有兒子,兩人說話都不硬氣,看著老兩口明目張膽的偏心眼,也不敢有絲毫意見。
晏老頭和晏江氏的小女兒晏牡丹早早就出嫁了,她的男人還挺有本事,自己做小買賣,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已經舉家搬到了縣裏。
晏牡丹有一雙兒女,平日裏也不怎麽看得起自己那個在地裏刨食的二哥,對二房的孩子,也沒有大房的孩子來的親。
不過晏牡丹的日子也不是那麽好過的,男人有錢就變壞,她家男人自從發達後就納了兩房小妾,雖然不至於動搖她的地位,可是看著那兩個妖妖嬈嬈的女人也覺得惡心,其中一個還整出來一個庶女,晏牡丹隻要回家,就會提起那三個她恨得牙癢癢的女人。
對於家中侄子念書上進,晏牡丹是全力支持的,她也想自家出一個秀才舉人,要是這樣,她男人就不會那麽毫無顧忌的給她沒臉了。
晏褍,長房長子,就是那個被所有人抱著期待長大的孩子。
他從小就顯露出了讀書的天分,八歲就過了童子試,縣學的夫子看好他,所有人都覺得他的未來一片光明,包括晏氏宗族,在這個前途可期的宗族子弟身上,給予了不少資助。
可是晏褍今年已經十三歲了,之後的幾次院試他屢屢落榜,好在他還算年輕,許多人雖然覺得他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靈性了,卻依舊堅定的認為對於這個八歲就過了童子試的孩子而言,考上秀才,隻是早晚的事罷了。
這時候,供一個讀書人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便是有宗族的支持,晏牡丹時不時往家裏偷渡點東西,晏褍在縣城的花費還是讓晏家捉襟見肘,一個讀書人就已經讓家裏這般吃力,更別提兩個了。
晏家還未分家,所以所有的花銷一切都從公中來,可是說說是公中的錢,實際上還不如說是晏老頭夫婦和老二一家的錢。
晏長學每個月有八百文的工錢,逢年過節,酒館還會分點肉和米油之類的東西,可是那些錢糧從來就沒有見他們上交公中過,而老二晏長習一家,地裏收成賺的錢從來都是直接到晏江氏手裏的。
偶爾農閑時李秋月和女兒們打絡子賺的幾文十幾文錢,晏長習去鎮上縣裏接的短工的活賺來的錢,也得被晏江氏勒令上交,一大家子,都不一定能找出十文錢來。
晏梅花比她那對愚孝的父母想的更明白,因此她雖然嘴上說的輕鬆,對於弟弟到底能不能念的了書,她自己心裏也沒個底。
憑著大伯和大伯母那心性,家裏要是再供一個讀書人,那一定也會是他們家的小兒子。
爺奶都偏心慣了,到時候怎麽樣還不一定呢。
一高一矮的兩姐弟慢悠悠的朝家裏走,因為心裏都藏著事,等晏桃花走到他們麵前的時候,兩人也沒有察覺。
“想啥呢二姐?”
晏桃花衝晏梅花招了招手,然後從懷裏掏出小半塊黃豆糕,塞到了弟弟晏褚的嘴裏。
“快吃吧,姑姑回來了,她賞的。”
晏桃花的性子比較潑,對於那個喜歡拿鼻孔看人的姑姑一點都不親近,每次對方回來拿的拿點東西,多數都是給爺奶和大伯他們一家的,給他們幾塊糕餅就和割肉一樣,所以晏桃花每次說姑姑給她什麽東西了,都喜歡說是賞她的。
“老姑回來了?”
晏梅花一點都不覺得妹妹把東西給弟弟吃而不是給自己有什麽毛病。
一來她是大姐,本來就該讓著弟弟妹妹們的,二來要不是因為弟弟的出生,他們的日子更難過,所以不僅僅是晏梅花,家裏的三個姐姐對於這個弟弟,都是疼愛有加的。
“不僅是老姑,還有大伯大伯娘他們呢,似乎是在說想要送晏裪去念書的事,明明小弟也就比晏裪小了一個月,怎麽就不說送小弟去念書呢。”
晏桃花麵上憤憤,爺奶年紀大了,家裏的地基本上就是他們爹媽侍弄的,大伯一家賺來的錢就僅夠自家在鎮上的開銷,他們當牛做馬供大堂兄念書得不到一句好,現在再來一個小堂弟,他們一家是欠他們的,爺奶太偏心,晏桃花心裏不服。
“你說大伯他們在和爺奶說送二寶去念書的事?”
晏梅花心裏幾番思索:“桃花,你去地裏把爹娘給叫來。”
說罷,她低頭看向了一旁的弟弟。
“家裏要是還得供一個讀書人,那一定得是小寶你。”
晏梅花的神情堅定,這個場景,晏褚在接受這個世界劇情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一遍了,可是親身經曆感受到的那份情感和走馬觀燈著這個世界時是完全不同的。
原身很幸運,擁有這樣疼他愛他的姐姐,他不懂得珍惜,他會幫他好好照顧她們,這輩子,他不會重複原身犯下的那些錯誤。
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站在書塾的窗戶邊上,墊著腳尖, 偷偷仰著腦袋朝裏頭張望, 小小的人兒穿著一件大人衣裳改製的寬袖對襟小襖, 舉手的時候袖子往下滑,露出一截白胖的藕節般的手臂。
他的頭發被高高紮起盤了個小球球,係了一根紅頭繩, 圓臉蛋,高鼻梁, 眉清目秀, 唇紅齒白, 誰見了都得誇一句好。
“小寶, 你怎麽又跑這裏來了, 要是打擾了三叔伯上課, 爺爺可是會打你的。”
梅花割完豬草正準備回家, 就看到了自家小弟趴在村子的書塾外, 嚇得她趕緊上前, 拉著小弟就要離開。
“二姐, 我不打擾三叔伯上課,我就是想要看一看, 大堂哥他們每天都在學些什麽東西。”
晏褚, 也就是現在小名叫小寶的孩子聽話的牽著二姐梅花的手朝家裏走, 一點都沒有要鬧騰的意思。
“你是不是也想念書了?”
梅花今年十一歲了,她的身量挺高的,就是有些瘦,穿著不合身的衣服,看上去更是跟個長棍似得。
不過她的模樣出落的好,鵝蛋臉,大眼睛,雖然皮膚黑了些,卻不掩蓋她標致的五官。
姐弟倆有幾分相像,一看就是同一對爹媽生的。
鄉下人家的姑娘,十二三歲就能許人家了,十四五歲就能嫁人了,小地方,隻有那些家裏實在窮,想要多留閨女兩年幫襯家裏的人家才會把閨女留到十七八歲,拖成老姑娘了才許人。
因此在後世看來還是孩子模樣的晏梅花這時候已經很有大人的架勢了。
“家裏這兩年收成不錯,等你滿了六歲,爺爺奶奶或許會同意你去念書的。”
她背著一筐比晏褚人還高的豬草,行動麻利,就和沒事人一樣,顯然是做慣了農活的,看著弟弟眼神裏透露著希冀,晏梅花沒有多打擊他,而是對他進行了適當的鼓勵。
其實在晏梅花看起來也確實是如此。
他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村叫永寧村,晏家在永寧村是大姓,傳說當初就是晏家的老祖宗逃難來到了這片荒地,他帶著自己的妻兒在這裏紮根,繁衍生息,一代代的才將這片土地開墾成如今這個富饒美麗的小村莊,因此要是論起來,村裏姓晏的八百年前還真就是同一個祖宗。
後來,又陸陸續續有了一些外姓人搬來了這個村莊,晏姓,才漸漸不再是這個村裏唯一的姓氏。
不過在永寧村裏,晏家的族長就是永寧村的村長,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晏家人相較於其他外姓人在村裏更有話語權,這也是難免的。
晏家的老祖宗很有前瞻性,他鼓勵小輩們念書,在他晚年,甚至要求子孫空出一部分良田,那部分良田每年的收入,都用於修繕村裏的書塾,以及幫助那些條件差的晏氏子孫念書,幾百年下來,皇朝兩經更替,可是晏家這個家規卻一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附近的幾個村,永寧村是唯一有自己的書塾的,除了晏姓孩子,其他人家要是願意出錢也能來書塾念書。
他們這書塾並不算大,負責教書的也多數都是晏姓考上秀才專心備考舉人,想要借著教書溫故以及賺點束脩貼補家用的族人。
通常,考上童生後的孩子就不會再呆在書塾念書了,而是會選擇去縣學,不過,基礎都是在村裏的書塾打的,晉朝開國來,晏家書塾一共培養出了兩個一個進士,三個舉人,七個秀才以及童生若幹,已經是十分不錯的成績了,也是因為這一點,鎮上的有些人家也會特地把孩子送來晏家的族學念書,看中的就是這裏的學習氛圍,和夫子的能力。
晏家的那個進士是族長那一支的,現在官拜四品,官銜並不算特別高,可是卻是個京官,因為對方的存在,就是縣令和知府都對他們永寧村的人客氣一些。
在這片地界,晏姓就是一個很好的招牌,走出去,也不用擔心受欺負,不過那是對外的,對內,同樣是姓晏的,就沒有那麽多優待了。
晏梅花的祖父和族長還是堂兄弟,他們見了族長,還能稱呼一聲堂爺爺。
族長的父親是長子,順理成章繼承了族長的位置,晏褚的曾祖父是次子,在兄長繼承了族長之位後,他們這一係也就成了旁支。
他們的祖父是獨子,從曾祖手中繼承了十三畝上等的水田,七畝中等的水田,以及二十四畝沙地,這些土地上收獲的糧食作物足夠一家人一年的嚼用,甚至還綽綽有餘,比起一部分隻能溫飽的族人和村人,他們家裏時不時就能去鎮子上的豬肉鋪裏割幾兩豬肉,或是和村裏的獵戶買一些小野味解解饞。
晏槐,也就是晏褚的祖父,妻子晏江氏,育有二子一女。
長子晏長學,早年念了幾年書,識點字,現在在鎮上一家酒館裏當掌櫃,每個月能有將近八百文的工錢,他的妻子是鄰村的姑娘劉福春,剛嫁到晏家的第一年就給晏家生了個長孫,在晏家很有一些臉麵。
現在夫妻倆一共育有兩子一女,長子晏褍,今年十三歲,次女晏春花,今年十一歲,幼子年紀最小,和晏褚一般大,隻比他早了一個月出生,因為是老來子的緣故,很得夫妻倆的寵愛。
晏長學因為在鎮上的酒館當掌櫃,來回奔波未免麻煩,在晏褍考上童生並且去了縣學後,晏老頭和晏江氏就出錢在鎮上買了套小院子,足足五十兩,那筆錢,幾乎掏空了老兩口這些年攢下來的積蓄。
從那以後,晏家長房基本上就住鎮上了,基本得等到逢年過節才回來。
晏長習,也就是晏褚這個身體的父親,現在就留在永寧村裏,幫著晏家老兩口侍弄地裏的莊稼,他的妻子李秋月也是鄰村的,夫妻倆都是那種不怎麽會爭,悶聲悶氣,對於雙親的吩咐,從來就沒有膽子提出過反對意見,這也注定了他們在這個家裏不受重視,被忽略被欺負。
兩人育有三女一子,長女梅花,今年十一歲,次女桃花,今年八歲,幼女蘭花,今年七歲,晏褚是最小的孩子,在他出生之前,因為沒有生出兒子的緣故,李秋月在晏家的日子很不好過,也因為沒有兒子,兩人說話都不硬氣,看著老兩口明目張膽的偏心眼,也不敢有絲毫意見。
晏老頭和晏江氏的小女兒晏牡丹早早就出嫁了,她的男人還挺有本事,自己做小買賣,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已經舉家搬到了縣裏。
晏牡丹有一雙兒女,平日裏也不怎麽看得起自己那個在地裏刨食的二哥,對二房的孩子,也沒有大房的孩子來的親。
不過晏牡丹的日子也不是那麽好過的,男人有錢就變壞,她家男人自從發達後就納了兩房小妾,雖然不至於動搖她的地位,可是看著那兩個妖妖嬈嬈的女人也覺得惡心,其中一個還整出來一個庶女,晏牡丹隻要回家,就會提起那三個她恨得牙癢癢的女人。
對於家中侄子念書上進,晏牡丹是全力支持的,她也想自家出一個秀才舉人,要是這樣,她男人就不會那麽毫無顧忌的給她沒臉了。
晏褍,長房長子,就是那個被所有人抱著期待長大的孩子。
他從小就顯露出了讀書的天分,八歲就過了童子試,縣學的夫子看好他,所有人都覺得他的未來一片光明,包括晏氏宗族,在這個前途可期的宗族子弟身上,給予了不少資助。
可是晏褍今年已經十三歲了,之後的幾次院試他屢屢落榜,好在他還算年輕,許多人雖然覺得他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靈性了,卻依舊堅定的認為對於這個八歲就過了童子試的孩子而言,考上秀才,隻是早晚的事罷了。
這時候,供一個讀書人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便是有宗族的支持,晏牡丹時不時往家裏偷渡點東西,晏褍在縣城的花費還是讓晏家捉襟見肘,一個讀書人就已經讓家裏這般吃力,更別提兩個了。
晏家還未分家,所以所有的花銷一切都從公中來,可是說說是公中的錢,實際上還不如說是晏老頭夫婦和老二一家的錢。
晏長學每個月有八百文的工錢,逢年過節,酒館還會分點肉和米油之類的東西,可是那些錢糧從來就沒有見他們上交公中過,而老二晏長習一家,地裏收成賺的錢從來都是直接到晏江氏手裏的。
偶爾農閑時李秋月和女兒們打絡子賺的幾文十幾文錢,晏長習去鎮上縣裏接的短工的活賺來的錢,也得被晏江氏勒令上交,一大家子,都不一定能找出十文錢來。
晏梅花比她那對愚孝的父母想的更明白,因此她雖然嘴上說的輕鬆,對於弟弟到底能不能念的了書,她自己心裏也沒個底。
憑著大伯和大伯母那心性,家裏要是再供一個讀書人,那一定也會是他們家的小兒子。
爺奶都偏心慣了,到時候怎麽樣還不一定呢。
一高一矮的兩姐弟慢悠悠的朝家裏走,因為心裏都藏著事,等晏桃花走到他們麵前的時候,兩人也沒有察覺。
“想啥呢二姐?”
晏桃花衝晏梅花招了招手,然後從懷裏掏出小半塊黃豆糕,塞到了弟弟晏褚的嘴裏。
“快吃吧,姑姑回來了,她賞的。”
晏桃花的性子比較潑,對於那個喜歡拿鼻孔看人的姑姑一點都不親近,每次對方回來拿的拿點東西,多數都是給爺奶和大伯他們一家的,給他們幾塊糕餅就和割肉一樣,所以晏桃花每次說姑姑給她什麽東西了,都喜歡說是賞她的。
“老姑回來了?”
晏梅花一點都不覺得妹妹把東西給弟弟吃而不是給自己有什麽毛病。
一來她是大姐,本來就該讓著弟弟妹妹們的,二來要不是因為弟弟的出生,他們的日子更難過,所以不僅僅是晏梅花,家裏的三個姐姐對於這個弟弟,都是疼愛有加的。
“不僅是老姑,還有大伯大伯娘他們呢,似乎是在說想要送晏裪去念書的事,明明小弟也就比晏裪小了一個月,怎麽就不說送小弟去念書呢。”
晏桃花麵上憤憤,爺奶年紀大了,家裏的地基本上就是他們爹媽侍弄的,大伯一家賺來的錢就僅夠自家在鎮上的開銷,他們當牛做馬供大堂兄念書得不到一句好,現在再來一個小堂弟,他們一家是欠他們的,爺奶太偏心,晏桃花心裏不服。
“你說大伯他們在和爺奶說送二寶去念書的事?”
晏梅花心裏幾番思索:“桃花,你去地裏把爹娘給叫來。”
說罷,她低頭看向了一旁的弟弟。
“家裏要是還得供一個讀書人,那一定得是小寶你。”
晏梅花的神情堅定,這個場景,晏褚在接受這個世界劇情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一遍了,可是親身經曆感受到的那份情感和走馬觀燈著這個世界時是完全不同的。
原身很幸運,擁有這樣疼他愛他的姐姐,他不懂得珍惜,他會幫他好好照顧她們,這輩子,他不會重複原身犯下的那些錯誤。